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如释重负地得知,吉姆的困境完全是假想出来的,就如同本书第二章中所讨论的罗杰·威特莫尔和他的洞穴探险者同伴的困境一样。吉姆的案例来源于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他是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哲学教授。他多年前构思了这个案例并把它发表于《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一书中,而该书是他与其哲学家同事斯马特(J. J. C. Smart)合著而成的。斯马特支持功利主义;威廉姆斯则反对,因而讲述了吉姆和印第安人的故事,目的是要指出功利主义道德理论中的重要缺陷。正如前面两个章节所显示的,我对功利主义同样不太友好;但我并不打算把自己对这个案例的讨论作为一个棍棒,去敲打那些功利原则的支持者。相反,我是想要帮助吉姆决定应该怎么做,尽管这会受到功利主义因素的影响。
在讨论之前,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不同于威廉·布朗号大艇上的幸存者,也不同于陷入洞穴中的探险者——吉姆从他被卷入的致命抉择中将毫无获益。只有当地的居民——那些人质,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会有所收获。可怜的吉姆注定是要失去些什么,一如在本章节适当的地方所显示的那样。就此而言,吉姆有点像威廉·斯泰伦的小说《苏菲的选择》中的苏菲;无论她选择保全两个孩子中的哪一个以免遭纳粹毒气室的杀戮,苏菲终究要失去另一个孩子。(当然,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差别——苏菲是被纳粹军官要求去选择保全一个孩子,而吉姆则受到那个队长提议去选择杀死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