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战争一直令我着迷,但我关心的并不是伟大将领的运筹帷幄和决胜千里我注重战争的现实与真实的杀戮。比起奥斯特利茨战役和博罗季诺战役的排兵布阵,我更想知道,军人以怎样的方式,并在怎样的情感影响下,才会互相残杀。
列夫托尔斯泰
杀戮因其与死亡密切相联,在公开谈论时往往被人们主动忽视。但客观上,士兵进行杀戮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心理过程,并且在战前、战中、战后对士兵个人、所属军队以及整个社会发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书作者戴夫格罗斯曼,作为服役24年的军人和历史学者,曾任美国西点军校的心理学教授,也为中学生做过心理辅导老师。他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专业优势,从海量的西方战争史文献中精心筛选出与个体士兵心理有关的信息进行梳理和组织,犀利而系统地剖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于杀死同类的强大心理抵抗,现代军队训练士兵克服这种心理抵抗的有效机制,以及这种机制的滥用对于士兵和整个社会的长期负面影响。
本书初版于1995年面世,曾获普利策奖提名。因其主题鲜明、内容稀缺、材料丰富、论述精当,加之作者对士兵心理与社会问题的诚挚关切,在英语世界中至今未有可与之匹敌的作品。
|
內容簡介: |
格罗斯曼编*、大同、徐娟编译的《战争中的士兵心理》主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了西方战争中杀戮行为的心理社会过程和代价,内容涉及: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于杀死同类的强大心理抵抗,以及伴随着若干世纪的军队发展而来的克服这种心理抵抗的内在机制;战争中的暴行,以及这些暴行对于军队战斗力的两面性效应;杀戮者的主观感受,战场杀戮后的各个心理反应阶段,以及所付出的心理代价;越战对于美军士兵的心理创伤以及美国社会所付出的的相应代价:当今媒体和电子游戏中泛滥的暴力元素对未成年人的严重负面影响。
|
關於作者: |
作者 戴夫格罗斯曼中校 历任美军第82空降师中士、第9步兵师排长、第7步兵师参谋官和连长,曾是伞降步兵、游骑兵。他曾在北极附近的冻原地带执行任务,也曾被派往中美洲的丛林、北约总部、华约,以及难以计数的山地和沙漠。他毕业于美国第18空降兵军士学院和英国陆军参谋学院,以特优成绩完成了历史和心理学专业课程,后任西点军校心理学教授。1998年退役后,在阿肯色州立大学任军事科学教授和系主任,在教学写作之余,为全美各地退伍军人联合会做巡回演讲,并担任过多桩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案审判中的专家证人和顾问,其研究观点亦获得美国总统国情咨文引用。
|
目錄:
|
目录
致谢
修订版序
引言
第一编 杀戮与抗拒:一无所知的领域
第1章 战斗或逃跑,威吓或投降
第2章 历史上的“哑火”士兵
第3章 为什么下不了手?
第4章 抗拒的本质与起源
第二编 杀戮与战斗创伤:战斗中的精神减员
第5章 精神减员的本质:战争的心理代价
第6章 言必称恐惧
第7章 耗竭的影响
第8章 愧疚的泥潭
第9章 仇恨的阴云
第10章 承受力之井
第1l章 杀戮的重负
第12章 盲人与大象
第三编 杀戮与物理距离:从远处看,你不像自己人
第13章 距离:质的不同
第14章 超远距离攻击与远距离攻击:无须忏悔
第15章 中距离攻击与手雷攻击:“你无法确定那是你干的”
第16章 近距离攻击:“我知道,我得亲手杀了他”
第17章 白刃攻击:“亲密的残暴”
第18章 徒手攻击
第19章 性爱维度上的杀戮:“原始的攻击欲、释放和高潮”
第四编 解剖杀戮: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第20章 对权威的需求:米尔格拉姆的启示
第21章 群体脱罪:“个体不是杀戮者,群体才是”
第22章 情感距离:“对我来说,他们连畜生都不如”
第23章 受害者的特征:重要性与利害权衡
第24章 杀戮者的个体素质:复仇者、条件反射与2%的嗜杀者
第25章 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杀戮公式
第五编 杀戮与残暴:“既没有尊敬,也不讲美德。”
第26章 不同程度的残暴
第27章 残暴背后的邪恶力量
第28章 残暴的陷阱
第29章 一项有关残暴的个案分析
第30章 最大的陷阱:一生的重负
第六编 杀戮的情绪反应阶段
第31章 杀戮有什么感觉?
第32章 杀戮反应阶段模型的应用
第七编 越战中的杀戮:我们对士兵都做了些什么
第33章 脱敏与条件反射:克服对杀戮的抗拒
第34章 我们对士兵做了什么?杀戮的合理化与越战
第35章 越战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杀戮的代价
第36章 人类的承受极限与越战的教训
第八编 美国社会中的杀戮:我们在对孩子做什么
第37章 暴力病毒
第38章 电影中的脱敏和巴甫洛夫的狗
第39章 电子游戏室里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白鼠
第40章 媒体提供的社会学习与示范效应
第41章 让美国重新敏感化
|
內容試閱:
|
第1章 战斗或逃跑,威吓或投降 如果发生冲突,要么战斗,要么逃跑。这种二选一的观念已经深植于我们的文化,而我们的教育机构也没有对此提出质疑。传统的美国军事政策更是把这一点奉若圭臬。
——《迤寻勇士精神》(In Search of the Warrior Spirit) 我们之所以会对战争心理形成错误认知,根源之一在于我们不该把“战斗或逃跑”这一模式运用在战场的压力环境下。这一模式认为,在危险面前,受到威胁的生物会启动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过程,来使自身做出战斗或逃跑的反应。这种战斗或逃跑的二分法是生物在危险情境下的常见反应模式,但这种危险并不包含来自同类的威胁。研究生物在同类威胁下的反应就会发现,生物可能做出的选择又多了两种——威吓或投降。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人运用这种动物对同类的反应模式来研究人类战争。
在冲突中,同一物种相遇,往往首先考虑逃跑或威吓。如果遭受同类威胁的狒狒或公鸡选择威吓,它们就不会立即展开进攻。于是,相持的双方只是本能地摆出一系列威吓姿态。这种架势尽管可怕,却往往不会伤害对方。它们只是通过这种行为包括声音来让对方相信,自己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在对峙当中,如果一方没能让对方相信这一点,那么它接下来就会选择战斗、逃跑或投降。如果选择战斗,那么结果往往也不会造成某一方死亡。康拉德 ·洛伦茨指出,水虎鱼和响尾蛇会用嘴咬同类之外的任何生物,但是在同类之间的战斗中,水虎鱼则只是用尾巴互相拍击,响尾蛇也只是缠在一起而已。通常,当这种高度克制的非致命攻击进行到某一阶段,其中的一方就会被另一方的凶猛和力量所折服。这时,败下阵来的一方就只能选择投降或逃跑。在此二者当中,投降是极为常见的选择。选择投降的一方通常会做出求饶的动作,把容易受伤的重要部位暴露给对方。因为它本能地知道,只要自己投降,对方就不会进一步伤害或杀害它。威吓、非致命攻击和投降对物种的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行为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死亡,以保证年轻的雄性动物在与强壮同类的打斗中存活下来。一旦无法在争斗中占据上风,它就可以选择投降。这样一来,它就可以继续存活、交配、繁衍后代、传递基因。
与真正的暴力相比,威吓完全是另一回事。牛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彼得·马什认为,在纽约街头帮派之间,在“所谓的原始部落”之间,在全世界几乎所有文化当中,威吓和真正的暴力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所有这些帮派、部落和文化都包含了相同的“攻击模式”,也都包含威吓、非致命攻击和投降这些“精心编排、高度仪式化”的模式。这些仪式抑制了暴力,只把它限定在相对无害的威吓和“作秀”上,结果创造出了“完美的暴力幻象”。是的,这种威吓确实是一种攻击,一种较量,但从实际效果看,它只表现出了“极低水平”的暴力。
格温·戴尔总结道,“除去偶尔有几个精神病患者确实想把人劈成两半之外”,其余大多数人只想“ 审时度势,吓唬一番,见好就收,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与和平时期的情况相同,在历史上无数次近距离战斗中,青年人参加战斗的一般都是青年或成年男性都会尽可能地避免杀死敌人。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帮派争斗中,威吓是永远的主题。
下面这段话出自帕迪·格里菲思所著《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战斗策略》Battle Tactics of the Civil War。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茂盛的丛林里,言语的威吓是多么有效: 由于看不到喊叫的人,因此只要声音足够响亮,一个连就能让敌军误认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团。过后,士兵都会津津乐道他们“吓”跑了多少敌人。
在此种情形中,我们见到了威吓发挥的巨大作用,能使敌军不战而逃。
我们应当把威吓和投降这两种选择加入应对攻击的“战斗或逃跑”这一标准反应模式,因为这样才能解释战场上发生的很多现象。当人受到惊吓,实际上已经不能继续用前脑人类的思维思考,而是用中脑 人类脑中与动物脑没有本质差异的一部分。而对动物来说,最终的胜者正是叫声更响亮、模样更凶狠的一方。
古希腊和古罗马士兵之所以要戴装饰着羽毛的头盔,目的也是为了威吓。这种头盔能让士兵显得更高大、更勇猛,而闪闪发光的铠甲也能让人显得更强壮、更机敏。这一类的羽饰也存在于拿破仑一世时期。
那时的士兵穿着鲜艳的军服,戴着高耸的、并不舒适的平顶桶状军帽,其目的也无非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高大、更勇猛。
同样地,两头野兽在对峙中的嘶吼也存在于人类的战争中。数个世纪以来,士兵在战场上的喊杀声不知让多少敌人胆寒。有组成密集方阵的古希腊士兵所喊的口号,有俄罗斯步兵口中的“乌啦!”,有苏格兰军队的风笛声,还有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联盟士兵的呐喊。在真正的身体接触之前,士兵们都本能地想尽一切办法通过非暴力手段来震慑对手。同时,这样做也能达到互相鼓励、增强信心的作用,还能有效抵御和淹没敌方的喊杀声。
与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情形相似,根据《军史丛书》Army Historical Series的记述,在朝鲜战争时期,法国军队在防守砥平里Chipyong-Ni的战斗中,也运用了同样的策略: 法军占据着一座小山。小山前一两百米处是敌军阵地。突然,口哨声和军号声齐响,敌军提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发起了进攻。听到敌军冲锋的声音后,法军士兵立即开动了手摇警笛,一小队士兵也随即冲了出去。他们一边大喊,一边向前方和侧方投掷手雷。就在两军士兵相距不到20米远的时候,敌军突然掉头跑了回去。从进攻到撤退,整个过程还不到一分钟。
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见到,通过威吓,一小队士兵就足以让人数占优的敌军在匆忙中做出逃跑的选择。P30-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