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河流之齿
》
售價:NT$
270.0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NT$
406.0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NT$
259.0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NT$
302.0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NT$
467.0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NT$
250.0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NT$
374.0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NT$
374.0
|
編輯推薦: |
中国文化书院自1984年10月正式成立以来,历经三十年,已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民间学术文化团体。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能容纳不同学术观点,有着良好学术风气。分布在海内外数以百计的中国文化书院的导师们,在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都做出了不同的努力,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出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文集》,固然是为表彰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们为中国文化与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以表达我们深切的敬意与纪念”(王守常先生语),然更重要的是,《导师文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中国文化走过的历程”(汤一介先生语)。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孙小礼先生一生中较为重要的文章编选而成,包括一些历史名人如蔡元培的教学理念,国际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原理的阐释,以及作者充满乐趣与艰苦的学术人生的记述,本书文理交融,既有哲学反思,又有理性思辨,兼具有科学普及的特点。
|
關於作者: |
孙小礼1932—,祖籍杭州,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留校先后在数学系、物理系任教。1958年起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1961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教研组组长、讲师。1986年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科学技术哲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与社会等。 代表性著作有《自然辩证法讲议》(合著)、《数学 科学 哲学》、《科学方法论史纲》、《方法论》(合著)、《文理交融——21世纪的科学潮流》、《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主编《人 自然 社会》、《数学与文化》、《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方法的比较——研究自然与研究社会》、《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的中国》、《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等。
|
目錄:
|
一、自述
文理交融的学术路
我与自然辩证法
二、从科学史吸取智慧
从傅鹰的一句名言说起
逻辑 几何 亚里士多德
实验 归纳 弗培根 …………
三、数学与文化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与数学及其独特的精神休养法
现代数学的新特点
…………
四、科学与哲学
哲人科学家:科学与哲学的融合
牛顿:“哲学的推理法则”
莱布尼茨: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
五、科学方法论
科学认识活动的三个要素
方法论研究的新视野
方法论的十对范畴
六、科学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文理融通的研究领域
可续发展:21世纪的必然选择
可续发展思想与《21世纪议程》
…………
七、莱布尼茨与中国
莱布尼茨与明清之际的中欧科技交流
莱布尼茨、白晋与伏羲六十四卦圆方图
|
內容試閱:
|
X射线是怎么发现的——伦琴:诺贝尔奖的第一位获得者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X射线的发现,是一个轰动世界的伟大科学事件。
在19 世纪,科学家们在研究真空放电时发现了阴极射线,然而什么是阴极射线的本质?有人认为它是由带电的物质微粒组成的,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以太的振动,这一有争论的阴极射线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和兴趣,成为了那时物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ntgen,1845—1923)也热心地投身于这一研究之中。他在进行关于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意外的现象,即每次放电管放电时都出现同样的荧光,将屏幕移至一米乃至二米远处仍可见到这种荧光,这与他所熟悉的阴极射线在空气中只能穿行几个厘米的事实相矛盾。这种荧光是什么性质的光?它来自哪里?伦琴感到十分惊奇和困惑。他立即盯住这个奇异现象,在1895年底,一连几个星期几乎昼夜不停地对它进行观察和研究,设计了种种实验来探索它的来源和特点,通过多种实验反复比较这种射线与阴极射线的行为。他发现这种新射线是来自放电管上被阴极射线击中的那块管壁;空气对新射线的吸收能力比空气对阴极射线的吸收能力要小得多;新射线不能被磁场偏转;各种各样的材料都能不同程度地被新射线穿透。伦琴断定这种新射线与阴极射线不是一回事,他把新射线称为“X射线”。
为了使这一发现更具有说服力,伦琴拍摄了许多X射线照片,例如,有绕在木轴上包有绝缘外皮的金属线的照片;有装在一个盖严的木盒内的一套天平砝码的照片;一个四周用金属包边的罗盘照片等等。最吸引人的是伦琴妻子的手骨照片,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只见人的骨骼不见皮肉的X射线照片。这张照片曾使一些人感到恐惧,把X射线视为一种可怕的“死光”。而一些科学家则立即意识到这种X射线在医学上,特别对于外科手术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用。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向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秘书处寄交了他的第一篇报告:《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记述了他所完成的一系列实验工作的方法和结果,分析了从实验中所得知的X射线的各种性质。
伦琴希望他的研究工作尽快得到审查和评价,他于1896年1月1日把他那第一篇报告的复本和一些X射线照片分别寄给几位著名科学家。很快,他的研究成果就获得了科学家们的承认和赞赏。著名物理学家玻耳兹曼、开尔文勋爵、斯托克斯、庞卡莱等人陆续对他的重大发现表示祝贺。
X射线的发现,冲破了当时人们流行的以为物理学已经尽善尽美、再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发现的思想束缚,激励起物理学家们的新的探索热情,从而拉开了19、20世纪之交的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X射线在医学上显示出威力,为人类带来了巨大裨益。仅在它被发现三个月之后,维也纳医院在外科治疗中便首次运用X射线为病人拍片。接着,世界各地的许多医院都把X射线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为表彰伦琴对科学做出的伟大贡献,1901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伦琴成为诺贝尔奖设立后的第一位获奖者。
X射线的发现,在科学史上曾被看作是一个偶然发现的典型事例。其实,在19世纪下半叶,在研究阴极射线的热潮中,X射线已不可能再隐藏下去了,它的发现已属历史的必然。事实上,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它已多次出现在许多物理学家眼前,但是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早在1887年,在克鲁克斯的实验室里曾发生过照相底片发黑的现象,然而他没有想到,底片变黑是因为这些底片就放在他进行实验时的放管附近所造成的。他主观地以为是底片的质量不佳,并因此而把底片退给了厂家。1895年以后,人们都知道不能把照相底片放在阴极射线近旁,否则底片会变黑。然而却没有人去深究底片变黑的原因。
1890年,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在做实验时,无意中得到了一张物体的照片,而他却毫不介意地把这张照片扔进了废照片堆里。6年后,当伦琴宣布他发现X射线的时候,他才想起这张被扔弃的照片,把它挑出来重新加以研究。
德国物理学家勒纳德,在研究不同物质对阴极射线的吸收时,曾发现阴极射线能使几种荧光物质产生发光效应,能使照相底片变黑。然而他却习惯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受阴极射线影响的结果。
以上这些情况说明,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对于出现在眼前的新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察而不觉。
伦琴之所以能发现X射线,还与他在多年科学研究工作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实验经验有关。伦琴在物理学、尤其在实验物理学方面造诣很深,享有很高的威望。作为一位实验高手,他常常亲自制作实验仪器,巧妙地安排实验,并能凭借简单的仪器获得较高精度的实验结果。他曾被誉为“具有伟大实验技巧的卓越教师”,还被认为是物理学测量技术方面的权威。正因为伦琴有这样深厚的科学实验功底,才能敏锐地及时地抓住新奇事物不放,才能迅速地有效地设计和进行一系列实验,用确凿的令人信服的一系列实验结果向人们证明:X射线是不同于阴极射线的一种新射线,并用照相的办法展示出X射线的巨大功能。
伦琴发现X射线,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这一重大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科学研究经验:不要忽视偶然的意外现象,它常常是导致新发现的重要契机!
DDT兴衰史的启示
DDT——人类的救星
DDT(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之简称)这种化合物是1874年由德国化学家O.蔡德勒首先合成的,但它具有杀虫的特性则是在六十多年之后,在1939年才由瑞士化学家P.H.米勒(1899—1965)发现。
米勒于1925年在巴塞尔大学化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被瑞士奇吉公司聘为药剂师。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1935年公司要求他筛选一种强效低毒的农药。他以理想的杀虫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理想的杀虫剂规定了七项指标:1对昆虫有剧毒;2毒性发作迅速;3对温血动物和植物毒性极小或完全无毒;4没有刺激性,没有臭味;5杀虫谱尽可能广泛;6作用时间长,即化学性能稳定;7价格低廉。米勒在设备相当简陋的实验室里,对几百种药物经过近四年艰苦的筛选试验,于1939年9月制出了DDT这种杀虫剂,对家蝇有惊人的触杀作用。当时他认为,除第二条外,其他六条指标都能满足。接着他又制备出DDT的各种衍生物。当年瑞士政府就用DDT成功地防治了一种马铃薯甲虫。经过多次仔细审查,DDT对害虫的触杀效力才被化学工业界承认,又在制造工艺方面作了反复多次的改进之后,DDT于1942年正式生产,投放市场。
1943年美国农业部试验用DDT杀灭马铃薯甲虫,证实了DDT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此后DDT作为一种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成为农民神速战胜田禾虫害的得力手段。同时,在医疗卫生方面,DDT则是根绝传染疾病的害虫的良药,例如,1944年1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战役中,虱传斑疹伤寒爆发,每天出现60例新病人,官兵们处于绝望之中,这时运用了DDT,在三周内为130万人灭了虱,斑疹伤寒的流行顿告平息。3个月后,在日本出现类似病情,也是靠DDT大显身手,才得以转危为安。
所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医疗卫生实践中,DDT都显示了科学的巨大力量,它为农业的增产和丰收,为传染病的有效防治,确实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那时在人们的心目中,DDT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杀虫药物。其无害性是以这样一些事实为依据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把DDT粉剂撒到成千上万的士兵、难民、俘虏身上,以灭虱子,十分有效,而人体并没有受到伤害。于是人们以为,这么多人与DDT打过交道,没有遭受危害,可见这种药物对于人是有益而无害的。在作为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和过去的杀虫剂相比,对动物也没有造成明显的伤害。于是,DDT获得了对人畜无害的信誉。由于DDT易制价廉,很快就成为应用最广的一种新的化学杀虫剂,被欢呼为“人类的救星”。
1948年米勒因发现DDT及其化学衍生物对昆虫有剧烈毒性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DDT的有害性的发现和证明
当时虽然有科学家对于在田野中或树木上大量喷洒DDT是否会毒害环境,表示过怀疑和担心,但是并无确凿的证据。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女士当时在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工作,有机会接触到较多的环境问题,她就是怀有这种担心的一位科学家。
从20世纪50年代起,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实验陆续提出了一些关于DDT的研究报告。例如,在1958年,美国伊利诺斯州自然历史考察所的R.巴克博士在其发表的著作中记述了这样的事实:榆树在春天被喷洒一次DDT,按每153米一棵树用2—5磅DDT的比例进行喷洒。经常在7月份又喷一次,浓度为前次的一半。DDT不仅杀死了要消灭的树皮甲虫,也杀死了许多其他昆虫,包括益虫。毒物在树叶和树皮上形成一层很牢的黏膜,秋天,树叶落到地上,榆树叶子恰好是蚯蚓喜爱的食物,于是DDT进入蚯蚓体内,沉积在蚯蚓的消化道、血管、神经和体壁中。有的蚯蚓抵抗不住这种毒剂而死去,而活下来的蚯蚓又成为鸟儿的食物,11条大蚯蚓就可以使1只鸟(如知更鸟)致死。巴克博士找到了知更鸟的死亡与对榆树喷洒DDT的联系,他提出请人们重视生物界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循环关系。
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DDT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大量杀灭益虫。1958年美国一位家庭妇女写信给鸟类专家:在她所住的村子里,好几年一直给榆树喷DDT,本来这里各种各样的鸟儿多极了,可是后来这些鸟都不来了。喷洒杀虫剂导致鸟儿死亡的情况,居民们也时有反映。1958年1月,卡逊就收到了一位朋友奥尔加哈金斯夫人的信,述说她和丈夫在马萨诸塞州达克斯伯利的住宅后面,有一处私人鸟类禁猎区,是一片用围栏圈起的两亩大的树林,1957年该州为执行灭蚊计划,派出飞机在空中喷药,在她家禁猎区上空一再交叉往返,鸟儿伤亡惨重。她十分气愤,立即写信报告给波士顿的《先驱报》,把抄件寄给了卡逊。
然而,这些情况并没有引起人们对DDT污染环境的重视,在一些人看来,鸟类的死亡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根本没有意识到,鸟儿是否健康正是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卡逊和一些生物学家则认为对于巴克这类的报告不能等闲视之,而要予以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卡逊为化工部门、农业部门和政府毫无顾虑地大量使用化学药品,在各种环境中任意喷洒杀虫剂而深感担忧,她决心抓紧完成关于杀虫剂毒害环境的研究工作,并要写出一本书。她原打算一年完成研究和写作,但资料之多,问题之严重和复杂,实际上使她花费了四年时间调查和搜集DDT等杀虫剂的使用情况和对环境造成的种种危害。她仔细阅读研究了数以千计的文献,为使证据确凿,论述准确,她对自己在书中所写的每一段落都反复进行核实,与有关的专家们保持联系,每写完一章就送给专家审阅、提意见,并且逐章逐页地列出文献目录。这本书于1962年出版,书名是《寂静的春天》,就是要回答在春天许多鸟儿不再来歌唱的原因。
关于DDT的有害性,卡逊在书中告诉我们:
粉状DDT不容易通过皮肤被吸收,所以表现不出它的毒性,但它溶于油以后肯定是有毒的。如果吞咽下去,它就通过消化道慢慢地被吸收了。进入体内,就大量地贮存在富于脂肪质的器官内。从动物实验中得知:很微小的DDT药量就能引起体内的巨大变化,诸如,阻止心肌里的一种主要的酶的活动,引起肝细胞的坏死和瓦解等。
DDT具有一个特性,就是它通过食物链上的所有环节由一机体传至另一机体。例如,在苜蓿地里洒了DDT粉剂,而后用这里的苜蓿作为鸡的饲料,鸡所生的蛋就含有DDT了。再如,以含有百万分之七至百万分之八的DDT的干草喂养奶牛,牛奶里的DDT含量就会达到大约百万分之三,而在用这种牛奶制成的奶油里,由于经过浓缩,DDT含量就会增至百万分之六十以上。
DDT渗入水体,再进入水生生物体内。1960年美国渔业及野生生物服务处有一份调查报告,有些地方为了控制云杉树的蛆虫而大面积地喷洒DDT,结果在距离喷药区约15公里远的小河湾里,发现鱼的身体里含有DDT。经研究,是地面的含有DDT的雨水,通过土壤、岩石的细孔和裂隙不断往下渗透,使地下水体受到污染,由于地下水的流动,又把DDT带入小溪与河流之中,并且进入河里的生物体内。
……
DDT对环境是有害的,对生物和人体是有害的。这种有害性是在使用DDT的一系列实践中逐步发现和证实的。从1942年DDT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虫剂投入市场,到1962年在《寂静的春天》中系统地论证了DDT的有害性,整整经历了20年。
上一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各地陆续停止生产和使用DDT,到70年代,DDT已是世界各国明令宣布的禁用品。而科学家们又发现和制作出了新的一些毒性较低的化学杀虫剂,而且开辟了制作对人无害的生物农药的新方向。
有人问:1948年颁发给米勒的诺贝尔奖是否“误奖”?回答并不一致。怎样看待人类文明史上出现过的DDT?我认为,作为制作化学杀虫剂的先驱者,科学家米勒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抹杀的,DDT曾经使农业大增产,使一些传染病不再流行,使许多绝望病人得到拯救,这些都是历史的事实!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在1948年就颁发诺贝尔奖是可以讨论的,颁发或不颁发都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事后诸葛亮”,与其谴责DDT获诺贝尔奖是“误奖”,不如认真从DDT的兴亡史中总结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实践本身是历史的、相对的,认识的片面性源于实践的局限性。真理不可能从一次认识过程中获得,检验也不可能在一次实践过程中完成。DDT的故事使我们感受到认识过程和检验过程都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只有自觉地、精心地将认识过程和检验过程相结合、相交融,才能更好地坚持和运用实践标准,根据新的实践改正错误的认识,使认识在更新的实践中不断前进。
《寂静的春天》从遭受辱骂到获得公认
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在美国的化学工业界、农业界、卫生界、商业界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那些因生产和推广使用DDT等杀虫剂而在经济上获得高额利润,或在政治上获得了某种特权的既得利益者们,自然对此书极为不满。他们随即组织围攻,口诛笔伐不断,诬蔑这本书是一个“骗局”,“科学上错误,事实上失真,方法不科学,倾向有害”。 他们还指责说:“限制大量使用这些经济毒药,就要剥夺世界上几百万穷人的衣食。”一些化学工业公司立即增加“公共关系”经费,与此书针锋相对,大量出版宣扬杀虫剂的积极作用的小册子。有的政府官员甚至还对卡逊本人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骂她是“老处女”、“歇斯底里”、“感情用事”、“溺爱野生动物”、“神秘主义者”等等。
然而这本书毕竟是根据大量认真核实过的事实写成的。作者在写作中倾注了热爱人类、热爱环境的激情和责任心,论证得那么充分和有说服力,文字又是那么生动和富有感染力,书籍一出版就赢得了许多科学家和许多读者的支持,唤起了广大民众对DDT等杀虫剂危害环境、危害人体的警觉。
自1962年起,由《寂静的春天》引发了一场关于杀虫剂的全社会性的大争论,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参与进去了。争论之激烈使得美国国会也不得不对杀虫剂问题进行讨论。196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专对《寂静的春天》一书的结论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确认卡逊的观点是正确的。她的科学论述唤醒人们要全面权衡和评价使用化学杀虫剂的利弊两面,促使有关政府部门和有关的工厂企业尽快停止生产和禁用DDT。
卡逊用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成果向世人发出了警告:要正视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而导致的严重后果。现在人们公认,《寂静的春天》这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关心和研究环境问题的开始。这部书不但多次重印,而且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发行,其影响力之大,举世闻名,至今不衰。行销英美的杂志N在1999年5月号上刊登了“20世纪百部最佳非小说类图书排行榜”,这一百部书的内容应是“由事件的主角叙述20世纪的头等大事”,《寂静的春天》理所当然地列入其中。
卡逊被公认为是一位对人类社会的前途具有高度责任心的科学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