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我告诉自己:路是你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下去。马雯钰,你只是个平凡的女孩,万千追梦女孩中的一个。
想起身边出国的伙伴,总以为他们在国外,吃喝玩乐,不亦乐乎。
事实上,每个人都伪装着自己,小心藏起那些狼狈、艰辛和泪水。夜深了,苦涩的思乡情绪开始蔓延,陪留学生熬着漫漫长夜。原来,家是几小时的车程,现在变成了地图上长长的飞机弧线。
留学这条路,是我要走的。我告诉自己,要勇敢!
回想这段旅程:那是在我25岁前,我一共走了7个国家、20多个城市。
我一点点地铺开这段旅行卷轴,发现每段旅程都值得纪念。
伦敦流浪,差点去街头给人画像;在土耳其,坐午夜巴士却在车上看到最美的日出;在布达佩斯,被坏人尾随抢钱不成反被骚扰;在圣托里尼,一整夜仰望星空、听喜欢的音乐;在布拉格的查理大桥上,陶醉于街头艺人的大提琴演奏中久久不能自拔;在德国,和全系同学一起跟随老师学习最顶尖的建筑设计
放下一切去陌生的国度,我的内心竟是这般坦荡。
看过这些风景,即使明天我将死去,也不会遗憾。
旅途中最珍贵的,莫过于那些未知的美景和陌生人的邂逅。未知的一切,不断刺激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我感受到,我每寸肌肤,都像一个蓬勃的生命体,在成长着成熟着。
结束这趟长达两年的旅程,我回到了西安我的家。
我发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自己。旅行,让我收获了,我认为最美的品德:独立、勇敢、善良和坚强。
我的心、我的梦想,被旅行折磨得好坚韧、好无畏!
那你呢?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被梦想带飞过吗?
Dreams will keep me young.
It''s old enough to stress.
Chapter01英国:私奔到天涯海角
厌倦了伦敦,就厌倦了生活
塞缪尔约翰逊说:当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就厌倦了生活。
起初,我尚不理解。直到走近了,我才渐渐明白。
伦敦是流连忘返之城。漫步在泰晤士河畔,心随大本钟威严悠长的钟声一遍遍敲打,仰望伦敦眼高耸云端的风姿;走进威斯敏特大教堂,听一场弥撒,求一纸福音,无关信仰,只祈求心静;心血来潮时,奔到百老汇听一场经典音乐剧。
文化和经典赋予这个城市的内涵,随时代而愈久弥香,镌刻在每个伦敦旅者的灵魂里,怎么会那么轻易就厌倦得了的。
也许是迷恋红色双层巴士的浪漫,也许是沉醉于伦敦腔的优雅,伦敦用一种近乎浓烈的热情把我挽留,邀请我品红茶、尝松饼。我肆无忌惮地在这座城市里穿梭,用相机定格每一个瞬间,永恒。
初到英国,在一磅店淘生活用品,偶遇英国大叔,向他求教物品的名称。末了,告别时,大叔让我伸出手来,我先是一愣。只见大叔微笑着把一包花种放在我的掌心,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大叔接着说,年轻人,好好呵护这些种子,等待你的就是金灿灿的郁金香哦。
那一刻,花未开,芬芳满溢,人已醉。
一次,伦敦街头,买甜甜圈。一个路人,突然停下来对我说:I like your cloth, its
my favorite color.(我喜欢你的衣服,那是我最喜欢的颜色)说完,她便匆匆离开了。留我一人在寒风中,若有所思。听陌生人意外的赞美,心情不由得变得可爱起来。
还有一次去超市,回来时,拎着大包小包。经过路边停的一辆流动冰淇淋车,冰淇淋大叔叫住了我,说要送我一个冰淇淋。我欣然地接受了,然后和他聊起天。说说笑笑间,吃完了一个冰淇淋。我还记得,那冰淇淋的味道,是甜甜的草莓味。
初遇伦敦的冬天,是圣诞节更是温情。白雪给整条牛津街穿上了圣诞的新衣,圣诞老人们踏雪而来。身着圣诞红的老人,奔向我,小鹿样儿撞入我怀中的是一束娇艳的玫瑰。他一边喊着Merry
Christmas!,一边又迅速地跑开了。他雪白胡子后面的笑容,融化着冬日的冰雪,透过重重夜幕,温暖我的寂寥,照进我的心田。
同样是一个清寒的冬日傍晚,太阳早早消失了踪迹。手风琴的音符在几条街旋转跳跃。我不由地慢下来脚步,驻足聆听。却瞥见另一道风景:下班路过的行人,男女老少,在手风琴老人身边一字排开,随音符跳起了简单的舞步,好不热闹好不惊喜。有人跳了一会离开了,但总有人加入,那欢乐的场景不停不息。
那天我呆呆地看了很久,回到公寓已是深夜。
我铭记着他们的善意。他们,最终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曾经微笑过温暖过。走进我们生命中的人,有一天都会离开。我们曾彼此陪伴着走过一段时光,等生命列车停靠,他她要下车时,那就大方地挥手道别。你要知道,这一生总会有人离开,
但也总会有人出现!
还有一些,人或事物,是不曾离开过的。
对于英国人,伦敦的地铁就是这样的存在。
伦敦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地下铁道。选修城市设计历史与理论课时,我研究的课题就是伦敦地铁。
伦敦最著名的地铁站是国王十字车站。电影《哈利波特》中通往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火车便是从国王十字站出发。在这里,甚至还能找到鼎鼎大名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因电影在此取景拍摄。国王十字站是广大电影迷和旅游爱好者来伦敦必去的景点。作为《哈利波特》粉,游伦敦地铁的第一站自然就是这里。
站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车的始发站,抬头看见黑色的大穹顶,清晰可见的黑棕色的支架上挂着一面镌刻着罗马数字的圆钟。不远处,人群拥挤拍照,青少年欢呼跳跃,我心想那一定就是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了吧。我登上了去往霍格沃茨的列车,注视着他们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另一著名的车站就是贝克街车站。这里拥有伦敦最古老的地铁线。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自1863年1月10日运行以来,距今已经有153年的历史了。英国是一个厚重的国度,英国之行怎能不去拜读他的历史。在贝克街车站,有一个招贴画大小的铜制铭牌,上面写着:此站台系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的一部分,特此证明。一般来说,地铁站台两侧都是广告,不过贝克街站有所不同,两侧是宣传海报。它们生动地描绘了1863年这个站台刚刚启用时的情景。贝克街车站,堪称伦敦地铁历史的博物馆。
坐着地铁,幻灯片般的伦敦地铁历史,一页页出现在我眼前。一条条地铁、一节节车厢、一趟趟人群,走过这里。岁月易逝了容颜,却延续着历史。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英国人那么热爱他的建筑、他的历史,就是那些旧旧的东西,让他们自豪地称自己是英国人。
除了这些著名的车站,还有那些流传在车站内的动人故事。车站如果只是车站,他就只能是来去匆匆的存在;而车站如果有了情绪像是离愁别绪,他就不再只是车站了,而会成为情感的寄托。是人的回忆和情感,让车站有了感情。
来到伦敦堤岸站,我听到了Mind the gap的故事。
Mind the gap是伦敦地铁广播里的一句提示音,播放了数十年。这句话的意思,不只是注意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不只是一声叮咛,而是一个人永恒的慰藉。
在伦敦地铁,你可能会偶遇过这样一位女士。她静静地坐在堤岸站的站台上,只为等待着地铁到达时的一句Mind
the gap。
她有一个很美的名字玛格丽特,而录下这句地铁提示音的主人就是她的丈夫奥斯华劳伦斯。他们相遇在摩洛哥,在伦敦北部携手生活了40多年。2007年劳伦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过世。在那之后,堤岸站就成了玛格丽特寄托哀思的唯一去处。
然而有一天,玛格丽特发现丈夫的声音被新的电子提示音取代。她说道:11月1日,他不在了。我感到极度震惊,奥斯华已经不在了。我跑去服务处询问,他们告诉我那里已经换了新的电子系统,找不到他的声音了。
听了玛格丽特的讲述,伦敦地铁主管奈杰尔霍尔尼斯被他们的爱情深深打动了。他和员工们一起翻出了旧版劳伦斯的录音,再次启用,并为她刻制了一张有丈夫声音的光盘。
玛格丽特说:他离开之后,我喜欢待在站台上,静静等待那个声音再次响起。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安慰。它是特别的。
伦敦百年地铁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电影,历史重演着、爱情邂逅着,时光交错向前。
有人说,恋上一座城,是因为住在城里的人。伦敦城内的温存和爱,是我不论走到哪儿、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的感动。又有谁能拒绝得了这种温暖,又有谁能厌倦这种诗意的生活呢
爱情曾经来过
《诺丁山》,是我心目中爱情电影的经典。因为电影中那场旅行书店的奇遇,我爱上茱莉亚罗伯茨的笑容,我爱上休格兰特的双眸,我也爱上那个名叫爱情的存在。
来到了伦敦,我怎么能不去旅行书店看一看。那可是一家能够装下全世界浪漫的书店。
乘坐地铁伦敦环线到诺丁山大门站。步行大约十几分钟,就来到了波特贝罗市集。这就是电影开始的那个长镜头。
对一座城市来说,美术馆反映的是它的精神修养,而市集则是它的风貌人情。电影中,威廉总是手拿咖啡低头穿过这个市集,最后拐进街角那家属于自己的书店。飘雪的一月,清冷的二月,回暖的三月,春夏秋冬每一个平凡或不平凡的一天,他的身影都从这里经过。
我来到这里,走过鲜花摊、水果摊、古董摊、廉价服装摊、中国瓷器摊看到一排排房子在阳光下散发出不同的色彩,这与老派又高傲的伦敦格格不入。各种异国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聚集在集市、街头和商铺。世界大同的梦想,落实在伦敦生活的每个角落。
循着电影的镜头,我找到了那家略显落寞的书店蓝色木头的门楣、The Travel Book Co的白字招牌带着岁月的斑驳痕迹。
推门的瞬间,门口的铃铛发出悦耳的铃声,扑面而来的书香。一本本书静静地站立在书架上,恍惚间,仿佛看到威廉正站在我面前整理书架。
现实中的店员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得知我和朋友因电影而来,她就饶有兴致地给我们介绍书店的简史。原来,书店最初建在街道对面。目前的店面是以电影里的书店为原型建造的。
我带着耳机听着She maybe the face I cant forget. She
maybe the reason I survive.的旋律,在书籍和海报里穿梭,电影的画面不断浮现在眼前,我仿佛也成了电影中的路人,看到茱莉亚罗伯茨好像刚刚来过。
爱情,让我们念念不忘。爱情,曾经来过。他也许是我一生无法忘怀的容颜,牵动过我的欢愉与悔恨,但终究只是我人生的过客。
初至英国,和初恋分手了。望着窗外呼啸而过的风景,往事一幕幕浮现。真是应了那句歌词一直向前走,走不完距离,一直向后退,退不出回忆。想到异地的我们,甚至都不能当面说再见,我不禁泪湿眼眶。我逃不出回忆,继而被悲伤掩埋。
我哭得厉害,啜不成声。这时,老奶奶递给我一包纸巾。我抽出一张来擦眼泪,泪眼朦胧间看,到纸巾上印着几个英文单词。擦了擦眼泪,Keep
clam and carry on.的字眼便清晰起来。
抬头看着老奶奶,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怜惜和抱歉。抑制住泪水,我哽咽地跟奶奶说了声谢谢。旁边的老爷爷掏出他的iPad,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收拾好眼角的悲伤,我对着爷爷点点头。善良的爷爷奶奶,一路都假装拌嘴,逗我开心。
临下车,奶奶回过头,对我说:Remember: keep clam and carry on.
因爷爷奶奶的善意,我记住了这句话。它也成为了我继续前进的勇气。忘记过去的伤痛,保持冷静,继续走下去。
后来,我穿越在英国的大街小巷,发现这句Keep clam and carry on.无处不在。原来这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英国政府制作的海报上的标语。这幅海报原计划是应对纳粹占领英国的困境,用以鼓舞民众的士气。但由于发行量有限,这幅海报最初并不为人所知。直到2000年,一个书店的老板偶然发现了当年的海报,这句话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全英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符合英国人气定神闲的特质。英国人则说,这是一种让人泪流满面的力量。这低调、勇敢而略显刻板,能在轰炸中照常煮茶的英国人形象,几乎成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特质。
我永远记得爷爷奶奶给我的感动。越是陌生,却越是难得;越是不经意,却越是温暖。
我逃不出回忆,忘不了过去,所以我只好向前走,决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