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在巴黎对中国东北新移民进行的实地观察和访谈,勾勒出这一群体迁移法国的轨迹和生命历程,阐释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转型社会背后的种种集体性焦虑。作者指出,东北新移民的出现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社会背后的焦虑与期盼,也是一代人集体梦的颠覆与重生。东北新移民的迁移实质上是转型社会中积蓄起来的一种集体行动,而这种看似无序的集体行动背后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历史等结构性因素的推力。
|
關於作者: |
赵晔琴,社会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东师大-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城市更新与新移民问题、法国华人研究、上海城市研究等。
|
目錄:
|
引言
一、断裂的中国社会
二、问题的缘起
三、我的田野进场
第一章 研究综述
一、有关国际迁移的理论
二、有关移民的理论
三、有关法国华人移民的研究
四、本研究的问题与理论视角
五、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二章 法国华人:移民历史与传统
一、法国移民政策与移民人口
二、法国华人移民
三、小结
第三章 巴黎华人移民空间
一、巴黎:法国华人的主要聚集地
二、巴黎华人移民空间的历史演变
三、美丽城:其实并不美
四、小结
第四章 巴黎华人新移民:构成与特点
一、谁是华人新移民?
二、巴黎华人新移民的构成与特点
三、小结
第五章 现实与迷思:迁移选择与情感体验
一、我为什么要出国
二、巴黎,我来了!
三、在巴黎,我情归何处
四、未来:回去或不回去?
五、小结
第六章 融入与区隔:新移民群体的身份建构
一、集体身份的获得:社会建构与身份认同
二、巴黎的东北人:一种社会类别的建构
三、东北新移民:群体身份的建构如何可能
四、东北人与温州人:被结构化的群体性差异
五、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华人新移民:转型社会与集体性衰落
二、中法移民现象:概念、历史与共象
三、法国华人与国内乡城迁移:中西方田野比较的可能性
部分访谈实录摘选
1、C:我在这里不回去,熬也要熬到死
2、YR夫妇:我们上海人爱面子,现在落魄的一塌糊涂
3、X:从中国到法国,我们跟着蛇头走了十个月
4、H:我是爬山过来的
5、W:熬了三年,我还是决定回来了
6、Z:我十二年没有回国了,现在回去的愿望也不强烈了
7、W:来这里的人能坚持下来的,就是坚强的人,我就是坚强的人
8、Y:这是一次太迟的团聚
9、W:选择这条路,是对还是不对,也不知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部分受访者基本情况
附录3:巴黎华人社区街景实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