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不一样的佛法演讲集,涵盖了佛门大德白云禅师海内外演讲的精粹,针对世人面临的普遍问题,揭示佛理,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作品语言浅白,以平常事物为切入点,告诉世人,真正的修行,是修养自己,修养自己的身口意。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台湾千佛山开山宗师白云老禅师弘法数十年来首部演讲集,同时也是在大陆首发,涵盖了他1999年至2003年间海内外的精辟演讲。白云禅师以平常事物为切入点、以聊天的形式阐述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学佛不是背经典、学知识,学佛是用佛法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佛法不是保存起来的佛经,佛法是优化生命的智慧。修行不是打坐、念经,修行是修理自己。
|
關於作者: |
白云禅师(19152011)
当代亦禅亦密大成就者,台湾千佛山开山宗师。籍贯湖南益阳,1935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中文系,7岁出家,21岁受比丘戒。此后常行脚于大江南北,以至塞外边远地区。遍参潜隐善德,并曾朝礼印度、尼泊尔等佛教圣地,当时行脚僧皆称其为梦头陀。一生深入经藏,阐经立论不辍,著作等身,为后学提供探究如来法义之敲门砖。于2011年在高雄圆寂,享年97岁。
|
目錄:
|
禅的内心世界 001
好好开拓自己037
谈心061
尊重与珍惜089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113
从生活中认识佛法145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183
自清凉而无碍225
|
內容試閱:
|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
今天的主题,是有关修行的问题。修行,如果不知道其要领,会把方向弄错,而修养是从修行慢慢累积起来所完成的内涵。
修行是什么?修正我们的行为,谈的是身、口、意,也就是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意念的行为。身体和言语的行为,是外表的行为,人人能看得到、听得到的,而意念的行为是内在的行为,别人用肉眼看不到的。可是,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发起的力量,来自于意念,也就是内在的行为,它完成一种力量,使身体、言语表现行为。
人的行为表现,往往依于自己的意念,以自我意识去表现。在这中间你会发现,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中,所完成的修养有多少,就能确定行为表现的好坏。因为,依于自我的意念往往使身体、言语行为表现得不理想,甚至会造成伤害,所以我们才要去修行。
经典里谈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为,可是太多学佛的人,把修行当成找个法门照着去做。昨晚,我提到找些方法念佛、学密、学禅、学净土找个方法是因为自己还不能做主,需要依赖,使身、口、意行为不要有偏差,造成伤害。
修行人刚开始依赖这些是必需的,但是,绝不是永远地依赖就能有修养,就能培养智慧、求得解脱,甚至证得道业,而是要从身、口、意上面去着手,唯有身、口、意的行为做得了主,才不会犯错、造成伤害,甚至还可以帮助别人得到利益。这里要说明一点,帮助别人得到利益,首先,自己要得到利益,也就是说自己先要有修行,完成修养才行。
至于求解脱、证得涅槃,解脱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去表现的行为,它包括外在的、内在的。而涅槃是最后的目的。为什么要修正身、口、意行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像工作、事业、学业,或多或少会伤害别人,或使自己受到伤害。因此,才要去修行。
佛陀的道理、方法教我们去调节身、口、意行为,使之不要出错,不要造成伤害,得到利益。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在修行的过程中,欢欢喜喜承受它的果报,不管是善的、恶的,或苦的、乐的,业报受完,清净了,可以成就道业。此漫长的过程即是修行。
修行到达圆满的境界,就是最后的结果。我提醒各位,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只是暂时的依赖,这点要特别注意,不能永远都只依赖这些。不是常有这种现象吗?譬如,你到寺院,听佛法介绍,这时自己可以做主了,心里面也很清净、欢喜。可是,一旦法会结束,当你走在回家的路上,原来的问题还是存在,那是为什么?
因为,法会只是让你暂时完成心理目标上的转移,除非你在法会中能得到好处。所谓好处就是价值,什么价值?从道理、方法中,发现你平常所不知道的,去理解它,比平常知道的更深入、更增上,当法会结束,走在回家的路上,就会欢欢喜喜的。然而,不是参与法会时的欢欢喜喜,而是事后要欢喜得起来。这种欢喜,就是你得到的利益。
所以,我们常说,学佛要去学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才不会被迷惑、才不会起烦恼,最后就可以表现出修养。可是,要怎么样去着手?我提出三多政策,什么叫三多?多看、多听、多问。
多看,看什么?不管是看经典,看别人的行为表现,还是参与共修法会,都可以。在这里讲多看,不是单一的看,譬如说看经典,经典并不容易了解,因为有太多的名词、名相,所以,要去看不同的注解、不同的心得、不同的特色。看了还不够,还会有问题,没有关系,至少你已经收到很多的资讯,看完了有问题,要去问。
一般讲开示,开示什么?当你有问题去请教,不能只问一个人,而要问不同的人,在这中间会汇集很多资讯,多看了,也多问了,还要多听人家讲。为什么要多听人家讲?因为同一部经典,自己看了,有问题去问,再听别人讲,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汇集到更多的资讯,才有比较的机会,才能去选择,但是,这种比较、选择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
譬如,刚开始你会从很多资讯中比较、选择,选择多了,还要再做比较,比较之后再选择,最后才会找到你自己所需要的。讲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有直觉的反应:那要花多少时间?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成就是在一刹那间。也就是说,刚开始,必须要尽可能多次地去接触,才会有机会去认识、了解、发现。然而,那并不表示是去发现经典里面的关键点,譬如说成就道业的法门,不是发现这些,而是发现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喜欢什么。
佛教的经典那么多,不是别人告诉你,什么经典最好,就去研究那部经典,而是多接触,从中去认识、了解,发现自己喜不喜欢。如果喜欢,还要考量自己具备的条件够不够,这里面就关系到时间、空间,以及本身具备的根机、智慧。你喜欢而条件又具足,这时候就可以抓住它,不要再改变了。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人一开始就想抓住些什么,或者抓一点,做一做不行,换一个抓一点,过一段时间不行,又换,抓来抓去,最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学佛没有得到要领。因此,多看、多听、多问是汇集资讯,充实自己知识、经验的最好的方法。如此,是不是就可以发现自我、调理自我、改变自我?那又涉及平常所讲的法门。法门从哪里来?中国佛教有十大学派,你不一定要统统会,即使是一个学派,也不一定要统统会。你在里面抓住一样,就可以找到方法。
譬如《法华经》,一部《法华经》里面有很多品,从中抓住一品就够了。为什么在日本,依于《法华经》里面的几品,就能建立起一宗?因为在家学佛,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可是一定要把握,刚开始千万不要一下就想抓住一点什么,应该多接触、多汇集资讯,在这中间慢慢地去认识、了解,然后发现自己。就像盖房子,基础打好了,想盖什么样式,都没有问题。如果只想盖房子,不在乎基础,房子再漂亮也维持不了多久。
我接着介绍一些法门。首先要知道一些观念,佛教依于十大学派,只有两个法门可以即身成佛,也就是当生可以成佛:一是禅宗,一是密宗。可是这里所讲的密宗不是日本的东密、西藏的藏密,而是藏经里面的密教部。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学密绝不是说去学一个密法、念一个咒语、结一个手印,然后做观想,一辈子守着这个东西,那是不可能成佛的,最多只能说依赖它,少做一些错事而已,要见道很难。
因为,真正的密宗,有它的仪轨,而且相关的咒语也不止一个。就算是密宗里面的法,也关系到很多的咒语,以及一些仪式的进行,甚至关系到戒律的要求。很多规范,绝不是时下所讲的,教你一个咒语,结一个手印,去观想,就是学密。要即身成佛,没有那么简单。
禅宗也可以即身成佛。但是,禅宗比学密还苦、还难。以密宗来讲,以前西藏的密勒日巴,苦行到什么程度?在苦行的中间显现了多少的因果感报?当然密勒日巴并没有成佛,只是他无始以来的业、过去世已经清净了,可是当生的业,因为做了太多的恶法,造成了伤害,所以他没有机会成佛。禅宗里面的苦比他更苦。禅宗的苦在哪里?在你心性的磨炼。
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化身)行修忍波罗蜜时,人家打他,他躺在地上,跟人家说:我站着比你块头大、个子高,你打我很累,我躺在地上,你用脚踢,会舒服一点。话又说回来,这种境界并不高,因为人家打他,他已经挨打了。真正有修养的人,人家一出手,不会先挨打,可以躲过去的。如果人家打你一个耳光,你还捂着脸说你为什么打我,那是没有修养的,为什么?忍波罗蜜的忍又在哪里?
忍波罗蜜讲什么?安忍。一般讲忍叫忍辱,梵文不叫忍辱,而叫安忍,平安的安。安忍是什么?首先人家打你,你捂着脸问他为什么打你,已经不安了。依禅宗的心性磨炼,要跟自己过不去,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随时随地都要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感觉有一点点太过于安乐,有太多的空闲,这时便是精进的时刻,唯有精进才不会有太多的空闲,才不会懈怠、放逸。
除了心性磨炼外,还要懂得许多的道理、方法,至少要知道禅定的修养。很多人谈禅定,都以为是盘着腿,坐在那里,眼睛一闭,什么都不想,入定了,叫禅定。土地公木雕像坐在那里,一天到晚都不动,而且每个土地庙都挂布条子有求必应。但其实木头和去祈求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因此,禅定绝不是盘着腿,静下来,就入定了。
什么叫入定?定,我们讲四禅八定,先要从四禅天着手,然后进入到四禅定,四禅定完成了,再进入到四无色定,最后进入到灭尽定。讲了这么多,都只是些名词。修四禅天有禅定的样子,但最多只能到天道,甚至你把四禅定、四无色定完成了,还是在三界内,为什么?只到达无色界的境界,并不表示就能成佛、成菩萨,必须要到达第九定灭尽定。什么叫灭尽定?于生不再起,于灭也不需要了,这是涅槃的境界。
话又说回来,进入涅槃不一定就是佛,还得看你的愿力世界,这是依于成就佛陀的条件,完成的法身,具备变化身的条件。佛也有定的境界,佛陀定的境界叫什么?如来定的境界叫那伽定。
那伽定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出入静动自由,不受限制。到达佛的境界就具备这种定的修养,从四禅天到最后一心到乐。什么乐?也是依于禅定的思想,内在的包括想念跟意念,里面充满了乐,才能完成四禅天,到达了这种境界,才有机会进入四禅定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定,是在四禅天的基础打好上,慢慢提升的一种境界,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每个人随时都可以做到,只是能不能够维持下去就因人而异了。偶发的四禅定境界,在生命过程中,都可以发生,可是以禅宗修养来讲是不够的,必须要进入到四无色定的空处定。
空处定是什么?就是把原有乐的境界,平静下来,凡所有的有都已进入空,也就是说在意念中没有我。没有我,拿什么去修呢?因为他在的没有物质的、精神的,我的存在,而完全定位于法的我,可是,它还是空的境界。
所以,往往四禅定完成,进入到空处定时,最容易着魔,着什么魔?色、受、想、行、识的五阴魔,因为他一切皆空,就会变成这样子。因此,空处之后要进入到识处,就是我们讲的认识的识或者唯识学的识。识是什么?是了别,要明了辨别,即是要明辨是非,不参与是非的境界。进入识处以后,可能局限于时间、空间,还是有一个范围,要提升到遍一切处,不管什么样的地方、人、事、问题发生,都做得了主。如此,并不表示完成了,为什么?你要想,粗的现象可以做到,还有细的,甚至微细的现象,能不能做到?这就要到达第八定非想非非想。
这里不做太多解释,只是谈禅宗修禅定的基本功夫。至于禅,我们谈到些观法,譬如说不净观、白骨观,谈这些观法,大家要了解,不要搞错方向。不净观一定是太过于执着漂亮、潇洒、帅气,或产生欲望,有这种欲望就是不净。观不净是什么意思?因为有这种执着,才叫你去观不净。如果这种执着不会造成道的障碍,也不需要不净观。白骨观也是如此,太过于执着执着于自己的生命。
当然,观法太多,至少在般若部里谈到,有八种想观,其实加起来应该有十六种想观。在这里不谈这些理论,只谈一些概念,而禅宗也不是一般人所讲的修禅定就可以了。禅是什么?外表是静态的,内在是动态的,所谓外静内动。因为,它必须要运用思想、发挥智慧,运用思想要有条件,要靠平常的修养慢慢形成,要磨炼自己的心性,磨到没有火气、没有自我。
至于修净土,昨晚我提了一些概念,只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够,必须要知道四十八愿里面的内容,还要搞清楚九品莲台,以及带业往生的问题。如果这些搞不清楚,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对西方极乐世界太陌生,对阿弥陀佛也都是陌生的。
很多人说念佛愈简单愈好,譬如念阿弥陀佛,连南无两个字都不要了,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我告诉各位,你拼命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一直在问你叫我做什么,你却始终不回答。因此,真正念阿弥陀佛,必须要加上南无两个字。南无是什么意思?亲近、依靠。所以,有些人把佛法浓缩到比现在的速食还简单,那并不正确。
当然,佛法里面涉及的法门,有学理的,从学理中可以发现法门,也有专门的方法,从里面也可以发现法门。譬如说六波罗蜜,翻成中文为到彼岸,如果加上前面的字,讲忍波罗蜜,忍就可以到彼岸。而忍到彼岸做什么?从苦的方面,如果能忍就能到乐彼岸。概念上是对的,可是要了解,忍是一种方法,必须要懂得忍的方法,才能离苦得乐,才能到达彼岸。
又说忍,佛法里面的忍别人毁谤我、伤害我,我忍了,但还不能讲出来,讲出来就不是忍。
这是因为不懂忍的方法,只知道忍可以到彼岸。忍是要安忍,如果自己的心性或意念不能安定下来,那叫压迫自己、抑制自己。六波罗蜜是六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障碍要能用这些方法突破,离苦得乐,此快乐是法乐佛法之乐。所以六波罗蜜,真正讲的是六种方法,这六种方法可以帮助你离苦得乐。到彼岸要这么去认识。
然而,六波罗蜜只是个基础,《般若经》里面谈到十波罗蜜、九十波罗蜜等等,从粗慢慢发展到细。像受戒,在家居士刚开始受五戒,慢慢受菩萨戒。又像出家的戒律,那么多的戒,也是从粗的、基本的戒,慢慢愈来愈细。
佛法由粗到细,譬如烦恼来了,至少可以有方法沉住气,因为人绝不会无缘无故生起烦恼,一定是因人、事而起烦恼。如果平常在修行上面下足功夫,具备了一些修养,当人或事引发烦恼时就比较能沉住气。
谈戒、定、慧做什么?戒是因为人会造成违犯、侵犯。这种侵犯是什么意思?会造成伤害,所以需要有戒。翻成白话是不犯为戒,也就是不会去侵犯他,就不会造成伤害,就是学戒守戒。
定是不乱,譬如说,烦恼快起来了,首先要能定下来,不要使自己乱了阵脚,而且不要马上去反对或对立。所谓反对、对立是什么?反对是拒绝听对方讲的,说,你错了,不可以这样,不应该这样对我。然而,不能这样就算了,需要用智慧去处理这些问题,烦恼才不会生起。
学佛是学戒、定、慧,学了它,可以达到无漏的境界。可是我们常常喜欢自作聪明,拿戒、定、慧对付贪、嗔、痴,这是我昨晚所讲的,我们以为戒、定、慧是武器,贪、嗔、痴是敌人,拿武器去打敌人,去消灭贪、嗔、痴。常常有人讲,勤修戒、定、慧,消除贪、嗔、痴,这不是佛讲的,而是人说的。戒、定、慧是从修行而得到的,贪、嗔、痴是业,也是造作而成的。因此,戒、定、慧绝不是拿来当武器对付敌人用的。
所以,修个法门,学了这法门以后,这辈子就守着这个法门。在家学佛没有那么啰唆,是最简单的。譬如说戒、定、慧,每天你的戒,不一定守得很严谨,可是,至少你每天都在学着做,那就不得了了,像五戒,每天都学着做,就已经很不错了。
譬如定,在家居士,每天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外,剩下来的时间,如果有三分钟到五分钟能够完全静下来,不只是粗的意念没有了,连细的意念都不会产生了,那就是位大修行人了。大家可能会认为这太夸张了吧!三五分钟不是很简单吗?大家如果不相信,回去试试看,让自己静下来,闹钟最好不要有滴答声,设定三分钟或五分钟。为什么?因为听滴答声,也可以听个三五分钟,那就不是修行。
智慧的慧可以说是从多看、多听、多问慢慢形成的。佛法经典上谈智慧,智叫阇那,翻成中文就是知识跟经验。世俗也有智,也就是世俗也有知识、经验。其实佛教里的道理、方法,也是知识、经验。总括起来,世间的以及经典上的,都叫作智。慧是般若,它是什么意思?运用已经有的知识、经验,使它表现出来,产生价值,而且这种价值肯定是有利益的、好的。慧以智为基础拥有的智愈多,表现出来的慧的力量就愈大,拥有的智少,表现的慧的力量就小。
从昨晚到现在,我所讲的都是智,把这些智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最后所显现出来的就是慧,就是般若。所以,阇那、般若,不了解它的含义,往往会把智跟慧放在一起,其实,它们还是有分别的,这都是学佛的基本观念。
谈到这里,好像还没有进入这次的主题开拓自我。其实如果依照前面谈的道理、方法去做,现在你们就已经有本事开拓自我了。怎么说呢?
学佛的人容易犯一种毛病,总认为自己体弱多病、运气不好或遇到种种困难都是因为业重的关系。如果这么说,有谁业不重呢?说业障重,是善业重,还是恶业重?善业是乐,恶业是苦,可见谈业障还得要知道业的成分,要说得出是善业还是恶业呢!其实不论是善或恶,成障碍的才是问题,否则善、恶不过是造作行为完成的因而已。当下欢喜承受可使之化解,将不致成为障碍,可是人们往往将不好的归咎于业障,说是业障太重。所以平常若有人问我:老师父,是不是我业障太重了?我老是遇到阻碍。我会开玩笑地说:你是不是善业太重了?他说:应该是恶业!接着我问他:既然是恶业太重,怎么你还有这么多空闲去烦恼?
人生有苦有乐,这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无始以来,人所造作的业实在太多了!但是既然能造作成业,为什么不能修行成道呢?这两种不同样是行为吗?每个人的我不仅仅是那个代表性的名字,人人都有不同的知识、经验、遭遇和因缘,尤其是我们各人有各人的潜力!
当火灾发生时,父母常不顾性命抢救自己的孩子,那是种潜力。甚至也有在火灾发生时,独自在家的女主人不顾一切冲进房里将贵重的东西一箱箱迅速搬出屋外,等到消防人员赶到灭了火,人家看她瘫坐在那一大堆箱子上面,就问她:是谁帮你把这些东西搬出来的啊?她说:是我自己!再问她能不能把箱子搬回屋里去,她看一看,摇摇头说:没办法!这也是潜力。在最紧要的关头往往能显现出一个人惊人的潜在能力!
每个人都有他的潜力,这种潜力需要因与缘来引发,可是缘要我们去寻找,绝不可能坐在那里枯等缘,缘就会来到。缘,有待寻找,但不是攀附,不是攀缘。寻找什么呢?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无不是在追寻!可是如果用侥幸、幻想、理想主义的方式去寻找,那是什么都找不到的。所以佛法才告诉我们道理、方法,在八正道里也提示有正念,要我们观照自己的意念,看它是不是正当。虽然意念正当未必就具足缘,不过,起而追寻,可能会得到机会。若只是等待,恐怕永远也等不到机会。
缘,不会自动找上你。寻找,或将是个引发潜力的机会。再说一个有趣的现象:花钱买彩券就会有中奖的机会,不是吗?可是如果连彩券都不买,只希望中奖,那是不可能的事!当然,这只是譬喻,不是鼓励大家去买彩券。从生活上浅显易懂的事来谈,能使佛法的道理、方法更容易理解。可是现实生活中究竟要怎么去开拓自我呢?人都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其实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的那个我。为什么?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别人错在哪里、有什么缺点,可是自己的那个我,即便错了仍一个劲儿地找理由掩护。
佛法告诉我们如何去调理自己的那个我,将业我转变为道我。当然这种转变不会像操作电源开关那么简单,而必须从修行上面下功夫,得脚踏实地地从身体、言语、意念的行为上着手。
佛法强调自我的调理,提示人们从身体、言语、意念的行为着手,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无不是从身体、言语的行为发展出来的。身体、言语的行为,来自于内在意念的推动。换句话说,意念是种力量,身体、言语是工具,由力量推动工具,才会有所表现。可见,修行不离现实生活,处处有发现自我的机会。不过,这很可能只是一种分别的自我意识,需要借助自我的调理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调理自我涉及五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我的内涵,也就是五蕴──心的变化作用。例如人与事的问题一发生,引发了色蕴。从所看、所听、所接触到的种种,生起喜欢或讨厌的分别与感受,接着就会想到要怎么做,做了之后,完成结果。
想是五蕴的想蕴,想到怎么做就是行,想行的最后会得到识的结果,也就是经过认识而肯定的一个结果。
例如口渴了,最好的方法是喝水。除了水以外,也可以选择其他饮品止渴,但这些都是世间的现象。佛法告诉我们的是:只要是能帮你止渴的方法都是对的,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这时候的目的是要止渴,喝什么都可以。但是人就是习惯做选择,如果这时候倒一杯热茶给你,你可能会生气地说:为什么给我一杯那么烫的东西?
一个真正有修行、有修养的人不会这样。口渴的时候猛灌冰水,冰水喝得愈多愈不解渴,而且这样会让人心烦意乱,边喝边冒汗,连静都静不下来,意念中当然除了渴还是渴。相反的,如果喝的是一杯热茶,就算再渴都得耐心地慢慢吹凉它,每次只能喝那么一点点,边吹边喝,所以早将意念中那个渴的念头摆在一旁了,眼前就只有慢慢来,吹一下,喝一下的意念。
这么来说,可能大家会想:这是佛法吗?其实修行就是这么慢慢来的!所谓十字街头好参禅平常心即是道处处皆佛法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那无非是要我们好好地发挥自我的潜力。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懂得一些道理与方法,也有些修养,但为什么一面对缘境就不能表现出来?听别人讲,好像自己都会,也都懂,真正遇到了却不是那么一回事。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就是我说的有智无慧,不能将智发挥成为力来用,显现出慧来。
人的这个自我,要培养知识、经验,丰富智的内涵,才能在面对人与事时,在问题发生或烦恼生起的时刻,运用平常所积累的素材化解问题。一旦问题化解了,显现的就是般若,就是慧,原先的问题即归之于价值、饶益的结果。所以,学佛要把握的大前提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论身体、言语,还是意念的行为,都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使自己受到伤害。佛教徒一般来说可以做到不伤害别人,却难保自己不受到伤害,甚至在别人亏欠自己的情况下还会一再找理由说:唉,算了!就算是前一世我欠你的这只能算是佛教徒,谈不上修养跟智慧。
有些人向我提出相似的问题:老师父,我参加了一个互助会,会头垮了,会也倒了,我还要不要他还钱?我说:打会也好,借钱也好,发生这种状况,对方怎么说都欠了你,当然该还。乍听之下,他说不定觉得:你这个老师父怎么那么不慈悲!其实他这么想也无可厚非,因为他的那个我在修行上还没有完成修养。
佛法谈因果、讲求现实,也强调把握现在。有欠,就要还,不能自我安慰说大概是前世欠他的,算了吧!万一前世你不欠他,该怎么办?这一类的问题关系到佛法的智慧与修养。
如果现在对方没有能力还,还是要告诉他:有钱的时候一定要还。不能一次还清的话,也可以采取分期的方式慢慢还,反正你欠我的,一定要还清!绝不可任意推断说:算了!大概前世欠你的,不跟你要了。说不要很简单,可是如果有一天,你的修行到达某一境界,要出离六道、超出三界,成佛、成菩萨去了,那个欠你钱的人却说:等一下,你还不能走,我还欠你钱呢。那你怎么办?所以不要以为不要了就可以解决问题,更不要任意地用过去世、前一世的说法搪塞过去。那些关于某生某世的事,是未达某种修养境界的我们很难去理解的。摆在眼前的、记忆中可以认知或做到的事,才是可以把握、肯定的。
佛法谈因果,这之中少不了因缘,谈因缘,也一定关系到因果。一般人只谈一因一果,谈前一世种什么因,这一世受什么果,却不知尚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的关系。因果的问题非常复杂,这里暂且不谈,但至少要知道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使自己受到伤害这个原则。
不伤害别人,这比较容易做到,如果还要使自己不受到伤害,就必须具备修养与智慧。这些都是佛法的大前提。起步之初,难免不甚理想,或多或少有些缺点。不过,修行办道是一辈子的事,当你的缺点愈来愈少,身、口、意的表现愈来愈完美,最后能做到零缺点时,也就完成了一个整体的圆。
所以学佛要把握一些前提、原则。任何的法门,都只是暂时的依赖,真正的修行还是要从身、口、意的行为上着手。现实生活里,每一个我都不断地在跟他我发生关系(这个他我包含人、事、物,以及其他的),里边涉及许多因缘法则及因果关系。所以,如果只用单一的方式看,不能于其中普遍地深入认识,它最后的结果通常是自我意识或盲目听信别人,那个我仍不能成为修养。因为自己从不在行为上调理、修正,当然在这方面也就不可能成为修养,不能成为修养,自然无从表现智慧。
于戒、定、慧,不也是如此吗?很多学佛的人以为修行就是要勤修戒、定、慧以消灭贪、嗔、痴。可是为什么我说不可以用这种对法来处理问题?世间法是相对的,然而人的贪、嗔、痴的现象,若要有所改善、提升,唯有修养它。怎么修?依戒、定、慧而从事修养。所以贪须依戒、定、慧而修养,嗔也需要戒、定、慧,痴还是需要戒、定、慧。除此之外,人不只有贪、嗔、痴的问题,除了贪、嗔、痴之外,人还有慢与见。
慢是什么?就是傲慢;见有我见、邪见的问题。所以绝不是拿一个去对治一个,学佛不可以用对法的方式去面对,佛法也绝不是相对法!听我这么说,可能有的人会这么想:六祖惠能大师语录后面不就有个三十六对法吗?怎么说没有对法呢?别忘了,惠能大师是人,不是佛。我们要学的,是佛法,不是人法。之前我也特别提醒了,不要总是谈某某祖师说某某大师说学佛,就要学习释迦牟尼佛的道理和方法。即使是我,虽然我学佛这么久了,你们还是不能学我。
有的人看我年龄这么大了,不怎么显老,会向我请教养生之道。也有人因为我学佛很久了,希望我告诉他修行的简易方法。通常我会说:很惭愧!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出家,以至修行成道,都还花了那么久的时间,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佛呢!如果我有简易的修行方法,我不会现在还同一般人一样吃进去是香的,拉出来是臭的。所以有的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或坊间传说,谈某人如何快速成就,或说某人是菩萨再来,是现在佛,等等。听闻如此,我只能说:唉!如果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岂不是太笨了?相形之下,现在的人多聪明!
真是这样吗?就算是肚子饿,吃一顿饭也没那么简单!即使有饭有菜,吃得肚子撑了,也不一定是饱。什么是饱?什么又是饿?关键在于营养。如果营养不够,吃得再饱再撑,还是饿。饿了,是一种病态。饱也不是吃胀了的那个自我意识,而是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均衡俱全。
一旦感觉身体有某个地方不舒服,一定是某方面的营养不够。所以有些中医或西医的医师和我谈佛法的问题时,我会建议他们:不是有什么病给什么药就好,应以菩萨的心肠、佛弟子的心态看待病人。要告诉病人,他之所以有病,是因为营养不够,并告诉他所欠缺的营养是什么,提醒他补充这方面的营养。如果医师只针对某种病开药,病人吃了以后,或许这个病好了,还会出现另一种病,最后还是在病里打转。但如果提醒他有关营养的问题,告诉他怎么吃才健康,他可以减少病的机会。医师行医的目的不只是开药医病,是希望他人有病时可以为他将病治好,并希望他不再生病。
一般的医师只能治疗色身的病,但释迦牟尼佛治的是受轮回果报的病,而且是彻底地解决,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大医王。他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生命过程里不可避免的现象,即使能离苦得乐也只是暂时的,还不究竟,除非不再到这世界上来受轮回。谈到这一点,我想起有些人对佛教的质疑,他们说: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出家人一样,这世界不就没有人了吗?听着这样的说法,有时候我会说:没有人不是更好吗?
其他宗教的宗旨和佛教不一样,可是其他宗教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有种种的问题,而这个人会来到这世界的根本问题,最后还是要佛教的佛法才能解决。他们质疑:如果大家都像出家人一样不结婚,岂不是没有后代子孙了吗?可是,每个人都能出家吗?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世上除了佛教以外,也还有其他的宗教!如果佛教的比丘、比丘尼不结婚,会使人类绝灭,天主教不也有不结婚的修女、修士、神父?为什么没有人担心他们?人类绝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佛法发扬光大了,佛教也还存在在家、出家的制度!
这些现象,源于他们将我摆在自己的定位上,没有好好地去开发自己的那个我。开发自我,在于如何不将我局限在狭小的范围里分别、计较、执着,不以强烈的自我意识面对人、事。这要靠平常行为的真修实养,修行是修自我的行为。
禅门里说明心见性。明心的心就是我,见性是能见佛性。见还有另一种含义,即显现的现。也就是说,如果于自己的我能够明明了了,并如此地终其一生,最后佛性自然也就显现了。
经典中常有佛性如明珠的譬喻。这个譬喻的关键在于,佛法不是明珠,明珠只是个物质体。可是,既然佛性有如明珠,何以佛性不能显现?因为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业太多,犹如污垢覆盖了明珠。
如果说,明珠是佛性,污垢是业,只说对了一半。污垢的确是业,但明珠非佛性,明珠的光泽才是佛性,由于脏污掩盖了明珠的光泽,所以佛性不得显现,否则如果只是个珠子被脏污覆盖,与自己何干?佛性的本质、本体是空相,不是物质体,可空相不表示什么都没有,空要从有去发现它本质、本体的究竟。
明珠,于佛性而言,指明珠的光泽。但为什么以明珠的光泽形容智慧?如果没有光,人就看不见,将陷于无明、迷惑、烦恼之中;光泽显现了,才明明了了、清清楚楚,觉悟之性由此显现,而佛性也就是觉悟之性。
欲明心见性,须从自我着手,首先要做到冷静、客观。如果过于理智,不妨增加些感性,太过感性,就增加些理性,但不是像世俗所说的,在感性、理性中间找个平衡点。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感性、理性之间像跷跷板,其间不可能有平衡点,即使是跷跷板的中间,也不过是个立足点而已。
人往往在某种环境下偏于感性或理性,因此佛法提醒人在这时刻好好地调适自己、调整偏执,这就是修行。每一个人的我必然要与现实世界的人或事打交道,难免会发生一连串的问题,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要调适我。
欲明心见性,须修心养性。依以上所谈的方法去实践,不论是波罗蜜法或戒、定、慧或五戒,用这些方法都可以修行,但不能就此当作法门来修。数百年来,佛门中一直有个某某大德一辈子就修一部《金刚经》或其他某部经典的强调之说,似乎抓住了一部经典,终日诵念、读想、思考,以至于注解,就是修行的法门了。其实,所谓的法门,先要从它的意义上了解:门是个障碍,想要打开它,看见里面的真实面目,一定要有方法,这些方法就是佛法平时提到的一些重点,慢慢地学习它,自然可以愈来愈熟习运用,不过,要从身、口、意着手,才能形成修养。即使是个保险柜的号码锁,都有它左转几圈、右转几圈的方法,方法就是知识、经验,靠平常慢慢累积,不只有经典上说的才是。
世间的知识、经验,或佛陀说的、经典里记载的知识、经验,都只是智而已,善用并使之发挥成为力量,达到利益性的结果,从而显现的慧才是佛法。所谓离苦得乐,不是逃避苦、害怕苦、拒绝苦,真正的解决之道是面对苦,最后能不以为苦,并化解苦。就像家庭派对或机关团体开舞会:事前的准备,兴致勃勃;舞会中,得意忘形、乐在其中;舞会结束,乐完了,接着就是苦短暂的快乐过后,宾客离去,只剩主人慢慢地处理善后。
不错,它的过程是十足的乐,但整体来说却苦多于乐。乐,很快就过了,剩下的是更多的苦。事后如果听到参加的人说:哎,这舞会什么都好,就是某些地方不理想听到这样的话,心更苦了,你的心也跟着抱怨起来:我费了那么多的心思,还招惹了这样的结果,真不划算!可是,人生本来就是如此!
人生的生老病死,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诞生开始一直到死亡以前,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生的问题,过程中少不了病与老,种种现象都是苦。难道人生没有乐吗?的确,人生不是完全没有乐,却是短暂、非永恒的世间之乐,而佛法谈的乐是永恒常性的常乐。
或许会有人问,如何才能保持处于没有苦,只有乐的状态?佛法不是给个方法,你照着去做,就解决问题了。佛教是提出道理、方法为问题做分析,然后化解一连串的问题。如果不能把握这个重点,可能一辈子到处寻找法门、勤修法门,却是不务正业。
在家学佛者如果不能对自己的事业、工作,应尽的责任、义务,以及权利清清楚楚,生活将大打折扣。所以有的人将多半的时间投注在法门修学上,念佛修净土、习禅学禅定,或行修密法,精进有余,可惜还是个不务正业,因为他忘了应在身、口、意上自我修养。即使在身、口、意上面下了功夫,可是周遭的人感受如何?如果自认为这么做对自己有帮助,对身边的人有没有帮助?
世上有很多夫妻是一个学佛,另一个不学佛。学佛的常说佛法有多好多好,可是另一半会说:佛法好在哪里?既然学佛这么好,为什么你的脾气还是那么坏?习惯还是那么糟?可见,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为,使不好的愈来愈少,使身边的人感受到自己因学佛而变得愈来愈好,这才是真正地好!所以,与其刻意地在言语上告诉他人佛法有多好,倒不如从佛法上老老实实地行修,表现智慧和修养,否则即使说得再多,一再强调佛法好,结果所表现的是一大堆问题,这也难怪周遭不学佛的人说:看你学佛学成这个样子,等于没有用。
开发自我,不是自认为好就好了。能使身边的亲朋、同事、同学感觉你愈来愈好,进一步还想知道,你在哪里学佛,学些什么,怎么会变得愈来愈好,甚至主动想找你学佛,这才是以修养影响了别人,这比口沫横飞地说一大堆管用。这种修养从何而来呢?从修行上逐渐累积而来!别以为这么说好像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装模作样是一时的,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真正的修养可以随时随处表现无碍,即使在人事共处上遭遇考验,也都能表现出智慧。真正的修养不是靠夸张、吹牛的。因此我曾说世界上有几件事永远骗不了人:一是财富,二是修养,三是智慧。这三者,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
不过,话再说回来,我从不戳穿吹牛皮的人,因为吹牛说出的话如果能够长久地维持,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如果一个人说他有钱,他能不能做到经常维持有钱,甚至愈来愈有钱?有的人没有过出国的经验,听别人谈异国见闻也凭着平常从媒体或书本中得来的一知半解和别人聊得天花乱坠,甚至吹起牛来,说:这个世界我早就走遍了!其实那个地方他从没有去过,他不过是看了介绍当地的节目,或读过这一类的书。
记得有一次我在谈话中提到自己早期曾到美国黄石公园游了七天还没有玩遍,对方由于不曾去过美国,不了解黄石公园的情况,所以只听到公园两个字,就以一般公园的大小做揣测,马上说:这表示你没去过美国,哪有黄石公园玩七天还玩不遍的?事实上,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公园,随便提出一个来,都没办法拿自家后花园或前庭院子的范围与之相比拟,更何况是所谓的国家公园!这刚好也说明了他自身不具备这些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须从修行中完成修养,才能成为智慧,否则将是佛法中所谓的所知障,而所知之所以成为障碍,就是因为所知不完整,所以学佛行修要求解行并重。
解就是知见,指知识、经验;行是将知识、经验付诸实行,于现实生活中认识、了解、体会、发现。可是,谁去认识、了解?是谁要体会、发现?当然是学佛者的那个我!所以说学佛修行永远是自己的事。但有的人尽要求别人是佛菩萨,自己却不在乎,当个众生。他们对别人要求苛刻,挑剔别人:你是个学佛的人还这样子,你看你这个出家人一点修养都没有。但他却不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宁愿停留原地当个众生。
学佛是为自己,可是人都难免犯这种毛病,所以佛教才提醒人要返照要学佛的人在看见别人缺点的时刻,反过来照见自己。有时候一件事处理得不理想,旁人会批评主事者笨,可是如果让这个批评别人笨的旁观者处理,结果又如何?说不定更糟糕,说不定他自己比别人更笨。学佛是为了自己,待自己具备了修养,则可以依这份修养适时地帮助别人。所以,先要从自己的身、口、意着手,慢慢调理以成为修养。
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平常不一定要用言语去对别人说些什么,身体的行为完全可以影响他人。当然,除此若还能加上言语,表现会更好,但是否真能更好,关键在于内心的意念。意念不经调理,身、口必然随之起变化、生作用。意念调理得愈好,身、口的表现才愈理想。
意念,从每一个人的我,也就是所谓的心而来,心是主宰。主宰者是否能达到好,关系到平时从知识、经验中的了解体会,是否从中发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这就是学佛修行。有了修行、具备了修养,才可以肯定是在办道。修行的目的,在于成就觉悟之道,而人之所以造业,是因为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经验不够,依自我意识我行我素,不调理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愈来愈好。又由于将自己的我放在别人身上,所以经常衍生问题。因此,如果平常遇到了一些看起来不是自己造成的问题,却夹在中间蒙受伤害时,不要埋怨,还是要多想想:是不是已经做得很好了,是不是还有缺点?能够这么时时要求自己趋向完美,自然可以慢慢变得有修养、有智慧。相反,如果没有这些功夫,就不可能达到完美,这也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的必然现象。
只谈因果报应,让人担心、害怕、恐惧,感觉日子愈来愈不好过。所以知道了这些道理以后就该时时警惕自己:要种好的因,以期盼将来得到好的果。人的世界有太多的约束,犹如大大小小的框框将自己框在里面不得自在。而学佛就是希望将这些条条框框逐一解脱,所以千万不要搞错了学佛的方向在行向解脱之余又找个法门、设个框框,将自己框起来。我常说:学佛如果愈学愈平静、安详、快乐,就表示学对了。如果未学佛以前本来很好,学了佛反而不自在,表示学错了方向。
之所以要开拓自我,是为了要开发自己的潜力。潜力的获得,有道理、方法,但不能搞错方向。学佛者要特别注意,学佛是修养自己,不是修理别人。有些人稍懂一些佛法,就拿佛法挑剔别人,其实真正有修养的人看见别人的缺点时,一定会反过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缺点,绝不是希望别人当佛菩萨,自己永远当众生。
所谓心为主宰,也就是我在主宰。因此一切的行为,好的是自己,不好的还是自己,所以说造作是一种行为,可以成业,也可以修行成道。即使是道,仍不离于行为。既然如此,同样是行为,为什么要造业,而不行道呢?现实生活中,一切关系人与事者,无论是事业、工作,还是各阶层的环境,处处可以修养我、发现我,处处有佛法。一旦发现了法在哪里,我就有调适的机会。
所谓的觉悟,不是心灰意懒,不是像有的人那样自以为看透了,别人问他为什么学佛时,他回答:唉,这个世间我已经看透了。他真的看透了吗?世间是看不透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有很多佛像制造得都不错,十分庄严,令人见了心生欢喜,可是我们未必看透了什么,反倒是制造佛像的人是否具备佛教正信的观念才是关键,否则有的制造佛像的人在佛像后面挖个洞,放进蝎子、野蜂、蜈蚣之类的五毒,再封起来,表面上如何看得透?看透的,只是表面上的金身,其实内里一塌糊涂,怎么也洞悉不了。不过,也有荒谬的供奉者主动要求放进这些东西,认为如此才有灵感。佛家讲求清净,放进了这些东西,岂不是希望招致凶恶、狠毒?所以说,要看透实在很难。
又有的人,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可那却是假牙。所以说人不可能事事看得透,何况人生中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不是看不看得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做到不贪的问题。于欲,能不贪就很不错了。学佛须懂得:如何把握由贪欲而少欲,然后清净欲。这就是修行。
修行,绝不可能一下子就看透了,即使只是寻常的三餐,我们看到某一道菜似乎很好吃都不免要多夹几次菜,这也是贪的现象,只求自己的喜欢与满足就是贪。自己喜欢的,难道别人不喜欢吗?如果自己喜欢、别人也喜欢,却不在乎别人,终将造成伤害。所以我一再提醒,学佛的大前提在于不要伤害别人,自己也不要受到伤害。最后要送给大家两句话:不妨从现实生活中去实践──自己活得快乐一点,但也不要让别人不快乐。
后记
自清凉而无碍
这是上白下云老禅师投身弘法工作数十载以来的第一本演讲集。内容多收集自老禅师于1991至2003年间应海内外各地信众邀请而广开法筵的精辟演讲。
我们不敢说这本演讲集是如何掷地有声,但我们绝对可以肯定:以它的法要而言,将是近代佛教史上一本不一样的演讲集。
一般读者在阅读此书时,尤其是对久已熟悉日下所盛行流通的诸多佛教名相的学佛行者而言,或许会惊讶于书中若干的阐述方式。本书虽以介绍佛法为主,但却摆脱了所谓教的痕迹,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外,另辟一道新路如何从现实人我纠葛的藤蔓中走出一条通往智慧与觉悟的路,走出清凉自在。这也是本书孕育而生的缘由。
白云老禅师说过:如果佛法不能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则毫无价值可言,也就是于众生没有饶益性。老禅师深知佛法不该只是囹圄在自筑的藏经阁楼之内,也不应是一堆佛教名相的堆砌,更不是在佛表面的定义上断章取义,而是能够融通、运用在实际生活里,能真真实实地替我们消除烦恼、化解问题;绝不是以出世作为逃避的借口,而应让我们勇敢地承担生命中的聚情与离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忧喜悲苦。以饥饿为喻,佛法应该是帮助人学得谋生之法,而非只是一块止饥之饼。
这本演讲集里,看不到艰深的佛教名词,也看不到字句上精雕细琢的痕迹,白云老禅师只是很平实、自然地在说话,在说话中传递他人生九十载的观察与体验心得。他用最简单的陈述,打破一般思维习惯的条条框框,乍看似与所谓的佛法无关,却是一位曾经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的禅行者,在八十多年的出家岁月里,日夜咀嚼如来法义从而与之融为一体后的恳切心要。
当然,这本演讲集摘录的内容非常之广,有深度的思考,亦有浅白的譬喻,尤以禅法方面的见解见长,对于部分不惯于动脑闻、思、修的读者而言,会是一大挑战。对于从未接触过白云老禅师法要的人来说,此书将为您的心灵开启一扇全新的视窗。
目前白云老禅师年事已高,不便辗转南北奔波演讲,是故这本演讲集弥足珍贵。在此要向读者们致歉的是,本书在汇集整理上恐有疏漏不尽,这也是我们自觉美中不足之处。另若读者从头至尾阅读一遍,会发现有几处演讲内容稍有重复,这是由于白云老禅师在分布于不同时空的演讲中,为使听闻者在短时间内将其思想精华完全领会,以让大众全面吸收为目的,不免苦口婆心、譬喻再三,乃言者谆谆之悲心恳切。所谓温故知新,读者可将之视为于生活中实践佛法的精神指标。
任岁序流转,而法法相传已然千万年无尽之意,在此对致力于流布本书的朋友致上最深的谢意!
2004年编者谨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