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为进一步宣传、推介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本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了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本书为该文库 系列一16本中的一种。
2. 本书汇编了李锦全教授发表的部分论文,这些论文均为作者在哲学学科领域的优秀的研究成果,对该方向的研究人员具有切实的参考价值,对普通读者提高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系列一
张磊自选集
陈金龙自选集
詹伯慧自选集
桂诗春自选集
李锦全自选集
梁桂全自选集
莫雷自选集
蔡鸿生自选集
黄淑娉自选集
姜伯勤自选集
饶芃子自选集
夏书章自选集
罗必良自选集
蓝海林自选集
黄天骥自选集
陈鸿宇自选集
|
內容簡介: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但经历变化又是纷纭复杂。先秦时期已产生众多的思想流派,以儒、道两家传世*长。儒家是从孔、孟到程、朱的承传发展成宋明新儒学,道家则由老、庄衍化到汉、晋时期出现道教与玄学的分流。当时由于佛教的传入,经过慧能、宗密的中国化和柳宗元统合儒释的认同,佛教与儒、道列为三教,再经过宋儒对佛、道哲学的吸收,三教思想的矛盾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有所创新。本自选集的前面几篇论文,对此有详细的阐述。
明朝中叶后出现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由黄宗羲、戴震等亦表现出早期启蒙思想,但清王朝并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鸦片战争失败后走向危亡,由此,思想上出现救亡压倒启蒙的双重变奏,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在五四运动后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文化能否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本自选集后面的几篇论文,就是表达这方面的意见。
|
關於作者: |
李锦全,1926年生,广东东莞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广东儒学研究会会长、岭南理学研究会会长、广东朱熹学会思想研究会会长等职。多年来从事中国哲学思想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个人专著、合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与萧萐父主编的全国高校统编教材《中国哲学史》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发行10万多册,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别学术成就奖,获中山大学第二届卓越服务奖。与方克立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八五重点规划课题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出版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获第九界中国图书奖,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领域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