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NT$
1673.0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NT$
398.0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NT$
214.0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NT$
254.0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NT$
1826.0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NT$
500.0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NT$
500.0

《
我本富足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由魏道儒等*、魏道儒主编的这本《世界佛教通 史(第5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哲学宗教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一部 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 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由十四卷十五册构成。第 一卷和第二卷是对印度佛教的贯通性叙述。第三卷至 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
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 史。第十二卷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的历史。第 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 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
目錄:
|
绪言
第一章 宋代佛教
第一节 两宋社会与佛教
一 三教并举与佛教新特点
二 管理机构与管理措施
三 翻译佛经与刻印藏经
第二节 临济宗的理论与实践
一 汾阳善昭的公案代别和颂古
二 黄龙慧南和黄龙派
三 圆悟克勤及其《碧岩集》
四 宗杲的看话禅体系
第三节 云门宗的理论与实践
一 云门诸系禅师概说
二 雪窦重显及其颂古
三 契嵩及其儒释融合思想
第四节 曹洞宗的理论与实践
一 曹洞法系概述
二 正觉的默照禅
第五节 华严和天台的中兴
一 净源与华严宗中兴
二 知礼与天台宗中兴
第六节 律宗与净土信仰
一 宋代律宗简况
二 净土信仰发展的特点
第七节 佛教艺术新风貌
一 寺塔建筑
二 佛教造像
三 石窟艺术
四 绘画艺术
第二章 辽金佛教
第一节 辽代社会与佛教
一 辽代诸帝与佛教特点
二 辽代佛教义学
第二节 辽代寺塔建筑艺术
第三节 金代社会与佛教
一 金代诸帝与佛教
二 佛教基本情况
三 《从容庵录》略析
第四节 金代佛教艺术概况
第三章 西夏佛教
第一节 西夏社会与佛教
一 党项羌与西夏兴衰
二 佛教发展历程
三 佛经翻译和校勘
四 西夏佛教特点
第二节 佛教政策和管理机构
一 佛教政策,
二 佛教管理机构
第三节 僧众管理与寺庙
一 僧众管理
二 寺庙概况
第四节 佛教宗派和藏传佛教
一 佛教宗派
二 藏传佛教
第五节 佛教艺术
一 绘画
二 雕塑
三 建筑
第四章 元代佛教
第一节 元代社会与佛教
一 宗教政策与喇嘛教地位
二 中央和地方管理机构
三 佛教与道教斗争始末
四 尊教抑禅局面的形成与影响
五 寺院经济的膨胀与危害
第二节 元代教门简况
一 华严学僧及其思想
二 天台学僧及其思想
第三节 临济宗及其禅学演变
一 北方临济宗概述
二 南方临济宗四系简说
三 高峰原妙的禅学思想
四 中峰明本的禅学思想
第四节 多民族佛教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
一 各民族文字藏经
二 藏式佛教艺术
三 汉式佛教艺术
第五章 明代佛教
第一节 明代社会与佛教
一 明太祖时期的佛教政策
二 佛教政策的局部调整
第二节 明代初中期佛教
一 明代初期佛教
二 明代中期佛教
第三节 明代后期佛教(上)
一 明末佛教复兴及其社会基础
二 袜宏及其思想特色
三 真可及其思想特色
四 德清及其思想特色
五 智旭及其思想特色
第四节 明代后期佛教(下)
一 密云圆悟及其禅学
二 汉月法藏及其禅学
三 圆悟对法藏师徒的批判
四 无明慧经的农禅兴宗
五 博山元来的兼容思想
六 永觉元贤的禅学特点
第五节 明代佛教文化艺术
一 藏经刻印
二 佛教绘画
三 佛教造像
第六章 清代前中期佛教
第一节 佛教政策与管理措施
一 佛教事务管理基本特点
二 中央与地方僧官制度
三 度牒制度兴废过程
四 僧众和寺院管理
五 典籍管理与册封赏赐
六 清代佛教艺术简述
第二节 禅宗诸派及其演变
一 清代前中期佛教基本特点
二 天童系及其弘法诸师
三 磬山系及其弘法诸师
四 云门系及其弘法诸师
五 寿昌系及其弘法诸师
第三节 教门诸派、律宗与净土信仰
一 天台与华严学僧
二 律学与律宗新派
三 净土信仰及其特点
第四节 寺院组织管理制度
一 寺院僧职
二 剃度传戒
三 僧众规范
四 课诵安居
第五节 三类重要法事
一 报恩酬德类
二 追荐救赎类
三 节日庆典类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