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
內容簡介: |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工业空间演替现象频出,这对城市社会文化空间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变化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去评价这种变化?这一系列的问题在人文地理学中尚未有结论。如何在变
与存之间进行评价取舍,去寻找架接两者之间的桥梁,是研究的学科背景所在。由戴俊骋、周尚意*
的《城市工业区社会文化空间的求变与求存/城市社会文化空间丛书》从北京市工业空间宏观变化人手,结合中国乐谷、德胜科技园和首钢三个案例,将宏观结构与政府、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的结构化动力进行综合探讨,提供了一套工业空间演替后评价社会文化空间变化的3S概念模型体系,旨在为工业演替区域发展和保护提供依据。
本书面向大学水平及以上的普通读者,特别是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城市规划、旅游管理、文化宣传领域的从业者及相关专业师生。
|
目錄:
|
前言
1 工业空间演替之辩
1.1 现实之辩:发展与保护
1.2 理论之辩:经济地理与文化地理
1.3 工业空间演替之间
2 空间演替的刻画、动力和评价回溯
2.1 学科背景:地理学视角下的经济与文化互动
2.1.1 实体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研究
2.1.2 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与经济
2.1.3 社会文化地理学中的经济与文化
2.2 空间演替刻画:工业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
2.2.1 空间演替及相关概念辨析
2.2.2 工业空间概念和演替刻画
2.2.3 社会文化空间概念和演替刻画
2.3 空间演替动力:结构与行动者
2.3.1 从扑克牌游戏谈起
2.3.2 结构主义
2.3.3 结构化理论
2.3.4 小结
2.4 空间演替评价:价值评价、经济评价与社会文化评价
2.4.1 空间演替的价值评价
2.4.2 空间演替的经济评价
2.4.3 空间演替的社会文化评价
3 北京工业空间演替的宏观格局及结构动力
3.1 近三十年北京市工业空间演替的宏观格局
3.1.1 产业结构升级
3.1.2 工业企业外迁
3.1.3 劳动力结构调整
3.1.4 工业土地利用变化
3.2 北京市工业空间演替的结构动力研究
3.2.1 表层结构动力
3.2.2 深层结构动力
3.3 北京市工业空间演替宏观背景下的中观样本选取
4 工业空间演替与生计层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以北京远郊东高村镇为例
4.1 东高村镇介绍和研究方法
4.1.1 案例区介绍
4.1.2 研究方法
4.2 东高村镇工业空间演替:从提琴之乡到中国乐谷
4.2.1 形成期19881999年
4.2.2 成长期20002009年
4.2.3 转型期20lO年至今
4.2.4 小结
4.3 东高村镇提琴技艺演替分析
4.3.1 技艺形成期19881999年
4.3.2 技艺扩散期20002009年
4.3.3 技艺转型期2010年至今
4.3.4 小结
4.4 东高村镇演替动力分析
4.4.1 政府为多元化的乐谷文化造势
4.4.2 规划师的思路转变
4.4.3 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博弈
4.4.4 熟人社会下的村民选择
4.4.5 东高村镇演替动力的结构和结构化分析
4.5 东高村镇演替评价:产业和区域升级与技艺传承系统
4.5.1 乐器制作产业的升级:从薄利多销到高端取胜
4.5.2 中国乐谷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锁定:产业集群抑或音乐景象
4.5.3 东高村镇地方性的形成:区域提琴生产工艺学习系统的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空间演替与制度关系层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以北京内城普天德胜园区为例
5.1 普天德胜科技园介绍和研究方法
5.1.1 案例区介绍
5.1.2 研究方法
5.2 普天德胜园区工业空间演替:从电话设备厂到DRC的演替
5.2.1 2002年之前的508电话设备厂
5.2.2 2002年以后的德胜普天科技孵化器
5.2.3 2005年开始建设的DRC
5.2.4 小结
5.3 普天德胜科技园社会网络演替分析
5.3.1 园区整体企业网络演替分析
5.3.2 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企业网络分析
5.3.3 DRC园区企业网络分析
5.4 普天德胜科技园演替动力分析
5.4.1 普天德胜科技园演替动力的结构分析
5.4.2 普天德胜科技园演替动力的结构化分析
5.5 普天德胜科技园演替评价 叫
5.5.1 既有的制度关系网络与园区对新企业的吸引力
5.5.2 制度关系网络对园区人驻企业的创新影响
5.5.3 继承下来的制度关系网络与园区的地方性
5.6 本章小结
6 工业空间演替与意识形态层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以北京近郊首钢为例 ..
6.1 首钢介绍和研究方法
6.1.1 案例区介绍
6.1.2 研究方法
6.2 首钢工业空间演替:从首钢工厂到工业遗产
6.2.1 首钢重大历史发展进程
6.2.2 首钢工业遗存景观分析
6.3 首钢不同群体意识形态层文化的演替分析
6.3.1 首钢企业文化的整体演替分析
6.3.2 首钢工人集体主义文化演替分析
6.3.3 首钢居民社会资本的演替分析
6.4 首钢演替动力分析
6.4.1 首钢演替动力的结构分析
6.4.2 首钢演替动力的结构化分析
6.5 首钢演替评价
6.5.1 集体主义价值观传承对首钢工人企业文化认同评价
6.5.2 社会资本对首钢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评价
6.5.3 演替过程中首钢社会文化的变与不变
6.6 本章小结
7 工业空间演替与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模式与展望
7.1 北京工业空间演替后的社会文化空间留存
7.2 工业空间演替与社会文化空间互动模式总结
7.2.1 演替留存基于地方性的思考
7.2.2 演替动力不同时空权力属性的主体路径选择
7.2.3 演替评价基于可持续性与尺度唯一性的3S评价模型
7.3 工业空间演替的建议与讨论
7.3.1 建议
7.3.2 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