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现包括城乡在内的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是我国政府的目标。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应该说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依旧没有实现“均等化”的目标,那么如何衡量我国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呢?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巨大,农民满意吗?虽然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但是现实中存在着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引致该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原因究竟是什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政府官员的公共决策?如何真正地克服政府官员内在的不太偏好向农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阻力?该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可以为政府今后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从而使得本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關於作者: |
刘成奎,经济学博士后,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尤其是关于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等。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政府偏好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公共选择与政府偏好
第二节 政府偏好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证分析
第三章 媒介信息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媒介信息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的影响机理
第二节 地方政府偏好、网络信息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
第四章 激励机制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财政分权激励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第二节 晋升激励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第三节 自豪感激励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第四节 相关政策建议
第五章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果评估
第一节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
第二节 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估:以湖北省新农村为例
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A—1 城乡基础设施数据(2004—2011年)
附录A—2 城乡社会保障数据(2004—2011年)
附录A—3 公共卫生数据(2004—2011年)
附录A—4 义务教育数据(2004—2011年)
附录A—5 城乡信息指数数据(2004—2011年)
附录B—1 湖北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