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类型北京是建筑学院的创新设计课程,自2006年起经过7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与经验。在我国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思潮、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建筑师的主体观念和业主的自觉意识日趋强化,导致现代建筑突现新奇、怪异、脱离使用需求的特点,产生建设性破坏等严重后果。该课程鼓励选课同学从观察与体验北京的城市生活出发,建构建筑的创作逻辑与方法,并完成既容纳与展现城市生活的、又体现建筑师个人视角与情感的建筑。本书面向建筑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系统介绍启发互动式教学的方法与组织,书中通过对于部分精选设计作品的深入解读,帮助广大建筑学生乃至从业者理解理性设计的逻辑建构过程和方法,其中很多作品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与前沿性,对于推动城市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
內容簡介: |
类型北京是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专题设计选题,作为北京系列的第三部,本课程聚焦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坚持开放式教学理念,关注本土文化,倡导学生对现有建筑空间类型与市民生活形态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基于对建筑原型的分析,改进原有的建筑功能与类型,探索新的建筑类型。本书选取 20062013年部分优秀学生作品,力求为读者呈现类型北京的多元思考与探索,并希望传达这样一个基本信念:基于人类需求的建筑设计,既源于生活本身,又可以影响和引领生活。
本书适合具有一定建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基础和设计能力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在提高设计能力的同时,加强其对城市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思考,提高独立研究能力。
|
關於作者: |
程晓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建筑系副主任教学、科研和学术情况:专业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承担本科二-三年级建筑设计、毕业设计和研究生设计专题1-2等设计课程,为建筑学专业研究生设计专题1-2的课程负责人,所负责的研究生建筑与城市设计(简称:国际联合设计)2013年入选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本人排名第2)个人主要科研领域为建筑与城市更新、居住建筑及老年人建筑设计,已出版《老年住宅》一书(排名第2)
|
目錄:
|
自序:北京系列十年记从饮食北京、电影北京到类型北京单军1
Preface:ADecadeofBeijingSeriesShanJun7
类型北京:一场教学相长的盛宴程晓青15
01互动设计|CO-DESIGN阮昊傅平川001
02爱情北京|BEIJINGLOVE郭璐蒲洁宇015
03寄生胡同|PARASITISMALLEY郭一茫张婷029
04书园|BOOKGARDEN钱晓庆陈晓兰041
05绿环|GREENRING陈茸张健新051
06定位|GPS王钰李若星063
07灰线|GREYLINE韦诗誉刘隽瑶075
08镜像北京|MIRRORBEIJING宋壮壮曹梦醒091
09上城下铁|UNDERGROUNDCITY伍毅敏李明扬105
10水塔|WATERTOWER郑旭航余地117
1110分钟北京|10MINBEIJING杨心慧熊哲昆刘芳铄129
12留声|RESERVEDSOUND吉亚君李晨星141
13衣栈|SHOPINN高菁辰张晗悠153
14书盒|BOOX杨天宇郭嘉169
15轻轨桥下|LIGHTRAILMARKET程思佳厉奇宇191
16地铁书站|BOOKSSS韩冰邓阳雪203
17围城|WALLBLOCK党雨田谢殷睿215
附录:类型北京作品名单227
致谢
2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