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腐败之患始终难免,其影响之深、危害之大无法估量。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清正廉洁”作为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抓手、现实动力。本书选择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领袖人物对廉政问题的重要论述,从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权力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发扬民主等方面系统展示了领袖们对廉政建设的主要观点。
|
關於作者: |
董世明,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社科部主任。兼任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广州市优秀教师奖。研究方向为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国共关系与台湾问题。在《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各类项目共6项。一些研究成果被《新华文献》、《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有2项研究成果获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获三等奖,还有一些成果获得其他类型的奖励。
吴九占,河北任丘人,广州大学教授,从事政治学研究。
李俊彪,广州大学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目錄:
|
**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1
一 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国家及其官僚制度/1
二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3
三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5
四 建立廉价政府/6
五 政府官员实行民主选举和罢免的制度/8
六 加强权力监督工作,是防止产生腐败现象的有效措施/10
七 实行政务公开/12
八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人们拒腐防变的能力/13
第二章 列宁、斯大林的廉政思想/15
一 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15
二 从严治党、纯洁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24
三 实行政务公开的制度/28
四 加强法制建设,为廉政建设提供法律保障/30
五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搞好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32
第三章 毛泽东的廉政思想/42
一 毛泽东廉政思想概述/42
二 毛泽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思想/62
三 毛泽东对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根源的分析/66
四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有力思想武器/70
五 重视法制建设在反腐倡廉中的保障作用/78
六 以整风运动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83
七 发扬民主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方式/88
八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重要途径/94
第四章 邓小平的廉政思想/102
一 邓小平廉政思想概述/102
二 执政党的党风和廉政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116
三 体制不健全是官僚主义和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122
四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128
五 严厉打击以权谋私和各种经济犯罪活动/130
六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134
七 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141
八 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从严治党,严肃党纪/144
九 建立一支过得硬的干部队伍/151
十 反腐败斗争要常抓不懈,要发动群众,但不搞群众运动/159
十一 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66
第五章 江泽民的廉政思想/174
一 反腐倡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175
二 反腐倡廉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183
三 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187
四 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94
五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力图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203
六 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222
第六章 ***的廉政思想/228
一 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28
二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239
三 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惩防结合的方针/242
四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46
五 完善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265
六 反腐倡廉建设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之中/269
七 反腐倡廉建设的经验/284
参考文献/289
后 记/2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