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尽管微表情稍纵即逝,但只要你掌握窍门,细心观察,仍然可以锁定这1/25秒的瞬间,让对手无处遁形。《125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收集了各种微 表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手把手地教你捕捉、分析、研判陌生人的微表情,交给你一个阅读放大器。而此时你就会发现,读懂人心不再是难事!
这不是教你做心灵神偷,而是要将你打造成读心达人。
|
關於作者: |
张荣妹,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人,尤溪实验小学教师。现在厦门大学深造。已有《美丽的翅膀》《性格是孩子一生的资本》《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等多部 著作出版。从小受校长父亲的言传身教,六岁开始就养成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写作一小时的学习习惯。几十年的坚持使写作与阅读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 分。
|
目錄:
|
第一章 头头是道:看头明态度
1.喜欢拉扯头发的人个性比较鲜明
2.爱把双手放于脑后者有决断力
3.频繁摇头晃脑者显自信
4.抬头向上表示对你很感兴趣
5.头部前倾的人对你无心理设防
6.频繁点头不一定是肯定
7.侧头露脖说明你很有说服力
8.爱扬头露额的人大多很包容
9.轻拍头表示不是很在意
第二章 眉来眼去:眉眼高低诉隐情
1.眼睛向右频瞟,可能在说谎
2.瞳孔放大说明非常有好感
3.眨眼频繁的他有暗示
4.有躲闪眼神的人很怕受伤害
5.低头同时眼神上扬的人很自信
6.长久的注视是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
7.东张西望的眼睛有逃离愿望
8.说话不看人可能已拒绝什么事
9.摸鼻子可能在掩饰心中的慌乱
10.爱挑眉的人正试图示好
11.皱眉的人随时可能爆炸
12.眉毛闪动是对人友善
13.轻擦耳朵可能已经厌烦
14.戴不同的眼镜折射不同的性格
第三章 口是心非:无法对你说谎的嘴
1.绷紧嘴唇的人常常很严厉明
2.嘴角上翘可能是满意也可能是蔑视
3.捂嘴的人可能撒谎也可能自卑
4.嘴巴以下瘦削坚硬的人比较倔强
5.用指尖拨弄嘴唇的人很不安
第四章 笑看风云:不同的微笑不同的含义
第五章 魔术手臂:他的心理手臂最知道
第六章 姿势语言:坐姿和站姿传递的信息
第七章 弦外之音:语言语速背后的秘密
第八章 有趣空间:身体间距离的和谐与危险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头头是道:看头明态度头部是人体最重要也是最明显区别于他人的一个器官。头部的核心大脑主宰着整个人的肢体与精神生活。乍看之下,这些动作似乎都是在内部那些精密的器官内自主完成的高速运动,与外部绝少关联。实际上,大脑的信息还需要依靠五官和四肢的行为传递。一些寻常的头部动作有时也暗藏了很多玄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信息传递比语言来得更为准确。
1 喜欢拉扯头发的人个性比较鲜明谁能想到一个看起来温柔秀气的女子做起事来却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微表情是一个人内心情绪的流露,拉扯头发看似是手头小事一桩,实际上却是对方无意识传递自己感受、习惯的一些暗示。在人们做出的不同微表情之间或是微表情里,微表情的一闪而过恰恰暴露了对方自觉隐藏起来的性格。小王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经理客户,两人通电话三次,见面两次,小王就发现了一个特点:每次和女经理见面,对方总是会不自觉地用手拉一拉头发。这让小王想起古时候待字闺中的姑娘,她们见人的时候,常常一脸羞涩地拉着辫子。还是单身的小王不禁浮想联翩:看来这女经理还挺随和,面对自己还有点儿害羞,莫非是看上了自己?若真如此,谈不成这单生意,那倒也算收获。再次因商见面的小王因怀着这样的猜测,反倒在合作谈判中不知不觉降低了心理防线。但在最后一次的合同细节讨论中,女经理对着合同大刀阔斧、寸步不让的态度,却让小王大吃一惊。是否大多数人都如小王一样觉得拉头发这样的小动作可能是对方害羞或者尴尬的表示?当然不是。事实上,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不时拉扯或摸拽自己头发的人,大都性格鲜明、个性突出。如果对方是男性,爱憎分明的态度则更为明显。这类人往往有猎奇心理,偏爱冒险,同时还拥有善于思考、做事严谨的特点。杨兰长得清清秀秀的,是典型的南方女孩。每个与她第一次见面的人,无一例外都觉得杨兰是个说话和气、办事优柔寡断的人。但真正接触之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大吃一惊:因为无论是生活中的杨兰,还是工作的杨兰,都是有口皆碑待人豪爽的贤妻和一姐:不仅不拘小节,爱憎分明,而且还爱打抱不平,虽然常常爆炸,但是情绪来得快走得也快,看似粗糙,一旦认真起来却又十足地认真、细致。纤弱的外表和豪放的性格这一绝妙搭配令不少人都好奇她的丈夫兼同事徐明当初是怎么发现了这块反差这么大的瑰宝的。而对于徐明来说,发现妻子这一反差却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早在两个人因为工作常常接触的过程中,徐明就发现妻子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每次作决定时都习惯伸出左手不经意地拉扯一下耳畔的长发,咬咬嘴唇。而这个拉头发的动作每每都能帮助徐明快速了解妻子的真正想法,最终俘获芳心。从上面的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被人们置于装饰地位的简简单单的头发其实也有自己的表情。倘若你有心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头发的表情也很丰富。细心的观察者常常能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端倪。比如,喜欢拉扯自己头发的人,一般做事干脆利索、有条理、有逻辑,富有智慧,善于扬长避短,这类人常常是企业中的核心人才。不过也有人说,很多上司都属于中年谢顶、发量偏少,拉扯不了头发,岂不是与此不符?其实,这类上司常常富于心计,能够顾全大局,做事情喜欢一丝不苟,善于创业、守业,尤其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对自己分内的事情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以上所述微有区别,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拉扯头发的动作也会变成揉搓头发,这类人中有一部分心机较重,精于算计,缺乏气概和宽容心。手指爱缠绕头发的人一般个性也较强,喜欢表现自我,尤以年轻女性为多,常能给他人带来惊喜。头发的形状有时也可作辅助判断,如头发较粗的人常表现为个性倔犟、求生欲望浓厚,性情偶有暴躁;相比较之下,头发较细的人一般比较忍让,做事较偏向于妥协,发生争执时,易以一定程度的妥协换来最后的合作,但是,这类人体质也常偏弱。头发较多,乃至于身体其他各处毛发也较浓密的人,则比较富于执行力,性格温厚,较有人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动作常常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个拉扯头发的动作,以及随之凸显的各种头发细节与关联,虽然听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能在危难的时候,让你迅速找到你想求助的人。
2 爱把双手放于脑后者有决断力双手常常习惯放在脑后的人往往都很有决断力。华隆公司的黄总身高170公分,体重170斤,横看、侧看都不是一个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嘴上没把门的年轻人总是暗地里叫他方块,但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方块,却拥有众多的崇拜者,而这些崇拜者无一例外地都是被他干练的做事能力所折服的。再难以做决策的事情,再难于作判断的情势,只要交到这位老总手里,不出5分钟,总能迅速得到一个干净、利落又非常正确的决定。与这种快速作出决定的能力一起出名的还有他那著名的招牌动作:双手放在脑后,闭眼思考3~5分钟,睁眼,下决策,签字。为什么双手放在脑后的人更容易作决断呢?从人的大脑皮层所显示的信息来看,人的双手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面积是最大的,几乎达到14到13。可以说手是人的第二大脑,手的高度灵活性是和大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动手后的大脑循环会发生我们想不到的改变。尤其是当双手交叉置于脑后时,双臂此时最大角度地向后张开,使身体得到一种稳定的支撑,同时身体上半部分呈开放状态,身体与脑的相互平衡令人感觉压力快速缓解乃至消失,此时人的精神面貌也会为之一振,大脑也会比往常更加灵敏。研究还表明:当手做简单活动时,脑部的血流量大约比手不动时增加10%。当双手从事复杂、精巧的动作时,脑部的血流量则会增加35%以上。大脑的血流量增加了,也就有利于思维的敏捷。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在休息或决策时做出这一动作的原因。手和脑向来是不可分割的一对最佳拍档,可以说人的双手就是大脑最强大的首席执行官。当人处于思考状态时,大脑属于高速运转状态,为了让这种消耗与身体自身的运转维持相对平衡状态,其他身体器官常常会行助理之职,尤其以双手使用较多。多份研究统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双手支撑于脑后这一动作常多发于决策者身上,与此同时还有统计表明,当一个人苦思冥想、最终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情时,也常做出将双手置于脑后的动作。如果你想要释放压力,让自己从一种困境中一跃而出,不妨也试试这个动作,帮自己的大脑找到决策的时机。大脑是一个人的生命与精神的核心所在,它好比是一颗你能看得到的心脏,双手就是向心脏不断灌输动力的水泵,多多练习手脑互动,可以让你的心脏更强大!
3 频繁摇头晃脑者显自信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在与人交谈的时候,经常摇头晃脑,头部动作非常频繁。喜欢做这些小动作的人一般都比较聪明,做事情总是很有自信。小王从小就有点儿大舌头,说话常咬舌,一着急还有点儿结巴,尽管如此,小王却是一个特别喜欢说话的人。他不仅话多,还有个小习惯,就是一说到高兴处就爱摇头晃脑,或夸张地点头,或重重地摇头,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捶打别人的肩膀手臂,总之全身都在为说话伴舞。同部门的小刘是个又高又白的小伙子,说话倒不结巴,可是偏偏在小王面前,总显得气势弱了几分。小王个矮点儿,说话又爱停顿,常见他仰着头对着小刘指手画脚地比画,喋喋不休,即使碰到自己不熟悉的话题,也一样声高嗓门大地敢说敢论,活像个记者,小刘反倒是常常低头默不作声,即使是很在行的事情也一样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根据体态学我们可以知道,常常摇头晃脑说话不利索的小王其实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因为体态学中有一个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头部动作频繁的人大多都很自信,以至于经常唯我独尊。而那些常常瞪大眼睛,以用力的点头或摇头来表达赞成或反对意见的人,更是爱憎分明,比较固执。这类人不大容易接受不同观点,内心追求万事无瑕疵,有比较强烈的完美意识。工作中,这类人通常会对别人的工作多有挑剔,有点儿小独断,凡事愿意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偶见随和态度,恐怕也是怀了点儿小心思,比如想从别人做事的过程中获取点儿灵感、启发之类。不过并不能一概而论,有一些特定的摇头晃脑的动作也有其各自独特的含义,比如通常认为摇头时紧抿嘴唇的人,比较爱表现自己,做事有一股子冲劲,但让人觉得有活力的同时,也常会遭到他人的厌恶。古时教书先生吟诵诗歌到兴起,常入无人之境,摇头晃脑,这种情况下的摇头晃脑则是为了帮助大脑对文字进行理解记忆。现代社会中有非常明显的摇头晃脑动作读书的人已经比较少见了。一般人都以摇头或点头表示赞成、反对或喜欢、厌恶,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别含义。但只要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在与别人谈话或者发表讲话时,头部动作较多,比如左顾右盼,频繁交换做着各种动作,尤其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内心的强烈情绪时,常常自创些加强版的动作,如用力地甩头、幅度更大地抬头等,这种情形也可以归为摇头晃脑一类。头部语言就是通过头部活动表示特殊意思的一种体态语,如点头、摇头、侧头、低头等。头部是一个人身体器官中的重点所在,因此,它的表现力也是较强的。很多成语就明显体现了这一点,如俯首帖耳、昂首挺胸、交头接耳、点头哈腰等等,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头部语言的特性。我们最常见的点头和摇头是摇头晃脑动作中最为基本的身体语言,同时也是含义较多、也较为复杂的身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与风俗习惯中,点头和摇头有不同的含义。在大部分地区,点头都表示赞成、肯定、接纳、满意、理解、顺从、问好等意,摇头则表达相反的意思,如批评、否认、反对、疑惑、反抗、告别等意思。不过随着人们接触和交流的增多,人们渐渐发现在一些文化习惯不同的地区,这两种动作的意思则完全相反,如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人们通常用点头来表示否定、反对,用摇头表示肯定、支持。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身体语言,个人在和他人交际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自己无意识的头部动作,适度表现,只要能得体地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不可因为兴奋、激动等因素表现得过于强烈,以免让他人产生不适感,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4 抬头向上表示对你很感兴趣当人们集中精神听对方讲话时,头常会不自觉抬起。有时,这种抬起并无特别的含义,如果对方只是将注意力放在倾听上,并无态度表示,通常头部会与谈话者基本处于一个水平线上。随着谈话的继续,抬头的姿势会一直保持,人们只是偶尔轻轻点头,以示他们正在注意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刘刚不知不觉迎来了单身生涯里的第33个年头。为了早日帮助他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亲戚好友,包括同事都全力出动为刘刚制造各种各样的相亲机会。但奇怪的是事情总是功亏一篑,每次刘刚表示对对方很有好感的时候,女方都表示双方不对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在一次的相亲见面中,一直陪在刘刚身边的好友发现了一个问题:无论女方说什么话题,刘刚总是在左顾右盼,时而低头,时而左右摆动头部,显得坐立不安。让人感觉他急于结束不感兴趣的谈话早早离去。刘刚知道自己这个无意识的动作之后,又委屈又头疼,其实自己不是对对方没兴趣,而是因为紧张不敢长时间注视对方而已。他单纯地担心自己情不自禁地注视会引起对方的不悦,让姑娘对自己反感,却从未想过竟然会被误读为没有意思,这可怎么办呢?为了彻底改掉刘刚这一紧张动作,好友教给刘刚一个小动作:在听别人讲话时,练习将自己的头部微微抬起,眼睛逡巡在对方眼眉与鼻子之间,间或搭配一些点头和称赞的词语。这一招果然很管用,不久后,刘刚就顺利和一位自己中意的女孩展开了愉快的约会。如果人们对话题失去兴趣,常会将头转向其他地方,不过大部分人会出于礼貌或其他因素,刻意控制头部不动,而转用眼神与嘴角代替头部进行转移动作。当你明显注意到与自己谈话的人的头部随着谈话进程有微微抬起,高于基本水平线的情况时,你可以大为放心,因为这一小动作表示对方正对你所说的话或所表现的行为很感兴趣。如果对方有很大幅度抬头向上的动作,且伴有轻微的点头或眼睛的注视,那毫无疑问,他正对你表现出自己的赞赏与进一步交谈的希望。抬头常表现出一个人充满信心,踌躇满志,如果头部抬得很高,且有后仰趋势,就表示有陶醉、开心之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的那位老先生,就常常一边念着铁如意,指挥倜傥句,一边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注意:抬头时,如果还配合下巴、眼神的动作,也可能是表示傲慢、自满。据说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就习惯用抬起的头配合高昂的下巴展现自己桀骜不驯的个性。根据这一微表情判断他人的心理百试不爽。如果下次你发现与自己面对面讲话的人不自觉地昂起头,同时下巴向外突出,那很可能表示他正盘算着想在你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威风,想用自己的强势压倒你。因为昂头突下巴这个动作很容易地暴露出了一个人脆弱的喉部,并且昂头可以让自己的视线处于更高的水平,这样就能在心理上和视觉上以强势的态度俯视他人,造成一种压迫感。这个时候,你不妨尝试放慢一下讲话速度,起身去倒杯水,让对方情不自禁地跟着自己放松。这种强势情绪,就势破解。人在高兴、充满信心时,也会不自觉抬头挺胸,这个动作会使整个人看起来都很有精神,而人在沮丧、缺乏信心时,则会无精打采,走路缓慢无力。众所周知,演员周星驰就常用这样夸张的动作来对观众展现电影中人物的得意与失意。这可不只是夸张的表演技巧,多项调查结果显示:抬头向上看确实更容易为人带来好情绪、好精神。抬头不仅能为自己带来较好的情绪、状态,对于别人来说,适度地向上抬头也意味着是一种热情、鼓励力量的传递。因为,人在向上抬头时会挺直腰板,双肩自然打开,让人感觉非常有活力,而低头的动作大多给人无精打采的感觉。有一项研究显示,昂头甩手大步行进比低头小步移动的人更容易感到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细心一点儿也许你还会发现,低头往往容易让人产生被忽视的情绪或批评性情绪,如果你所面对的人不愿意把头抬起来或者总是向一侧倾斜,那么你可能就会花更多时间来考虑对方究竟对自己的讲话是什么想法、怎么理解。如果你发现在自己讲话时,所面对的人听得津津有味,并且慢慢头部抬起且前倾,毫无疑问,对方的这个小动作会鼓励你用更多的热情与勇气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更为详尽。了解了上述技巧,下次,当你面对这种对方没有热情的情况时,不妨试试向那些态度积极的演讲家学习一下:主动采取一些方法,比如插入一个小笑话,一个与对方相关的小话题来扭转这种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状态。因为这样的插播或目的性的中断可以吸引大部分人抬起头来,把他吸引到自己的话题中,这种交互行为可以唤起彼此更加积极投入的情绪与态度。
5 头部前倾的人对你无心理设防在拍照时,拍照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除了笑一笑,就是向前看,头微微向前,为什么要单独强调头微微向前呢?这是因为在微表情学里,头部微微前倾通常能让人的精神与表情显得更为柔和,具有亲和力。在日常交往中,这一点也同样可用来判断对方是否愿意与你共享一些私密信息,是否在那一刻是你的真正盟友。小刘和小伟是新认识的同事,两个人同一天报到,同一天进的公司,自然而然就组成了一个新人二人组。小刘很能说,小伟有点木讷。新人入职,有点儿烦恼抱怨什么的,也常常是小刘在一边大声说,小伟在一旁静静听。有一天,一个同事悄悄地提醒小刘:别看小伟不说什么话,说不定你说的他都记着,哪天万一你俩闹矛盾了,给你翻旧账,那你不得吃不了兜着走。这是不少职场人都会遇到的事情无法判断对方是敌是友。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大部分人都清楚单靠语言交流并不能百分百正确地了解别人的真正想法,所以这似乎是一个无法破解的技术性难题。但对于微表情专家来说,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起来却易如反掌,因为他们有瞬间看穿人心的完胜方法观察微表情。要知道,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的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即肢体语言来传达。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它很少具有欺骗性,因此也常常最可信。仔细观察那些正在进行谈话的人,你会发现行为人借助肢体动作表达内心情绪时,经常并不自知。那些在外人看起来非常明显而频繁的小动作,如皱眉、眨眼、皱鼻、摸耳朵、拉扯头发、点头、摇头、习惯性手势等等,多半都是当事人的无意识动作。因此,也正是基于这种观察,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并从中发现:当一个人与别人说真话,表示亲近态度时,身体常常无意识向对方靠拢;相反,当一个人与他人之间自感不合拍,或说假话时,身体就会后仰,离开对方较远。反过来验证也一样。根据这一发现心理学家继续观察,于是发现了更有趣的情况,那就是:当一个人在头部经常不自觉向前倾向他对面的人时,那他多半没有设防心理,对对方所说的话比较感兴趣,并且很乐于分享自己的心得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无意识动作呢?这是因为,人的身体中,除了头部,其他器官都相对而言具有自卫功能,头部是一个人的肢体中最容易受到致命伤害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中充满警戒,最先远离这种危险的器官必定是头部,至少会不自觉地微微偏向外侧,随时有躲开的机会。相反,如果最容易受伤害的地方最先暴露在别人面前,至少表明他并没有将自己放在对方的对立面上。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一个人对他人感到放心,有兴趣时,会无意识地头部前倾了。下次,当你发现谈话伙伴突然趴在桌子上,倾身向你靠近时,那就是你已经提起他的兴趣,到了需要快马加鞭,乘胜追击的时候了。
6 频繁点头不一定是肯定在大多数地区,点头通常都表示肯定。如果碰到对方频频点头注意,你可不要马上沾沾自喜,以为成功在望了,因为频繁点头并不一定代表肯定。有的时候,过于频繁的点头反倒可能暗藏着失败。经朋友介绍,刘磊有幸参加了一个著名企业的面试,他对这份工作仰慕已久。面试前,刘磊作了很多准备,还专门向朋友询问了不少可能会涉及到的细节。面试当天,刘磊信心满满地去了公司,三个面试官依次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刘磊边回答边注意对方的反应。在回答不同问题时,三个面试官都有频频点头的动作。面试结束后,刘磊心情大好 ,就等着OFFER自动送上门。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对方仍然毫无音信,刘磊只好打过去电话进行询问,这一问才发现,对方的招聘工作早已经结束了,而自己已经落选了。放下电话,刘磊很郁闷,他想来想去想不明白:面试当天,面试官对自己的反应都不错,但为什么自己最后却落选了呢?其实,刘磊所面对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都遇到的问题。点头的动作在大部分文化中都表示肯定或者赞成的态度。但恰恰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动作常常让人无法理解,这是因为频繁点头并不一定就是全面肯定。点头的频率确实能够显示出倾听者的耐心程度,缓慢有序的点头动作表示对方对谈话内容很感兴趣,相反,快速的点头动作等于是在告诉说话人;快点结束吧,我已经不想再继续听你说了,或者是暗示说话人尽快结束发言,以便给自己一个表达观点的机会。刘磊所看到的面试官的点头动作就可能属于这一类情况。除此之外,还存在这样一种状况:频繁点头的一方所肯定的是自己的推测,否定的是他人的观点。对于招聘经验非常丰富的面试官来说,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其所应聘的职位,需要考虑很多条件,面试者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综合评价值,在听取面试者回答阐述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综合以上这些因素作出一个基本判断或推测。当这些判断推测还不能确定时,对方就会更加认真地观察、用心地倾听与梳理,去作最终的选择。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判断是果然如此确实如此的结果,出于满足心理,便会情不自禁对自己的正确考虑作出下意识的肯定点头。发现越符合自己的判断,越肯定自己的想法,越下意识点头。他们或许还深知这样的点头不仅能无意识强化自己作出中意的决定,还能有意识地给对方留下一个彬彬有礼、兴趣盎然的好形象。一个点头动作包含这么多的含义,那么我们在谈话中发现对方有这样的情形时,该如何适当表现赢得他人进一步认可自己的想法呢?你可以这么做:发言时,可以暗示自己面对倾听者刻意地做出点头的动作。这种点头表示了你对自己的承认,会让个体受到无形的暗示,体验到积极的情绪,而与他人的这种动作信息交换,则会唤起对方对你的兴趣,百分之九十接受到谈话者点头信息的人,都相信自己正在被对方重点注视,并且相信对方正在专注地向自己单独作信息说明。这让倾听者感觉自己正在接受无与伦比的关照,增强了倾听谈话的兴趣与耐心。点头的动作还具有相当的感染力。如果有人对你点头,你通常也会向他回报以点头的动作即使你并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毫无疑问,这说明积极的情绪能够引发点头的动作,而点头的动作也能唤起积极的情绪。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此外,适当的点头还能够激发合作与肯定的态度。请记住:当你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回应时,不妨试试轻轻点头五次,频率大致保持在一秒钟一次足够,否则过犹不及,太过频繁的点头可能会令老到的谈判者心生疑虑。一般情况下,在你点第四次头时,对方会再次开始说话,提供更多的信息。
7 侧头露脖说明你很有说服力倾听他人谈话时,如果感觉对方说得对,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们通常会情不自禁地点头配合,给予肯定。如果一个人讲话非常有说服力,能把很固执的人也说动,通常被说服的人会侧头露脖,传递出自己被说服的信息。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肢体语言,通常在女性身上或者大型会议场所的观众身上所见居多。专门教授经济学原理课程的韩教授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面对各种复杂枯燥艰涩的数据,只要他一张口,就能讲得生动有趣,令人由衷佩服。因此,只要是他的课,课堂人气就会高涨,总会有大批学生慕名而来。韩教授的课堂上呈现出这样的景致:无论是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全都侧头露脖,一律一脸感兴趣的状态,听到高兴处,有的人还前仰后合,拍手鼓掌。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一门普通又稍显一些艰涩的课程呢?来听课的学生无一例外地表示:读十本书不如听韩老师一句话。侧头露脖的动作常常暗示他人很有说服力。脖子也是人体最无防御力的部位之一,如果一个人对他人完全露出自己的脖子,那么相信他是向对方传递这样的意思: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完全相信你。即使对方不频繁或用力点头,只要配合露脖子的动作,把头部微微向一侧倾斜,也可以明确地表示出讲话人的话对做出这个动作的人来说是很有说服力的。一般而言,侧头是一种顺从的表示,这个姿势不仅暴露出人们脆弱的喉咙和脖子,还会让人显得更加弱小和缺乏攻击性。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常会把头部微微歪向一侧,这一点尤其以女人表现得更为明显。女人很懂得利用这样的姿势去赢得男人,尤其是中意的男人的喜欢,因为经过长期实践,她们已经明白一个毫无威胁感并且看起来非常温顺的女人会对男人很有吸引力。关于侧头露脖能够让他人深信自己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还有过去几百年间的一些画作。在这些画作里,有为数很多的女性形象都是头部倾斜,露出自己修长的脖颈。保持这种姿势的画中人形象的数量是那些仅仅保持头部倾斜的画中人形象数量的三倍,毫无疑问,画中人和作画者都深信这一侧头露脖的姿势能让画面看起来非常温和而舒服,让赏画人对画面流连忘返。观察仔细的人可能会发现,闻名世界的达芬奇画作《蒙娜丽莎》,带着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也是一副侧头露脖的样子,这就是以上结论最好的证明。你或许还可以抽时间仔细观察下每天上下班时你路过的一些广告海报,或者注意一下电视广告中人物的造型,有数量统计,在广告海报中歪着头的明星是不歪头明星的数倍。这再次充分证明:大部分人都能体会到侧头露脖所传递出来的顺从与肯定意义。不过,有一点儿值得注意:如果你是一位商界人士,正面临一个重要的谈判,并且想要在谈判中展现出自己的强势,让对方甘拜下风,那提醒你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做出这一动作。如果想不卑不亢赢得谈判,不妨有意识地始终保持头部直立的姿势;相反,如果你是正在求职的面试者,那建议你不妨参考学习一下这个动作,在适当的时机,比如听面试官讲解工作岗位或者对你发表观点时,尝试自然地不露痕迹地做一下这个动作。如果你的面试官看到自己的听众歪着头,身体前倾,他会确信自己的发言相当具有说服力,有了这样的好心情不怕他对你没有好的印象。同样,如果想让他人认为你对他所说的话深信不疑,且非常感兴趣,不妨也试试做做这个动作,如果你想让自己表现得更加真挚,可以试试配合适当的点头动作。
8 爱扬头露额的人大多很包容额头是最能显示人的脸部轮廓的部位。说话时爱扬头向大家展示自己额头的人通常都很自信,对人对事很包容。爱扬头露额的人一般都拥有比较宽阔的额头,五官棱角清楚且明显,容易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将军额头能跑马,这就是说,高额头的人通常都很聪明,心胸开阔。额头宽阔的人给人感觉比较大气,容易被他人接受,面对争执,往往会妥协相让,倾向于双方的得失平衡,容易与别人达成一致意见,这种人容易成为一个单位里的领导者或者是后备的领导干部。相比较而言,额头窄小者做事就比较小心,容易错失良机,后者应该有意培养自己当机立断的工作作风。额头宽阔的人有时行动力会比较弱,个人比较看重思维和精神生活,许多事并不与人计较,个人色彩浓厚,对于物质生活追求不高,有时难免对事情的看法存在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期盼,因此这类人常常和现实生活有不容易调和的矛盾纠纷。爱扬头露出额头的人视野的关注点总是集中在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标上,不会斤斤计较于日常琐事。习惯头部上扬的人通常自视甚高、傲慢而唯我。女人如果有这种表现,或许是因为她们自身的条件一般都不错,追求她们的男人又比较多,所以这类女人对男人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却很少能够真正体谅男人的一片苦心。司马迁在《史记》里曾经这样评价一个成大事的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胸怀宽广的人总是不拘小节,能够随时把眼光控制在大目标上,让小事情为大事情服务。拥有宽阔胸怀的人的额头一般视觉印象比较分明,额头轮廓突出,五官自然随意,不会给人一种犹豫不定的感觉。爱扬头露出额头的人,如果额头本身很高很饱满,那一般来说他们的智商都很高,比较聪明,额头眉骨格外突出的男士通常都有一股傲气,不服输,喜欢争斗。拥有宽阔心胸的人通常都会对人生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看法,一般来说他们可以非常娴熟地驾驭自己的心情,而不会轻易被环境所左右。胸怀宽广也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心胸狭窄的人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不允许别人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得失心很重,不能接受他人善意的批评,这样的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具备成就事业的起码素质,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取得成功。据以上种种可知,说话时爱扬头露额的人通常都很有自信,对人对事也很包容。当我们在与这样的人谈话时,心情会极为舒畅,交谈会比较自由,比较容易接受对方的意见,会很快达成一致,事情会进展得很顺利。那些在职场中还依然酷爱留厚重刘海儿的女士不妨顺便检查下自己的额头,是否厚重的头发遮挡自己的额头太久,而不经意间错失了一些机会呢?如果额头不是必须要隐藏起来,不妨试试把头发向后梳起,尝试一下经常亮出自己的额头吧。好运说不定就在你身边。
9 轻拍头表示不是很在意如果你拜托别人办一件事,但是却没想到他把这件事给忘了。当你问起他进度如何时,他用手连拍几下脑门,大呼忘了。这个时候,你要如何判断他的真正意思呢?是真忘了还是装腔作势地应付与交差?这种拍打自己脑门的方式似乎是用责打自己的动作来表示十分的懊恼和歉意。尽管用手拍击头部的动作常被视为健忘的象征,但仅凭这个动作就轻易相信对方所说的话还是太有风险。判断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在对方拍打自己的头部时,拍击的是前额还是后颈。如果他拍自己的前额,那说明他对自己的健忘并没有特别在意,也不太担心你会兴师问罪。可如果他拍打的是后颈,那就表示你的提问已经让他的脖子后面起了鸡皮疙瘩。所以,虽然他是在责打自己,但他的心里实际上是在烦你。李锐有两个习惯让大家又欢喜又无奈。让人欢喜的习惯是,他对别人请求帮忙的事情,从来不说不,而总是习惯性地说有事儿您说话多大点儿事啊,包在我身上,我来解决。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对李锐这种大包大揽的古道热肠满怀感激之情。但另一方面,也让认识李锐的人颇为头疼,那就是他总是忘记自己承诺过的事情,对自己没做到的事情总是怀着十二万分抱歉的心情,虽然把事儿耽误了,可是这种认错态度却让人怪不得恨不得。瞧,力敏兴匆匆地走过来询问李锐前天答应自己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结果不出同事预料,李锐果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右手情不自禁地拍打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惊呼道:啊,我忘了。这两天实在太忙,我实实在在忘得一干二净了,实在抱歉啊。看着李锐责备自己这么真诚,心急如焚的力敏也不好意思再责怪李锐,但是事情没办成,工作上又要求有结果,这尴尬的局面实在让力敏无力再注意什么。看来,他真的是忘了,只能怪我自己太倒霉了。力敏望着还在真诚道歉的李锐,心里不断地安慰自己。李锐可能是真的忘记了自己曾经答应过的事情,可他是否真像自己所说的那样对力敏感到万分抱歉呢?仔细看李锐的手,拍头时手掌放在了额头,这个细节毫无疑问说明他感到抱歉,但他并不真的认为自己的爽约会让对方生气,甚至他心里可能正在念叨:拜托,小事儿一件而已,别在意了。在现实生活中,用手接触头部的手势非常容易被解读,你会很容易捕捉到这个动作,并由此看穿对方的心思,做出正确的应对方法。对肢体语言很在行的谈判专家通过仔细对比观察还发现,人在拍击自己的头部时,习惯于拍击后颈的人很可能个性较为内向或者为人比较刻薄;而那些习惯于拍击前额的人则可能更加外向而且容易相处得多。想要在不同情境下准确解读用手接触头部的身体语言,必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那些做出用手接触头部的手势的人,可能暗示的是怀疑、隐瞒、不确定、吹嘘、忧虑,或者干脆就是撒谎。你需要从不同中去判断他们的真实意图。最能体现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快速确认那个令自己不安的负面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仔细观察对方的每一个手势,并且从整体上来分析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