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
*多位国内著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
*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
*视角崭新、配图精美;
*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珠玑玉露般的名人格言中体会伟人的美好情操;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
內容簡介: |
中国上下五千年,名人格言如珠玑玉露,洒落在中
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滋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国家兴
亡,匹夫有责、尊贤以崇德,举善以劝民、心欲
小而志欲大,这些报效国家、崇尚美德、修身励志的名
言佳句,几千年来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命追求。
|
目錄:
|
总序 001
前言 001
宽恕篇 001
礼义篇 025
豁达篇 035
沉着篇 054
闻过篇 065
仁义篇 079
为孝篇 099
爱憎篇 105
002
积善篇 119
合作篇 162
兼爱篇 174
择友篇 196
交际篇 235
|
內容試閱:
|
宽恕篇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语出:《论语述而》。
不怨天,不尤人。
语出:《论语宪问》。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语出:《论语子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语出:《论语雍也》。
犯而不校。
语出:《论语泰伯》。
002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语出:《论语八佾》。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
语出:《论语尧曰》。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语出:《论语公冶长》。
小不忍则乱大谋。
语出:《论语卫灵公》。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语出:《论语子路》。
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语出:《孟子万章上》。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
杂。
语出:《荀子非相》。
003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子妒臣,则贤人不至。
语出:《荀子大略》。
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
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语出:《荀子修身》。
君子宽而不慢,廉而不刿,辨而不争,察而不激。
语出:《荀子不苟》。
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
语出:《荀子不苟》。
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
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语出:《韩非子说难》。
不吹毛而求小疵。
语出:《韩非子大体》。
不洗垢而察难知。
语出:《韩非子大体》。
004
泰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
富。
语出:《韩非子大体》。
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
语出:《墨子亲士》。
人无弘量,但有小谨,不能大立也。
语出:《管子小谨》。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语出:《管子形势》。
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语出:《老子》。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语出:《老子》。
君子不为苛察。
语出:《庄子天下》。
005
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语出:《庄子徐无鬼》。
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
语出:《庄子徐无鬼》。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语出:《庄子至乐》。
鼓不藏声,故能有声;镜不没形,故能有形。
语出:《文子》。
度在身,稽在人。
语出:《列子说符》。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语出:《观微子》。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语出:《尚书君臣》。
006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
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语出:《尚书皋陶谟》。
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语出:《尚书伊训》。
厚将得众。
语出:《左传隐公元年》。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语出:《战国策齐策》。
日在井下,不能烛十步;目在足下,不可以远视。
语出:战国鲁尸佼《尸子》。
用智褊者无遂功。
语出: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博志》。
君子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以人所不能者愧人。
语出:《礼记表记》。
007
心小则易伤以忧。
语出:《灵枢经本脏》。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语出:汉刘向《新序节士》。
黄钟大吕,不可从繁奏之舞。
语出:汉刘向《说苑政理》。
江海无不受,故长为百川之主。
语出:汉刘向《说苑》。
贵贱之于身也,犹条风之时丽也;毁誉之于己,犹蚊虻之
一过也。
语出:汉刘安《淮南子俶真训》。
海不通于百川,安得巨大之名。
语出:汉王充《论衡别通》。
察察者有所不见,恢恢者有所不容。
语出:汉陆贾《新语辅政》。
008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语出:汉韩婴《韩诗外传》。
泰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可以成其大也。
语出:汉韩婴《韩诗外传》。
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宣为君子者也。
语出:汉班固《汉书陈汤传》。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
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语出: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语出: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语出: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不求备于一人。
语出: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009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语出: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庸猥之徒,器小志近。
语出:晋葛洪《抱朴子百里》。
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
语出:晋葛洪《抱朴子接疏》。
沧海滉漾,不以含垢累其无涯之广。
语出: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010
宽小过,总大纲。
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计。
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语出: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登之传附庾炳之》。
小不忍,致大灾。
语出:隋王通《文中子问易》。
不贵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
语出: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无辩息谤,无争止怨。
语出:隋王通《文中子问易》。
不乐闻人过失。
语出:唐李延寿《南史齐豫章王嶷传》。
011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
语出:唐白居易《续座右铭》。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语出:唐白居易《对酒》。
腾口方成痏,吹毛遂得疵。
语出: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语出:唐韩愈《原毁》。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语出:唐韩愈《原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
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语出:唐韩愈《原毁》。
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语出: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012
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语出:唐张九龄《敕渤海王大武艺书》。
忍辱至三公。
语出:唐房玄龄《晋书杜有道妻严氏传》。
小忿不忍,延起大患;不罪不宽,迫成大祸。
语出:唐张说《并州论边事表》。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
语出:唐释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并序》。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语出:宋苏轼《贾谊论》。
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
语出:宋苏轼《韩退之孟郊墓铭》。
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语出:宋欧阳修等《新唐书裴行俭传》。
013
君子之于人也,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
语出: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死事传序》。
宁耐之意,以刚遇险时节如此,只当宁耐以待之。
语出:宋朱熹《朱子全书易》。
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
语出:宋王安石《读江南录》。
忠足以尽己,恕足以尽物。
语出:宋王安石《答韩求仁书》。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语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
论大计者,不可惜小费。
语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妒前无亲。
语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
014
和以处众,宽人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语出:宋林逋《省心录》。
立身之道,非求备于人也。
语出:宋林逋《省心录》。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语出:宋林逋《省心录》。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语出:宋邵雍《代书寄前洛阳簿陆刚叔秘校》。
人情不能不有过差,宜可阙略。
语出:宋郑樵《通志二十略选举略》。
丈夫要弘毅,天地为盖轸。
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厚于责己而薄责人。
语出:宋袁采《袁氏世范》。
015
未必人世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语出:束刘克庄《贺新郎》。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容,不可以驭下。
语出: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达人情去利心者,行事之本。
语出:宋刘荀《明本释》。
大海不让细流。
语出:《全宋文圆觉经》。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语出: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大丈夫当容人,勿为人所容。
语出:元王恽《玉堂嘉话》。
不能忍诟,不足为人。
语出:元张光祖《言行龟鉴德行》。
016
愿尔逢人权放着,世间万事忌孤高。
语出:明吴承恩《围棋歌赠鲍景远》。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语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语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启之启之,天光斯生;戒之戒之,勿蔽汝天明。
语出:明方孝孺《牖》。
闻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足。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摘识见》。
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摘省察》。
017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摘人品》。
为上者,最怕器局小,见识俗。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摘居官》。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戒太察,太察则无含弘之气象。
语出: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从物》。
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己能病之。
语出: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接人》。
018
觉人诈而不形于言,有余味。
语出: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接人》。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语出: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识进则量进。
语出: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耳目之闻见,善用之足以广其心。
语出:明王廷相《慎言见闻》。
大不如海而欲以纳江河,难哉。
语出:明刘基《郁离子》。
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
语出:明朱舜水《恭敏》。
学者果能严于攻己,又能恕以及物,为仁之道,其在是
乎。
语出:明朱舜水《恕》。
019
小人嫉利而非嫉贤,悍妇妒欲而非妒美。
语出:明黄道周《性无嫉妒论》。
嫉妒生于利欲,而不生于贤美。
语出:明黄道周《性无嫉妒论》。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语出:明聂大年《座右铭》。
得饶人处且饶人,退步行最稳。
语出:明冯惟敏《醉太平家训》。
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
语出:明佚名《名贤集》。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语出:明佚名《增广贤文》。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语出:明佚名《增广贤文》。
020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语出: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其心易盈者,正由其器小乎。
语出:清魏源《默觚学篇》。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
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
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
何责焉。
语出: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责人者必自恕。
语出: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责人无己,而每事自宽,是以圣贤望人而愚不肖自待也,
不思而已。
语出: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021
攻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语出: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不耐烦,干不得事;不忍气,做不得人。
语出: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语出: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语出: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