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
*多位国内著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
*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
*视角崭新、配图精美;
*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
*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
內容簡介: |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出生于广东
省番禺县一个富裕的家庭。他从小资质聪颖,勤奋好学,胸怀
报国之志。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年轻有为的海
军军官。清末洋务运动组建北洋水师,邓世昌担任致远舰
管带(舰长) 。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奋勇抗敌,在致远舰多
处中弹的危急情况下,他视死如归,下令全舰冲向日本海军主
力舰吉野号 , 最终身沉大海,壮烈牺牲,书写了爱国主义的
忠义篇章。
|
目錄:
|
引言/001
第一章 聪慧少年
开明父亲/001
勤奋求学/005
报国之志/008
第二章 北洋名将
知遇之恩/011
出国接舰/015
驻防威海/024
致远管带/028
第三章 甲午风云
日本野心/035
日暮帝国/037
派兵平乱/044
检阅舰队/047
丰岛海战/052
平壤之战/063
目录
第四章 血战黄海 070
北洋舰队/070
排兵布阵/076
大东沟海战/083
第五章 碧海忠魂
视死如归/089
以身殉国/098
身后哀荣/102
第六章 甲午战败
威海海战/108
《马关条约》/114
干涉还辽/117
后记/121
邓世昌年谱/125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聪慧少年
开明父亲
中国古人讲,子不教,父之过。做父亲的不送孩子去受教
育,是父亲的过错。
邓焕庄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的一位茶叶商人。1849年10
月4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农历八月十八日) , 邓焕庄的妻子郭
氏为邓焕庄生下了长子。19世纪40年代正逢中国遇到三千年
未有之大变局 , 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清政府签订丧权
辱国的《南京条约》 , 开放广州等五个城市为通商口岸。邓焕庄
与妻子眼见世道黑暗,饱受战乱之苦,殷切希望邓氏家族能永
远昌盛,于是就给儿子取名邓永昌。要想家业永远昌盛谈何容
易,不仅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与国运时势密不可分。于是,
知情达理的邓焕庄又将儿子的名字改为邓世昌,字正卿。
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在广州、天津、上海、香港、秦皇
002
岛等地都开设祥发源茶庄。生意越做越大,邓焕庄始建了邓氏
家祠。现在广州市海珠区的邓世昌纪念馆主体建筑就是邓氏家
祠。邓世昌小时候在私塾学习,天资聪颖又非常用功,在课余
时间,私塾老师、父老乡亲经常向邓世昌讲外国侵略中国以及
民众奋起抗英的事迹。正是这些事迹给邓世昌幼小的心灵埋下
了忧国忧民的种子。
1857年,法国人借口马神甫事件 , 出兵助英国,英法
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广州城沦陷。邓焕庄的茶叶生意受
到战争的影响,不再景气。邓焕庄只得考虑远走他乡,拓展生
意。最终,邓焕庄选定了上海,在上海,邓焕庄很快张罗起茶
叶生意。上海同广州一样,早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时就
成为通商口岸,但是比起广州来,上海还比较和平。邓焕庄在
上海的生意开展得红红火火,渐渐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邓焕庄在做生意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儿子邓世昌的教
育。此时,邓世昌已在家乡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小学学业。1860
邓世昌纪念馆,也是邓世昌的出生地
003
年,11岁的邓世昌随父亲迁居上海。当时,英语被称为蛮夷
之语 , 这个称呼带着天朝上国的自大和蔑视, 蛮夷已经侵犯
到家门口,国人仍做着春秋大梦,不肯面对先进的现代文明。
而邓焕庄却有长远目光,并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十分开明。他
认为,无论将来儿子是继承家业还是从事别的事业,都需要先
学习洋文,才能再学习先进的外国知识。多亏了父亲的决定,
邓世昌在此后的生活中受益颇多。
邓焕庄送邓世昌进了教会学校。邓世昌非常聪明,很快就
可以与洋人对话,还能全文阅读原版英文书籍,这为他以后出
洋接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洋师对他大加赞赏,非常喜欢这个
聪明伶俐的学生。
1867年,林则徐女婿、前江西巡抚沈葆桢临危受命,总理
船政。左宗棠在前一年创办福州船政局,主要是修造舰船。沈
葆桢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增设船政学堂,开办了制造学堂
(前学堂)和驾驶管轮学堂(后学堂) 。 前学堂使用法文教学,
后学堂使用英文教学。这两个学堂主要招收的是福建本地资
质聪颖、粗通文字的16岁以下的学生。后学堂由于生源不足,
于是放宽了条件,招生扩展到广东、香港,年龄也放宽了限
制。18岁的邓世昌心怀报国之志,并不想按照父亲的想法继承
家业,在得知后学堂招生的消息后,他禀报父亲,要求报
考。开明的邓焕庄并没有阻拦,而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儿
子的要求。邓世昌因此考入福州船政学堂,成为驾驶班第一届
004
沈葆桢画像
005
学生。
邓世昌一生取得的荣耀离不开父亲的开明决定。学习英
文,阅读英文原版书籍,都为他学习航海驾驶、出国接舰打下
了语言基础。忠孝之间选择忠,为报国报考船政学堂,父亲又
支持了他。
1884年(光绪十年) , 法国人入侵台湾,邓世昌率舰南下御
侮。这时突然传来父亲病故的消息,他接到丧报后却因海防需
要,事关国家安危,没有回家奔丧。5年后,他才回到家中,哭
昏在灵前,醒后挥泪写祭文,将未能见父亲一面视为终身大
戚 。 他从军27年,仅回过三次家,最多一次仅住过7天。
勤奋求学
19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进一
步加深,地主阶级为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
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开展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以李鸿
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为代表,以师夷长技以自强
为口号,创设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如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上海) , 左宗棠的福州船
政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1866年,左宗棠任闽浙总督,创建福州船政局。次年左宗
棠调任陕甘总督,赴任前推荐前江西巡抚沈葆桢任船政大臣。
当时,中国屡屡在海上被欺,清廷想要壮大海防以抵御外辱,
006
只是船坚炮利不够,还得有海防人才。沈葆桢在福州船政局增
设船政学堂招收学生。
当时招生告示说,招收粤籍学生10名,懂英文的优先。邓
世昌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激动,禀明父亲后便回家备考。邓世昌
少年时聪颖好学,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当时18岁的邓世
昌以各门课程考核皆优的成绩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成
为该学堂驾驶班第一届学生。
邓世昌在船政学堂埋头学习,勤奋攻读各门功课。要学习
航海驾驶技术,首先要学英文,因为轮船上使用的口令和记载
的日志都是英文。邓世昌虽然之前在教会学校学习过英文,但
是远远不够钻研所用,于是邓世昌下工夫学英文。航行在大
海中,方位难辨,西方人通过观测星辰测知方向,为此邓世昌
又学习天文知识。海中航线有规律可循,也需趋利避害,邓世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前身即福州船政
学堂
007
昌学习地理知识,熟知礁石纱线、海水深浅、潮汐变化。不论
是观测天文还是辨别海程方位,都需要操作机器,通晓数学。
而航海中,水和风的顺逆,军舰上火力的强弱,行船速度,都
有规律可循,邓世昌又刻苦学习驾驶理论和技术。航海要记日
志,要绘图,邓世昌又学习绘图。邓世昌努力学习每一门功
课,最终以每门皆优的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
第一届学生中学业优秀的,除了邓世昌以外,还有林永
升、刘步蟾、叶祖珪、邱宝仁、林泰曾、黄建勋等人,他们在
日后成为北洋水师的主要军官,并在甲午海战中展现了个人卓
越的才能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学习航海,光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1871年,22岁的邓世
昌结束了5年的课堂理论学习,与同学数十人被派往建威舰
教习练船,进行航海驾驶实习。要成为合格的海军军官,必须
要实地操作。这次海上远航,练习舰先后到达厦门、香港、新
加坡等地,历时4个月。练习舰去时由教员亲自驾驶,邓世昌和
其他学员轮流记航海日志,测量太阳和星座的位置,练习操纵
船上的各种仪器。返航的时候,学员们轮流驾驶,教员勘对航
海日志。
在这两年实习中,邓世昌驾驶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
不畏困难,苦心钻研,得到了同学和教员的一致认可。有一
次,练习舰航行到南海,只见水天一色,一望无际,海面空旷
无一物。同学方伯谦说道: 海洋广阔,要想知道它的运作规律
008
实在是太难了! 刘步蟾反驳道: 世间万物都有规律,只要用心
求索就不难,不用心自然很难。海洋虽然广阔,但是我们用心
求索就行了。 邓世昌也说: 对,事情难处都在表面,只要用
心钻研下去,事情都不难。我小时候在万顷沙拜师习武,那里
的渔家个个熟悉海情。万顷沙是珠江上游泥沙随水而下冲积而
成的滩涂,深浅不一,渔家长期居住在那里,对那里的海情熟
悉,渐渐找到了规律,并给不同深浅的滩涂进行命名,趋利避
害。这是渔家长期经验找到的规律,虽不起眼,但是不用心揣
摩的话,也是发现不了的。 方伯谦无言以对。
1873年,邓世昌24岁,两年实习期结束,邓世昌在实习过
程中在实际驾驶、管理舰船方面表现出很好的素质和技能。教
员将各个学生的表现情况汇报给学堂,尤其对邓世昌大加赞
赏。学堂将理论学习和实习的情况测评上报沈葆桢,邓世昌、
刘步蟾等人因此受到沈葆桢的褒奖。邓世昌在学生中年龄偏
大,比较老练稳重,沈葆桢很看重他,称赞他是船政学堂中
最伶俐的青年之一。
报国之志
邓世昌的一生,正是经历了中国进入近代史以来遭受外来
侵略逐入加深的过程。他生于广州,更能切身感受到中国遭受
的欺辱。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大量白银、黄金外流,鸦片摧
残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和身体,各个地方的爱国军民纷纷起来反
009
抗鸦片贸易。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广州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的前沿。广州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壮烈
战死邓世昌从小听私塾老师、父老乡亲讲述家乡人民英勇
抗敌的故事,又亲眼看到广州通商之后国人所遭受的欺凌。在
这样的环境下,邓世昌性情善思多虑,时时为国家担忧。
1860年跟随父亲到达上海之后,他学习英文,并非为了继
承家业用于经商,而是认识到中国受到列强侵略,皆因洋人的
船坚炮利,洋人技艺高,器物优,因此,学好英文才能学习洋
人的技艺,才能壮大自己的国家。一日,邓世昌游览黄浦江,
当时英国商船已经可以在长江中下游自由来往。邓世昌看到外
国船只游弋自如,毫无拘束,于是忧心忡忡地说: 中国这样允
许外国船只随意出入,时间长了之后,我们国家的战略要塞都
被他们熟知,如果我们再不根据西洋人的方法设置海军,强固
国防,一旦外国人寻衅滋事,我们拿什么来抵御呢? 与邓世
昌同游的人们听到邓世昌这样说,纷纷赞叹他深谋远虑,心怀
国家。
1871年邓世昌随建威练习舰海上远航,实习驾驶技
术。一日行至渤海南端,在与黄海的交汇处,突然波涛汹涌,
巨浪滔天,但是此时并没有大风,天空也很晴朗。学生们便向
教员请教。教员将望远镜递过去,刘步蟾先接过来一看,大吃
一惊: 好一个险峻所在! 邓世昌也接过来看,只见遥远的岸边
有一座巨大的山岩直插入海,岩头突兀,岩壁陡峭,岸下海礁
010
众多,没有任何船只从那里经过。
教员叹息一声说: 这就是俗称鬼见愁的天尽头 ! 此地
名叫成山头,是山东半岛的尽头,秦朝时秦始皇东巡到这里,
看到大海烟波浩渺,波涛汹涌,只觉得到了天的最东边,所以
赐名天尽头 。 这里水险浪急,素有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
天之说。
众学生听完连连感叹。只有邓世昌连忙取出纸笔,描画海
图: 天尽头这样的地方,既是航海险要之处,也是海疆
要塞!
方伯谦打趣道: 邓兄如此用心,莫非以后要来此险要之处
守防?
邓世昌说: 这难说,但只要是我大清的海疆,我们都有守
防之责。
教员听后称赞邓世昌: 说得不错,我们既然投身海防,就
要时时刻刻以国家海防为重。
虽然这只是此次驾驶实习中的一段小插曲,但谁也没想
到,邓世昌日后随北洋水师驻防海疆要塞威海刘公岛,并在黄
海海战中与舰共沉,用生命实践了自己报国的诺言。
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