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不是每个音乐家都能写出如此清新灵动的文字,也不是每本杂记都有如此深厚的知识与丰沛的情感,更不是每个知识分子都能在无奈告别壮年时还不忘自嘲。作者用他的才华和悟性荡涤音乐界的学究气,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享受文化的细雨微风外还有一种难得的感动----尤其是那只越南鹦鹉。
南无越南鹦鹉!
本书附赠CD一张,另外可扫码看视频。
|
關於作者: |
陈铭道:四川成都人,高中毕业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于是诗酒年华下乡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到四川省西昌县阿七人民公社务农,虚掷光阴十年;蹉跎之余,僵卧孤村,夜阑静听风吹雨,方知心为形役,今是昨非,始悟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
目錄:
|
1,大河上下
2,八卦西贡
3,今生的歌
4,梦绕巴纳
5,纵情官户
6,顺从教化
注译
音视频目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其实,我在深夜听到的音乐,都是下里巴人的东西:或仓库工人酬神,或路边烧烤揽客,或马萨奇(按摩)店诱人??越国昔日的阳春白雪,跟日本的雅乐和韩国的正乐一样,声音干涩,节拍枯燥,只活在无形文化里,遇到大的节庆,请出来宣示正统。而下里巴人确实是普通人的情,充满爱的主题,音如潺水,乐如微风。
情这东西充满人味,真正属于人。无情未必是爷们儿,即便纯爷们儿钢心铁胆,亦不妨侠骨柔肠。俗乐缠情,所以,俗乐入心。而音乐一旦要端起面孔,说寓教于乐,也就是喊口号装样子让人乏味了。夫子要放郑声,郑声淫。回想起读本科时,四川老乡邓丽君的声音回大陆,有冬烘批她的歌是郑声,可是,那时我真的就好喜欢她的歌啊!现在我是夫子了,仍乐此不疲:似这般良辰美景映照两个伤心人??
西贡,生活阵线十分清楚:穷人住棚屋,富人住别墅,夹二者之间是饼干楼。西贡河河汊支流边的棚屋基本属于最底层的平民。在大马路上电掣的摩托,七弯八拐就钻进奇瑞QQ也过不了的陋巷。他们把座驾直接停在敞开的家门口,蹬掉鞋,钻进小屋成一统,过生活。那些棚屋,外表实在不好恭维,然而任何一家的地面(或棚屋楼上的楼面)都非常干净,人们不忍鞋底带着各种污秽作践自家场地,习惯进屋脱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