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王阳明“四句教”为中心,从道德主体性的视角来透视其心学,深入系统地阐述了王阳明心学的论学背景、精神特质、内在理路和历史地位。作者在认真研读文献并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關於作者: |
陈媛媛 女,1985年5月生,河北正定人,九三学社社员。现为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
本硕博期间主攻哲学,曾获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全国一级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湖南省委党校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14年1月被南华大学聘为“湖湘地域文学文化生态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1.3阳明心学的研究现状述评
1.4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第2章道德主体性思想产生的历史前提与发生契机
2.1道德主体性的概念界定
2.2历史前提与发生契机
第3章身之主宰便是心
3.1身心观
3.2心之体“无善无恶”释义
3.3无善无恶之争
3.4善恶的来源考证
3.5道德主体性的形上学基础
第4章心之所发便是意——道德主体性的发动
4.1“意”之独特功能与核心地位探讨
4.2未发已发论
4.3理欲观
4.4仁诚说
第5章意之本体便是知
5.1“知”范畴论
5.2良知说
5.3致良知
第6章意之所在便是物
6.1“致知格物”观的确立
6.2心外无物
6.3主体性的道德实践哲学
第7章道德主体性思想的定格及其历史余响
7.1道德主体性思想的凝练与定格——四句教
7.2阳明道德主体性思想对晚明士人心态的塑造及其流变
7.3道德主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