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走出习惯的空间

書城自編碼: 279073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黄开发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815299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5-01

頁數/字數: 236/1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24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售價:NT$ 354.0
语义学(上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语义学(上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94.0
Redis 高手心法
《 Redis 高手心法 》

售價:NT$ 520.0
勇往值钱:做自己人生的CEO
《 勇往值钱:做自己人生的CEO 》

售價:NT$ 311.0
里山资本主义:不做金钱的奴隶,做个安心的里山主人(献礼大地)
《 里山资本主义:不做金钱的奴隶,做个安心的里山主人(献礼大地) 》

售價:NT$ 307.0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欧洲雇佣兵研究(1350-1800) 》

售價:NT$ 338.0
费里尼的电影
《 费里尼的电影 》

售價:NT$ 463.0
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学通识课(《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作者马库斯·乔恩全新力作)
《 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学通识课(《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作者马库斯·乔恩全新力作) 》

售價:NT$ 411.0

編輯推薦:
大师的文笔,于平淡清雅中透着爱与关怀。
图片日常风格,带你走过一些心驰神往的地方。
纯净的天色,质朴的行人,文字如涓涓细流,留下清凉的触感,回想时又能品出一些意义,关于人生,关于爱。
读完全书,就像作者给了你一把钥匙,你打开了一扇窗,虽然你未必出得去,但知道有这么一个世界存在,也是极好的。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旅行记,也是一场心灵的回溯之旅,作者将旅途中巧遇的人与事,通过文字的形式,字字流于笔端。在讲述旅途中故事的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平淡清雅的文字中透着不平淡的气息,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了读者。
關於作者:
黄开发,1963年生于安徽霍邱,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韩国国民大学客座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主要研究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文学思潮和周作人等。著有《人在旅途周作人的思想和文体》(1999),《文学之用从启蒙到革命》(2004,2006台湾版),《周作人精神肖像》(2015,2013台湾版),《周作人研究历史与现状》(2015,同年台湾版),《边走边看》(散文集,2015),主编有《中国散文通史现代卷》(上)等
目錄
哥本哈根的七处人鱼雕塑 1
奥尔堡的秋 8
奥尔堡狂欢节 11
奥尔堡市中心 16
圣汉斯之夜的烧女巫 26
养兔记
29
安徒生与他的故乡欧登塞 34
奥胡斯小记 38
风与大海的杰作斯卡恩 40
丹麦人韩涛声的幸福生活 47
翔云
55
丹麦社会的离婚 60
冰雪格陵兰 67
迪斯科湾边的定居点 76
白俄罗斯一瞥 81
在德国高速公路上奔驰 84
日落伊亚
89
新年在圣塞瓦斯蒂安观浪 94
行走在王子运河边上 98
雪中游黛提瀑布 103
果果与欧洲旅行 107
在韩国住民泊 115

贞陵
119
不同的师道 123
韩国女生谈化妆 127
韩国人的爱国 131
那清澈、 嘹亮的歌声 140
藏北穿行记 144
摩梭女子
159
走近卡瓦格博的路 162
茨中教堂
170
茶马古道普洱香 175
屯溪老街
180
京郊小游( 三篇) 183
夕阳下的乌珠穆沁草原 188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村庄 192
领略大漠
198
古香道
204
小五台山上的金莲花 209
云边堂安
214
带果果去爬山 220
內容試閱
旅行的意义代序
经常在各种媒介上看到旅行的意义 之类的题目,题目很大。 每个旅行者都有自己的目的, 每次旅行的动机都会有所不同, 要想做出几条本质性的概括来, 实在很难。也许, 向往远方是人与生俱来的趋向。 记得十来岁时, 我倚门而望, 远处天际线上大别山峰峦叠嶂。 大山那边是什么地方呢? 我问。 大人答, 那边是平阳。 平阳大约是平地的意思, 我猜。 平阳那边又是什么呢? 大人支吾起来。 第一次旅行是上初中的时候, 用过年参与大人赌博赢来的钱, 与小叔一起专程前往离家50余里的金寨县城梅山镇, 看传说中的梅山水库大坝。 也不知道大坝让不让靠近, 我俩硬着头皮往库区大门里面走, 结果被门卫喝住。 然后逛镇子里的新华书店, 看见一本叫《 红岩》的书, 看样子像是自己感兴趣的写打仗的书, 于是买下。拿到手后翻阅, 发现其中有中美合作所 字样, 感到很陌生, 不像是自己的菜, 赶紧又退掉了。 可以说, 这是一次失败的旅行。1982年上大学, 第一次进入城市。 连买饭菜票的钱都成问题, 自然没有闲钱出去游山玩水。 硕士毕业后工作,工资很少, 也无法支持长途的旅行。 一直到2000年博士毕业, 收入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旅行的热情开始高涨起来,而且脚步一迈开, 便收不住。 出国旅行始自2002年, 那一年去汉城( 当时的中文名字还没有改为首尔) 的一所大学任教。 20132015年间, 又旅居丹麦。 从20022015年的十三年间, 去过中国所有的边疆省份, 寻访了不少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遍游韩国, 北起三八线 , 南到济州岛; 走过了欧洲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 南到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 东至白俄罗斯, 西抵苏格兰的斯凯岛, 北及挪威北端、 冰岛, 还去了北极圈内地属北美洲的格陵兰。回顾十几年的旅行经历, 翻看积累下来的旅行记, 感觉对 旅行 的意义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旅行就是走出习惯的空间, 到另一个地方去。 其中包括办事、 游览和朝圣。 这里所谈的旅行 主要指的是游览, 办事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朝圣又很特殊。 对旅行者来说, 旅行是一种爱好。 王国维曾以叔本华的哲学来解释人生和艺术, 在《 红楼梦评论》 中有对叔本华哲学思想的集中表述: 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望, 这是人的生活意志的表现。 有欲望则求满足, 然而欲壑难填, 人得不到最终的慰藉。 即使欲望得到了满足, 厌倦之情又会乘之而起。 所以, 人生就像钟摆一样, 往复于痛苦与厌倦之间, 而厌倦又可视为苦痛的一种。 王氏在《 人类嗜好之研究》 《 去毒篇》 中说, 人因为有空虚的苦痛, 所以需要慰藉, 于是就有了各种嗜好。 嗜好有高尚、 卑劣之分, 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高尚的嗜好和趣味。 人间的爱好五花八门, 什么人玩什么鸟, 吃喝嫖赌抽都可以是爱好。 然而, 爱好有有益与有害之别。 这里除了社会上公认的标准外, 还有对个人的适宜问题。 比如我平时做案头工作, 不喜欢在业余时间里再坐下来搓麻将、 打扑克或下围棋; 喜欢安静, 不愿去酒吧、 舞厅或其他热闹的地方。 旅行作为一种爱好, 虽然谈不上什么高尚不高尚, 然而健康、 有益。旅行就像一辆车, 上面是可以装载很多不同东西的。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古训: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后四个字主要强调的是旅行的认识作用。 陆游诗云: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知识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所以要与实践相结合。 旅行作为实践的一种, 可以突破书斋的局限, 到外面的世界去见识更广泛的自然、 社会和人生, 深化、 扩充或修正自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人在旅途, 周围的事物对自己不构成利害关系, 旅行者摆脱了生存之欲的束缚, 心灵获得自由, 于是可以静观万物, 感受精神的愉悦。中外艺术家早已发现自然可以给人以启示, 对心灵具有净化、 抚慰、 复原的作用, 并留下了大量的杰作。 就我自己来看, 每当驾车离开城市, 扑入大自然的怀抱, 都感觉世界顿时安静下来, 身体好像启动了另外一套程序。 行走在山水之中, 清风拂面, 风景洗目, 被城市生活消磨掉的元气开始恢复。 这时候, 心灵变得特别柔软、 易感, 不自觉地调整到与环境合拍的状态。 遇到一片蓬勃的野花,会柔情满怀; 面对高山大河, 则又是气壮神旺。 记得在云南梅里雪山徒步, 头顶上是雪山, 身边是深切的世界级大峡谷, 似乎感觉得到血管里血液的奔流。 犹如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所说: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一个人与大自然接触多了, 潜移默化会形成一种山水情怀。 由于心中有丘壑、 烟霞, 哪怕生活在人欲横流的闹市中, 也能获得内心的清净, 不易迷失自我。其实不仅置身于大自然, 就是在异乡的村庄、 小镇甚至都市中, 旅行者也摆脱了与周围环境的利害关系, 换一种眼光看世界。 这时候, 没有人跟你谈生意经, 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变了, 变得更有风致, 更可爱; 你也变了, 变得更通情理, 更好奇、 爱思考。 总之, 他乡成了令人流连的风景。 旅途中也难免碰到不愉快的事情, 但因为旅行者与环境不具有固定的关系, 是一次性的, 所以不会带来长期的困扰。十几年来, 我得以时常从原有的栖身之所走出来,见识了不同地区的人生百态, 动摇了从小被灌输的成功观念, 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从而减少了我执 。 我自认为是一个原始自然景观的爱好者, 或者更准确地说, 喜爱原始自然风光与特定环境下人文的结合。 翻阅过去的旅行记, 写都市的少, 写乡野的多; 即便是写都市的, 也侧重于记述都市中闲暇的一面。 跑过不少偏远、 较少现代文明波及的地方, 看到了一些较为极端环境下的生存。 2004年78月间, 我和妻子新婚旅行, 走进过藏北高寒草原上藏民的毡房。 里面空空如也, 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具, 脏兮兮的铺盖卷, 中间的炉子里燃烧着牛粪饼。 牧民们不会说汉语, 他们用质朴、 温暖的笑容欢迎着不速之客。 他们都是真正有信仰的人, 会在某个时间里摩顶放踵地去朝圣。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腹地, 沙白色土屋的嘎查( 村子) 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 一年四季风沙肆虐, 酷热酷冷, 人们靠放牧和挖草药顽强地生存。 从这些边民身上, 我深感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 我们所追骛的很多东西与人生幸福并没有多大关系。 有一些旅行者, 他们喜欢一个地方, 于是停下了云游的脚步, 自己开起了客栈。 在迪庆的香格里拉,在梅里雪山下的飞来寺, 在内蒙古东部边陲的阿尔山,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人。 另据媒体报道, 2006年, 在虎跳峡的中虎跳, 一个工作于上海的日本女博士爱上了那里的山水和人, 嫁给了当地农民, 办起了客栈。 现在, 我又旅居北欧, 领略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众生相。 参照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 发觉自己在都市里的那一亩三分地 真的没那么重要, 那么值得炫耀; 自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不必太在意一时的荣辱得失。在这个视觉文化盛行的时代, 人们习惯于不好好说话, 喜欢戏剧化的表演, 有着太多名利的计较, 缺乏土气和真气。 我一次次远行, 前往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区,寻找着、 领略着、 学习着那种简单、 质朴、 率真的表达方式。 我喜欢那些边缘人温暖的笑容, 爱听他们亲切的话语, 欣赏他们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简单方式。 在梅里雪山深处上雨崩村的晚上, 我们与几个村民围着屋内的火塘跳弦子舞。 在贵州黎平侗寨的风雨楼下, 与当地人一样交份子钱, 与他们一起享用长桌婚宴, 边喝着自家酿造的米酒, 边笑谈彼此关心的话题。 在雪域高原, 有几次偶然的机会, 听到藏族女子即兴的演唱, 那嘹亮的歌声如同蓝天圣湖般纯净。 西双版纳橄榄坝每天都要表演泼水节,看到花蝴蝶般彩装的姑娘们表情木然地跳舞, 兴味索然。然而, 在黄昏时分, 我们来到澜沧江边看落日。 夕照中,一个穿着筒裙、 身姿婀娜的年轻女子挑着小水桶, 从身旁款款走过。 附近的一支芦笙吹响, 旋律简单而优美, 流露出怡然自得之态, 感觉那乐声与土地是那么亲近, 如同天籁。 这些美好的时刻永远珍藏在了记忆里, 成为在都市滚滚红尘中保持内心清静的精神资源。谭盾作品《 九歌》 里的音乐完全是用陶乐器演奏的,他曾自报家门: 这组音乐表达了我决意在非常嘈杂的社会中, 寻找一片安详宁静的故乡; 在嘈杂、 现代、 奢侈和尘世中间, 寻找一种朴实、 粗犷、 人类本能的、 爱的表达方式。 这话深得我心, 自己在旅行中所要寻找的不正是这些吗? 谭盾的追求在音乐中得到象征性的实现, 我虽然步入了真实的山水, 然而很难说不是一种象征性的满足。 到达旅行目的地后, 看什么与不看什么, 强调什么与忽视什么, 是有选择性的。 好多被津津乐道的东西其实只是游客的想象。 不过, 这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可以让游客与观看对象之间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 很多时候, 真实的存在是不美的。 2015年5月27日
哥本哈根的七处人鱼雕塑与欧洲的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哥本哈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雕塑作品。姑且不说集中收藏、展示雕塑的菲德烈堡宫、国家艺术博物馆、新嘉士伯美术馆、托瓦尔森雕刻博物馆,城市雕塑随处可见,给每一个来访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不同材质的雕塑中,铜雕最多。一座座铜像披着绿锈,显示出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气质的古典一面。哥本哈根的城市雕塑尤以长堤为代表。长堤在城市东北部的海港,面临波罗的海。我曾经一一数过,长堤的雕塑至少有十五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高大上的。其中有国王腓德烈九世、王妃玛丽,有胜利女神和北欧神话中的奥丁、吉菲昂女神,还有三座不同的美人鱼。最有名的当数小美人鱼雕像。1909年,嘉士伯啤酒公司总裁卡尔雅克布森观看了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芭蕾舞剧《小美人鱼》,深受触动,激发了制作一座小美人鱼雕像的念头。他找到了年轻的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雕塑家原本想以《小美人鱼》女主演普莱斯为原型,然而普莱斯只提供了一幅剧照,不愿担任裸体模特。这个任务最后落在了埃里克森的妻子艾琳埃里克森身上。因此,雕像的面部以普莱斯为模特,身体则以艾琳为模特。从1913年开始,小美人鱼铜像坐落于长堤边的海水中。一堆石头托起一块1.8米高的花岗岩巨石,小美人鱼铜像侧坐其上。她背脊弯曲,低眉茫然地看着眼前的海水,那表情是一种耽于近乎无望的思念的忧伤,一双颀长的秀腿下面拖着鱼鳍,那是她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阻碍了她追求爱情和灵魂的道路。铜像只有1.5米高,与气势恢宏的吉菲昂喷泉群雕相比太渺小了,你从旁边走过很容易错过她。我有三次在不同的时间里走近,然而她的面部都笼罩在阴影中,这更让人感到她忧伤的深不可测。据说,只有在夏季早晨六点之前才能看清她的脸庞。小美人鱼雕像的成功很难从其本身来看,而是主要在于它与童话原著之间的互文性。雕像满足了现代旅游者的需要,后者总是寻找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独特性和标志,他们似乎找到了一条理解和想象丹麦的熟悉捷径。在哥本哈根,存在着一个小美人鱼雕像的姐妹系列。女雕刻家卡尔尼尔森于1921年创作了一座小美人鱼,因为被置于皇家图书馆黑钻石大厦门外的水边,有人称之为黑钻石美人鱼。黑钻石美人鱼坐立着,双手后撑,下半身鱼尾向前卷曲着地,双目圆睁,嘴巴张开,神态很紧张,似乎在发出吁求。这座雕像的铜铸模由国家艺术博物馆(State Museum of Art)收藏,2009年被复制成铜像。2000年,雕刻家比约恩诺尔高(Bjrn Nrgaard)创作了转基因美人鱼,坐落在游轮码头西边的一条水道。诺尔高的美人鱼同样为青铜材质,也坐在石头上, 但身体怪异、破裂,颠覆了小美人鱼童话中原有的美好形象。这座小美人鱼是一组名叫《转基因天堂》的群像的组成部分,为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的丹麦馆而创作。作者意在讽喻现代社会转基因技术的误用可能导致可怕的后果。在他看来,小美人鱼选择在自己身上施魔法,实际上成了一个基因变种。她知道这样做可能会造成悲惨的结局,但仍为爱情所蒙蔽。扭曲、破裂的形体正是她极度失衡的内心写照。我在一个阴天的上午走近转基因美人鱼,同时见到了安放在岸边广场上的群像的另外七座,四周阒无一人,而小美人鱼身边从来就不缺少成群结队的游客。小美人鱼还有两件更小的复制品。2010年,原作被送往上海世博会参展,雕塑家埃里克森的继承人制作了一件复制品,置于趣伏里游乐园的水中,供乐园的一个工作人员告知,雕像去年还在园中,现在已归著作权继承人私人收藏。另一件复制品位于嘉士伯啤酒公司内一个喷泉的中心。由于埃里克森的遗嘱规定不能制作与原作同样大小的复制品,所以前者只有原作大小的五分之四,后者为原作的一半。与小美人鱼形成对照的是位于长堤游船码头的大美人鱼(The Big Granite Mermaid)。这座美人鱼高约5米,用一整块浅灰色的大理石雕出。她正面双手支撑着一块石头,上身挺直,下半身为鱼尾,轻轻地卷附在石头上,像是刚从礁石上升起,眺望着远方的大海;她面含笑意,神态怡然自得。不同于小美人鱼,大美人鱼没有去追求人鱼世界以外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因而保持了作为人鱼的内在完整性。可能连很多本地人也不知道,哥本哈根还有一处男人鱼雕塑《男人鱼和他的七个儿子》。女雕塑家苏斯特伯宁(Suste Bonnn)的这组铜像非常独特,栖居在霍耶布若广场(Hjbro Square)边运河的水中,被称为哥本哈根最不为人所知的雕塑。群像身上长满了长毛般的水生植物,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从广场一侧望去,男人鱼站在中间靠后的位置,伸出右手臂,左手似乎抱着一个孩子;其余六个姿态各异的孩子环列四周,多数仰望水上,伸出一条或两条手臂,作吁求状;一个孩子双手掩面,似乎在哭泣。孩子们跟父亲一起,等待着上岸了的人间母亲回来,而她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男人鱼群像是根据丹麦中世纪民间叙事诗《阿格尼特和人鱼》塑造的,讲述了一个凡人和人鱼相恋的悲哀故事。我被感动了,很想知道雕塑所依据的本事。丹麦语看不懂,我找到了两个英文版本。一是史密斯戴姆皮尔(E.M.Smith-Dampier)女士的《丹麦叙事诗》,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13年平装本,该书初版于1920年;二是大卫布劳德布里奇(David Broadbridge)选译的丹麦中世纪民间叙事诗《随之起舞》(Treading the Dance),英丹双语版,配有剪纸插图,丹麦David Broadbridge and Hovedland Publishers于2011年印行。前书中的《阿格尼特和人鱼》文本六十行,后书中多了两行,内容大同小异。丹麦版的女主人公叫作阿格尼特(Agnete),故事发生地是丹麦;英国版本里女主人公名为阿格尼斯(Agnes),故事背景在英格兰。叙事诗的情节简单:阿格尼特在霍耶兰德的桥(Hojelands bridge,此处据丹麦版本)上行走,一个男人鱼从水中升起,两人一见钟情。阿格尼特跟随人鱼入海,在那里一住就是八年多,生了七个儿子。人鱼对她宠爱有加,送给她连王后也没有的珍贵首饰、鞋子和竖琴。一天,她听到了岸上教堂的钟声,便提出去教堂祈祷。临走前,人鱼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她再回来。阿格尼特上岸,进了教堂,见到了母亲,却不愿意回到水里的家中。人鱼上岸找到了她,乞求她回家,但却被无情地拒绝了。结果终因鱼人道殊,天涯永隔。民间传说中的男人鱼是一个痴心的爱人,然而史密斯戴姆皮尔在书的《前言》中介绍说,与无情的大海相对应,最早出现在叙事诗里的男人鱼可能是会变形、有魔力的恶魔,它们的正面形象在后来的叙事诗里才出现。在瑞典、挪威、法罗群岛、爱尔兰和英格兰都有不同版本的类似传说。她又在书中写道:从中世纪晚期开始,民间的原创力开始衰弱,德国改编产生了《美丽的阿格尼特》叙事诗,它有一个斯拉夫的故事原型。然而,这首叙事诗采用了更多关于男人鱼的原始说法,他最终毁灭了身为凡人的情人。后来,丹麦的行吟诗人们其中有SvenGrundtvig相应地改变了故事的结局。安徒生曾以这个民间故事为题材,于1833年创作了歌剧《阿格尼特和人鱼》。在浪漫主义时代的初期,这个传说经常被丹麦作家采用。民间故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被抛弃的人鱼的痛苦和诉求,其中没有任何关于人间女子阿格尼特动机的交代;而歌剧侧重于表现阿格尼特的选择和追求。针对歌剧中的阿格尼特,丹麦作者詹斯安徒生在《安徒生传》中阐述道:对于某种不确定事物的无尽追寻是阿格尼特性格中与生俱来的元素。(陈雪松、刘寅龙译,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阿格尼特的身上呈现出陆地和海洋所代表的两个互相冲突的天性,她跟随男人鱼走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最终却回归陆地,然而却在矛盾和痛苦中死亡。安徒生在给爱德华科林的信中说:对于我来说,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生动地描述了一种神奇的追求,他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在每个人身上都能发现的东西。不满足于现状,对未知事物的追求,新的世界驱使着阿格尼特走进大海的怀抱。并且认为,这个戏剧般的民间故事也是他本人生活痛苦的一部分。(转引自《安徒生传》第162页)从传记批评的角度来看,这个剧本与《小美人鱼》均借民间美人鱼或男人鱼的传说抒写了作家自己的内心,凡女阿格尼特和小美人鱼都可以视为他的自况形象。小美人鱼的身上隐现着他对庇护人乔纳斯科林的小女儿路易丝科林的追求;不仅对路易丝,他对商人之女里伯格沃伊格特的初恋,以及在写作《小美人鱼》以后对瑞典歌唱家詹妮林德的追求,都同样是空想、无望的爱情。阿格尼特又表露出他对爱德华科林的男人间的感情,他通过主人公之口自我表白,甚至把他和爱德华通信中的原话写进台词,结果引起两人关系的动荡。在当时,无论是从社会地位还是当事人的情感状态来看,这种爱情梦想都是毫无希望的,而他总是一念执着,日益情深。《阿格尼特和人鱼》《小美人鱼》超越了作家自我,表现了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不满于现状、对于未知事物的追求,可以说,两个主人公是每个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我,所以是每个人的童话。男人鱼群像与美人鱼姐妹系列明显不同。后者从属于安徒生的童话原作,即便是看似无直接关系的大美人鱼,也与小美人鱼有着对话关系。不同的美人鱼雕塑以具体可观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童话中的形象进行了现代阐释,从而使美人鱼成为一个有着内在精神张力的多面体,也扩大了童话形象的影响。前者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与安徒生的歌剧是平行的,它选择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造型,讲述了一个爱而复失的故事,而安徒生则从传说中被忽略的地方生发开去,突出了女主人公作为不懈追求者的形象。2015年6 月28日附记:文中部分街道名、旅馆名、建筑物名等,不宜音译,为方便读者阅读及辨识,在文中使用原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