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西部和边疆地区行走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遥远、偏僻、荒凉和神秘之地是作者旅行的首选,高山大川、大漠戈壁、石窟古堡、丝路古道、异域风情是作者的最爱。跟着作者的脚步,探索未知领域,发现隐秘世界;循着作者的路线,走进西部,走进边疆,走进远方的家。
书名题写:蒋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關於作者: |
生于小兴安岭林区,17岁上山下乡,当过铁路工人、教过书、坐过机关、搞过研究、做过秘书,现从事金融工作。本科就读于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徒步网会员、国际古道网会员,中东铁路历史研究学会会员。喜欢旅行、摄影、写字,在报刊杂志和网站发表数十篇游记,出版旅行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南疆十日》。
|
目錄:
|
序言
1南疆第一关
一个情结千年烽烟边关风情
2滇西往事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畹町桥,滇缅路和顺古镇大滚锅,怀胎井一段尘封的历史
3石鼓小镇
古巷悠悠长江第一湾雨后,那一道彩虹
4丹巴之美
藏寨碉楼美人谷
5川藏线上
翻越二郎山大渡河,泸定桥康定城,折多山宁静的寺院过三江并流区然乌湖畔米堆冰川古乡人家过通麦天险又尝石锅鸡林芝的河
6南伊沟,中印边境上的秘境
药王谷珞巴人麦克马洪线
7西域寻踪
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和田玉石喀什老城俄英领事馆,那些旧时光影帕米尔,葱岭古道路遇塔吉克老人在红其拉甫山口温宿大峡谷克孜尔石窟库车巴扎,西域美食铁门关
8柴达木的月亮
青海道,吐谷浑做客诺木洪农场青藏路,将军楼昆仑山口德令哈,雨水中荒凉的城
9大漠孤烟
金秋胡杨黑城传说土尔扈特,东归英雄叩问苍天
10甘南川北行
黄河岸边的石窟午后的拉卜楞寺九曲黄河第一湾深入若尔盖湿地天上的扎尕那天险腊子口
11贺兰山下
一个人的旅行岩画,岩羊日落王陵荒凉的古堡过三关口
12呼伦贝尔的夏天
醉美草原游牧民族的摇篮口岸之最东方马其诺防线寻访中东铁路
13一路向北
终于找到北啦日落老金沟踏上雅克萨古战场
14 静静的图们江
望洋兴叹打造北方香港延边之旅
15鸭绿江畔
虎山长城断桥,几多记忆大边贸,小边贸
后记
|
內容試閱:
|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观,这是我在帕米尔高原上,面对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和清莹碧蓝的卡拉库里湖发出的感叹。
心在远方,路在脚下,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边远之地的憧憬促我远行,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些年来,我试图循着徐霞客地理考察的足迹,踏着玄奘西行取经的脚印,沿着斯文赫定考古探险的路线,按照《远方的家--边疆行》节目的指引,在一次次遏制不住的冲动中,毅然背起简陋的行囊,跨上单反相机,怀揣地图,跋涉西部,辗转边疆。
在那里,我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旷世美景,了解到了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体验到了与内地迥异的风土民情。这些旅行够不上探险和考察,但也绝不是普通的旅游,用时髦一点的词,说户外行走可能更贴切一些。
大半辈子与文字打交道,近些年喜欢上了旅行,尤其喜欢去遥远神秘和奇山异水之地,时间一长,觉得光这样走走,回来把照片往电脑里一拷,就万事大吉了,实在有些可惜。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我问自己。
于是调动潜能,在行走和拍照的同时,尝试写写游记,在报刊杂志、网站和微信平台上小范围传播共享了一下,居然还挺受欢迎,于是胆大起来,索性把这些零零碎碎、或长或短的行走记录系统整理出来,按顺时针方向编排,形成了现在的书稿。
我的中学老师潘荣元和吕玉梅伉俪一生在小兴安岭林区教书育人,很少出门。我通过QQ把书稿发给了他们,年届70的两位老师在为我点赞的同时,为我找出了诸多文字语法方面的错讹失误,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写作建议,40多年前他们给我们批卷子改作文的情景出现在眼前。他们希望通过我的文字,游览一番他们听说过但没有去过的地方,同时也是在继续尽一个老师的责任。我一向认为,能给自己找问题、提建议、指路子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实实在在的朋友。我对他们敬佩有加,感激有加。
我的硕士生导师周新城老师对我的文字也很感兴趣,他在看了《静静的图们江》一文后,说写得不错,这让我心里多少有些美滋滋的,周老师一向对学生要求严格,很少听到他在表扬谁。周老师对这篇游记感兴趣也和他的学术背景有关,他是国内研究俄罗斯经济的权威学者。周老师做学问十分认真,年过八旬的他,通过电子邮件就文中的一个细节与我反复推敲,直到搞清楚才肯罢休。我在体会走无止境的同时,又一次加深了对学无止境的理解。
本书序言由我多年的老朋友邹蓝写就。邹兄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从事西部和边疆问题研究的学者,他所在的课题组提出的向西开放和发展边贸的建议受到高层重视,并得以采纳。自然,他也是国内最早的一位边地旅人,当年我们在一起共事时,大家都叫他西部侠客。在交通、通讯和食宿条件都极为困难落后的年代,他传奇般的涉险远足令人钦佩,他在《喀什噶尔的风》中描述的边塞风物让人神往。我每写出一篇游记都要先发给他,得到他很多专业性指点,并承蒙将其中精彩的章节发表在他的搜狐博客和他任副主编的香港《经济导报》上。
感谢蒋频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我与蒋先生相识是一次偶然机会,那次是去黔东南,途经贵阳,朋友做东,席间,一位性格豪爽、酒量逼人的中年男子吸引了我,朋友悄悄告诉我:他是书法家,杭州西泠印社的。于是心生一计,何不就此求一幅墨宝?借碰杯之机,我用试探的语气提出了想法,书法家的回答简洁明确:没问题!条件嘛,只有一个游记出版后送他一本。于是,我俩将杯中茅台一饮而尽,一项重大交易就此达成。10天后,一幅墨香犹存的书法小品出现在我的案头,字体潇洒飘逸,一如其人。
需要感谢的还有大话哈尔滨网站的孙勇博士、《香港商报》的林彬彬、《中国交通报》的苏晶、旅友续续、中国徒步网的金乔和任明、国际古道网的老探和小小、《北国旅游》的吴雪娇、《发现云南》的杨春、《中国国家地理》的刘晶、网球球友吕士卓等等。他们或为游记的写作提供了帮助,或为游记的发表提供了支持,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
行险远地,观奇伟景,这是回黑龙江老家旅行期间,潘老师送我的一句话,是对书稿的中肯评价,也是对我这个边缘旅行者的殷殷鼓励,我想就用它作为本书的结尾吧。
2016年1月28日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