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讲述生命给予和母子之爱的艺术鉴赏书,有温度的小艺文志。
|
內容簡介: |
《生命是最好的礼物》,是一曲以艺术鉴赏书的形式谱写的对于母爱和生命的赞歌。本书立足于美术史上多幅经典的耶稣诞生图,条分缕析地挖掘绘画中的多重视角和多个层次,探索绘画的不可见之谜,由此激发读者对于艺术的无限想象和热爱。作为《艺术密码》丛书的第一弹,《生命是最好的礼物》呈现了一种别具匠心的书写方式,在创造灌溉心田的阅读体验的同时,试图唤起读者心中几乎要被忙碌生活所遗忘的艺术感受。
|
關於作者: |
夏可君,哲学家,艺术批评家与策展人。先后问道于武汉大学、德国佛莱堡大学以及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师从邓晓芒和让-吕克?南希。2007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出版个人著作十余部,策划艺术展览数十场。构建余象(Infra-image)与虚薄艺术(Inframince Art)等概念,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全面系统地思考,试图从整个世界哲学的厚度与深度上,探索出一套新的艺术原理。
|
目錄:
|
开篇:光,这爱的礼物001引子0091可见的荣光:圣婴之光及其扩散0252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光:画布自身之光0453不可见的荣光:褶皱的打开059
|
內容試閱:
|
西方文化是光的文化: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对太阳之为理念的比喻,要求爱智者走出黑暗的洞穴,及其随后以光之为第五元素,代替了水火土气的自然性元素,并超越自然哲学,走向理性与逻辑的纯粹思考,还是犹太教《创世记》开端走出混沌的光,以及其后大光与小光等等的区分,直到基督教结合希腊的理性之光与犹太教的启示神性之光,将黑暗与光明进行对比,让光成为支配宇宙的力量。而近代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之光则尤为体现在艺术上,光锥学与几何学知识催生了焦点透视,更毋庸说随后启蒙时期的历史理性之光了。无疑,光的文明导致了西方文化在艺术上以充分表现光感为主要特点。古希腊的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的酒神精神,其实都在表达光的理性主宰与黑暗意识之间的角力,尼采所言这两种精神的戏剧性冲突是对生命悲剧性的自我认知,人类通过受难认识到个体自身的限度,以及人与神的绝对差异。走向文艺复兴,焦点透视成为主导,地板的几何形与柱廊的弧形建构起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这也成为一个接纳基督教神性来临的容器或象征空间,如同潘诺夫斯基所言,画面接纳的是光,光既是神的显现,也是爱感的体现。当绘画重新敞开,它所要接纳的是爱,是爱抚的手,绘画的可能性在于接纳光的来临,因为上帝是爱,是光,在绘画上,当一个艺术家面对圣经文本时,他需要以图像来传达出光与爱的内在连接,需要让绘画的平面被爱与光双重打开。只有明白绘画的平面如何被打开,明白它是向着一个可能到来的世界敞开的,即只有当绘画也给出了礼物,让艺术作品成为礼物,给出爱感与光感,基督教绘画,或者说,文艺复兴的焦点透视以及明暗法,才可能生成出来。在这个意义上, 绘画所要呈现的就是光,当然,它需要通过颜色与形状来表达。进而在图像学的研究上,就有着三重递进:从颜色的具体描绘,到可见性的传达,直到光之为不可见的来临与平面的深度敞开。第一个层面是图像的对象性。文艺复兴的基督教绘画要面对的是圣经文本而非现实,这便是绘画的图像解经,即画家接受教会或者赞助人的委托,描绘《圣经》中的某个场景,尤其是《新约》中的某段故事。画家必须将文字转换为图画,如同最初使徒们写作,把活生生的历史场景或传递的记忆,转化为文字叙事,画家要做的则是把这些文字叙事转化为绘画图像,既要传递圣经故事的信息,又要兼具绘画性,并表现出爱感与光感。我们能看到,绘画传达的某个圣经主题有时会有些改变,往往集中在更为戏剧性的细节上,比如圣母领报中天使的传言与马利亚的接受姿态,比如耶稣马槽出生时那些拜访者观看的时刻。这些外化的形式内容,以特定的绘画语言呈现,譬如颜色的选择(圣母的衣服一般为红色)、人物的摆放位置等等,都是依照圣经叙事进行的,服从于某种惯例。其审美特征严格按照比例,追求完美形式,充分表达对称与和谐,这也是将焦点透视应用于绘画的原由:观者的目光聚焦在观看的重点上,保持唯一的关注或者说,带有爱意的绝对关注,去关注那耶稣圣子的来临,或者是那耶稣圣子的死亡与复活。画面上突出的也是光,是直接可见的光线与光彩,比如圣子出生在马槽里时,其赤裸的身体就已经开始发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婴儿画家们直接让他的躯体发出一道道金色的射线。在这个层面上,光就是金黄色或白色的颜料,其形状就是射线一般的散开。第二个层面是图像的可见性。此时的观看不是审视故事内容,而是进入内在的内容与形式,观看绘画本身色彩与形状的对比关系。这就要求画面不是通过情节铺排,而是纯粹以色彩和形式重新布局,以色彩的对比强度(暖色或冷色)、形式的稳定与倾斜的对比来形成画面张力,凸显出某个富有戏剧性的时刻,比如圣子出生时被所有人注目、圣母以襁褓包裹或打开的时刻。在这里,绘画的内在形式则是要让襁褓本身发出光芒,似乎画布也如襁褓可以被卷起与打开,绘画本身发出了光表现襁褓的白色颜料本身就是一道耀眼而纯洁的白光。围绕着这块白布,光线的散开形成了画面的节奏并构成画面的中心,让观者看到婴儿的圣洁与高贵。在这个层面上,画面每个局部体现出的光感强度就是光源本身的纯粹度,不再是颜料,而是色调,是画面本身的基调在引导画面,此时的透视法聚焦了光线,以地板的几何形状或者拱廊的弧形打开一个虚拟的深度三维空间,从而聚焦观者的视线,加之明暗法,以明暗对比的强度凸显画面的某个中心事件,犹如制造一束锥光。第三个层面是图像的不可见性。这里所说的观看不再仅指观看本身,而是进入不可见,是光明自身的到来,更跳脱出内在的内容与内在的形式,而论及纯粹的内容与纯粹的形式,是不可知的内容与不可见的形式。绘画意在传达基督教世界以绘画的方式重新来临,意在画出一个充满爱感的世界,让绘画平面向着一个可能的空间敞开。体现在绘画上,内化为一个爱感的动作或姿态,如圣婴出生时被母体包裹或被一双手呵护然而这些仍然是以光的推动或包裹为动作指向的。我们在这里探讨圣经的密码和绘画的秘密,就是在寻找光的踪迹,从圣经表面的故事到故事背后的隐喻,再从隐喻到神圣之爱的显现,追踪光在这层层迷雾中的透过和流转;落实到绘画上,则是从颜料本身的光感质地,到纯粹色彩的可见性强度,再到光之不可见的来临。广义的基督教绘画一般都是以原初的姿态打开一个个要来临的世界:那是一个世界的出生,基督教绘画的密码,就是对这个出生秘密的见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