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尔虞我诈——中国古代四千年谍海风云

書城自編碼: 281371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赵英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175118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6-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26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7
《 军官素质论:纵横古今谈名将 》
+

NT$ 634
《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 》
+

NT$ 885
《 隐形军队:游击战的历史 》
+

NT$ 2024
《 风花雪月:日本海军名舰全史:从幕末至现代八百余艘舰艇名称由来及舰历纵览(全3册) 》
+

NT$ 299
《 帝国之弧(抛物线两端的美国与中国) 》
編輯推薦:
该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漫长而持久的间谍活动的专著。20世纪90年代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该书不仅是历史研究的巨著,也是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巨著。作者对中国古代间谍如何对历史进程施加巨大影响力,从独特角度,提出了独特见解。深入挖掘了历史帷幕后,不为以往历史研究重视的曲折进程。对一般读者来说,不仅可以从中了解中国历史中鲜为人知的、暗黑的另一面,也可以从书中描写的历史人物、事件中得到巨大的阅读乐趣。
该书自出版后,已经在国内乃至日本等国家得到了高度重视,被日本学者誉为研究中国古代谋略的百科全书。
內容簡介:
该书是研究古代间谍史的历史专著。该书以战略性间谍活动为主脉,对中国古代间谍活动的战略、行为特征、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间谍机构、间谍技术、谍报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描述与分析,并且从中得出了今天可以回味与借鉴的历史结论,提出了作者自己的国家安全方面的精辟见解。此次再版增加了作者新发现的史料以及新增补的研究成果,共约10余万字,全书80余万字。
關於作者:
赵英研究员是我国从事国家安全战略和产业经济研究的知名学者。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科研处长、《经济管理》杂志常务副主编、工业发展室主任、国家经济风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国家安全战略、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共发表著作、论文、研究报告400余万字。单独撰写、主编专著14部,参加撰写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两项国家级学术奖,12项省部级学术奖。
在工业发展研究方面,长期专注于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的研究。对中国产业政策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从管理体制与机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政策等方面对汽车工业进行了深入研究,许多成果得到国内外汽车界的重视。提出了军事工业的发展与改革已进入军民融合新阶段,对军事工业发展战略、政策、组织结构、改革路径提出了新见解。
在国家安全战略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国家综合安全观的概念和国家安全战略管理体制新构想;从产业发展角度,对国际政治给予新解释;对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进行了新阐述;对大国战略和利益进行了探讨。
目錄
第一篇 夏、商、西周的间谍活动
第一章 最初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捕风捉影
第二节 少康中兴的谍报活动
第三节 政治家间谍的登场
第二章
商代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最早的美人计
第二节 众叛亲离
第三章
西周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可怕的流言
第二节 昭王南征不返
第三节 防民之口
第四节 《诗经》中透露的消息

第二篇 春秋战国的间谍活动
第一章
春秋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老谋深算的郑庄公
第二节 季梁的卓见
第三节 有备无患
第四节 军营帐篷上的乌鸦
第五节 秘密是怎样泄漏的
第六节 垂棘之璧
第七节 伪造的盟书
第八节 信不可失
第九节 如簧之舌
第十节 烛之武的胆识
第十一节 牛贩子的功绩
第十二节 劫持霸主
第十三节 曹人诈降
第十四节 邻有圣人 敌国之忧
第十五节 楚军营寨中的不速之客
第十六节 季札的使命
第十七节 阴谋败露
第十八节 专诸之剑
第十九节 攻败垂成
第二十节 卧薪尝胆
第二十一节 圣人的遭遇
第二章
战国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机警的南文子
第二节 三家分晋
第三节 东周与西周
第四节 左右逢源
第五节 往日的友情
第六节 减灶惑敌
第七节
神秘的算卦人
第八节 张仪的间谍活动
第九节 蛇足
第十节 陈轸避祸
第十一节 又一位说客
第十二节 圈套
第十三节 苏秦的间谍活动
第十四节 火牛之阵
第十五节 人质之害
第十六节 水之深浅
第十七节 胆识过人的君主
第十八节 诱捕
第十九节 鸡鸣狗盗
第二十节 善待敌间
第二十一节
长平之役
第二十二节
离间游士
第二十三节
窃符救赵
第二十四节
蹩脚间谍
第二十五节
成功的水利家与不成功的间谍
第二十六节
吞并诸侯的间谍战略
第二十七节
背后的冷箭
第二十八节
风潇潇兮易水寒
第二十九节
间谍包围中的君主

第三篇
秦、两汉、三国的间谍活动
第一章 秦汉之际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锥秦博浪
第二节 先如关中
第三节 收天下图籍
第四节 鸿门宴上
第五节 嫁祸于人
第六节 背水一战
第七节 出其不意
第八节 巧言如簧
第九节 陈平的间谍战略
第二章 西汉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伪游云梦
第二节 白登之围
第三节 地者国之本也
第四节 兵马未到黄金先行
第五节 错派使节
第六节 马邑之伏
第七节 淮南王的阴谋
第八节 大漠旌旗
第九节 天马西来
第十节 不斩楼兰誓不还
第十一节 以静制动
第三章 东汉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昆阳之战
第二节 借刀杀人
第三节 诱敌出战
第四节 连丧两将
第五节 边境侦骑
第六节 神箭立威
第七节 威震西域
第八节 增灶之计
第九节 宫中的黄巾
第三章
三国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举火为号
第二节 成功的反劫持
第三节 官渡之战
第四节 火烧赤壁
第五节 书信吓敌
第六节 涂抹的书信
第七节 巧夺荆州
第八节 诈降战
第九节 伪造降书
第十节 壁垒森严
第十一节 使者被擒之后
第十二节 诸葛亮的失误
第十三节 司马懿的智慧
第十四节 大将军之死
第十五节 边境上的老办法
第十六节 二士争功

第四篇 两晋、南北朝的间谍活动
第一章 两晋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木片与铁索
第二节 送还俘虏
第三节 拓跋沙漠汗的悲剧
第四节 太子的下场
第五节 骄兵必败
第六节 义军的财宝
第七节 夺回梓潼
第八节 截击使者
第九节 立大事者必先为之卑
第十节 怀柔政策
第十一节 狡诈的郭默
老十二节 智取北地
第十三节 离间三部
第十四节 湖中多鱼
第十五节 孺子之智
第十六节 吓破敌胆
第十七节 种麦惑敌
第十八节 拉拢使臣
第十九节 淝水之战
第二十节 受降如待敌
第二章
南北朝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刺客的下场
第二节 智骗敌将
第三节 谍报与学识
第四节 逼出的假情报
第五节 识破诈降
第六节 君臣斗法
第七节 天风示警
第八节 空信离间
第九节 水灌魏军
第十节 遍地烽火
第十一节 巧入敌营
第十二节 用人不疑
第十三节 筹粮妙策
第十四节 百升飞上天
第十五节 离间匈奴
第十六节 统一前的最后一战

第五篇
隋、唐、五代的间谍活动
第一章
隋代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智擒杨钦
第二节 兄弟之争
第三节 询问胡商
第四节 丧失高丽
第五节 可贺敦预知军谋
第六节
深宫秘事
第二章 唐代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马上天子
第二节
巧计袭敌
第三节 婴儿夜啼
第四节 香火之情
第五节 唐俭辈何足惜
第六节 高丽谍影
第七节 不知守鸭绿之险
第八节 狩猎聚兵
第九节 高价购马
第十节 自欺欺人
第十一节 狡诈的安禄山
第十二节 床下有耳
第十三节
老百姓散布的假情报
第十四节 愿得图像观之
第十五节 伪造的书信
第十六节 书信退敌
第十七节
宰相之死
第十八节 智擒吴元济
第十九节 巧调两镇雄兵
第二十节 前后两节度
第二十一节 笨拙的侦察
第二十二节 倒霉的商人
第二十三节 贩油者和卖面人
第二十四节 貌如沙陀者
第三章
五代十国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皇帝末路
第二节 夜袭魏博
第三节 挑夫与厨子
第四节 斩谍慑敌
第五节 智擒赵霸
第六节 悠悠乡情
第七节 诸侯窥唐
第八节 谣言引起的战争
第九节 儿皇帝的气度
第十节 神秘的和尚
第十一节 酒的妙用
第十二节
间谍信使
第十三节
郭威之明
第十四节 不屈的使节
第十五节 命丧江南
第十六节 黄袍加身

第六篇 宋、辽、金、元的间谍活动
第一章 北宋、辽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翦灭诸国
第二节
间谍北向
第三节
伪装援军
第四节
间谍与外交
第五节
边界谍影
第六节 李元昊的密谋
第七节
断敌烽火
第八节 智除敌权臣
第九节
间谍应募
第十节 不战而屈敌
第十一节 机密已泄
第十二节 酒宴背后
第十三节 地图的故事
第十四节 巧用敌卒
第十五节 攻宋前的准备
第二章 宋、金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送上门的间谍
第二节 粮食已尽
第三节 受愚弄的使节
第四节 傀儡的下场
第五节 侥幸逃生
第六节 智骗敌酋
第七节 耿耿孤忠
第八节 秦桧的真面目
第九节 大间谍的小聪明
第十节 宋高宗的本事
第十一节
匾额的奥妙
第十二节
立马吴山第一峰
第十三节
蒙古铁骑之先导
第十四节
窥探深宫
第十五节
挟使节以自重
第十六节 金杯的故事
第十七节 善诱敌将
第十八节 礼尚往来
第十九节 焚毁名单
第三章 元代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草原铁骑
第二节 消失在大海中的劲旅
第三节
虎口脱险
第四节
反常的现象
第五节
智多星的遭遇
第六节
朱元璋的机智
第七节
另一条战线的搏杀
第八节
化装与诈降
第九节 智除赵普胜
第十节
窥视诸方
第十一节 恐吓
第十二节 书信退敌兵
第十三节 弄巧成拙
第十四节 巧计调敌兵
第十五节
东方威尼斯谍影
第十六节
收拾方国珍

第七篇 明、清的间谍活动
第一章 明代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叔侄斗法
第二节 歼敌于北岸
第三节 巧夺精兵
第四节 瓦解明军
第五节 多方用间
第六节 不拆封的信件
第七节
内廷传出的消息
第八节
丧师草原
第九节 血迹斑斑的帝位
第十节 居心叵测的一本书
第十一节 诱杀叛臣
第十二节
沙漠中有铁
第十三节 文件丢失
第十四节
一场徒劳
第十五节
王守仁的大手笔
第十六节 莫倚谋攻为上策
第十七节 离间二岑
第十八节 商人的足迹
第十九节 残忍的手段
第二十节 间谍战中的交易
第二十一节
三封书信
第二十二节
痛击日军
第二十三节
令箭调敌将
第二十四节
降民为间
第二十五节
袁崇焕之死
第二十六节
兵临城下
第二十七节
熊熊大火
第二章
清代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江阴保卫战
第二节
呼风唤雨的人
第三节 蒙冤的间谍
第四节 越过台湾海峡
第五节 收复雅克萨
第六节 鸟枪兵六万
第七节 听信敌间
第八节 两次登陆
第九节
诱歼张格尔
第十节 奇袭紫禁城
第十一节 驻北京的沙俄传道团
第十二节 虎门风烟

第八篇
中国古代的间谍技术与组织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间谍技术
第一节 鸽子风筝烽火号炮驿传蜡丸
第二节 地道与夹壁墙
第三节 笔墨纸张
第四节 驴耳朵与树枝
第五节 画像与绘图
第六节.隐语符密码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间谍(特务)组织
第一节 间谍(特务)组织的萌芽
第二节 秦、两汉、三国的间谍(特务)组织
第三节.两晋、南北朝的间谍(特务)组织
第四节 隋、唐、五代的间谍(特务)组织
第五节 宋、辽、金、元的间谍(特务)组织
第六节 明、清的间谍(特务)组织
第七节
告密制度
第九篇 中国古代间谍思想简析
第一章 先秦谍报间谍简析
第一节 间谍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墨子的间谍思想
第三节 《吴子兵法》中的间谍思想
第四节 孙膑的间谍思想
第五节 《管子》一书中的间谍思想
第六节 韩非的间谍思想
第七节 《六韬》一书中的间谍思想
第二章 孙子的间谍思想及后人的注释与阐述
第一节 孙子的间谍思想
第二节 后人对孙子间谍思想的注释与阐述
第三节
《黄石公三略》中的间谍思想
第四节
《李卫公问对》中的间谍思想
第五节 《百战奇略》中的间谍思想
第三章
明、清的间谍思想
第一节 何良臣的间谍思想
第二节 戚继光的间谍思想
第三节 《投笔肤谈》中的间谍思想
第四节 揭喧的间谍思想
第五节 魏源的间谍思想
內容試閱
吞并诸侯的间谍战略

郑国作为一名间谍被发觉,秦国统治者虽然做了恰当的处置,但仍引起了一场反对外来之士的轩然大波。
秦国宗室、大臣纷纷到秦王嬴政那儿进言:诸侯国来的人,大都为其主子进行游说,充当奸细。请大王将他们统统赶走。秦王在为郑国之事震惊之余,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住在咸阳的游士纷纷打点行装,人心惶惶,准备离开秦国。
被驱逐的人中,有一个叫李斯的人。此人是楚国上蔡人,在本国当过小吏。他晚年为秦二世所杀前,曾以无限的怀恋之情回忆起在家乡与儿子一起,牵黄犬出上蔡东门追猎狡兔的情景。对这种适意的小康日子,李斯并不满足。有一次他看到办公房子附近厕所中的老鼠肮脏之极,而且很怕人和狗,官仓中的老鼠却安然大嚼,而且无人和狗的惊扰。李斯深有所悟:人之处境好坏犹如这老鼠,在于自己的努力与选择罢了!他放弃了小吏的位子,去争取当一只官仓之鼠。在那个游士纵横的年代,他也走上了大多数追名逐利者所走的路,拜在著名思想家荀卿门下,学帝王之学。学成之后,他迫不急待地拜别老师:秦王想吞并天下,此乃游说之士的良机。人生最大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可悲的莫过于穷困潦倒,终老于贫贱之位、困苦之地了。于是这只仓中鼠匆匆忙忙地西窜入秦。此时秦庄襄王刚死,吕不韦执掌大权,李斯先抱住了这条粗腿。日子一长,吕不韦知道了李斯的本事,派他当了郎这么个官。李斯已能见到秦王嬴政了。他乘机向秦王进言,得到了垂青,被提升为长史,眼看要青云直上了。听到逐客令,犹如在他头上淋了一桶冷水。但是,他不甘于受命运的摆布,他要抗争,于是精心炮制了一篇能打动秦王嬴政的文章。这就是文笔甚佳,流传后世的《谏逐客书》。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对秦王列举了游士对秦国所做的贡献,并晓之以利害,显示了他对时局及游士这一阶层的地位有十分深刻的认识。秦王嬴政被打动了,他下令收回成命。秦王能从谏如流,的确是关系秦国能否完成统一大业的英明之举。秦国得以在各国汇聚来的人材的支持下,继续其吞并诸侯的统一战争。秦王嬴政所以能听李斯的进谏,除了他的气度,李斯文章的力量外,还另有原因。那就是在秦王的记忆中,这个极富才华的人曾向他提出一个很有创见的间谍战略。
李斯的谍报战略主要有如下内容:
1.趁秦国实力大大强于诸侯国,加紧行动,使之无法再度形成合纵之势。否则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这是李斯提出的军事、间谍战略的共同目标。
2.间谍战略的主要打击对象是各国用事之臣,干扰敌方战略决策。
3.主要手段是派间谍持金银财宝秘密进入诸侯国,对各国权臣、名士进行收买、分化瓦解。对不听从收买的以利剑刺之。对敌方君臣进行离间,使之内部混乱,上下离心,以利于达成秦国之战略目标。
4.使良将随其后,间谍活动与武力进攻相结合,军事活动借助间谍活动创造的条件,对诸侯国给以最后一击。
关于这个间谍战略的提出与制订还另有一种记载。魏国人尉缭到了秦国,对秦王嬴政建议:愿大王不吝惜财物,贿赂各国掌权之臣,扰乱其决策。这样不过需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尉缭是战国时有名的军事家,有此见识不足为奇。但从时间上看李斯进言是在郑国被发觉之前,尉缭则是在秦王收回逐客令之后才到秦国的。从内容上看,二者大致相同,但李斯的建议更为完整,尉缭的建议更具体一些。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这一战略是为适应秦统一中国战争之需要而产生的。这一战略被秦始皇采纳也是经过一番思考,由于李斯、尉缭等人极力促成才确定下来的。李斯在秦居总揽全局之位,尉缭亦居国尉之重地,两人对这一战略进行了积极的推动。
从事战略间谍活动的间谍和间谍活动的战略,在此之前就出现了。但是把间谍活动战略作为长远国策来加以制订、推行,秦统一中国的谍报战略尤为值得重视。这一战略集中体现了那一时期间谍活动的特点:间谍的主要构成是游士;主要活动方式是游士对各国君主以游说方式干扰其战略决策;主要打击对象是敌方君臣;离间其君臣关系,干掉敌国忠心耿耿的才智之士。间谍战在战国后期主要表现为秦国在一条秘密战线上与山东六国的角逐,当然这不排除山东六国间相互勾心斗角。
为了完成一个长远的政治、军事甚至经济战略,必然要随之有一个与之配合的间谍战略。间谍战中,为了长远目标,也必须有计划,有完整的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去开展活动。应急式的,穷于应付的间谍工作方式,从战略角度看是不允许的,也是效果不佳的。只有具备一个与之配合的间谍战略,才能提高其他方面战略执行、制订中的预见性,及时地排除障碍。从间谍工作的战略发展来看也是如此。具备明确战略指向的间谍工作才是一种艺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系统功能角度来看,各种间谍活动才能充分发挥效能,相互配合。否则;只能是零乱的,低效的。从战役、战术角度看,间谍战的活动方式在低层次上某种意义上又可能带有临时应付的色彩。但是也应以间谍活动的战略为背景展开,并与间谍战略及其他方面的战略相配合。
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手段的适时配合,是间谍战发挥威力的外部因素。只有这些外部因素与间谍活动有机的,自觉的配合起来,间谍在敌内部做的工作才能扩大战果,转化为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外部因素的有力、适时的配合也将为间谍的活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间谍战略自然地融入了大战略,成为大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为了制订、推行大战略,各国政府纷纷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一类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协调机构,而情报工作首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人物。这既表明了谍报工作在大战略中的地位,也表明谍报工作的战略制订与推行,已与大战略密不可分,并必须做为其中一部分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的现实。间谍战略已是国策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它的制订与推行,必须在最高层次上进行决策与协调。

宰相之死

宋人所编的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收有唐人薛渔思所著《河东记》一书。书中《胡媚儿》一篇,虽不免带有唐人传奇特有的怪异色彩,但由于是唐人所撰,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藩镇与中央政权之间所进行的激烈间谍战。全文篇幅不长,现照录于下。
唐贞元1中,扬州坊市间,忽有一由妓术丐乞者,不知所从来,自称姓胡,名媚儿,所为颇甚怪异。旬日之后,观者稍稍云集。其所丐求,日获千万。
一旦,怀中出一琉璃瓶子,可受半升。表里烘明,如不隔物,遂置于席上。初谓观者曰:有人施与满此瓶子,则足矣。瓶口刚如苇管大。有人与之百钱,投入,铮然有声,则见瓶间大如粟粒。众皆异之。复有人与三千钱,投之如前。又有与万钱者。亦如之。俄有好事人,与之十万、三十万皆如之。或有以马驴入之瓶中,见人马皆如蝇大,动行如故。须臾,有度支2两税纲3自扬子院4部轻货数十车至。驻观之,以其一时入,或终不能致将他物往,且谓官物不足疑者。乃谓胡媚儿:尔能令诸车皆入此中乎?媚儿曰:许之则可。纲5曰:且试之。媚儿乃微侧瓶口,大喝,诸车辂辂相继,悉入瓶中,瓶中历历行如蚁然。有顷,渐不见。媚儿即跳身瓶中。纲乃大惊,遽取扑破,求之一无所有。从此失媚儿之所在。
后月余,有人于河北,逢媚儿,部领车乘,趋东平而去。是时,李师道为东平帅也。
朝廷税收就这样落入李师道之手。这个故事是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据的。
唐代节度使对朝廷用间,一曰:收买朝臣师安禄山之故伎。节度使病故。唐朝廷一般派宦官为使节,前往藩镇探听动向,为节度使的继任人选搜集情报。当朝权臣也利用这一方式来为自己沟通藩镇,控制藩镇服务。唐僖宗时当朝宦官田令孜就多遣亲信觇藩镇,有不附已者,辄图之。一个太监居然成为间谍头子。藩镇当然也在这些人身上下功夫。独立性大的藩镇,军权、财政、人事大权在手,往往父死子继或由士卒拥立有实力的将领自称留后。这些实权人物,往往对朝廷使节赠以财物,加以收买。使节回去后,自然极力为之美言。以是因循,方镇罕有特命帅守者。节度使们还对当朝显要加以收买,使之为自己充当耳目或代言人。
二曰劫夺中央税收或粮饷。当时江淮乃中央财源之所在。江淮一带的藩镇,很少武人,多为文臣出镇。由于唐朝采取了种种控制措施,因而江淮一带藩镇在经济上支持中央,政治上也很少叛乱,史称天下藩镇,东南最宁。有人称这些藩镇为东南财源型藩镇,很有道理。这些自东南运往关中的财赋、粮饷成为节度使们垂涎之物,往往予以劫夺。自史思明起,就开始了在这方面的明抢暗夺。公元759年三月,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攻邺城安庆绪叛军。安庆绪军绝粮,已到了捕鼠杀马而食的地步。官军也因久攻不下陷入艰苦境地,指挥权不统一,作战迭遭挫折。当时天下饥馑,粮饷由江淮运来,经并州、汾州,而达唐军防地。史思明督军援救安庆绪。他挑选精壮士兵,伪装成督运粮饷的唐军。运饷民夫稍有迟缓,就予以杀戮。民夫们恐惧万分,纷纷逃亡。运饷车队,舟船聚集之处,史思明手下这些伪装成唐军的士兵往往纵火焚毁。行动后纷纷散去,再凭约定信号联络。唐军巡逻士兵,无法辨别这些间谍。由于粮草不济,诸军乏食,唐军人心不稳,九节使的军队与史思明在邺城之下决战时,被史思明等打得大败而逃。李希烈与朱滔勾结反叛,东南转输者,皆不敢由汴渠。自蔡水而上。
三曰广布刺客,刺杀重臣。唐代传奇小说中有《红线》、《聂隐娘》等篇,所反映的就是藩镇网罗刺客,从事这类活动的情况。藩镇以朝臣为耳目,对不利于己的大臣,轻则唆使长安城中的井市之辈以砖头碎瓦痛击之,有的竟狼狈到丧其朝服和大印;重则继之以利剑。胡媚儿也属于此类人物。唐朝中、晚期,政治黑暗,有些有才之士投奔藩镇寻求出路。同时藩镇也为不满朝廷的某些人及心怀异志的人提供了立足之地,成为招降纳叛的渊薮。
在介绍了上述背景后,让我们回到李师道的所做所为上来吧。李师道是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的孙子。李正己死后其子李纳继为淄青节度使。李纳死后其子李师古继为节度使。李师古死,军中立其异母弟李师道为节度使。李氏三代盘据,根深蒂固,统治手腕上也很有一套,在当时藩镇中实力较强。
公元814年,彰义军(即淮西军亦称淮宁军,治所在蔡州)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自称留后。吴少阳生前招降纳叛,饲养战马,抄掠附近寿州茶山,以充军实。吴元济上台后加紧攻掠附近各州,拒不接受朝命。吴元济凶狠残暴,彰义军内部也将士离心。在这种情况下宰相李吉甫力主对淮西用兵。这年冬十月,李吉甫病死,唐宪宗李纯(公元778年公元820年)决定对淮西用兵,以忠武副节度使李光颜为节度使,以严绶为申、光、蔡招讨使督率诸道对淮西进击。
朝廷对淮西用兵,吴元济派人到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处求救。物伤其类之感油然而生,王承宗、李师道分别上表,请赦吴元济之罪。唐宪宗不听他们那一套。唐朝廷征集诸道兵击吴元济,并向李师道征兵,此时李师道却积极地出兵了。
他派大将率军两千人开向寿春,名为讨吴元济,实际是想暗中相助。李师道平时以鲜衣美食,大笔的金钱供养着刺客奸人数十名。这时,这些人中有人给李师道献计:用兵所急,莫过于粮储,今河阴院1积江淮租赋,请潜往焚之。募东都恶少年数百,劫都市,焚宫阙,则朝廷未暇讨蔡,先自救其腹心,此亦救蔡之一奇也。李师道频频点首,命令照此计施行。从此之后,唐军后方盗贼出没,谣言四起。一天傍晚,有盗数十人攻河阴转运院,杀伤看守粮食钱帛的军士数十人,一把火烧了钱帛三十余万缗匹、谷三万余斛。一时间人心惶惶,群臣纷纷上奏请求罢兵。唐宪宗坚持讨伐淮西,并派力主用兵淮西的中丞裴度前往前线慰劳将士,观察敌我形势。裴度(公元765年公元839年)是个很有谋略的人。他在观察了双方的态势后,回京奏明唐宪宗,认为必能击灭淮西吴元济。
裴度是公元815年五月回到京师的。六月,一件震撼朝野的谋刺事件险些要了他的命。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是朝廷中实际负责指挥对淮西用兵的核心人物。六月的一天,天尚未亮,武元衡在随从的前呼后拥下从府邸所在地静安里东门而出,去上早朝。这时有人在暗处击灭了随从手中的烛火。随从骑士认为是京城中的醉汉或无赖,予以大声喝斥。可是他想错了,暗地里窜出几条身手敏捷的大汉,以箭射散了随从。这些大汉牵着武元衡的坐骑走了十几步,到了暗处刺杀了武元衡并取走了他的首级。接着这伙人又到了通化坊裴度的住处,刺杀裴度。裴度被暴徒以刀伤其头,但因为头上戴的毡帽很厚,得以保住性命。裴度的随从王义从后面抱住对裴度行刺的暴徒,大声呼救。暴徒砍断了王义的胳膊逃跑了。
这时街上赶早朝的官员和过往行人已发现了武元衡的尸体。血流如注,头却不见了。城里乱成了一锅粥,宰相被杀的消息很快传到宫中,宪宗震惊,为之罢朝,以示悼念。
堂堂宰相在京师被刺,弄得朝廷上下惊恐不安。宪宗下诏,命宰相出入必须由金吾骑士弓上弦刀出鞘地加以护卫,所经街道要严加搜索。京师城门也增加卫兵,对过往行人严加盘查。凡像貌粗鲁,身材魁梧,操燕赵之音者,一律抓起来进行审问。大约古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其人有任侠之传统。安史之乱起自燕赵,河北三镇又都独立于中央,其节度使是安、史的旧部,所以特别注意盘查。朝臣们鉴于宰相被刺,更担心自己的生命,以至不敢天亮前上朝。宪宗在御殿久坐,朝臣还没有到齐。兵部侍郎许孟容上奏宪宗:自古未有宰相横尸路隅而盗不获者,此朝廷之辱也。他还奏请以裴度为相,诏示天下,搜捕贼党,并标出高赏格,获贼者赏钱万缗,官五品,敢藏匿者,举家族之。于是大索京师,公卿家有夹壁墙者一律检查。可谓布下了地网天罗。
但就在这时,刺客好像故意要开一下官府的玩笑,写信给负责搜捕的左右金吾、京师地方官说:勿急捕我,我先杀汝。官吏们拼命搜捕,所获线索甚少。只有神策将军王士则等不知从何处侦知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派其驻京的军士张晏等刺杀武元衡。张晏等人住在成德军进奏院(成德军驻京的办事处),平时行为不端,早巳引起了官员的怀疑。宪宗命捕张晏等八人,由京兆尹裴斌、监察御史陈中师等进行审问。宪宗还出示了王承宗攻击武元衡,为吴元济开脱的表章,以示王承宗必与此事有牵连。即便到了这个地步,姑息王承宗之声,仍不绝于朝。有人请罢裴度,以安诸藩镇之心。宪宗大怒说:吾用度一人,足破二贼!提升裴度为宰相,委以对淮西用兵的全权。藩镇把一个才干、谋略远胜于武元衡的人,推到了历史舞台上担当大任。
张晏等五人经审讯后斩首,与其有关系的十四人也被杀掉。但事情是否这么简单,有人怀疑。唐宪宗却着眼于安定人心和威慑藩镇,决定先杀了再说。
八月,唐军节节胜利,战斗在东都洛阳附近进行。这时李师道派驻东都的留后院驻东都办事处内异常繁忙。各类人从淄青道络绎而来。由于是节度使的公开使者,李师道与朝廷又未公开抓破脸,守城的官吏不敢对这些人进行盘查、讯问。为了防备淮西兵进犯,唐军主力驻扎在伊阙,东都城内空虚。李师道的留后院内聚兵达百余人,他们奉命焚烧东都宫阙,纵兵杀掠,也就是进一步实施李师道牵制唐军的计划。这些人杀猪宰牛,准备第二天发动突袭。有两名留后院中小将到东都留守吕元膺处告发了这一阴谋。吕元膺吓得出了一出冷汗,立即命人把伊阙的部队调回一部分,包围了留后院。留后院内这伙亡命之徒拼死突围。唐军竟不敢紧追,只是远远跟着,目送群贼身影隐没于城外嵩山的密林之中。
东都的百姓被吓得人心惶惶。由于东都守军兵少力弱,吕元膺不得不坐在皇城门上,做出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进行指挥,以安人心。
暴徒们潜往山中何处呢?东都西南接邓州(辖境相当今河南伏牛山以南的丹江、湍江、白河流域)、虢州(辖境相当今河南西部,灵宝、栾氏以西、伏牛山以北地区),皆高山密林。百姓强悍,以打猎为生,称之为山棚。吕元膺出重赏鼓励军民捕贼。数日之后,有一山棚打猎而归,被暴徒抢走了猎物。山棚招集同伴和官军前往搜捕。在山谷中无意中破获了李师道精心经营的间谍活动据点,并捕获了其首脑人物中岳寺僧人圆净。
李师道经营这个据点可谓费尽心机。李师道先是以大笔金钱在伊阙、陆浑之间购买田产十余处,以拉拢山棚。有訾嘉珍、门察等人为圆净所收买,成了他的助手。圆净则更是大有来历,他是史思明旧将,凶悍有力。他受李师道之托,以钱千万修治嵩山佛光寺,实际上是在山中建立了一个间谍活动据点。以这个据点为中心,他展开了积极的间谍活动,先后收买、拉拢了唐军留守防御将二人、都亭驿卒五人、甘水驿卒三人。这些人都接受了李师道封的官职,为圆净充当耳目。从这些人的位置可以看出,圆净已建立了一个情报搜集、传递网。圆净和訾嘉珍,门察等人相约,城中一动手,圆净就在山中举火,联络受其拉拢、收买的山棚往里冲,里应外合。
圆净被捕后,官军士兵想以锤击断他的脚骨,但士兵费了很大劲儿,竟没有击断。圆净此时已是八十岁的老翁,但凶暴不减当年,他二目圆睁大骂这些士兵:鼠子折人脚犹不能,敢称健儿乎!自己把脚放在石头上,让士兵击断。临刑时仰天长叹:误我事,不得使洛城流血!真乃悍贼巨盗!与圆净一起被捕并被砍头的党羽有数十人。通过审讯訾嘉珍、门察,官府才知道李师道是谋杀武元衡的主谋。当王承宗手下刺客被捕后,李师道派去的刺客十四人都悄然而返。然而这一事件仍然不明朗,究竟是王、李两家刺客同时行动,还是分别行动呢?唐宪宗顾不上深入调查事情始末,因为此时对吴元济的征讨正进入关键时刻,所以对李师道并未明令讨伐。
李师道的秘密据点虽然被破获,但奇怪的事情仍然在唐军后方频频发生,公元815年十月,李师道手下的间谍放火烧了存放军粮的柏崖仓。十一月,淮西军屡战屡败。为了牵制唐军,李师道手下的间谍又焚烧了襄州佛寺的军储。唐朝廷不得不把军食集中于京师,严加防范。接着献陵(唐高祖李渊陵)寝宫被烧。公元816年初,建陵(唐肃宗李亨陵)门戟四十七支被折断。李师道的手下居然折腾到皇帝祖宗头上去了。
唐宪宗十分恼火。命令把守潼关的将领,对入关的商贾行人严加盘查,携带的行李一律打开仔细检查。尽管如此,仍未能阻止间谍入关。唐军后方和京师附近仍不时地发生一些破坏活动,间谍们以流矢飞书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气氛。宪宗不得不拿出中国历代帝王管理治安的法宝,命京师居民五家相保,以防间谍。
公元817年十月,唐军在李愬率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蔡州,生擒吴元济。淮西平定了,唐军的兵锋转向淄青。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