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自古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千年文化瑰宝,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在它们的鼓舞与激励之中,不断地充实、完善、激励着自己,让生命变得更加的丰满。这些珍贵的宝藏,值得我们世代相传,永远铭记。本书带领大家在诗词与歌赋之中仗剑远游,带领大家穿越历史长河,共品诗词风韵。
|
內容簡介: |
千古以来,近乎每一位文人墨客心中都有一个气贯长虹的大梦——千秋万代侠客梦。这与我们整个励精图治、顽强拼搏的民族有着莫大的关系。每一位国人的血脉之中都流淌着一股即使经历挫折也愈挫愈勇的凛然正气。
这股蓬勃向上的正气引领着我们经历风雨,面对苦难毅然前行,毫不退缩。这股正气就像一道凛然剑气,划破漫天阴霾,直指南天门,成就我泱泱大中华不屈、正义、善良、坚强的美德,成就中华民族铮铮不屈的风骨,昂扬、潇洒、舒朗、辽阔……
|
關於作者: |
杨冬儿
一个将“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奉为座右铭的潮汕女子。汕头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作品《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宫情》、《遇见,在青春的途中》等。
|
目錄:
|
无悔此生驰西北 001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骢马吴钩说鲍照 006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天地怆然忆贤人 01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投笔从戎守山河 015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花好月圆人踪袅 02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酒到酣时颠作狂 028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何妨自我作清狂 033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兼济天下赞高适 038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纵是孤单亦豪迈 044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借得琴声舒愁怀 049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杨柳春风俱往矣 054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未破楼兰心不甘 059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不见朝阳不回头 064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壮志满怀天涯梦 067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一笔疾书写春秋 072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渐暮春风正愁人 079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刚直仗义溢言表 085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淡然高雅苏州客 093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韩江女儿话韩愈 097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诗情万丈清高韵 10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谁人尽解曲中音 107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惺惺相惜挚友情 121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千年一剑忆贾岛 126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甘愿为国献身死 130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又见周郎入梦来 136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又见春闺梦里人 141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一掬白雪送君行 144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坚冰难藏万古刀 151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酒徒已非少年时 158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故乡犹在秋愁中 163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笃信明君重贤臣 167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往昔已去令人愁 172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黄花白发忆鲁直 176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奈何壮志终成空 181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笑看人生山水郎 187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掷地有声压须眉 19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拳拳赤子报国志 196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琴心剑胆憾千秋 20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皎洁不怕千万锤 207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桃花开处才子笑 211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一捧春泥又忆君 217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责无旁贷报国心 220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歇衰庸定不支
|
內容試閱:
|
无悔此生驰西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白马饰金羁1,连翩2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3。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5。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6。仰手接飞猱7,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8。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9。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10。长驱蹈11匈奴,左顾陵12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3?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14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魏·曹植《白马篇》
【注释】
1. 羁:马络头。
2. 连翩:飞跑不停的样子。
3. 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部分地区。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 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 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昔日良弓和楛木箭不离手,勤奋练习。
6. 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帖(箭靶)的名称。
7. 接:迎面射击。猱: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8. 剽:行动轻捷。螭: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9. 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10. 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即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1. 蹈:奔赴。
12. 陵:陵蹈,以武临之。
13. 怀:顾惜。
14. 中:心中。顾:念。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这是谁家的孩子,这是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他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既然置身于流血事业,怎可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名和姓列在了战士名册上,就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待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说起曹植,大家的印象一定是非常深刻的。当年小学时代便在课本里接触过他受迫于兄长曹丕,在七步之内作成的那首“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后来又接触到关于他和绝世美女甄宓之间的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唯美的一切总是与他相关联着。
抛开种种后世构撰的传说,回归到最真实的历史之中,回归到当时三国曹魏的政治史实之上来看,曹植其实是当时的一位悲剧性人物。但正是因为当时那些政治上的失意,才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
若是以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为界来将曹植的创作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的话,前期的他咏叹的是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纵观当时的诗作,大都洋溢着乐观、浪漫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愫。本文开头的这首《白马篇》,就是曹植这一时期的作品。全诗通过赞赏边疆地区一位好男儿——游侠骑士高超的武艺和爱国的精神,来寄托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也抒发了他心中潜藏的报国之志。诗篇之中的英雄的形象,既是曹植的自我写照,同时又凝聚和闪耀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光辉,富有浓厚的青春气息。
但是到了后期,因为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磨难,他所想表达的情感从理想和抱负转变为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如《赠白马王彪》在抒情中穿插叙事和写景,将自己备受迫害的感情凝聚起来,痛斥小人挑拨曹丕与他们的手足之情,又对任城王的暴卒表示深切的悼念。又如《七哀诗》之中以思妇自喻,哀怨兄弟异路之情,意旨含蓄,感情凄婉。
由此可见,在曹植的后期生活之中,兄弟之间那种难以如初的关系,愈演愈烈的矛盾,正是纠缠、折磨着他,让他感到极为困惑的根源所在。
看看曹植的一生,他原本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众所周知,自从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之后,“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这样一个口号和理想,一直是那个时代所有青年志士抱持的大梦想,可以说得上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一种特定的召唤。这样的召唤,加上父亲曹操那份为了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一直熏陶、感化着曹植,因而便自然而然地铸就了他胸怀之中一个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
这样一个英雄形象的衍生,便是这首《白马篇》之中的这位少年。每次读完诗作,只消闭上双眼,你便能看见那位正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少年的身影。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正是因为军情紧急,所以马蹄飞驰,丝毫不敢有一丝的怠慢。
白马在古人眼里,除了具有骁勇善战、堪负重任的品格之外,还象征着坚定、忠诚、奉献、牺牲的无畏精神,而对于“生乎乱,长乎军”的曹植来说,以白马来指代他理想中的“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的少年英雄,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犹记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应当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音为花朵,以思想为果实。
“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这是当年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的一句话。曹植看重民歌,因此《白马篇》之中也不缺“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影子。也正因为曹植能在诗中人物的身上倾注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满腔激情,又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和民歌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因此才创造出了“白马英雄”这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骢马吴钩说鲍照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1。
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2。
追兵3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4。
升高临四关5,表里望皇州6。
九衢平若水7,双阙似云浮8。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9。
日中市朝满10,车马若川流。
击钟陈鼎食11,方驾自相求12。
今我独何为,坎壈13怀百忧?
——南朝宋·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
【注释】
1. 骢马:青白杂毛的马。络头:马羁,笼头。吴钩:吴地所产的一种宝刀,似剑而曲。“骢马”二句:写少年骑着配有金笼头的马,锦带上佩着吴钩。
2. 失意:不遂心。相雠:互相结为仇敌。雠,同“仇”。“失意”二句:在酒席之间稍不遂心就持刃格斗,互相结成仇敌。
3. 追兵:追捕少年的官兵。
4. 旧丘:老家。丘,古时田里的划分单位,“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5. 升高:登高。临:从高处往下看。四关:四个关口。据说洛阳有四关,东成皋,南伊阙,北孟津,西函谷。
6. 表里:内外。皇州:京城。
7. 九衢:指京城内的交通要道。衢,道路。古时京城制度,纵横大道皆九条,所以称九衢。“九衢平若水”是说京城的纵横大路极其平坦。九衢,又作“九涂”。
8. 双阙:宫门外的两个楼观。古时在宫门外建二台,上面修成楼观,中留空阙作为过道,所以叫作“阙”。双阙,在这里是指宫殿。这句是说宫殿高得和天空的云彩一样。
9. 扶:沿、循。罗:罗列。“扶宫”二句:在宫阙和大道两旁都是一座座王侯将相的住宅。
10. 日中:中午。市朝满:交易买卖和官府治事的地方都聚满了人群,以喻京城中追求利禄的人很多。
11. 钟:古时的一种打击乐器。鼎:古时烹煮用的器物,一种金属制成的三足两耳的锅。“击钟陈鼎食”是说那些贵族官僚们击钟列鼎而食,非常豪奢。
12. 方驾:并车而行。自相求:互相追求。这句是说那些贵族官僚们车马拥挤地忙着去互相逢迎。
13. 坎壈:同“坎廪”,指穷困不遇的样子。
“青白大马金笼头,腰间锦带挂吴钩。杯酒之间不如意,拔刀而起相格斗。一旦追兵来逮捕,背剑远走天下游。一去故里三十年,最后回到家门口。登高远望四座关,京城里外眼底收。交通大道平若水,宫阙高耸似云浮。皇宫左右住将相,大道两旁住王侯。日中市府人拥挤,车马奔驰似水流。钟鸣鼎食权贵家,并驾齐驱忙奔走。今我孤独是为何?坎坷一生怀百忧。”
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的鲍照(约414—466年)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他祖籍为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后一直久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鲍照家世贫寒,青少年时代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时,鲍照正好二十六岁。据史册所载,他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这时有人劝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但鲍照听完之后顿时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经过连番的努力,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
到了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鲍照也随即失去官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他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平定刘劭之乱后,鲍照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又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他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刘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故人称鲍参军。孝武帝死后,泰始二年(466年),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刘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受害于乱兵之中。
纵观鲍照一生沉沦,与众多的文人墨客一样,亦是位心怀抱负但却不得伸张之人,但是他所作的诗文,却是在其生前就颇负盛名的。品阅他的作品,你会发现这些诗文俊逸豪放、奇矫凌厉、感情丰沛、形象鲜明,直接继承了建安风格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难怪后世人们认定,他的为人以及诗作对后来各个朝代的诗文创作,特别是对唐朝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有着一定的影响。
读鲍照的这首《代结客少年场行》,你会发现其中很多词汇都是极为形象的。
比如“金络头”与“吴钩”的搭配,使诗中那位英俊少侠一登场便色彩鲜明,给人一种英姿勃勃、气宇轩昂的感觉。而杯酒间的失意配上白刃相雠,又让人自然而然地便能感受到一种年少气盛、豪情无限的青春与冲动。这种青春的表现形式,虽然与你我曾经有过的青春时期的行为略有不同,但是蕴含其中的那份冲动,却跨过时空,表现出一种古今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杯酒之间稍不如意,便拔剑而起,白刃相对的少年啊,是如此的潇洒、自由、不受约束,他们彼此刀剑相向,但假若官兵追来,他们就“负剑远行”,奔走他乡,这正是古代“游侠”的典型行为与形象。对于这样的一种形象,其实你我并不陌生,我们常常可以在武侠小说中领略到,比如潇洒不羁的杨过、令狐冲等。
正在读者联想翩翩的时候,鲍照在诗中忽然笔锋一转,将你我的眼界拉到了三十年之后。试想当初那位负剑远行、奔走他乡的少年,三十年之后又该是如何的一副模样呢?三十年前的他血气方刚,争勇好胜,由于杯酒之间的一句小小口角拍案而起,掀起一场生死格斗,紧接着又因为逃避缉捕而流落他乡。而三十年后重归故里的他,人已暮年,却一事无成。这期间包含的太多沧桑,是你我心领神会的。
“结客少年场行”是写游侠题材的乐府旧题,源自曹植《结客篇》:“结客少年场,报怨洛北芒。”鲍照在诗中对任侠行为和心态作了一番盛赞与歌颂,其中蕴含和寄寓的,是他自己强烈的身世之感和对现实不满的愤慨之情,世态人情,尽在其中,也是他对当时不合理的封建门阀制度最形象最生动的揭露和抨击。
从一开始的“负剑远行游”到最后的“坎壈怀百忧”,一盛一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貌似悔恨,实则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无限不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使人深感其中的无限悲辛。
天地怆然忆贤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古人1,后不见来者2。
念天地之悠悠3,独怆然而涕下4。
——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5歌》
【注释】
1. 前:过去。古人:此处特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2. 后:未来。来者:此处特指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3. 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4. 怆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5.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与同时期的各位书生才子相比起来,陈子昂确实是非同一般的一位,单单是他“闹市摔琴”这样的一个举动,便足以证明了。
陈子昂,字伯玉,出生于四川省射洪县一个富庶的家族。他自幼聪慧,非但习文,武艺也是极为精通的。历来怀才之人总是有些傲气的,陈子昂自然也不例外。二十一岁那年,他千里迢迢地来到都城长安,以图在此找到一个安身之所,一展鸿鹄之志。
可是功名利禄又岂是如此容易便能够求得的?当陈子昂踏足异乡之后,才发觉现实与自己原本的设想大有区别。他四处登门,赠诗献文,却偏偏事与愿违,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受冷言相讥。面对着茫然的前景,想起自己满心期待的功名事业,他感到一筹莫展、忧愤交集。
这天,他无助地徘徊在集市之中,偶然看见闹市之中有人捧着一张瑶琴求售,索价昂贵。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争相传看,却没有人舍得掏钱购买。看着众位围观者一脸疑惑又深感好奇的表情,陈子昂忽然觉得眼前一亮,一道妙计袭上心头。于是他二话不说,毫不犹豫地掷金便把琴买下了。如此豪举,彻彻底底地镇住了围观的众人,大家看着他,目光中充满了疑惑。这时却听得陈子昂不慌不忙地说道:“我生平擅长演奏这种乐器,只恨未得焦桐,今见此琴绝佳,千金又何足惜。”众人异口同声道:“愿洗耳恭听雅奏。”陈子昂立刻接道:“敬请诸位明日到宣阳里寒舍来。”
第二天一早,果然不出所料,宣阳里陈子昂的家中宾客满座,大家对这个出手阔绰的外乡人感到十分好奇,于是早早便挤在这里,意图能对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直到众人酒酣耳热之际,陈子昂才慢悠悠地手捧着昨天新买来的琴登场了,他说:“我陈某虽无二谢(谢朓、谢灵运)、渊明之才,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至京,携诗文百轴,奔走长安,到处呈献,竟不为人知。弹琴,我虽擅长,恐污尊耳。”台下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台上的陈子昂已经“哗啦”一声举琴就摔,一瞬之间那把千金买来的琴便被摔得粉碎。就在众人目瞪口呆之际,陈子昂又不慌不忙地取出自己所作的诗文遍赠宾客。众人更以为奇,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摔千金,此人必是豪贵、奇人,奇人所作,必为奇诗奇文,不观也知其妙。”于是争相传诵。一日之内,陈子昂诗名满京华。其中“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之句,更使人赞不绝口。
之后所发生的一切果然不出陈子昂所料,经过这么一次高调亮相之后,他在京城的名气果然大增,之后他得中进士,被任命为右拾遗,终于在朝廷之中为自己博得一个上书论政的机缘。
然而故事到了这里,并不是一个最好的结局。因为你我皆知,人往往不是有才华便能一切如愿的。有的时候,想要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前行,要面对的困难远远比想象的多得多。当上了官的陈子昂也未能真正得到他原本想要的舒心。
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得从他的官职“右拾遗”说起。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官位呢?这是一个专门负责给皇帝提意见的官,这个职务历来是容易得罪人、遭奸臣攻讦的差事,于是陈子昂一路据理直谏的同时,也为自己招来不少麻烦。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族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可是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眼见着情况紧急,一腔热血的陈子昂请求武攸宜让他率领万人做前驱以求击退敌人,但是提议一出,便立刻遭到武攸宜的否决。随后,陈子昂又向武攸宜进言,武攸宜非但不听,还恼羞成怒,将他降为军曹。
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怀才不遇、拳脚难施,接连受到挫折的陈子昂,眼看报国宏愿化为泡影,因此怀着一种空落落的心情登上蓟北楼。城楼之上,他忽然想到了很多很多,比如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种种传说。为了招揽贤才,燕昭王专门修筑了一座高台,用以吸引、招徕天下贤士,并且在台上放置了几千两黄金,作为赠送给贤士的见面礼。这件事,被后世文人传为人人羡慕的佳话——“黄金台”。可是这一切早已作古,黄金台早已淹没在尘寰之中,燕昭王也不见了踪影,却徒留一个百感交集的陈子昂立于台上慷慨悲吟,最终写下了本篇的这首《登幽州台歌》。
读完这首诗,心中满溢着的,是“错过”的遗憾。“生不逢时”是陈子昂心中最深的痛楚。山河依旧,斯人已逝,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却奈何不了生不逢时的悲哀,唯有于孤单寂寞之时,悲从中来,怆然泪流……
投笔从戎守山河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烽火1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
牙璋3辞凤阙4,铁骑绕龙城5。
雪暗凋6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7,胜作一书生。
——唐代·杨炯《从军行8》
【注释】
1.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2. 西京:长安。
3.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处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4. 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 龙城:古时匈奴祭祀天地祖先、鬼神的地方,也是政治中心。诗里指塞外匈奴居住地。
6. 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 百夫长:古代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8. 从军行:为乐府“平调曲”旧题,内容多写军旅生活。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大雪昏天军旗褪了色彩,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做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愿守笔砚做个书生。”
《从军行》的作者是初唐诗人杨炯。这位生性耿直的才子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齐名,世称“初唐四杰”。但可能是因为怀才之人都多少会有些恃才傲物的性情吧,杨炯对于自己“初唐四杰”中的排名,似乎并不是太满意,甚至向旁人放出“耻在王后,愧在卢前”的豪语来。
当然对于他的狂言傲语,今人多少还是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杨炯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正值他十岁之时,于是应神童试登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年),他又应制举试及第,补授校书郎。永淳元年(682年),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詹事司直。假若没有后来种种枝节,他的仕途必定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就在眼见着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却遇见了一个本来可以避免的周折。
684年,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二帝,自己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这时,杨炯的堂弟杨神游说杨炯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杨炯当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便点头同意了,却没想到后来徐敬业兵败被杀,他也因此受到牵连,大约在685年被贬为梓州(故治在今四川三台县)司法参军。后于天授元年(690年)回到洛阳,在司艺馆任教。
于是他便就此沉潜,直到天授三年(692年)七月十五日,洛阳宫中拿出盂兰盆分送佛寺,武则天与群臣在洛阳城门楼上观赏之时,杨炯写成《盂兰盆赋》一篇并乘机进献给武则天,在此赋中极力歌颂武则天的周王朝,并希望武则天“任贤相,淳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披图策,捐珠玑,宝菽粟”等,从而成就帝王的风范。或许是此赋给武则天留下了极好印象的缘故吧,大约就在同年,杨炯便被调任盈川县令(故治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其地约为今龙游县、衢江区的一部分)。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杨炯生性耿直、才华横溢,只可惜太过于骄傲自大。但他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他在政治上、文学上激进、正派、一丝不苟的作风。因为性格所然,他非常鄙视朝臣中那些虚伪、矫饰之人的种种作风,他甚至精心地为那些无德无能的官僚们起了个极为精辟的绰号——“麒麟楦”。
什么叫作“麒麟楦”呢?意思就是,这些虚伪、夸张、自以为是的人其实就是一头驴,只不过他们的身上披了一张假麒麟皮罢了,所以他们从表面上看来如同一只麒麟,但是一旦将那张披在身上的假皮去掉,他们也就原形毕露了,说到底也还是一头驴子罢了。
每每读到杨炯的这个比喻,我都要忍不住拍手称快,这个比喻实在是太有才了,甚至时至今日,我们借用他创造的这个绰号来比喻身边或者是单位里头那些正经本事没有,整天只知道拍领导马屁、阿谀奉承的人也是再适合不过的。
所以要记住哦,如果某天,你听到别人称呼你一声“麒麟楦”,可千万要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举止,别自以为是地认为人家是在夸奖你哦!
当时,杨炯这种不愿苟同世俗的性格和作风在朝臣之中也是备受忌恨的,所以他也遭受了不少世俗的攻击。他心中因此愈加愤愤不平,所以在盈川任上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为政极为严酷,属下若有过失,他便施予严刑,或予杖杀。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旧题,是著名的题材之一,内容多写军队的战斗生活。从唐代以来,李白、王昌龄、刘长卿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诗篇之中以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情怀,表达了国家兴衰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大丈夫当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杨炯的这首诗作虽然仅仅只有四十个字,但揭示出了当事人细微的心理活动,又从一定的角度渲染了当时特定的环境气氛。纵观整个诗篇,杨炯的笔力是极其雄健的。仅是开头的第一句,便让人顿觉心中被激起了滚滚的爱国热忱。眼见着烽火已经熊熊燃起,军情紧急,好男儿自当奋起力争,为了国家的荣耀、国土的神圣不容侵犯而奋起作战。由“烽火”一句而引起的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心绪强烈地冲击着杨炯的心房,他不愿再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自”字在此处的表现是极为出色的,让人直接感受到了一介书生由衷的爱国激情,彻底一改人们原本对于书生的文弱、无为的印象。
而到了第三句,有两个词杨炯用得极为典雅和稳重。这两个词便是“牙璋”与“凤阙”。
“牙璋”是什么呢?它是古时候皇帝调兵遣将时用的一种符信,常常分为能够咬合的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见牙璋便如见君王、见主帅,手中掌握了牙璋之人,便等于将数以万计的军队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一般。
“凤阙”则是皇宫的代称。
“牙璋”与“凤阙”同时出现在诗句之中,是杨炯赋予出征将士的无限荣耀与崇高敬意。因为荣耀是无限的、使命是崇高的,所以出师的场面也理所当然是隆重和庄严的。
如果说诗作之中“牙璋”与“凤阙”是相互烘托的关系的话,那么第四句的“铁骑”与“龙城”则是相对应的关系。“铁骑”所指是唐军的部队,而“龙城”则是战斗的目的所指,中间一个“绕”字连接,说明了军队的神速,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了前线,并且把敌军的城堡团团包围,令其水泄不通,一场龙虎之争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
而这样的一场战争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场景呢?杨炯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转折。他不写血淋淋的战争场面,也不从正面着笔,偏偏笔锋一转,通过对周围的景物描写对战争场面进行了烘托。这样的描写视角也是极为开阔的:“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想象一下,这是何等壮烈的场面啊,遮天蔽日的雪覆盖了一切,却唯独没有遮蔽众位将士心中那必胜的信心,迎雪而战,直指龙城,是将士们众志成城的坚强信念。而在听觉上,也是非同一般的壮烈:“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仅仅只是短短的两句诗,却写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寥寥十个字,已让你我仿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出征的将士们冒着风雪同敌人搏斗的那种坚强无畏的精神,也看到了出征的将士们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正因为感受到了也看到了,所以杨炯激动万分,他接着写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是极为豪迈的,艰苦激烈的战斗生活丝毫不能消减他对此的向往与热爱,即使是要做个下等兵卒、下级军官他也在所不辞,只要能为了保卫边疆而战斗,他都必将毫无怨言……
花好月圆人踪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青枫浦上11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12?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愿逐20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24。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25无限路26。
不知乘月27几人归,落月摇情28满江树。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注释】
1. 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 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不觉有霜霰飞扬。
5. 汀:水边平地,小洲。
6. 纤尘:微细的灰尘。
7.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 穷已:穷尽。
9. 但见:只见、仅见。
10. 悠悠:渺茫、深远。
11. 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市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2.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13.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14.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15. 离人:此处指思妇。
16. 妆镜台:梳妆台。
17.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 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
19. 相闻:互通音信。
20. 逐:追随。
21. 月华:月光。
22. 文:同“纹”,波纹。
23. 闲潭:幽静的水潭。
24. 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
25. 潇湘:湘江与潇水。碣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26.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7. 乘月:趁着月光。
28.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春江的所有地方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的月亮?江上的月亮从哪一年开始照耀着世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送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不胜忧愁。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高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射向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也拂不掉。我们都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鸿雁不停地飞翔,却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从一开始寻找关于张若虚的资料到现在,我听了无数次的《春江花月夜》的配乐朗诵。或许在某些读者的眼中,我将他写进这本谈论“侠肝柔肠”的书中,显得有些牵强。这位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并曾任兖州兵曹的初唐才子,一生之中非但生卒年不详,就连其字、号后人亦是一无所知地以“均不详”作为记录,确实予人以某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种神秘,用武侠小说之中常用的那句“神龙见首不见尾”来形容与概括,是再贴切不过的,因此在我心中,他自然也像一位仗剑而行的侠士,一生之中萍踪侠影,留给了世人格外之多的臆想与猜测,将他的名字写入此本作品之中,自然是可以的。
每每提及张若虚,总觉得他本身就极像一个谜题,不仅生平事迹少之又少,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在唐代,似乎没有他的诗集传世。从唐至元,他这首诗几乎无人所重。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均未见他的诗作。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最早收录此诗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中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一首也在其中。然而这仅仅是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的。直至明人高棅《唐诗正声》选本,仍然没有把他的诗选在“正声”之列。而此间的缘由也一直无法为人所知晓。
这谜样的埋没时间极为漫长,不知不觉间竟然将近一千年之久。直到明朝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此诗以后,万历年间的三种选本《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石仓历代诗选》,明末成书的《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当然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应该算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的《诗薮》。而到了清代,张若虚的诗名更为人所关注一些了,有关唐诗的重要选本,如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季振孙《唐诗》,徐增《而庵说唐诗》,以及《御制全唐诗》(卷十九和卷一一七),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都收录了他的这首诗,有的还附录有关此诗的评论。
再者便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之中仿效《春江花月夜》的一首《秋窗风雨夕》了。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且不管曹雪芹的诗作与张若虚的诗作究竟是谁更显得略胜一筹,但是从曹雪芹仿写此诗,就可以看出张若虚的诗作在当时是备受推崇的。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首《春江花月夜》吧。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曲名,相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失传。《旧唐书·音乐志》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据说后来隋炀帝也曾作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最为脍炙人口。
王闿运曾经作过这样的评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陈兆奎说《春江花月夜》:萧杨父子时作之,然皆短篇写兴,即席口占。至若虚乃扩为长歌,秾不伤纤,局调俱雅,前幅不过以拨换字面生情耳。自“闲潭梦落花”一折,便缥缈悠逸。
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也曾经这样盛赞过这首诗:“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酒到酣时颠作狂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山光物态弄春晖1,莫为轻阴便拟归2。
纵使3晴明无雨色,入云4深处亦沾衣。
——唐代·张旭《山行5留客》
【注释】
1. 春晖:春光。
2. 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3. 纵使:纵然,即使。
4. 云:指雾气、烟霭。
5. 山行:一作“山中”。
“山中的景色沐浴着春天的阳光,不要因为只是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纵然天气晴朗不会下雨,走到山中深处的云雾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喜欢随时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我,总会沉浸在张旭《山行留客》的那句“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的坚决与潇洒之中。是啊,前方风景美好,试问君怎么舍得因为微微的一点阴天或者细雨就轻易地取消了原本已经设定好的行程呢?所以,在我的记事本中,永远只有向前行走而缺少途中折返的句子。
说到底,这样一种永远期待前方、永远向往明天的坚定,也是“侠气”的一种表现。
前头说了如此之多篇的“侠肝柔肠”与“书生意气”,还未曾有过一篇由“侠”字向武侠类小说作品延伸的文字,正好就在谈论张旭的这篇诗作之时来一次小小的延伸吧。
但凡武侠小说之中的侠士都会有一个别致的、让人一听就印象深刻的外号,比如“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一灯大师)”、“北丐(九指神丐)——洪七公”、“神雕大侠(西狂)——杨过”,等等。
论及别致的名号,张旭也有一个,而且还格外的亮堂。是什么呢?不错,就叫作“张颠”。“颠”字一出,便顾名思义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啦。顾名思义便知定然是位处事潇洒、豪爽狂放、卓然不俗的男儿来着。
李颀有一首《赠张旭》说的就是他的翩翩风采: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
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这首赠诗以真切的感受和细腻的笔触,从多种视角展示了张旭的精神风貌。
众所周知,张旭是位著名的狂草书法家,其一生最大的特点与爱好便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