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该书为中医古籍整理类图书,选择清代著名的医家徐延祚的所有医学论著,该书的出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介绍了清代末年辽宁名医徐延祚的所有著作。徐延祚为辽宁名医,自幼弃儒就医,钻研其道者数十年,精通内、外、妇、儿多科杂病,供职太医院。先后编写了铁如意轩医书四种,包括《医粹精言》四卷,《医意》二卷,《医意内景图说》(又名《医意脏腑图说》)二卷,《医医琐言》(续说一卷)二卷等。书中内容涉及医学伦理,各家学说,名医论述,医书名著,养生调息,防病未治,医德养性,学习读书,药性药味,炮炙服法,相畏相恶,名方验方,临症经验,用药心得,古方变通,医案医话,病因证名,六经辨证,瘟疫防治,诊脉辨证,外治诸法,及脏府解剖,经络循经,针灸砭石,导引按摩等诸方面。
|
關於作者: |
作者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从事中医文献研究工作、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点校了大量的中医古籍图书,在国内很有影响。
|
目錄:
|
目录
医粹精言
崔序 2
杨序 3
毛序 4
自序 5
史序 6
卷一 7
医非小道贱役 7
病不能不用医 7
病从口入 7
脾胃与肾元并重 8
调养须知 8
论天癸非经血 8
释瘟 9
刀圭 9
记性 10
阴阳 10
砭石 10
病愈先兆 11
医必读书临症说 11
世无医药说 11
逸病说 11
烟漏说 12
不尽瘟病论 13
用药机要 13
服药既得寐 13
用药须知 14
水弱火弱论 14
胞与为怀 15
医医说 15
医必读书 15
阴虚有二 15
病有奇恒 15
论肝无补法 16
痢利二字 16
伤寒痘疹痈毒辨 16
认疫治疫要言 17
外感内伤 17
郁无虚病 17
果子药 17
矢医 18
李士材治血 18
论治病不出气血痰郁 18
外感内伤 18
外感挟食 19
气血痰郁四论 19
辨脾胃升降 19
论犀角升麻 20
脏腑长短辨 20
互相抵触 20
去宿食 20
谵语辨 21
小便辨 21
陶节菴 21
霍乱 21
失喑有二 21
鼠瘘 22
带下瘕聚 22
脏燥 22
治吸食洋烟病要法 22
扶阳 23
经络 23
痧症治法 23
痧症辨 24
虚秘治法 25
医药不可偏执论 25
烦躁 26
咳嗽 26
卷二 27
桂为诸药先聘通使 27
龟板 27
内结七疝 28
经验阳症论 29
阳症十六字 29
六经切要 29
经验阴症论 29
阴症十六字 29
看病法 29
辨舌苔法 30
咳嗽印证 30
口臭 30
虫疾印证 30
呕 31
治不必顾忌 31
中风 31
以心治心 32
劳症不同 32
《伤寒杂病论》论 32
伤寒命名 34
圣经贤论 35
山中宰相 35
论《医宗必读》 35
四大家辩 36
张刘朱李 36
庸医杀人 36
汗吐下和四法 36
司天运气不足凭 37
治法杂记 37
药治杂记 38
地黄饮子 39
小续命汤 39
半夏附子 40
生化汤 40
补中益气汤 40
归脾汤 40
煎药法则 40
《内经》治法 40
寒嗽用小青龙 41
《金匮》用小青龙 41
医学入门 41
脉理穷源 41
候脉 42
《内经》论独 42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43
脉有宜忌 43
脉贵有神 43
微细 43
有胃气者生 44
诊脉 44
督脉起于少腹 44
詹王论脉 44
畏恶反辩 45
李士材意治 45
徐何辨证 45
药征 47
医药箴言 50
用药分量法则 53
后跋 54
卷三 55
外治须知 55
气上腾便是水说 58
治痰妙谛 58
噫气下气 59
药治变通法 59
虚损真假说 59
方是方法是法 59
肾燥不合说 60
疟发间日早晏夜疟轻重 61
猪肉辨 61
治病当守经隧并重营卫 62
短气少气辨 62
与袁绮香谈医 63
病案略陈 64
草药单方误入说 69
血崩症效方 70
身内有三宝宜贵 71
头汗出 72
煎药用水说 72
豆腐浆鸡蛋功用 73
噎膈妙治 73
木通慎用 73
结胸痞闷由于药误 74
黄连厚肠胃辨 74
养齿须知 75
噎因神思间病论 75
内养却病 75
胆倒治法 76
病轻药重病重药轻说 76
雪羹 76
卷四 78
治痿独取阳明 78
丸药当考核方药性功说 78
脚气论治 79
暴厥卒中救急须知 79
临诊辨症细心从事案 79
诸药蒸露于胃有益说 80
续药露说 81
瘟毒发斑脉证论治 81
雪梨姜汁法治痰有验 81
痰阻脉塞宜变法推治 82
五味子功能辅相成方说 82
五味子干姜同用之妙 83
江湖散医须知 84
医痘活法 85
白浊治验 85
白芥子功用 85
随症立方 86
调息法 86
热入血分病案 87
秘制药水宜慎 88
验方亦须慎用 88
蛭虫宜改用 88
虫欬 89
煎药法 89
医由神悟而成 89
和中丸 90
红曲丸 90
蔻附丸 90
通神散 90
诊脉辨顺逆 90
古方宜变通 91
脉见歇止分别辨认 91
肌肉可验生死 92
肝风证 92
痢症用木香亦宜慎说 92
邪入包络血脉说 93
治疫要言 93
痢疾奇症 95
用药轻重须视胃气 95
治病有神异 96
医意
序言 98
自序 99
卷一 100
不药为中医 100
摄生要言 100
内外因意治 100
太乙针法 101
雷火针法 101
阳燧锭法 101
观音救苦丹 101
百发神针 102
神火针 102
阴症散毒针 102
熏药法 102
药纸熏法 102
桑枝针 102
神火照法 102
古方变通 103
伤寒传经 103
伤寒头疼 104
伤风头痛 104
伤风感寒 104
重伤风 104
头痛引经药并外治法 104
太阳膏 105
伤寒时疫外治法 106
发汗外治法 106
腹痛外治法 106
结胸外治法 107
风痛外治法 107
七宝膏 107
阴寒症取汗法 107
治染病人气息 107
风湿肿痛 108
风寒头痛 108
急救中风 108
邪传里 108
伤寒热邪传里 109
健阳丹 109
中寒填脐法 110
阴疽 110
伤寒蛋熨法 110
寒结热结 110
阴阳假症 111
伤寒衄血 111
伤寒吐血 111
舌苔 111
斑疹 112
发黄 112
痄腮发颐 112
中风 113
痺 113
痿 114
识脏腑 114
水火分治歌 115
四时月日所主 117
五脏各位 119
见证 120
验胀 121
验肺肠痈 121
验孕男女 122
辨寒热 122
辨虚实 122
心藏神 122
肺藏气 123
肾藏精 124
肝藏血 125
脾胃 127
痰 127
汗 127
卷二 129
摩浴导引诸法 129
导引去五脏风邪积聚法 130
方药变通法 131
东垣药例 135
东垣十二剂 135
东垣脏腑温凉补泻之药 136
东垣引经药 137
用药之法 137
外治二法 138
伤寒辨证 139
论针灸按摩法 140
老人产妇小儿治法 141
外治用药略举数方以待推用 141
用药宜慎 142
勿药说 142
治宜内外相辅 143
六法解 144
分三部说 145
约六经说 146
察五郁六郁说 147
诊候生死要法 147
医意内景图说
序言 152
卷一 153
内景 153
肺前面全状 153
肺系 153
会厌 154
悬雍垂 154
颃颡 154
喉咙 155
嗌 155
咽喉 155
鼻 155
皮毛 155
肠 155
胃 156
脾 157
肉 157
心 157
血 158
发 158
舌 158
膀胱 159
肾 159
颐生微论 159
医学原始 160
肾经 161
耳 161
骨 161
齿 163
胆 163
肝 163
胆与肝相连 164
睾丸 164
阴器 164
廷孔 164
眼目 164
目 165
筋 165
爪 165
脑髓 165
胞衣表面 166
七冲门 167
医学原始脏腑图 167
飞门 168
户门 168
会厌 168
贲门 169
幽门 169
阑门 169
魄门 169
卷二 170
周身名位骨 170
囟门 170
发际 170
额颅 170
颜 170
阙 170
下极 171
171
鼻椎 171
鼻孔 171
人中 171
唇 171
齿 171
牙 171
龂龈 171
舌 172
舌本 172
悬壅 172
漾浆 172
地阁 172
结喉 172
额角 172
鬓骨 172
曲隅 172
目 173
目眶 173
目网 173
目胞 173
目珠 173
目系 173
宫骨 173
命门骨 173
内眦 173
外眦 173
174
面骨 174
关 174
兑发 174
蔽 174
耳廓 174
颊 174
大迎骨 174
174
颔 175
颐 175
吻 175
面 175
顶 175
巅 175
脑 175
枕骨 175
玉枕骨 175
完骨 175
柱骨 176
颈 176
项 176
鸡足青 176
耳上角 176
巨骨 176
缺盆 176
骶骨 176
胸 176
膺 177
乳 177
骬 177
腹 177
脐 177
少腹 177
毛际 177
横骨 177
曲骨 178
篡 178
阴廷 178
廷孔 178
睾丸 178
茎 178
背 178
扁骨 179
尻 179
腰骨 179
179
腰踝 180
腰蓝骨 180
臀 180
胂 180
三椎骨 180
180
肩胛 180
肩解 180
小髃 180
髃骨 180
181
膂 181
腋 181
胠 181
胁 181
撅肋 181
季肋 181
胁支 181
骹 182
182
楗 182
髀枢 182
膝 182
膝解 182
膑骨 182
183
辅骨 183
183
成骨 183
踝 183
腕 183
跗 183
岐骨 183
本节 184
京骨 184
束骨 184
附属 184
跟 184
三毛 184
聚毛 184
股 184
鱼腹股 184
髀 185
髀关 185
伏兔 185
腘 185
腨 185
然骨 185
覈 185
趾 185
跖 185
跽 186
板 186
蹄 186
足心 186
足掌 186
踵 186
膊 186
臑 186
臂 186
腕 187
掌骨 187
手背 187
岐骨 187
虎口 187
指 187
爪甲 187
脶 187
顶威骨 188
髁下骨 188
关元 188
人有四关 189
人有四海 189
反关脉 189
神门脉 189
三经脉 189
十二经动脉 190
头上诸脉 190
在身诸脉 191
脏腑中诸脉 191
手经诸脉 192
足经诸脉 192
医医琐言
自序 196
卷一 197
司命 197
死生 197
元气 197
脉候 198
腹候 198
脏腑 198
经络 198
引经报使 198
针灸 199
荣卫 199
阴阳 199
五行 199
运气 199
理 199
医意 200
痼疾 200
素难 200
本草 200
修治 200
相畏相反 200
用药 200
药能 201
药产 201
人参 201
古方 201
名方 201
伤寒六经 202
病因 202
治法 202
禁宜 202
产蓐 203
初诞 203
痘疹 203
攻补 203
虚实 203
毒药 204
卷二 205
杂著 205
续医医琐言 208
方法 208
证 208
物 208
一毒 209
毒药 209
虚实 210
所在 210
主客 211
脉候 211
病名 211
死生 212
邪 212
寒 212
脏腑 213
伤寒 213
中风 213
时尚阴虚说 214
书《慎疾芻言》后 215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解 216
记客问答二则 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