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以明清时期湘黔交界雪峰山和武陵山区之间的沅水流域为研究区域,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考察流域内的农业开发、工商业发展以及相关的社会变迁,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山区在明清时期的经济开发之得失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揭示湘西黔东的经济开发的成效及其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影响与制约,阐述经济与社会在区域发展中的互动关系。考察流域的社会经济史,应抓住其主要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其主要矛盾,这样才能抓住历史的本质。张建民教授在考察秦巴山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时指出,秦巴山区在明清时期有四大轰轰烈烈的过程值得关注,一是流移大规模入山,二是资源加速开发和经济增长,三是环境剧变,四是农民大起义,这些构成了山区历史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山区开发、发展的主旋律
。受这一分析的启示,笔者不禁要问,沅水流域在明清时期的主要历史过程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方面比较突出,一是经济开发,二是民族冲突,三是社会变迁,这些过程就应该成为研究沅水流域的主要对象。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明清时期湘黔交界的雪峰山和武陵山区之间的沅水流域为研究区域,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考察流域内的农业开发、工商业发展以及相关的社会变迁,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山区在明清时期的经济开发之得失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揭示湘西黔东的经济开发所取得的成效及其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阐述经济与社会在区域发展中的互动关系。
|
關於作者: |
罗运胜,湖南溆浦人。2003年、2010年先后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十多年,现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专任教师,主讲中国古代史、考古学概论、中国经济史、明清史专题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和日本侵华细菌战史。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1
一 基本概念/1
二 研究缘由/9
三 学术史回顾和展望/14
四 研究目标、思路与结构/37
第二章 人口变迁/41
一 明代以前沅水流域人口数量的缓慢增长/41
二 明代沅水流域的人口变迁/50
三 清代沅水流域的人口变迁/64
第三章 农业开发/82
一 土地开垦/83
二 水利兴修/104
三 作物种植和经济林特产开发/137
第四章 工商业进展/186
一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186
二 商品流通的繁荣与商业资本的活跃/202
三 城乡市场的发育及其兴衰/218
第五章 社会变迁/237
一 宗族的发展和士绅阶层的成长/237
二 族群关系的演变/252
三 物质生活的变革/267
第六章 沅水流域社会经济内部差异/282
一 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差异/282
二 人口资源与社会环境的区域差异/284
三 区域社会经济差异的综合表现/292
第七章 结语/298
主要参考文献/310
后 记/3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