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中国为何没有一流的大学?为何缺少创新人才?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观察两岸高等教育,呼吁建设大学的心件
我们的大学
有硬件:宏伟的校舍、先进的设备
有软件:完备的制度、从优的政策
缺乏心件:执政者的见解、社会的进取心、教育工作者的心态
|
內容簡介: |
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两岸都在倡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何只有形式,少有实际成果?教学和研究工作如何平衡?现有的行政制度是否束缚了创新力
作者将近二十年来对国际一流大学的观察与自己在两岸三地大学的切身体验结合,从多个角度提出了高校建设的专业意见。并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见解:心件。高等教育的建设绝不仅是依靠盖华美的教学楼、引进先进的设备或是制定完备的行政制度、考评标准等硬件和软件手段。最重要的是从业人士的心件建设。心件贯穿于大学的方方面面,唯有完善心件,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的创新力、国际化程度,培育出一流的人才。
|
關於作者: |
郭位: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港科院创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电子早衰期研究的先驱,在系统安全可靠度研究方面早享盛名。
2008年抵港前,他为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荣誉讲座,北京清华大学运筹学讲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名誉教授。曾任职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高级管理团队,田纳西大学工学院院长;任教德州农工大学,Wisenbaker 创新讲座、工业(及生物)工程系系主任、电机系教授;受聘贝尔实验室。
郭位首开先河,以科学实证剖析教学与研究,受邀在世界50余所大学讲授教研合一的理念。两岸清华大学分别以中英文出版《教研相长》一书。自从出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以来,他制订发展策略,提升学术教研,有口皆碑。
他撰写《核电关键报告》(香港天地版《七彩能源一鉴开》),以能源环保、经济福祉、可靠可持续性全面生态系统分析为主轴,于2013年由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较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1)标示的减碳主题早两年多。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简体字版《核电 雾霾 你》经广大书友票选为第五届环保科普创新奖网络最佳人气奖。此书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在麻州、东京、巴黎、莫斯科分别发行英、日、法及俄文版。近年出版的中文书如此受到国际重视,十分罕见。
|
目錄:
|
第一部 高等教育国际化
第一章: 高等教育徒具硬软件,管窥蠡测国际化
第二章: 1980年后的英国高等教育
第三章: 大陆、香港、台湾高等教育略述
第四章: 简单是复杂的极致
第五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盲点与迷失
第六章: 沟通与英文偏解
第七章: 让生动走进校园
第八章: 众生未有上下等,一国何分左右行?
第二部 教研合一
第九章: 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少了什么?
第十章: 大学之道,教研合一
第十一章: 培养通才与专才的策略
第十二章: 学位少有用,成功靠努力
第十三章: 全人教育的盲点
第十四章: 缺乏团队精神的社会:穷得只剩钱财
第三部 质量、评鉴
第十五章: 质量与大学评比
第十六章: 评比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质
第十七章: 人文社会领域的评比
第十八章: 课程设计与专业选择
第十九章: 港、台、大陆高等教育心件的加强
第二十章: 两岸三地少子化
第四部 创意、创新
第二十一章: 路归路、桥归桥,莫把权术当学术
第二十二章: 大门虽小处,休士必可观
第二十三章: 创新在于探索
第二十四章: 这个社会缺少了什么?
第二十五章: 谁来推动创新科技?
第二十六章: 无风无险,无创不新
第二十七章: 高等教育的创意
第二十八章: 政策导向,避免微观管理
附录一: 从校长致辞看名校的气质
附录二: 做个自然的校长
后语 清流之气
|
內容試閱:
|
引子
2008年5月14日,我抵达陌生的香港城市大学,出任校长。说陌生,是因为除了短期访问过香港科技大学之外,香港对我是一片空白,而我对香港想必也是一片空白。
到香港,只能说是缘分。对于在美国高等教育、高科技界工作学习了 34 年的我来说,这个缘分既曲折又令人大开眼界。
2008年之前,我倒是经常访问台湾与大陆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对台湾的教改及大陆的高校革新与僵化制度颇为关注。由于指导过好几位韩国博士生,还曾多次访问韩国,研讨高等教育、科技与创新。
本书共28章正文及前言、后语总结,分4部分,阐述了我对两岸高等教育的观察与看法。
高等教育国际化
作为一个非主流社会的华人,身处美国,主持学术管理多年,是非曲直,条理分明,有迹可循。霎然间回首,抵港不久,便见识了校园纷乱,起因是一些讲师的聘约到期,副校长按照规定决定不予续约。一个平常、合法、合理的决定,却引发校外人士参与鼓噪。风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非学术性的置入干扰,远离了就事论事的原则,为校园运作平添波折,这绝不是国际化的常态。
香港是一个英文通用的城市,也号称世界上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国际化的香港,尚且如此政教纠缠、风檐难解,台湾与大陆教育的现代化岂非等而下之?
国际化是什么意思?两岸的高等教育是否找错了病根、用错了药(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教研合一
到香港的第二个经历就是教研分家,教课的讲师纯教课,研究的教授只研究。等到重返台湾之后,了解到台湾也有研究型的大学只重研究,教学型的大学不研究。可是,又感到奇怪,为什么想学习的人竟优先选读不重教学的大学,而不重研究的教学型大学又居然授出博士学位?到底是些什么样的研究型大学不教学,又是什么样不研究的教学型大学胆敢招收博士生?
等再次访问之前熟悉的大陆高校之后,我终于了解了,两岸的大学里,不曾做过研究的教师,被归为教学型的大学教师;而那些从事研究的教授,只好被当作研究型的大学教授看待。大家似乎先假设做研究的人,不懂得教学,甚至不需要教学;而教学的老师不研究,当然也就不懂得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道理。我想,不从事研究的人,难道就一定懂得教学?而从事研究的人,就一定不懂得教学吗?
如果有人只吃营养的食物并不运动,或者只顾运动而不重饮食,那怎么健康得起来?
质量、评鉴
大学的教职人员,曾经怕被评估,教学不能评估,研究不能评估,专业也不能评估,否则就是干涉学术自由。可是不评估,怎么进步?就像不照镜子,怎么整理仪容?何况,学术自由是指从事学术教研的自由。如果从事的工作与学术无关,怎么能说是学术自由?怎么从事学术科研的人不见得没有自由,不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反而老谈学术自由?
所以一定要重视质量,在充分定义的范围内,谈该谈的,做该做的,追求卓越与成效,其理自明。如今,质量的设计、评估、提升,已从制造业推广到服务、医疗、政府、教育、司法等各方向。大学在质量保证的概念之下,进步快速,已经超越硬、软件的投资,而应进一步评估心件的投入。
心件的有无,是决定两岸高等教育落后先进的要件。
创意、创新
创意可以随性,创新则要以品质为主,只有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创意才能算是创新。质量的改进与推广就是创新,创新导致的创业终究要改进生活质量。
创新是两岸除国际化以外,最常被高等教育界提起的憧憬,也是最让人不了解、可望而不可即的理念。高等教育的执行有赖政府投入资源,导向政策,远离微观管理,放手交给专家带头执行;社会尊重教研专业,远离官僚;大学教授求新,仍以学生及学术为主,接受同侪评比,遵行专业道德。
国际化的心件
桥归桥、路归路,提升国际化的心件,应该强调团队精神,重视产、学、研的结合,远离产、官、学牵扯不清的关系。如果能做到这些基本要求,遵守小道理、少讲空泛的大道理,创意才有意义,创新才有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