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省市也针对学生及民众组织了许多相应的活动。
本书面向中小学生,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古典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小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能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书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关键字,分篇章阐述其内涵。每章包含三字经形式的诗歌,并辅以注释、导读及故事。
以三字经的形式创作的诗歌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与《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解读相结合,利于孩子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每章配有的导读和传统文化故事适合学生阅读学习,选取了学生们较为熟悉的历史人物,给孩子们直观的印象,将核心价值观化作形象的、易理解的内容。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及精神,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提炼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內容簡介: |
本书面向中小学生,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古典传统文化相结合。全书共十二章,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关键词,分篇章阐述其内涵。每章包含三字经形式的诗歌、注释、导读及故事。
全书图文并茂,以三字经的形式创作的诗歌朗朗上口,易于记诵,适合学生阅读学习。本书每章还配有导读和传统文化故事,希求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并结合现代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概念,提炼自己的认识,使学生在阅读中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
關於作者: |
学林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7月,是以出版学术理论著作为特色的综合性出版社。其出版物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为主,特别注重出版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学术文化著作;同时,也出版各类学习辅导读物和知识性读物,并在国内首家承办自费出版业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隶属于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目錄:
|
富 强 2
民 主 8
文 明 14
和 谐 20
自 由 26
平 等 32
公 正 38
法 治 44
爱 国 50
敬 业 56
诚 信 62
友 善 68
|
內容試閱:
|
富强好比国之脊梁,挺起国家的腰杆,护卫民众的福祉。旧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最强烈、最执着的愿望追求。
国之维,在富强。人民富,社稷康。
尧舜禹,为圣王。国一统,有始皇。
汉唐宋,文明昌。清康乾,定边疆。
共产党,重兴邦。开大国,立风尚。
兴改革,搞开放。经济跃,民永昌。
注释:
① 尧舜禹: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德高望重,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实行禅让制,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
②始皇:指秦始皇。名嬴政,秦朝开国皇帝。他实行郡县制;修筑万里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
③康乾:指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康熙为清圣祖年号。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61 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乾隆为清高宗年号,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在位期间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历史上将两人的统治誉为康乾盛世。
导读
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发展,最根本的是富强。富是人民富裕,强是国家强盛。自古以来,富强就是中华民族追求的梦想。
早在中华文明发端的时代,人民就把富强的梦想寄托在尧舜禹等上古的圣王身上。他们励精图治,品德高尚,带领人民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古文明。夏朝的夏启,商朝的商汤,也和他们一样,开疆拓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政权。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的周朝,文化发达,他们倡导的礼乐文明,成为后来儒家思想的基础。秦始皇建立了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制度,也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为后世沿用了两千余年。刘邦建立的汉朝幅员广大,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所以汉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的称号。唐宋时代,我国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间,有效抵抗了外国的入侵,平定了边疆地区的叛乱,国家更加统一,民族更加强盛。我国目前的疆域,基本在这一时期确定。进入近代,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入侵,数千万中华儿女丧身于战争之中,国家陷于灭亡的边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全国人民,战胜了内外敌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幸福安康,经济欣欣向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在前面,召唤着祖国的下一代去努力拼搏。
故事一 大禹治水
有水的地方,就有文明。黄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她灌溉土壤,让人们在她周围繁衍生息。然而,有时,她也会带来些麻烦,甚至灾祸。
传说,在尧执政的时候,发生过多次特大的洪水灾害,洪水淹死百姓,吞没庄稼,冲垮房屋,许多人的生活无以为继。尧将首领们召集起来,共同商议如何治理洪水、解除百姓疾苦。最后,大家推举一个名叫鲧的人来担当重任。
鲧着手治水,他采用的是堵的办法,用石块、泥土筑坝,阻挡洪水。洪水无处外流,就往上猛涨,鲧于是又带着人们继续加高堤坝。就这样水涨堤高,堤高水涨,在鲧治水的第九年,洪水冲垮了堤坝,多年的人力、物力白白耗损不说,还使百姓再次流离失所。于是,尧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禹接受了治水的任务,他没有再用堵的方法治水,而是决定疏导洪水,让它循着地势,分散开去,这样不仅不会形成水患,反而能灌溉更多的土地。
于是,大禹带着一批忠诚的助手,跋山涉水,不分寒暑地勘探地势、河道,九州大地布满了他们的足迹。在他治水的十三年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却没有进去看一看。洪水还没有治理好,还有许多人被洪水围困在高地、山顶,失去耕地,饥寒交迫想到这些,大禹加快脚步,又带着助手们出发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传遍了各地,感动了跟随他治水的民众,大家更加齐心协力地工作。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大禹带领着人民,艰辛地治水,终于疏通了河道。洪水按部就班地由高处流入低处,流入湖泊江河,最终汇入大海。一片片灌溉后的肥沃土壤露出水面,人们种植庄稼,畜养牲畜,修建房屋,过上了和乐安定的生活。大禹也因品德高尚、治水有功,深得万民拥护,成为了新的部落联盟首领。在他执政期间,铸九鼎,巩固各部落间的联系;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诚、百折不挠的精神。面对天灾,毫不畏惧,从容应对,将不利的局面扭转为巨大的生产力,实现了部落的兴盛。有国才有家。千百年来,人们所期望的不过是年年丰收,家家安乐。富足强大的大家,和乐圆满的小家,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故事二 秦始皇的功绩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皇帝这个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全国统一了,该怎样来治理这样大的国家呢?
秦始皇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多斤(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可见他的权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秦始皇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作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秦始皇采用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作书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全不一样。秦始皇又规定了全国都用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
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的改革,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匈奴本来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后期,匈奴贵族趁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夺了过去。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将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去抵抗,把河套一带地区都收了回来,设置了四十四个县。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征用民,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城墙。这样从西面的临洮到东面的辽东,连成一条万里长城。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故事三 康熙帝平定三藩
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他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康熙盛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1668年,康熙帝亲政,大力整顿朝政,奖励生产,惩办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渐渐强盛起来。当时,南明政权虽然已经灭亡,但是南方有三个藩王却叫康熙帝十分担心。
这三个藩王本来是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一个是引清兵进关的吴三桂,一个叫尚可喜,一个叫耿仲明。因为他们帮助清朝消灭南明,镇压农民军,清王朝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防云南、贵州;尚可喜为平南王,驻防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驻防福建,合起来叫做三藩。三藩之中,又数吴三桂最强。他不但掌握地方兵权,还控制财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里。
康熙帝知道要统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碍,一定得找机会削弱他们的势力。正好尚可喜年老,想回辽东老家,他上了一道奏章,要求让儿子尚之信继承王位,留在广东。康熙帝批准尚可喜告老,但是不让他的儿子承袭平南王爵位。这一来,触动了吴三桂、耿精忠(耿仲明的孙子),他们想试探一下康熙帝的态度,假惺惺地主动提出撤除藩王爵位、回到北方的请求。
这些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集朝臣商议。许多大臣认为吴三桂他们要求撤藩是假的,如果批准他们的请求,吴三桂一定会造反。
康熙帝果断地说:吴三桂早有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迟早也要反。不如来个先发制人。于是就下诏答复吴三桂,同意他撤藩。诏令一下,吴三桂果然暴跳如雷。
公元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他又派人跟广东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联系,约他们一起叛变。这两个藩王有吴三桂撑腰,也反了。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三藩之乱。
三藩一乱,整个南方都被叛军占领。可康熙帝并没有被他们吓倒,一面调兵遣将,集中兵力讨伐吴三桂;一面停止撤销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称号,把他们稳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势对吴三桂不利,又投降清廷了。
吴三桂开始时打了一些胜仗,可后来清兵越来越多,越打越强,他自己的势力却渐渐衰弱,处境十分艰难。经过八年战争,吴三桂知道自己支撑不下去,连悔带恨,生了一场大病断了气。公元1681年,清军分三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自杀。清军最后平定了叛乱势力,统一了南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