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本书在更宽泛的层次上阐释了欺凌,这一层面上人们深受文化价值、学校和社区规范的影响。本书尝试回答这些故事引起的问题,证明到目前为止学校是如何解决欺凌问题的。
一本对于预防与制止校园欺侮事件问题的很有价值的书,内容丰富、建议具体,这些都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以调解为导向的课程。
欺侮现象在我们的校园中日益猖獗,并威胁着学习的进程以及我们学生的自尊,本书作者提供了减少和防止校园欺侮的良好策略以及与现实对话。
本书焦点在于制止欺侮行为,重构过程将发生更多的变化!随着作者詹姆斯E.狄龙的思路,我们有能力对校园文化进行剧烈而且积极的重构,来配合我们21世纪的学习者以及教育家们的需求与研究。
|
內容簡介: |
重构预防欺凌体系,可以再解决造成校园欺凌和挑衅的根源问题上取得显著进步。在这一方面,詹姆斯E.狄龙深入探讨了教育者无暇顾及的事:将对改变动力的深入研究转化为实用的术语。他在深层次上洞察了学校里出现的此类问题,以促使教职员工与家长开展意味深长的谈话。其中你会看到:
本书用概述、类比、真实例子,和一些方法阐述了使用一些灵活的方式防止被欺负的益处;
就纪律在重构预防欺凌体系上角色的变化,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在通俗易懂的项目符号和表格中总结的关键想法和概念;
为营造加强同情心来取代恐惧的校园风气提供指南。
重构预防欺凌体系可以让有能力、善良的教育者、学生和家长不只是阻止欺凌,还要为所有学生改善学习环境。
|
關於作者: |
作者詹姆斯E.狄龙曾经做了35年多的教育家,有20年还在学校担任过教学管理。当他在纽约林伍德初级学校当校长期间,他开发了校车巴士和平项目,是为阻止并减少校园欺侮而设计的,后来出版了一本《和平校车》黑兹尔登。这个项目到现在还在全国各大学校实施着。
詹姆斯于2007年被大教区校长中心任命为校长。他在个性教育管理领导受到广泛认可。2010年,林伍德初级学校21世纪一个都不能少项目被美国监督和课程开发协会认可。同年,詹姆斯受邀出席参加由美国教育组赞助举办的第一届全美反欺侮峰会,并被授予反欺负问卷调查项目训练者。
詹姆斯现在在测量纳入所担任教育顾问。他做了一系列有关教育话题的讲座和小组研讨,这些话题包括:教学、课堂管理、领导能力以及监管。他也在许多当地的、州立的以及全国性的会议中做过报告。
他有4个孩子:厄尔妮、蒂姆、布莱恩以及汉娜。他的妻子路易莎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他们一起住在纽约尼斯卡于纳。
|
目錄:
|
前言1
序 1
第一部分 重构预防欺凌体系的必要性 1
第一章欺凌:从恶作剧到暴行 2
第二章设定决 17
第三章当前心理设定学校游戏中的欺凌问题 45
第四章心理设定游戏模式对学生个性的塑造 60
第五章重构的前景 78
第六章重构预防欺凌体系 107
第二部分 重构预防欺凌体系的过程 147
第七章 重构预防欺凌体系指南 150
第八章 重构预防欺凌体系的心理策略 182
第九章 重构预防欺凌体系的身份策略 207
第十章 重构预防欺凌体系的行为策略 232
第十一章 重构预防欺凌体系清单 270
第十二章 答疑解惑 277
致谢 290
参考文献 292
|
內容試閱:
|
第一部分重构预防欺体系的必要性
第一章
欺凌: 从恶作剧到暴行
我们想要从惯常叙事角度来看待并解释这个世界的倾向根深蒂固,然而我们却从不注意即使我们已经写过这些话
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
两则故事
2012年春,有关于欺凌的两则故事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强烈的大众反响。
寄宿学校事件
第一则故事最早出现于2012年5月5日的《华盛顿邮报》。
在密歇根一所知名的寄宿学校,一名高中高年级学生刚结束春假返校。他是曲棍球队的队长,隶属于超过11家学校俱乐部,算是小有名气。他注意到一名高一学生,看起来和大多数学生不一样。该生虽说是学校新生,但已经饱受嘲笑,被称为异类;他的言行举止有些偏女性化,被认为是同性恋。春假返校后,他的外表更加有别于常人,头发染成了金色,流海遮住了一只眼睛。他这一举动使其变得更加与众不同,因此惹恼了前面说到的高年级学生,后者决定采取一些行动。
他聚集了一些朋友对此评头品足,这家伙究竟认为自己是谁?。几天后,他请这些朋友们帮他把那位新生的头发剪掉,以此给他点教训。于是他和朋友直接来到新生宿舍,把对方按到了地上。随后他开始对这位新生的头发下手。 在惊讶与恐慌中,新生开始大声地请求帮助,看到没有人帮忙,只得躺在地上哭起来。当高年级学生和他的同学们大功告成后,他们彼此祝贺了一番就离开了。这对这名新生来说绝对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几年后,当这名高年级学生参与此事的五位朋友讲述当时情况时,他们表现得懊悔不已,这件事真是太愚蠢、太荒唐了这是黑社会干的事儿这太可恶了他就是个单纯的小孩罢了。 其中一位朋友自感罪恶深重,刻意回避了那位高年级学生一段时间。他想看看他们是否会因那件事而受到惩罚,但这件事并没有向学校领导汇报。这些学生并不用为自己的这次行为负责,而是顺利毕业,过着不错的生活。
校车事件
另一则故事发生在2012年6月21日。
有四名即将毕业的男中学生用低俗的污言秽语,嘲笑了一位六十八岁高龄的校车助理,整个过程长达十分钟。大多时间,这位助理只是坐在那里,对这些男生的话置之不理。突然,一位男生摸了她的耳朵,另一名学生拿了一本教材碰了她的胳膊。还有一名学生为此录了一段视频,将它放在了YouTube网站上,希望最终能出现在喜剧中心节目Tosh 2.0上。这部视频最后在全球范围内收到了超过百万点击量。
新闻媒体很快发现了这部视频,并在网络和有线电视上进行播报。几乎所有的主流新闻媒体都对这位校车助理进行了采访。欺负她的这几名学生受到了漫天指责。他们的家长也因为教导无方而受到严厉指责。一名电视主持人给这几位学生打电话称他们是心胸狭窄的小怪物,而其他人评论道,这个年龄就如此堕落,长大会是什么样。这一事件为这位校车助理赢得了很多同情,并因此得到了免费机票和去迪斯尼乐园的全包旅行套票。专门有网站为她筹集捐款,一个月内筹集了七十多万美元,最后帮她安然退休并成立了一家反欺凌基金会。
人们对这些欺负人的学生们怒不可遏。这些学生和家人受到了上百次死亡威胁。当地警方在他们的住处对他们进行了长达数日的保护。这些学生只得藏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接受媒体采访时,校车助理带着助听器,最初声称她当时什么都没听到,直到自己看了这段视频并听到了其中说的话。对于这类型欺凌行为出现的频率, 她给出了不同说法。一次采访中,她称之前从未有过;另一次采访中她则表示这些学生曾戏弄了她一段时间。当问及如何忍受这种欺凌时,她回应称,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
当她被问及这些欺负她的孩子是否是坏孩子时,她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认为他们只是试图给彼此留下深刻印象,用他们的评论来胜过彼此而已。她也说到当学生们聚在一起也会发生一些很奇怪的事。当单独与他们接触时,并不存在这些问题。
这些孩子最终被中止剩余学年的学习,需要进行五十个小时的社区服务。这位校车助理决定不对这些学生进行诉讼。当问到如何才能确保这类事故不再重演时,她建议学校应教育学生不要欺负他人,要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尽管这些故事在媒体上出现的时间隔了几周,但大同小异;代表了不同时代、态度和价值观。他们都证明了我们的文化和集体意识中,欺凌这一概念在不断升级。
寄宿学校事件后续和分析
尽管第一则故事2012年才得到报道,但事件本身实际发生于1965年。一件发生于50年前的事为何最终公之于众?因为故事中强行为别人剪头发的高年级学生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在2012年参加了总统竞选。一位具有探究精神的记者认为1965年的这件事可能在大选选举方面帮人们做出决定。2012年出现的新故事清楚地证明了欺凌这一问题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足以影响一位在很久以前欺负过他人的候选人是否能够当选,证明其缺乏成为总统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华盛顿邮报》中的文章为这一事件提供了如下附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卫塞得(David Seed)在奥黑尔(OHare)国际机场的酒吧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嗨,你是约翰劳伯(John Lauber),上次没有帮到你,对此我深感抱歉,他说到。
劳伯回答道,那次真是太糟了,那次之后我经常回想这件事。
事件首次报道之后,罗姆尼Romney试图利用这次事件作为竞选优势。
罗姆尼甚至在竞选中利用这次事件,来代表他有能力将这种无害而充满人性化的恶作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面对来自公众的质疑,罗姆尼做出了如下评论:
你们知道,早在高中时,我做过一些傻事,可能有人因此而受到伤害或被冒犯,但我不记得具体情况了。我在高中时参与过很多恶作剧,一些可能比较过分,对此我感到抱歉。
这件事引起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
1965年,这些好学生(后来飞黄腾达了)怎么会用暴力按倒另一位学生,并不顾对方的哭喊而强行减掉对方的头发呢?
这位受到伤害和侮辱的学生为什么不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呢?
如此具有伤害性的暴力行为怎么能被轻描淡写为恶作剧,甚至回顾起来也如此表述呢?
这些学生并没有对自己所作所为负责,又怎么能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呢?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所有人深思,不仅是关于欺凌,而且好人怎么能对他人做出如此行为,来伤害对方呢。
1965年,同性恋不只是表现出另类,更是一种不道德的罪行。当罗姆尼和他的同伴将这名男生按在地上并减掉头发时,他是理亏的。在别人眼里,他这叫罪有应得,身为同性恋,他是低人一等的。或许在某种层面上,他们是在帮助他;这种暴力行为能让他改变自己的行为,变得正常一些就像大多数学生那样。他们或许认为学校里几乎每个人,甚至是老师都会认为他们的做法是理所应当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借口,但很遗憾,他们和其他做出伤害性行为的人一样,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位同性恋男生是罪有应得。
这种对同性恋的歧视根源于社会和文化。他们从小就被教导,另类的人应该受到教育而变得不那么与众不同,同时也要因另类而遭到惩罚。这种流行的世界观在他们的心中已根深蒂固。他们按照绝大多数人的惯例来做事,这样自己的行为就显得天经地义了。
这种行为的受害者很可能意识到,将其公之于众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他心知肚明,这些领导人和行凶者的态度是别无二致的,坦白自己是同性恋无异于庸人自扰。领导肯定会告诉他不应该激怒对方,何必要多此一举呢?甚至某种程度上,受害者也会认为这是自己罪有应得,就因为自己与众不同。(1965年,与众不同的人会为这种流行文化造成的态度所误导,因而会谴责自己的行为。)
罗姆尼和他的朋友们大错特错,行为可能构成了犯罪,但他们并不是小怪物随着年龄增长而日趋堕落。他们是在学习分辨是非的过程中对他人造成了巨大伤害。一些参与欺凌的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不会受到领导的惩罚。这些学生日后会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因此感到由衷的懊恼。他们经过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这些年培养起来的道德意识告诉自己,所谓的天经地义并不能让自己脱离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
1965年发生的这件事,再次证明了这些被认为与众不同的人受到他人的不公平对待是理所应当的。这也例证了人们可以在伤害他人的同时还有正当的理由;这种现象实则为欺凌以及与众不同者所受虐待的根源。
尽管将欺凌视为一种严重的冒犯行为(并非恶作剧)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这只能说明宣称这种行为不可接受,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正如事件所描述的,给他人造成伤害的同时认为自己是有理有据的真正根源就在于,这些人太与众不同了。这是我们要理解也要重视的。因此,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改变欺凌的现状,仅仅告诉人们不要做什么,是远远不够的。
校车事件后续和分析
作者注:我在创作《和平校车》(Peaceful School Bus)这本书后,出版商问我是否愿意作为校车欺凌方面的专家接受访谈,我同意了。媒体报道此事后,我对新的报道保持密切关注,读了很多新发表的文章。我做笔记的目的是如果我接受访谈,能确保对所提问题有充分准备。
就最近的中学生和校车助理一事而言,欺凌已经浮出水面,而不只是受到文化制裁了;人们开始将其视为一种不可接受的行为、同龄人虐待行为以及对人权的侵犯。
校车事件中,欺凌并非是悄悄发生而数年之后再被报道。当前情形下,几乎任何一种行为都可能被报道,而且迅速为全世界所知晓。视频中目击的欺凌行为发生之后,迅速引起了我们强烈的情绪化反应,人们纷纷对此事以及当事人做出评判。尽管欺凌行为引起的众怒只是欺凌浮出水面的原因之一,我们也要警惕这种反应对后续行为的影响,以及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决定。这件事生动证明了,当欺凌成为吸引数百万人关注的焦点并广为媒体宣传时,会出现什么状况。
2012年的这件事到现在也很容易搜索到。您可以访问YouTube网站收看访谈,并了解人们的反应以及对视频的评论。
在所有与校车欺凌事件相关的视频中,校车助理对事件的看法比媒体讲述的更加准确而深入。毫无疑问的是,比起评论员或置身局外的专家来说,同学生们朝夕相处的工作者更有资格对欺凌事件给出有意义的评论。
下面是助理对欺凌经历的讲述:
她不认为欺凌她的孩子们是坏孩子。实际上,她再三地表示他们是好孩子。
她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不对的,也是不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
她认为他们的行为尽管有些卑劣,对自己而言其实没什么,更多的是给彼此留下印象而已。
她和孩子们相处了很久,知道好孩子会说一些蠢话、做一些蠢事,甚至会伤害到他人,尤其是在巴士上。
她知道孩子们在车上表现出的状态不佳,因此她决定原谅他们。
她喜欢车上的这些孩子(即使是那位对她出言不逊的男孩),否则她也不会在这份岗位上坚持这么久。
她一开始确实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但知道这不是犯罪。
她没有谴责他们的父母,因为她知道孩子们在家里绝不会这么做的。
她认识到这些孩子确实需要帮助,以学习更得体的社交方式。
她一开始并不理解媒体们为何如此小题大做,但最终将所有得到的善款投入到了预防措施上。
这位校车助理对事情的看法要比媒体所报道的更加真实,但明显没有媒体所描述的夸张。这件事一开始并没有好坏之分,旁观者也不应给这些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下结论。尽管媒体抛出了很多问题,但她拒绝起诉以及谴责这些学生和家长的行为值得称赞。
无论这些学生所作所为多么恶劣,但解释事故背后的原因和情况并不等同于原谅这种行为。借助校车助理对这件事的看法作为切入点,根据之后发生的情况,我们可以知晓学生们为何这么做,以及公众对此事的反应为何如此强烈。
1.校车助理听力存在障碍,她承认自己听到的内容很少。学生们也知道她的听力不好,很可能认为她没有听到自己说了什么。
2.他们对她的评论并非出于伤害她的目的。这些评论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就像校车助理在之后的采访中所解释的那样。他们用了一种很粗鲁的方式(这对男中学生来说算是家常便饭)来寻找乐趣。
3.这段数百万人收看的网络视频中,人们听到的评论由一部智能手机所记录,位置更靠近这些男生而非校车助理。
4.大多数观众武断地认为他们在视频里听到的就是校车助理所听到的。这也可解释为何校车助理大多数时间都对这些脏话充耳不闻了;人们往往会忽略听不清或根本听不到的话语。
5.尽管这些学生所说的内容不堪入耳,但语气并不凶。他们只是把校车助理当成同龄人开玩笑罢了,要知道男生之间开玩笑时是会说一些脏话的。
6.事发时天色已晚,孩子们比较疲惫也没什么顾虑,因此想到用粗鲁肮脏的玩笑来解闷。
7.看到校车助理似乎不为这些话语所动,这些男孩误解其为对他们行为的默许。他们用课本触碰校车助理时,后者才怒目而视并责令他们住手。他们明白之后就再没有接触过对方。也许,如果她对这些孩子的脏话抱以同样态度的话,这些孩子也许就不会继续说下去了。
8.这些孩子很可能认为校车助理知道他们是在开玩笑,也接受所发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如果领导不予阻止,就表明他们可以继续自己的行为。有时候中学生对于社会上一些暗示并不知晓,除非是一些特别明显的暗示。
9.尽管这些孩子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不当的,但按照欺凌的定义,也不能归类为欺凌。
欺凌是指某人故意对他人说一些伤害性的话语或做出一些伤害性的行为, 而对方在这一过程中会吃不少苦头。(奥维斯Olweus, 2007, p. 11)
欺凌是学龄儿童中出现的一种攻击性、令人讨厌的行为,涉及事实或感官上的权力失衡。这是一种重复性行为,或随时间推移有可能重复。欺凌包括威胁、散播谣言、身体上或口头上攻击他人、以及故意从某一团体中驱逐某人等行为。(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2014)
通常监督岗位上的成年人要比学生的权力大,因此此次事件中并不存在这种权力失衡(欺凌行为的关键要素)。当这位校车助理本人采取防卫行为时,这些孩子们停止了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不认为校车助理是毫无防备的。这些孩子是否故意伤害校车助理尚不清楚,尤其是他们可能认为对方听不到自己所说的话。这次事件是否是一种经常性行为或只是偶发事件也不清楚。
这些解释并非为这些男孩的行为开脱,只是为了证明出于诸多原因,欺凌这一现象并不明确。就文中校车事件而言,并结合欺凌的定义,这些学生的行为是否构成欺凌尚有待确定,至少可免于人们对他们的谴责。讽刺的是,校车助理本人对于这种欺凌的不确定性也负有相应责任。
文中的校车事件引出了如下疑问:
这些孩子是小怪物吗?
随着年龄增大,他们会继续堕落吗?
人们对他们的谴责公平吗?
死亡威胁有道理吗?
他们这样是因为父母没尽到责任吗?
为了确保下次不犯,是否应暂停他们一个学年的教育?
即便没有对校车事件的一手资料,但经过对事件的分析,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很明确:不。他们是典型的中学生,想要在风头上盖过别人。他们确实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他们很可能以后不会再这样做,即使他们没有因此而受到惩罚。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亦是如此。如果我们犯了严重的错误,一旦我们明白这些行为是不对的,我们就会避免以后再犯这样的错误。在没有外界痛苦或制裁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学习和成长。(如果质疑这些是可能的,请参照1965年的那起事件)。事件发生之时,我们并没有听到媒体和大众对这些问题说不。除了这些不得不去其他学校上一年学的孩子,也除了可以带着公众捐款就此退休的校车助理,对所有人来说,这件事引起众怒之后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但这件事能否阻止其他中学生并使他们不再重蹈覆辙,非常值得怀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