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
债务之网:瑞士民商法的发展历史(1800-1900)
》
售價:NT$
345.0
《
ARM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详解(第3版)
》
售價:NT$
595.0
|
編輯推薦: |
《*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姐妹篇,共同构成一战地面和空中技术装备的大全史,见证技术进步如何剧烈地改变着战争进程,为你展开视角特到的历史画卷。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地记录和呈现1914-1918年间出现的各种作战车辆,在车辆类别上包括自行车、摩托车、巴士、小型乘用车辆、卡车、火炮牵引车、装甲汽车、坦克等;在国别上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交战国如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美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德国等国;在内容上涵盖了这些作战车辆的发展、技术特性、战场使用及秘闻轶事等。
|
關於作者: |
陶力,国内资深军史撰稿人,在《兵器》《现代兵器》《航空知识》《舰载武器》等诸多军事杂志上发表有多篇文章。对于一战、二战时期的欧洲战争史具有相当程度的研究和心得。著有《帝国苍穹:二战东线德国仆从国空战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7-1918)》《云端的决斗:二战空战的17个瞬间》等书。
|
目錄:
|
引子 从一战单兵装甲说开去
第一篇 单兵骑乘车辆
第一章 自行车上战场:见识未来
第二章 摩托车上战场:脚踏风火轮
第二篇 保障车辆
第三章 英国:政府津贴下的产能大户
第四章 法国:让火炮跑起来
第五章 美国:了不起的福特T
第六章 同盟国:老牌帝国的工业之光
第三篇 装甲汽车
第七章 装甲汽车初露端倪:倒扣的浴缸及其他
第八章 英国:银色魅影
第九章 俄国:钢铁洪流先声
第十章 其他国家:赛车基因和抵抗精神
第十一章 装甲汽车战记:车轮滚滚
第四篇 坦克开发史
第十二章 英国:陆上战舰
第十三章 法国:战场突击者
第十四章 德国:会移动的堡垒
第十五章 其他国家的坦克设计:幻想曲
第五篇 坦克作战史
第十六章 1916年9月至1917年1月:恶魔降临
第十七章 1917年2月至7月:乘铁马冲锋
第十八章 1917年8月至1918年3月:光大纳尔逊的精神
第十九章 1918年4月至6月:坦克对坦克
第二十章 1918年7月至11月:凡我触者,皆燃烧
第二十一章 尾声谢幕时分
附录
|
內容試閱:
|
脚踏风火轮摩托车上战场
以相同的车体结构和骑乘方式,摩托车用配备机械动力的方式实现了对自行车的重大超越。简单地说,摩托车相当于安装了马达的自行车,这也体现在其英文名称Motorcycle上。摩托骑行者不用千辛万苦地两脚并用发力踩踏板,只需要控制手把上的油门线就可以实现自如行进,而且只要前路平坦,大可享受风驰电掣的快感。当然,摩托车需要消耗燃料,保养和修理也远比自行车复杂得多。
摩托车出现的时间比自行车要晚,不过也晚得并不算太多。追根溯源,世界上第一辆雏形摩托车应该算是法国人皮埃尔米修(Pierre Michaux)在1869年打造的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两轮车辆。真正意义上的摩托车是以汽油机为动力的,而第一辆这样的摩托车出现在1885年,由德国人戈特里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威廉迈巴赫(Wilhelm Maybach)联手打造,称作戴姆勒骑行机车(Daimler Reitwagen)或者单轨车(Einspur)。这种由两位在德国汽车工业界具有里程碑式地位的人物共同完成的车辆,被广泛地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摩托车。
继带有试验性质的戴姆勒骑行机车之后,创下世界上第一种量产型摩托车纪录的依然是德国人。1894年1月,三个德国人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和威廉希尔德布兰兄弟和阿洛伊斯沃尔夫缪勒通力合作,在慕尼黑(Munich)批量生产他们的希尔德布兰沃尔夫缪勒摩托车。这种摩托车配备1台气缸容积1489毫升的双缸四冲程水冷汽油机,输出功率为1.9千瓦,可使车的速度最快达到45千米小时。这一世界上最早量产的摩托车,据说总量在2000辆左右,不过由于定价颇为高昂,希尔德布兰沃尔夫缪勒公司没能借此获得什么商业上的成功。
德国人在摩托车早期发展的历史上独领风骚之后,这一时髦的行驶工具便迅速在各工业大国中生根开花。1898年,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大规模的摩托车工厂,接着在法国、意大利、德国和美国,都相继出现了这样的专业工厂。正是在这种大量制造的背景之下,一些摩托车发展史上的著名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01年,美国数一数二的自行车赛好手乔治汉迪(George Hendee)与瑞典商人奥斯卡海德斯特罗姆(Oscar Hedstrom)合作,在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创立了印第安摩托车公司(Indian MotocycleCompany),很快就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印第安也成了一战前全球最畅销的摩托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