新書推薦: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现实的人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与发展规律,
探索解放全人类的条件和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本世纪初,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
作为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来处理我国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人的哲学理论作了的精辟诠释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果。对它进行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书主要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作了阐释;还联系我国学术界有关人的问题(包括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的论争,提出自己的看法。
|
內容簡介: |
本世纪初,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
作为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来处理我国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人的哲学理论作了的精辟诠释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本书主要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作了阐释;还联系我国学术界有关人的问题(包括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的论争,提出自己的看法。
|
關於作者: |
余少波,广东普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任过哲学所所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历史。专著:《唯物辩证法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社会生产力新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1998 年8月退休。
|
目錄:
|
第一章 欧洲传统人道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人的哲学理论的重要来源/1
第一节 学生时期的人生追求与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2
第二节 《莱茵报》时期的斗争促使青年马克思思想急剧转变/16
第二章 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超越传统人道主义思想/24
第一节 对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和人观的批判/24
第二节 费尔巴哈的影响与马克思的阐释/34
第三节 超越黑格尔与费尔巴哈/41
第三章 确立现实的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起点/46
第一节 马克思在新世界首府巴黎构建新唯物主义/46
第二节 科学阐释现实的人的内涵/54
第四章 青年恩格斯思想的嬗变及其对人的理解/66
第一节 青年恩格斯的革命思想/66
第二节 独立形成自己关于人和人性的思想/73
第五章 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范畴阐释人的社会性质/84
第一节 异化劳动与人的社会关系/84
第二节 对人的社会性质的深刻分析/95
第六章 确立了现实的人是历史主体的重要思想/104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合作:批判青年黑格尔派/105
第二节 阐述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主体思想/113
第七章 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和系统论述/125
第一节 创立新唯物主义历史观,奠定人的哲学理论的基础/125
第二节 系统论述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138
第八章 全面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科学阐发人的哲学内容/147
第一节 深入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与唯一者施蒂纳/147
第二节 深刻阐释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内容,提出未来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62
第三节 对真正社会主义的批判/175
第九章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关于人的哲学思想/179
第一节 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的实地调查研究/179
第二节 揭露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虚伪性/189
第十章 《哲学的贫困》与《共产党宣言》关于人的哲学思想/197
第一节 《哲学的贫困》阐述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性是历史产物/197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及对阶级性、个性与人性的阐释/208
第十一章 1848~1849年欧洲革命风暴中对人的问题的思考/220
第一节 欧洲革命失败后对阶级斗争、阶级性与人性的新看法/220
第二节 巴黎公社的普遍意义及对新人的构想/233
第十二章 《资本论》对人的哲学理论的全面阐述[上]/242
第一节 研究个人与社会的两种思路、两重结构/243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结构诸层面关系/251
第三节 人的历史前提与其现实发展/262
第四节 人的社会性,人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270
第十三章 《资本论》对人的哲学理论的全面阐述[下]/286
第一节 三大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286
第二节 人类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98
第三节 总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的思想/301
第十四章 恩格斯晚年对人的哲学理论的新贡献[上]/314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又积极作用于自然界/315
第二节 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规律及其实现机制/325
第十五章 恩格斯晚年对人的哲学理论的新贡献[中]/333
第一节 人性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333
第二节 人的实践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341
第十六章 恩格斯晚年对人的哲学理论的新贡献[下]/348
第一节 人的前史与人的解放/348
第二节 人对自由与真善美的追求/360
第三节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362
第十七章 确立科学发展观是历史性的正确选择/370
第一节 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371
第二节 对我国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现实迫切要求/375
第三节 借鉴外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经验/391
第十八章 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397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含义/397
第二节 汲取古今中西人本思想的智慧/404
第三节 继承发展马克思人的哲学思想/408
第十九章 科学发展观的总体结构、基本方法与战略目标/418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总体结构与总体布局/419
第二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421
第三节 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与新举措/433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的总体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438
结 语/442
参考文献/445
|
內容試閱:
|
序言
人的问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研究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把唯物主义历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已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由他们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前提,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以及创立科学的历史观的现实前提。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形形色色的德国哲学(还有宗教等),指出这些德国的哲学家根本不懂得意识形态哲学、宗教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以为现实只是某种独立存在的意识或自我意识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任意提出的,而是依据客观存在着的现实前提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强调,这些现实前提是完全可以用经验加以确定的。他们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些有生命的个人,也就是现实的个人。
1846年12月,马克思批评蒲鲁东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以及社会和人的相互关系。他写道: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在分析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与人之间形成一定交换和消费形式,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和相应的政治国家之后,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现实活动形成了历史的联系,形成了人类的历史。他强调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在这篇流传最广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他们高瞻远瞩,对于未来的新社会,提出了一个光辉的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年,晚年恩格斯曾经说过,这一简短的字句最好地表达了未来新时代的思想。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现实的个人作为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出发点;又以每个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就十分清楚地表明,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终生关怀人的命运和前途,把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幸福、人的全面发展,看作自己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的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崭新的哲学理论,其最根本的任务是对人类生存状况与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与探索,从而在根本上找到解放全人类的条件和途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为全人类彻底解放,为每个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而进行革命、建设和不断改革的哲学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21世纪之初,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其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正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理论。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用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来处理社会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出发点与最终的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是在世界新的历史时代、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粹。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我们党搞革命和建设乃至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他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认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同志还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依靠和坚持这种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把人看作最可宝贵的思想和实践,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利益。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把为最大多数人民谋福利,要把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评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基本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决策是否正确的根本依据。他还告诫我们,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列为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内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世界现代化过程提出的种种发展理论,把上述这些精粹思想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从总结党的历史发展和实践经验的角度,进一步论述了贯彻和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坚决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他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它以对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益和命运的关怀为根本目的,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为实践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一步给予精辟的提炼和科学的诠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化的生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
本书主题是,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它和新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可分割的一致性。这也是我长期学习与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体会和心得。当然,这是一种阐释,只是一家之言、一管之见。个人认识有差错,解读有不当与遗漏,在所难免。现在,不嫌浅陋,公开出版,奉献给读者。如有错误与不妥,欢迎学界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