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宗教人类学者魏明德(Benot Vermander)和比较文学学者沈秀臻编著的一部灵修文化读本,从文化与灵性的结合点入手,以跨文化的眼光,考察了各宗教传统中神秘主义的不同方式及历史演变,涉及内容广泛,其主线则在于以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宗教文化。本书对于宗教学以及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都有借鉴意义,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也是一本较好的宗教文化读本。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宗教人类学者魏明德(Benot Vermander)和比较文学学者沈秀臻编著的一部灵修文化读本,从文化与灵性的结合点入手,以跨文化的眼光,考察了各宗教传统中神秘主义的不同方式及历史演变,涉及内容广泛,其主线则在于以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宗教文化。本书对于宗教学以及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都有借鉴意义,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也是一本较好的宗教文化读本。
|
關於作者: |
魏明德(Benot Vermander),法国学者、诗人、画家,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硕士,法国政治大学哲学博士,在政治学、人类学、哲学、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所建树,现任复旦大学利徐学社主任、《人籁论辨月刊》总编辑,著有《从羊圈小村到地球村》等。
沈秀臻,比较文学学者,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灵修传统与灵修体验
一、灵修的语义分析
二、灵修与宗教
三、静观、默想与专注
四、苦行精神与内在动能
五、灵修学与社会向度
六、本书的主题
第二章 灵修传统的历史分析
一、原初灵修观
二、轴心时代
三、《奥义书》
四、《圣经》与灵修式阅读
五、希腊智慧
六、中国思想的形成与灵性维度
七、佛教
八、道教、禅宗与中国灵修观的演变
九、《圣经》与基督精神
十、伊斯兰灵修观
十一、基督宗教神秘家
十二、跨文化灵修学的现状与未来
第三章 内在世界的结构
天心与人心的交融
原道:《淮南子》卷七《精神训》
灵魂的喜乐
中国佛学的心论
康德的星空与心动
灵契架构的对比
平心与无所住心
从《新约》看自我与无我
第四章 静观的阶段与法则
心灵旅程的阶段性
心向上帝之旅
神秘神学论
九年而大妙:《庄子寓言第二十七》
人与神的友谊
灵修深度与生活体验
处中得道:《四十二章经》
十七种不像祈祷的祈祷
活泼的静观
听见人类的哭声
第五章 经文与实践
经典的文本诠释
破相明理:《金刚经大乘正宗分第三》
菩萨佛土:《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
《圣经》叙事的文学分析:读《圣经五十画像》
诠释经文展演人生
灵修、《圣经》剧与心理剧
创造性人物的基本态度
在游戏中寻找天主
辅助内心的图像
经典与生命的整合
崭新的出发点
人生故事与《圣经》互相诠释
从《圣经》的舞台到人生的舞台
灵修过程的深化
《圣经》剧加深灵修的每一步
特别时刻的演出
机会与界限
第六章 影像与象征
祈求的诗意路程
《雅歌》:情诗的灵性召唤
《忏悔录》引言
祈求:雪的三重意象
火与水的灵性旅程
火焰与沙漠:德日进在中国
大洋之人:甘易逢与海洋性情
上善与众恶:《道德经》中水的流动与谛听
第七章 仪式与灵修体验
仪式与灵修
伊希斯秘仪入会礼
《黄庭内景经》:内化道教仪式的体验
仪式的中介者
从戏耍中看韩国库教
人与灵的共同修行
和解与礼仪
呼唤宽恕的社会礼仪
刺绣:编织回忆与信仰
第八章 原初宗教与灵修体验
少数民族的仪式与认同
欢庆与哀悼:仪式的更新与消失
安慰生者与引领灵魂的葬礼
巫术、萨满与基督宗教的相遇
我如何成为女巫师
澳洲原住民的求诊之道
雪地民族的新萨满运动
第九章 女性与神性
女性与神性的辩证
以女性解读神性平路与魏明德的对话
女性神学的思考进路
男性女性神性
女信徒的人间行路
入世的出家人
女性在慈济
面纱下的伊斯兰
女人起驾女童乩的性别特质
第十章 对话与灵性
灵修传统的对话与合作
利玛窦与中西对话
灵修力量与全球挑战
宗教对话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与神对话
异乡人
启示与智慧:语言回应共同的召唤
智慧的流动性启示的开放性
第十一章 艺术与灵修
文本与影像的心灵觉观
灌溉心中的树
探见奥秘:四部电影中的灵性与天光
天国的比喻
绘画与音乐的心灵地图
追随自由的风
一盏声音的灯
巴赫音乐与神学
第十二章 当代灵修表达
现代人的静坐
变成你自己
瑜伽在西方
灵修与社会挑战
佛教与麻风病
在极端贫瘠的土地上种梦
冒险的精神生活
低限生活的智慧:读《需要多少才足够》
年老的滋味
放胆思考
|
內容試閱:
|
照射内心世界的一盏灯
上面举的四个例子,是艺术体验,也是心灵体验。这四个例子融合了视觉与听觉、音乐与绘画、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印证。艺术指的是不同传统的审美观与独特技法。认识并懂得欣赏这些技法与传统构成所谓的文化。一个文化的审美品位是一个民族历代以来不断发展其独特性的结果。这些独特性是珍贵的宝藏,宛如大自然、植物、矿物、气候以及各种面貌丰繁的人文反映。为了让这些独特性能够繁茂茁壮,我们必须回溯生命的体验,超越宗教、语言与技术等层面。
艺术作品在这样的独特性中,踏出心灵探索的足迹;透过心灵的探索,人类的本性与命运从而显扬。真正的艺术作品会传达出心灵的探索。我希望能以我本身的体验作为起点,以一个画中国画、写书法的法国人,自小听着西洋乐曲,并从中获取灵感与慰藉的体验为起点。也许某天我们会遇到一个对油画感到着迷,同时又热爱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国人不管怎么说,水墨画与西洋音乐之间的对话可以用一个比喻来描述:对艺术路上相逢的人,艺术作品是一盏灯,并不是任何一盏灯,是声音之灯。
将灯与声音两个字放在一起的用意为何?在静观与聆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艺术作品宛如照射内心世界的一盏灯。换句话说,艺术作品宛如夜里诉说的声音。我认为,声音不只是音,声音是取得了形、意、体的音;灯也不只是光,灯是有秩序的光,被投射出来的光明,是取得了形、意、体的光。
光转为音,音转为光
声音之灯指出两件事。首先,艺术作品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来表现,都带领我们观赏聆听,唤醒我们五官的知觉,唤醒我们的四肢肉身,来到一个世界,我身即万物。艺术作品唤醒我们的五官知觉,将我们的体会纳入同一气息、真气、节奏。
声音之灯的另一层意涵为:艺术作品对我们的直觉来说,宛如一个肉身,唤醒我们的内心世界,更精确地说,宛如他人的肉身。异于己身的创作,感动我,伤害我,借由他者的沉思,启发一个未知的自我。艺术作品的肉身为我带来无法预期的喜悦、痛苦与欲求。每当面对他人声音之灯的呼唤,我竖起耳朵听,睁大眼睛看,比自我更为深层的内心就会苏醒。透过艺术作品,他人呼唤我,我更变成我自己。当我创作的时候,我随即进入这样的对话,透过这样的对话,他人与自我内心里的独特性与共同点,不断取得更为深层的意涵。
用灯与声音来形容艺术作品时,艺术作品当然被视为一个肉身,有血有肉。当我作画时,画转变为我内心的血肉。当画转变为我的血肉时,我不再看画了,我透过心里的画来看世界;我不再听音乐了,我透过心里的音乐去听宇宙之音。画不只是用来看的,画是一个眼光。音乐在聆听中诞生。他人对我的呼唤,将我们带回这样独创的眼光、独创的听意。
若再深一层探讨,在同一真气下,当所有的感觉相互交流、融合之时,当光转为音、音转为光时,我会透过画去听音乐,透过音乐去看宇宙形与色的交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