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一如既往,本书秉承专著风格。第四版更为精品教材,作者之深刻思考与精辟见解皆载其中。
|
內容簡介: |
本版在系统、全面地阐述民事诉讼各种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原理和运用的阐释与说明,也对原有内容予以充实、增补和调整,进一步丰富了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和理论。
此外,作为一本专著式教科书,本书在形式上亦有三大特点:一为目录设置要点提示,便于知识点的宏观把握及快速查找;二为文中设置问题与思考及知识拓展版块,便于阅读者进一步思考;三为文后设置关键词索引,便于学习者对照查阅。
本书既可为法学本研阶段教学及自学使用,也可为法学理论及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
關於作者: |
张卫平,1979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198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执教。1993年从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赴日本留学,分别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和一桥大学法学部学习。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曾任《现代法学》、《清华法学》杂志主编。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并获司法部、劳动人事部英雄模范、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北京市高校名师等荣誉称号。个人独著《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等九部;合作撰写著作数十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一百六十余篇。
|
目錄:
|
张卫平,1979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198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执教。1993年从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赴日本留学,分别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和一桥大学法学部学习。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曾任《现代法学》、《清华法学》杂志主编。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并获司法部、劳动人事部英雄模范、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北京市高校名师等荣誉称号。个人独著《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等九部;合作撰写著作数十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一百六十余篇。
|
內容試閱:
|
本教材从第三版出版至今大致经历了三年时间。时间虽不算长,但民事诉讼法的变化却不可谓不大。最主要的变化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的出台和民事司法政策的转向。众所周知,基于立法体制、立法理念、立法成本等因素,我国《民事诉讼法》还需要借助大量的细化规则和制度才能有效实施。在我国,有关民事诉讼的大量细化规则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来实现的。而本次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条文又如此之多,达五百多条,足见内容之繁复。因此,作为民事诉讼法的教材有义务认真阐释和揭示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所依据的原理及理论依据。另外,近年来新的政治变化和改革也使得民事司法的导向发生了变化。变化之一在于重新认识了审判的功能和价值,强调以审判为中心,强调程序的公正、强调严格司法和执法,诉讼的调解化或过度调解化倾向正在得到纠正或弱化。司法政策导向的转变使得民事程序的法理和技术再次受到重视。毫无疑问,在这种背景下的民事诉讼法教材是必须要进行修改的。此次教材的修订不仅增加了对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原理和运用的阐释和说明,也对原有的内容予以了充实、增补和调整,进一步丰富了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和理论。
最后,我真诚地感谢法律出版社对本书再次修订的大力支持,感谢刘琳女士对本书编辑的辛勤付出。
作者于清华园
2016年1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