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編輯推薦: |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蒋佩蓉,美国杜邦公司杜邦院士
钱致庆真诚推荐。
*国内第一本全面探讨网络对孩子影响的著作。
*教养,是认识孩子的过程,不认识,就谈不上引导、影响和改变。
*网络问题的根,总是深植在现实的土壤中。多半孩子在网上生活失衡以前,都已经在网下的生活里失衡了。
|
內容簡介: |
关于本书:
有着多年亲子教育经验的马睿欣老师,早在女儿读小学时,就开始关注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而今,女儿即将从伯克利大学毕业,而身边越来越多的父母跑来请教:
孩子一天到晚上网,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真的不是一句两句能回答得了的。教养,是认识孩子的过程,不认识,就谈不上引导、影响和改变。
为孩子上网担心的父母们,只有认真地、四面八方地去了解网络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孩子在这张通往世界的大网上,过着怎样的生活,孩子的内心需要又是什么,才能一步步,靠近他们的世界。
|
關於作者: |
马睿欣,笔名私塾夫人,美籍华人,三个孩子的全职母亲。
15岁出国留学,成长过程经历三种不同文化的教育熏陶,婚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又经过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私塾的三种不同教育方式。
对教养,她有不同观察;对生活,她有许多尝试;对世界,她有不同的看法;对生命,她有笃定的信仰。
著有《管教的智慧》、《理家理心》、《直面网络》和散文集《游子足音》(繁体版)。
|
目錄:
|
序言 善用科技,思考和健康生活间的平衡
自序
第一章 冲浪了
看待网络, 我的心态对吗?
第二章 可调整
面对网络带来的改变, 拒绝, 不如调整
第三章 跷跷板
网上网下的生活能平衡吗?
第四章 别网我
网络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吗?
第五章 转弯处
面对网络带来的改变
第六章 我敢问
因为网络, 我们敢于发问
第七章 自己学
因为网络, 我们可以自学
第八章 在一起
为何他需要一直挂在网上?
第九章 记得吗
网络会增加记忆吗?
第十章 一颗心
网络时代, 还有专心的必要吗?
第十一章 新点子
网络增加了创意, 还是减少了创意?
第十二章 真有心
走在改变世界的行列里
第十三章 不能等
网络字典里, 少了等 这个字
第十四章 我决定
新世代的工作观
第十五章 引导我
新世代迈向成熟的关键
第十六章 我爱家
新世代的家庭观
后记
|
內容試閱:
|
善用科技,思考和健康生活间的平衡
钱致庆 (旅美工程师,美国杜邦公司杜邦院士)
过去的二十多年,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一段时期。这些改变的发生,来自信息技术的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
如果说,二十多年前,网络还只是一个鲜有人知的专业词汇,那么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习惯于依靠它获取资讯、享受艺术、进行商品交易和人际沟通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过去的二十年里,几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今天仍然在呈几何速度增长、仍然在更广泛的领域里随时发生。历史上,大概从来没有一个阶段,人们需要面对这样一种既让人兴奋期盼、又有些惶恐不安的局面。
在一个巨变的年代里,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成长。但在所有的人群中,成长中的孩子和他们经历了整个变迁过程的父母们,无疑才是面对挑战最大的人群。正因如此,当我有幸看到睿欣女士的书稿,看到她认真而专业地给孩子和父母们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时,我的内心是欣慰和钦佩的;当我被邀请为此书作序时,我亦是荣幸,并深感义不容辞的。
当今社会的孩子和年轻一些的人被称为千禧代。他们生活在纸媒渐衰、实体书店逐渐倒闭的年代。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网络化的环境里,幼年时,就开始用平板电脑看卡通片、学拼读算数、听音乐故事。
在很多父母忙碌的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才三四岁的孩子,就已经拿着平板电脑煞有介事地自娱自乐。电子产品成了电子教师、电子保姆,甚至电子父母。父母的某些职责被电脑替代了,父母们在解放了部分劳动力的同时,也在不知觉间,牺牲了亲子之间的沟通机会和情感联结。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孩子:他们生活在网络化的家庭里,去上电子设备精良的学校,他们不习惯安下心来学习、无法享受安静阅读的乐趣,遇到问题直接到网络上搜索答案;他们不像上一代那么渴望与朋友们一起出行或运动,而是更愿意隔着网络设备与朋友沟通。他们在网络中安然自在,却在离开网络时无所适从;他们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追新求异,却在现实的生活体验中拖沓麻木并缺少热情。更有一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管教对他们逐渐失效,一进入青春期便不可救药地沉溺于网络之中。网瘾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罹患率逐年提高的心理疾病。各大精神科医院、心理诊所,纷纷成立专门的科室治疗青少年网瘾,并且门庭若市,这实际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已多出了许多并不关心这个社会,也无法服务于社会的人,这是我们以往不曾面对过的一个隐患。
在千禧代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焦虑的甚至是痛苦的父母。他们需要面对自己在越来越强的社会竞争中的压力,需要面对孩子在越来越复杂的成长环境中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帮助自己和孩子,在网络的社会里,既与时代同步,又保全健康完整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充满对人性应有的好奇与热爱,大概是每一个家长内心里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睿欣女士以她在科技、神学、儿童教育和亲子关系等多方面的专业造诣和实际指导经验,以一个母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诚和良善,以一个学者的严肃和认真,通过细腻丰富的观察体验和大量深入的资料研究,用流畅自在的笔触,为这个当今父母们所关注的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给出了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答案。
对我本人来说,虽然我的两个女儿早已成人,我也常常因为她们的成就,而被询问关于教养子女的各种问题,我仍然感觉到在这本书中,获益良多。
在细读书稿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身为教育专家,作者对网络给予当今青年人的正面价值和负面影响的全面客观的解析,这些解析,充满了对父母们真诚的关心、切实的理解和有效的支持。我欣喜地发现,书中对于青年人的学习成长的看法,竟与我这个工程师背景的指导者,有着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很多章节的阐述,都是我在为自己服务了三十多年的美国杜邦公司,好几个台湾和内地的大企业、大学所做的青年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的指导中,有过深刻体会的。对于这本书的价值观和内涵的认同,是我愿意向读者推荐这本书的最重要原因。
电话的普及,让人们减少通信;电邮的发展,让人们疏于手书。当资讯可以随时搜索,人们就不再用心记忆;当观点能够轻易获取,人们就懒得思考。方便快捷的网络,让我们享受了效率,也降低了思考的能力、弱化了实践和体验的美好。作者在书中指出,网上快速浏览到的资讯并不一定就会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我深以为然。当然,知识更不等同于智慧,思考过的知识,才会成为智慧。没有可以指导人生的智慧,拥有再多的知识,也是枉然。
二十年来,我曾在几十次讲座中,问过听众一个相同的问题,从小学开始,你念了一二十年的书,做了一二十年的事,有没有一次曾经坐下来,花上两个小时,什么其他事都不管,只是静静地、有系统地仔细回想一下,这么多年的努力和辛劳,自己对未来具体的理想是什么?准备用什么方式和计划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去年我做了什么,成败得失在哪里?明年我又准备怎么做和改进?五年、十年、二十年后希望达到什么地步?在我问的人中,多半是大学生、研究生和工作多年的高学位、科技知识经验渊博的科技人员。在几十个场合,成千受过高水平教育的听众里,能举手表示做过的,不会超过五个人。为什么呢?我得到的答案是:因为我太忙,总是有干不完的事。不久前在一次去演讲的路上,我在地铁上,注意到车厢里坐着的、站着的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我知道,他们中也有着和我的听众一样背景和想法的人。所以,我用手机拍下了那个场景,并加插在当日的演讲里,同时提出了我的想法:只要少参加一个微信群,每天少看几条并不重要的微信,也许一个月就能省出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好好儿想一想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了。不是太忙,而是疏忽了人生,颠倒了生活与工作里各样事情的优先顺序,以致在不知觉中,就被网络捆绑住了。
让网络成为工具为己所用,不在网络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里,失去方向、失去思考、失去体验,这是父母们,以及成长中的年轻人面临的重大课题。
《直面网络》的出版和发行,无疑是父母和孩子们的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