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徐希燕*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研究》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入手,研究一带一路的发展轨迹和空间范围,构建一带一路对接合作机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框架等,并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措施与实施建议。 与此同时,本书分五个专题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相关措施与实施建议的可操作性。
|
關於作者: |
徐希燕,1963年12月生,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国内知名规划专家、咨询策划专家、中国快递产业*名专家、国际*名墨学专家、渤海湾某大型开发区新城建设首席顾问首席专家、四川省某市政府经济顾问、北京炎黄智库副董事长。代表作有:《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墨学研究》等。涉猎企业战略规划、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并购重组;区域经济规划、产业经济规划、开发区规划;空间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旅游地产规划;涉及农业、花卉、葡萄、养殖、同艺、钢铁、煤炭、石化、汽车、水泥、医药、机械、军工、纺织、生态、环保、房地产、地铁、公交、公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邮政、快递、金融、政策等。
|
目錄:
|
第一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地位与意义
一 战略背景
二 战略地位与意义
第二章 一带一路发展轨迹和空间范围
一 陆上丝绸之路
二 海上丝绸之路
第三章 一带一路发展格局与对接合作
一 一带一路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一带一路总体战略定位
三 一带一路发展格局
四 一带一路对接合作机制及措施
第四章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
一 交通通畅,互联互通
二 市场互动,亚太繁荣
三 贸易自由,政治互信
第五章 国内相关地区的对接选择
一 陕西
二 甘肃
三 宁夏
四 青海
五 新疆
六 重庆
七 四川
八 河南
九 云南
十广西
十一 广东
十二 浙江
十三 江苏
十四 福建
十五 海南
十六 山东
第六章 相关国家的反应与策略
一 美国
二 日本
三 印度
四 东盟
第七章 措施与建议
一 取得外交合作新突破
二 加强经济发展与合作
三 推行基础设施建设
四 保障能源供给与安全
五 加大科技合作力度
六 促进文化教育交流
专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
一 均衡发展战略
二 非均衡发展战略
三 协调发展战略
四 新时期战略构想的提出
一带一路经济版图的现实基础与发展机遇
一 一带一路的发展基础
二 一带一路存在的问题与限制因素
三 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海洋经济、陆海统筹与一带一路协调发展
一 海洋经济发展概述
二 陆海统筹发展
三 一带一路协调发展
区域协作与一带一路一体化进程
一 区域协作典型案例
二 推进区域协作的制约因素
三 一带一路一体化建设中的重点与方向
开放经济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开放型经济空间栽体的转变
三 开放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 一带一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方向与措施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