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以十七年为例,中国农民曾经有过的土地 还家和穷人翻身的愿望,在新的人民国家的时 代,均已经在事实上得到了实现。但是,在新的历史 实践的基础上,解放问题也可能悄然诞生了某些 新的理解或者想象,它们形成了对于当年社会主义 新生活的诸多理解差异。王再兴*的《中国当代农 村小说研究(1949-1966)》试图依循19491966年 间原始的历史材料、小说文本,以及主体想象等彼此 交织的层面,努力促成十七年农村小说的叙述, 展现出它自身的复调特性。
|
關於作者: |
王再兴,1968年9月出生于湖北鄂州市,文学博士,怀化学院副教授。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南方文坛》《东南学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多篇。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中国农民文学研究。主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参与***和省部级项目若干项。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1部。
|
目錄:
|
序
引言 作为问题的农民解放及其叙述(19491966)
第一章 单干农民:乡村政治及土改叙述下的处境化问题
第一节 《一个绅士的长成》(1941)与两难而诡异的乡村化空间
第二节 《刘二和与王继圣》(1947):不是翻了身了吗?
第三节 《受苦人》(1942)和《金宝娘》(1948):解放背后的身体
第四节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阶级及其暴力解放的叙述
结语
第二章 互助组农民:革命话语下被压抑的欲望形式化
第一节 《村歌上下篇》(1949):流氓主要是不生产
第二节 《不能走那条路》(1953):解放的形式想象与叙事程式
第三节 《铁木前传》(1956)及其生命的火力、改造与爱情
第四节 《创业史》(1959):欲望及欲望的历史化讲述
结语
第三章 初级社和高级社农民:集体的想象与困厄的个人
第一节 《韩梅梅》(1954):受不起委屈也是一种个人主义
第二节 《三里湾》(1955):集体和集体化的想象及其问题
第三节 《山乡巨变》(1957)与算账未来的草图及声口
第四节 《锻炼锻炼》(1958):公共空间的崩溃与个人的处境
结语
第四章 人民公社农民:解放的景象及其叙述的再历史化
第一节 《李双双小传》(1959)与劳动的道德化及参与政治
第二节 《张满贞》(1961):日常生活中的新人想象
第三节 《老坚决外传》(1962)中乡村空间与精英的再历史化
第四节 《艳阳天》(1964):新英雄人物、青年问题及想象的解放
结语
结束语 重新期待人民性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