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从魏晋至明清,中国历代书家对小楷情有独钟,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小楷创作除却了行草之张扬亦非楷书之肃穆,却是静雅的抒情与内心的沉潜。纵观历代书家小楷作品,可见书艺创作严谨与自由的平衡,书体渗透与发展的演变。由隶书而入唐法,融行草而见蹁跹,历代书家的小楷创作独具时代特色,作品风貌也是章法出新而风格独具。艺术是人与时代的碰撞,且与时代会形成面貌上的反差与矫枉。
时至今日,小楷不仅在实用性上,更在与虚华的世风相抵触的意愿上,日益受到书家和读者的青睐。不论是行笔与章法还是内容与情怀,小楷所追求的是人内心仁的力量,实现的是自我的圆融与超迈。本书结合小楷特点,设计开本适中,易于读者临摹释卷,装帧古朴用纸考究,与小楷沉静古雅的特点相得益彰。
|
內容簡介: |
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年起推出了中国古代书家小楷精选系列,几年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一致好评,成为了书法碑帖市场中异军突起的一套拳头产品。
目前,本系列已拥有35个品种,精选魏晋至清各代名手的小楷书迹,不仅关注名迹,更发掘佳作,系统地进行整合。本系列图书设计典雅,精印呈现,手感颇佳,又不失书卷之气,让读者从中能体味到不同书家小楷结体运笔之丰神,展示了小楷运用灵活、结体空灵、章法有致的书艺效果,是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与临习不可多得的一套小楷字帖。
|
關於作者: |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元祐六年(1091)改名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赵佶时被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师承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行、草书博取众长。尝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八面。又自称其书为刷字。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书风奇险瑰怪,任意纵横,有清空灵逸之气,用笔俊迈豪放,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为文奇险,不蹈袭前。擅书法,精鉴别,建海岳庵和多景楼藏历代法书名画。有洁癖,性狂放,蓄奇石,人称米颠。画山水自成一家,创米点皴,有米家云山之称。传世墨迹有《苕溪诗帖》《蜀素帖》《珊瑚帖》《研山铭》,著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海岳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