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宫白羽所*,王振良、张元卿编写的《竹心集--宫白羽先生文录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述系列》收录宫白羽小说之外的作品,包括研究古文字和古史关系的手稿《日新录》、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白鱼琐记》《甲金证史诠言》、刊于《天风报》等处的研究古代小说的文章,以及刊于《中华画报》的政论文章等。本书资料来源复杂搜集实属不易,经编者整理点校出版,是研究宫白羽先生作品的详实资料。
|
關於作者: |
宫白羽(1899-1966),本名宫竹心。学名宫万选。笔名宫幼霞、杏呆、耍骨头斋主等。祖籍山东东阿,1899年9月9日出生于天津马厂。1912年移居北京。1921年结识鲁迅、周作人,开始在北平《晨报》和上海《礼拜六》发表文章。1926年在北京《国民晚报》任编辑。1927年.其**部武侠小说《青林七侠》发表。同年,被《东方时报》副刊《东方朔》聘为特约撰稿员。1928年到天津,在报社及电讯社任职。1933年转任天津市社会救济院科员.并先后兼任《北洋画报》《中华画报》编辑、记者。1937年春迁居河北霸县.任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抗战爆发后返回天津。在东方补习学校任教。1938年2月,在《庸报》连载《十二金钱镖》。同年创办正华学校.次年创办正华学校出版部,陆续连载出版《武林争雄记》等武侠小说。天津沦陷期间,致力中国文法及甲骨文和金文研究。1949年被聘为《新津画报》社长,出席了**次全国文代会。1950年改任天津人民出版社特约编辑,并被选为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河北区政协委员等。1961年受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6年去世。
|
目錄:
|
第一辑 白羽自述
《话柄》自序
我的生平
生而为纨绔子
踏上穷途
笔尖下讨生活
转变人生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之缘起
割骨疗亲的孝子
狼吞虎咽的壮士
惠及禽兽的仁人
琴棋书画的雅人
出口成章的诗人
博学多闻的才子
怒打不平的侠客
扮演武剧的优伶
饱吞绿水的泅者
攀花折桂的小贼
坟园结义的好汉
会试第一的神童
我的新闻
四元稿费
一件签呈
三篇文章
两位恩公
自传两篇
家风
生之磨炼宫白羽自传
[附一]吴云心《话柄序》
[附二]叶冷《白羽及其书》
[附三]宫以仁《话柄再版后记》
第二辑 说良心话
良心话
和平天使
四六比利
双管齐下
敌人又在造谣:谓蓝衫社主弃东省
肝痛难言
梁作友跑了
谁要倒霉!
筑路无望高筑债台
请要人们回南京
对得住良心
立煌设县
蒋邀资本家赴匪区参观
开发西北
第三辑 说三道四
第四辑 甲金留痕
附录 追忆宫以仁
编后记:告慰宫以仁先生
|
內容試閱:
|
上学,我们想着法子淘气,放了学,我们夜踏坟园试胆,私入花厂偷花。我们说鬼,我们下棋,我们削竹刀扮戏,投石子隔河打架,并且做应时应景的游戏。好像玩也有节季似的。到了某一时,人们拿出球来了;到了某一时,人们拿出毽来了,一唱百合,不约而同。唯有磕钱,打水牌子,是不分节季的;而最野的,最有趣的,所谓野孩子玩艺,不值大学长一盼的游戏,是打鞋桩。
找出许多破鞋,野孩子们就脱下自己穿的来,堆成一堆,一个人抽签做庄,画个大圈,许多人冒险人圈,从四面设法偷抢庄家的鞋。如在圈内,被庄家踢着,便要替他做庄。先由一个人骤然一蹴,于是别的人这个跑过来一踢,那个跑过来一踢;直到把圈内的鞋全踢净,庄家算输了,要挨打了。
起初我是偷偷的,于冷不防中,进圈猛踢一下罢了;但是越看越眼热,也学他们冒险攻入圈心来打抢;结果被庄家回身一脚踢着。我做庄了,我这才尝着坐庄的苦恼;他们尤其是大个的,从你背后推一把,搡一把,踢一下,打一下,这个诱你来追,那个就打后面来偷鞋。我在圈中如猴似的,东张西望,应付不暇,窘到了极点;终于被人抢得一只鞋不剩,挨打了。
我们还有固定的戏伴,我的戏伴分两派,一派是大学长、二学长,专做说故事、扮戏出的游戏,和放风筝、下象棋等高等游戏;另外还有两个拉东洋车家的孩子,一姓李,一姓韩,都是我的把兄弟,小孩子没有阶级心理的。
桃园结义的故事深入人心。记得我已能读史记和林译的小说、梁任公的论文了,而一个亲戚尚且问我:会看三国了么?他当然不是说陈寿的三国志,而是所谓的三国演义。结义拜盟,不是同胞而呼兄唤弟,恐怕是中国人独有的习俗。这习俗不见于先秦记载;左氏春秋、史记、汉书,仿佛只说过刎颈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