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国情报组织的历史演变英国的情报活动源远流长。进入世界近代史以后,在日不落帝国光环的笼罩下,英国情报界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情报帝国,堪称世界各国情报机构争相效仿的典范。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在国势日渐衰落的影响下,英国情报界的实力无法在世界上独占鳌头,但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估量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近代的英国情报界,世界情报史的发展将会是另一番景象。第一节萌芽时期的英国情报组织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的两个地区诞生了情报机构:其中一个地区是意大利,另一个地区则是英国,读者对此不会感到惊奇。因为直到近代,神秘而无处不在的英国情报局,对于广大公众来说,在它的名字下汇集了间谍活动的全部声望和全部憎恶。在这种夸张的见解中,人们会发现这是悠久而光荣传统的结晶。[法]让皮埃尔阿莱姆:《古今谍海秘闻》,陆福忱译,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0页。实际上,从古代到资产阶级革命前后,伴随着内部权力斗争、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之间冲突和纷争的出现,为达到保护自身利益,夺取他国利益,争取战争胜利等目的,英国统治者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情报活动。尽管受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和制约,英国情报组织的规模较小,进行的情报活动较为简单,对情报的认识、搜集和运用水平较低。但作为英国情报组织的萌芽阶段,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小视,因为此后英国情报组织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活动或多或少都能在此寻觅到踪迹。一、在战火与权力斗争中萌芽英国在战争中首次对情报的应用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英国的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在率军与丹麦大军交战时,遭遇多次失败。阿尔弗雷德大帝于是避免与强敌的主力决战,并逐步收拢残部,积蓄力量。阿尔弗雷德大帝亲自伪装成行吟诗人,在一群江湖艺人和乐师的陪同下,混入丹麦大军中,表演一些杂技和魔术,所到之处,颇受欢迎。他仔细观察丹麦大军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和作战情况。当时丹麦大军已扎营过冬,准备来年再战,以彻底歼灭英国的抵抗力量。阿尔弗雷德大帝观察到丹麦大军纪律松驰,靠掠夺附近地区的财物和女人过着舒服的生活。安逸的日子已经腐蚀了这群北欧海盗。通过实地侦察,阿尔弗雷德大帝发现了丹麦军队的致命弱点军队庞大,军需供应却处于无组织状态,只能靠临时抢夺来维持,无法维持一场长期的战争。回到自己的营地后,阿尔弗雷德大帝制定了针对性的战术,不与丹麦军队进行主力决战,而是利用地形,通过运动骚扰和疲惫敌人。同时,派出巡逻队阻止丹麦人的抢劫行为,切断其军需供给。终于在饥饿和疲惫的双重打击下,丹麦人乞求和平,退出了英国。然而,这只是君主根据需要,临时派遣一些业余间谍,甚至身先士卒获取情报的一种随机、无组织的活动。但从那个时代起,英国的情报传统就一直被保持下来。亲自实地侦察的阿尔弗雷德大帝9世纪之后的数百年中,在与天主教会和欧洲大陆强国的斗争中,英国人逐步克服了自己的保守思想,认识到驻外使节如能向他们提供有关别国政策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的情报,将是很关键的。[英]理查德迪肯:《英国谍报史》,乐爱妹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在都铎(Tudor)王朝时期(14851603年),在威尼斯大使们猖獗的情报活动的强烈刺激下,英国开始从事初具规模和较大影响的情报活动。亨利七世(Henry VII)在即位前,被敌手逼得无处安身,因而亲身体验到随时掌握敌手的动向是十分重要的,于是在即位后开始在国内外招兵买马建立效忠于己的情报队伍,并第一次开始向非交战国派遣间谍。为了不使这些间谍受到怀疑,便让人们在圣保罗大教堂对他们进行诅咒,把他们纳入他的敌人的黑名单,以示他们的失宠。但是这支队伍工作起来却拖泥带水、效率低下。重视情报的英王亨利七世亨利八世(Henry VIII)即位后,因为在外交上执行孤立的政策,对在国外的情报活动并不感兴趣,所以这时英国仍缺乏一个专职情报活动的组织,大臣们设置的恐怖网只是为了调查对社会不满的英国上层人物和监视外国人罢了。亨利八世还利用宗教改革运动宣布新教为英国国教,同信奉天主教的罗马教廷正式决裂,从此,双方在宗教上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亨利八世随后废除了自己儿子爱德华六世(Edward VI)与苏格兰詹姆士五世(James V)之女玛丽(Marry)的婚约,因为后者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玛丽又嫁给了法国的王太子即后来的弗朗西斯二世(Francis II),可惜她的新君不久即于1560年命丧黄泉,玛丽被迫返回苏格兰,并提出要做其表妹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继承人,于是玛丽与伊丽莎白就此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站在玛丽身后的有罗马教廷、西班牙、德意志和英格兰国内的天主教徒。在这一时期之前,国家的政治和军事事务相对来说都很简单,并且是由少数人掌握着。几个间谍一旦打入到这些人中间,就可以搞到一个国家所需要的全部情报;这些孤立的间谍由君主控制着,有时由大臣们掌握。但从文艺复兴时起,更确切地是说从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起,政治冲突已经不是国家间的一对一的冲突;通过联盟或同盟等手段,这种冲突已经扩大到整个欧洲;国王们拥有的已经不是一支,而是几支军队;许多新的考虑,财政或经济方面的,把政治问题复杂化。所有这些考虑导致了当地间谍的成倍增加,唯有这些间谍才能够窃取到数量更多、种类更全以及更复杂的情报。设置当地间谍同他们在间谍网中的编制地位有关,需要在目标附近建立支援基地,采取一定的后勤补给方式;也就是说要建立情报机构。通讯手段的改进使得情报机构的建立成为可能。[法]让皮埃尔阿莱姆:《古今谍海秘闻》,陆福忱译,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伊丽莎白一世的利器英明的情报领袖弗郎西斯沃尔辛厄姆(Francis Walsingham)爵士和他领导的情报机构隆重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次,由于英国驻法大使尼古拉斯爵士病重无法亲自写信,就请年轻的沃尔辛厄姆代他给伊丽莎白一世和国务秘书塞西尔写信。伊丽莎白一世和塞西尔对写信人的睿智留有深刻的印象,沃尔辛厄姆从此赢得了英国宫廷的欢心。沃尔辛厄姆本人也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主动向塞西尔呈送情报,并在一份情报中提醒女王留神她的食品和床上用品,注意检查家具,以防有人暗中下毒。沃尔辛厄姆还列出了有积极反对伊丽莎白一世之嫌的人的名单,这些人刚刚到达英国。[英]理查德迪肯:《英国谍报史》,乐爱妹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之后,沃尔辛厄姆青云直上,位至女王的首席秘书、枢密院成员和情报机构负责人。但终其一身,其兴趣都集中到了情报工作之上。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与其情报头子沃尔辛厄姆在其情报生涯中,沃尔辛厄姆致力于达到两个目标:其一为揭露反对伊丽莎白一世的阴谋,其二为使英国免遭外国的进攻。然而,当时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在情报工作上花的经费比英国更少的了,这使沃尔辛厄姆时常得自己花钱补贴公用。除了利用驻外大使和各色间谍深入欧洲大陆获取情报外,沃尔辛厄姆还在伦敦的寓所里建立了一个在当时来说非常高级的密码部。这个部门从事翻译收到的情报、截取破译敌方的密码情报以及伪造文件。在高效情报活动的保障下,沃尔辛厄姆掌握了玛丽阴谋暗杀伊丽莎白一世的计划,逮捕了包括巴宾顿在内的六名英国内间,并借此把玛丽送上了断头台。同时,通过多年的努力,沃尔辛厄姆还在海外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间谍网络,并在西班牙进攻英国之前开始发挥作用。通过足够多的情报,沃尔辛厄姆确信西班牙正在组建庞大的无敌舰队,准备进攻英国。随后,沃尔辛厄姆又派遣间谍去西班牙侦察无敌舰队的备战情报及进攻计划,他还利用情报大耍阴谋,让热那亚的银行家不同意或至少推迟给西班牙提供贷款,从而使英国情报机构控制了西班牙备战工作的财源。总之,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情报工作能有所成就,这首先要归功于沃尔辛厄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是由他自己为情报活动支付费用。最后,为了庞大情报网络的高效运转,沃尔辛厄姆几乎破产。Christopher Andrew,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The Making of the British Intelligence Community(New York: Viking Pr),1986,p1在去世前,沃尔辛厄姆立下遗嘱:考虑到我所欠下的庞大债务和留给我妻子和儿女的拮据状况,为了我的躯体能愉快地复活,我的丧事须从简,不必安排像我这样地位的人通常所应得到的那种特殊仪式。[英]理查德迪肯:《英国谍报史》,乐爱妹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但与现代的国家情报机构相比,尽管沃尔辛厄姆创立的情报机构规模不大,工作范围狭窄,而且很不全面,但当人们考虑到这种情报活动的大部分经费是靠沃尔辛厄姆个人资助的,而且他经常通过抵押自己并不丰厚的财产来借款维持情报工作时,人们就会认为,他的情报机构工作效率已经很高了。所以不少人认为,英国的情报活动发源于斯。《纽带》编译组编译:《英澳新加美五国安全情报组织》,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1603年,终生未嫁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詹姆斯一世(James I)建立了斯图亚特(Stewart)王朝(16031714年)。号称基督教徒中最聪明的傻瓜的詹姆斯一世不仅在制订政策时犹豫不决,而且还常常泄露手下情报人员的机密,或一会答应给他们大笔经费,一会又收回自己的诺言,从而失去了获得良好情报渠道的机会。外国人和英国外交官都不信任詹姆士一世,因为他不仅吝啬,而且喜欢胡言乱语,不善于保密,更保守不了国家机密。凡是与情报有关的事,只要詹姆斯一世听到,就会滴水不漏地告诉西班牙驻英国大使。因此毫不奇怪,英国情报机构煞费苦心为他得来的机密情报又传回欧洲大陆各国的宫廷里。此外,早期的斯图亚特王朝还大幅度地减少了与欧洲大陆的外交往来,这致使沃尔辛厄姆终身建立起来的卓有成效的间谍网络逐步解体,英国的情报工作也随之逐渐衰败。二、资产阶级革命后的重振17世纪中前期,随着资产阶级在英国的兴起,国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日深。终于在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在战争中,克伦威尔(Cromwell)的新模范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