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方面的学术专著,论述了当下时兴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网络研修。它切合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需求,弥补了传统教师培训单一授受式的不足,有助于教师的学习与成长,为中小学教师了解网络研修、进行网络研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本专著,本书总共七章,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介绍网络教育与网络研修为前提,以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网络研修平台、学习共同体、混合式学习、资源与互动、评价与管理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构建完整的网络研修框架。
|
關於作者: |
刘华锦: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成都大学国培中小学项目办主任,承担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教育与辅导等课程的教学,长期从事教师教育、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撰写的论文获得了成都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被聘为成都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导师,是世行贷款英国政府捐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组成员。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节 网络研修切合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需求 1
第二节 网络研修更新了教师培训模式 5
第三节 网络研修增强了教师培训功能 7
第二章 网络教育和网络研修 9
第一节 网络教育 9
第二节 网络研修 18
第三章 教师网络研修的平台 32
第一节 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32
第二节 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37
第四章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 73
第一节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述 73
第二节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75
第三节 利用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84
第四节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策略 86
第五节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88
第五章 教师的混合式学习 91
第一节 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91
第二节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92
第三节 混合式学习在教师培训中应用的要素 98
第四节 混合式学习在教师培训中应用的基本流程 101
第五节 教师培训中应用混合式学习的成效分析 106
第六章 教师网络研修的资源与互动 108
第一节 网络研修的资源 108
第二节 教师在网络研修中的互动 117
第七章 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与管理体系 136
第一节 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内容 136
第二节 基于网络的教师管理体系 167
参考文献 183
|
內容試閱:
|
一、研修时空从固定走向开放
传统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工学矛盾,即工作和培训学习在时间上的矛盾非常突出,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假期集中时间进行培训。但是,不少课程需要在中小学教师平时工作时间进行培训,这样就不能满足所有中小学教师的需求。而网络研修,可以在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按活动方式,可分为异步培训和同步培训。同步培训具有空间的自由度,学员们于同一时刻,在网络上接受相同的培训;异步培训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使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时空上极富弹性,并且更适合于工作忙碌的教师。在上述培训模式下,参培的中小学教师在选择上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如上所说,一是时间、地点的开放性,彻底打破了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上网学习,也可以在培训者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二是培训的个性化,受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背景、学习风格,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互动性、积极性,这样就解决了全员培训中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对有相对自制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接受培训的途径。这一点,也正是由于网络研修的开放性体验带来的。
二、研修规模从有限走向无限
时空的开放性带来了网络研修人员的广泛性。传统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在培训名额上总有一定的限制,这使很大一部分渴望获得培训的教师没有培训的机会。网络研修给我们带来了研修人员的无限制性,参研人员可以是广大教师、区(县)级研修员、网络班级主任、研修辅导员、学科带头人、学科专家、教授、教师教育专家等。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教师,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都可以进行学习。
网络研修不仅参与人员众多,而且使研修收益最大化。具体表现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