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金石碑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可以补充传世文献之缺略,亦可订正史传之舛误,有着其他史传无法替代的地位。而金石目录著作同样具有校对传世文献目录的价值和指示今人寻求、了解古迹的作用。
此次出版的金石目录书籍《宝刻类编》,全一册,彩色影印,所选底本精良,系国家图书馆藏鲍氏知不足斋手抄藏本,文前有顾广圻的手写书跋和四库全书提要,便于加强读者对本书的了解,为学者提供了文献研究资料;其次,书中有大量的点校朱批,这些批注真实的反映了古人深厚的校勘功底、对石刻碑文的独到见解和严谨求实的态度,为后世的编校工作者和学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此外,全书钤有多个藏书印章,如歙鲍氏知不足斋藏书、
顾千里经眼记、秦恩复印、秦伯敦父、石研斋秦氏印、刘履芬印、 江山刘履芬彦清氏收藏、 彦清珍秘 、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翰题读过、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印、戴光梦印、北京图书馆藏等,由此可见本书受到鲍廷博、顾广圻、秦恩复、刘履芬、刘承干等多位藏书家的重视,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
內容簡介: |
《宝刻类编》是宋人编著的金石目录书籍,不着撰人名氏,但根据书中提到的宣和、靖康年号,知其著者为南宋人。本书捜采丰富、叙述详明,时间跨度大始于周、秦,迄于五季,并记及宣和、靖康年号,较之郑樵《金石略》、王象之《舆地碑记目》收录碑目,多出几倍,亦可补欧阳修、赵明诚两家之遗漏,是宋代金石著录中比较有参考价值的一本。此外,此书编写次第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据石刻书写人的身份编为帝王、太子、诸王、国主、名臣、释氏、道士、妇人八类,另将姓名残缺者附于最后。每类又以人名为纲,载其所书碑目,其下标注年月地名,且于《名臣类》取历官先后之见于石刻者,载于姓氏下方,以备参考。
|
目錄:
|
《宝刻类编》是宋人编著的金石目录书籍,不着撰人名氏,但根据书中提到的宣和、靖康年号,知其著者为南宋人。本书捜采丰富、叙述详明,时间跨度大始于周、秦,迄于五季,并记及宣和、靖康年号,较之郑樵《金石略》、王象之《舆地碑记目》收录碑目,多出几倍,亦可补欧阳修、赵明诚两家之遗漏,是宋代金石著录中比较有参考价值的一本。此外,此书编写次第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据石刻书写人的身份编为帝王、太子、诸王、国主、名臣、释氏、道士、妇人八类,另将姓名残缺者附于最后。每类又以人名为纲,载其所书碑目,其下标注年月地名,且于《名臣类》取历官先后之见于石刻者,载于姓氏下方,以备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