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內容簡介: |
张斯琦的《梅兰芳沪上演出纪(上下)》记录了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在上海演出的完整情况。
京剧大师梅兰芳和梅派艺术,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渊源。1913年,梅兰芳首次莅沪,登上丹桂 **台,是他个人从艺生涯的重要关键。1913年到 1954年,梅兰芳每次来沪演出都会引起极大轰动。其间他还曾举家定居上海十余年,在此蓄须明志。《梅兰芳沪上演出纪》(上编)保存整理了梅兰芳及其班社从1913年到1954年在沪上演出的主要信息,其中包含每天完整的演出戏码、主演配演,并记录了当时报刊对于一些重点剧目的宣传广告。这些史料,对于研究梅兰芳个人的演出史、梅派艺术的形成过程,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上海京剧在各个时期的市场状态。
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梅兰芳作为引领社会审美风潮的艺坛领袖.他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戏剧界,* 波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他将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民族戏剧带到美国、苏联、日本、欧洲,将中国传统文化以戏剧的形式向世界传播。《梅兰芳沪上演出纪》(下编)所收录的《梅讯》,是20世纪 20年代《申报》上的专栏.1920年、1922年、1923年、1926年、1928年梅兰芳莅沪演出期间,均逐日连载发表,由赵叔雍等人执笔,多记录梅兰芳舞台演出以外的社会交往,还收录了大量海上文人为梅兰芳所作诗词。1930年梅兰芳访美期间,《申报》亦连载《缀玉轩游美杂录》,详细记录了梅兰芳在美行程,是较为可信的史料。
|
目錄:
|
上册
序一/梅葆玖
序二/郭 宇
前言
1913年11月至12月
1914年12月至1915年1月
1916年10月至12月
1920年4月至5月
1922年5月至7月
1923年12月至1924年1月
1926年11月至12月
1928年12月至1929年2月
1930年1月
1930年12月至1931年6月
1932年12月至1933年7月
1934年2月至12月
1935年2月至10月
1938年3月至4月
1945年11月至12月
1946年5月至7月
1946年11月至1947年12月
1948年4月至5月
1949年12月至1950年6月
1953年4月至6月
1954年5月至6月
1956年9月至10月
下册
1913年《申报剧谈》
1920年《申报梅讯》
1922年《申报梅讯》
1923年《申报梅讯》
1926年《申报梅讯》
1928年至1929年《申报梅讯》
1930年《申报缀玉轩游美杂录及梅讯》
1935年《申报》有关梅兰芳访苏前后之记载
后记
|
內容試閱:
|
我有几位老朋友,冯先生幼伟、李先生释戡 是从北京来看我的。舒先生石父、许先生伯明是本来就在上海的。这里面我跟冯先生认识得最早,在我十四岁那年,就遇见了他。他是一个热诚爽朗的人,尤其对我的帮助,是尽了他最大的努力的。他不断地教育我、督促我、鼓励我、支持我,直到今天还是这样,可以说是四十余年如一日的。所以我在一生的事业当中,受他的影响很大,得他的帮助也最多。这大概是认识我的朋友,大家都知道的。
那天他们听到许少卿要我压一次台的消息,也都认为专重唱工的老戏,是不能胜任的,一致主张我学几出刀马旦的戏。因为刀马旦的扮相和身段,都比较生动好看。那时唱正工青衣的,除了王大爷之外,还很少有人兼唱这类刀马旦的。我就这样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决定先学《穆柯寨》。
我的武工本来就是茹先生教的,现在要唱《穆柯寨》,那不用说了,就请他给我排练。他对我说:“ 这类刀马旦的戏,固然武工要有根底,眼神也很重要,你要会使眼神才行。”我们赶着排了好几天。在唱到第十三天上,就是十一月十六日旧历十月十九日 的晚上,我才开始贴演《穆柯寨》,这是我第一次在上海压台的纪念日。
这出戏的穆桂英,出场就有一个亮相,跟着就上高台,很有气派。下面《打雁》一场,是要跑圆场的,身段上都比较容易找俏头。那天观众瞧我这个抱肚子的青衣,居然也唱刀马旦戏,大概觉得新鲜别致,就不断用彩声来鼓励我。
唱完了戏,我的几位老朋友走进了我的扮戏房,就很不客气地指出了我有一个缺点。他们这样地告诉我: “这出戏你刚学会了就上演,能有这样成绩,也难为你了。台下观众对你的感情,真不能算错。可是今天你在台上常常要把头低下来,这可大大地减弱了穆桂英的风度,因为低头的原故,就不免有点哈腰曲背的样子。这是我们看了以后不能不来纠正你的,你应该注意把它改过来才好。” “我虽然练过好几年武工,”我这样答复他们, “但是从来没有扎过靠。谁知道今天紧紧地扎上这一身靠,背上的四面靠旗,相当沉重,我又是破题儿第一遭的尝试,因此自己不知不觉地就会把头低下去了,让你们看了好像我有哈腰曲背的样子。再说低了头眼睛准就跟着往下看,眼神也一定要受影响。我在台上也有点感到这个毛病。不过全神贯注在唱念、表情和做工方面,就顾不到别的地方了。现在毛病找着就好办,下次再唱这出戏,我当然要注意了来改的,同时也请你们帮着我来治这个毛病。” 他们商量完了,就这样说:“以后再演的时候,我们坐在正中的包厢里,看见你再低头,我们就用轻轻地拍掌为号,拿这个来暗中提醒你的注意。” 第二次贴演《穆柯寨》,我在台上果然又犯了这个老毛病。我听到对面包厢里的拍掌声音,知道这并不是观众看得满意的表示,而是几位评判员发出来的信号。我就立刻把头抬了起来。这一出戏唱到完,一直接到过三五次这样的暗示。在他们两边的看客们,还以为他们是看得高兴,所以手舞足蹈地有点得意忘形哩。其实是穆桂英特地请来治病的大夫,在那里对症下药呢。
经过了这种别出心裁的纠正方法,大约又唱过了两次,我才渐渐地把这个毛病给治过来了。我一生在艺术方面的进展,得到外界朋友这种帮助的地方实在多得数不清,这不过举一个例子,他们就像一面镜子,几十年来一直老是照着我。
穆桂英是一个山寨大王的女儿。她有天真而善良的性格,是应该描摹出她的那一种娇憨的形态来的。
可是又要做得大方,如果过火一点,就使人感到肉麻了。尤其她的嘴里那一口京白,应该说得口齿清楚、语气熟练。每一个字都得送入观众的耳朵里,才能把这生动的剧情完全衬托出来。幸亏我从王大爷那里学会了念京白的门道,后来在这一方面又下过一番工夫,所以像《枪挑穆天王》里面说亲一场的大段道白,我的老朋友听了,都还满意。
朱四爷素云的杨宗保,刘寿峰的孟良,郎德山的焦赞,有这三位老角儿,陪着我唱,还有什么说的,自然是格外精彩了。身段方面朱四爷也教过我一些俏头。大部分还要归功茹先生的认真指点,因为我们俩是住在一间屋子里,整天凑在一起。晚上到了台上,又是他给我操琴。那时场面还摆在上场门外,我的举手动脚、一招一式,他全看得清清楚楚,回家来再跟我细细研究,像这样一面研究、一面实习,我承认进步得是相当快的。
1913年11月17日丹桂第一台夜戏: 谢月奎《山海关》,张春海《取洛阳》,双处《雪杯圆》,月月红、陈嘉祥《胭脂虎》,张德俊、王瑞云、祁彩芬《泗州城》,小杨月楼《乌盆记》,八岁红《戏迷传》,盖叫天、李德山、谭永奎《三岔口》,杨瑞亭、冯志奎《冀州城》,梅兰芳、王凤卿、朱素云、刘寿峰《二本穆柯寨》。
1913年11月18日丹桂第一台夜戏: 谢月奎《徐达挂帅》,月月红《吃鼻烟》,双处、郎德山《子胥投吴》,粉菊花《紫霞宫》,朱素云、杨瑞亭、盖叫天、小杨月楼、张德俊《全本连营寨》,梅兰芳、李德山《杳元和番》。王凤卿、刘寿峰《二进宫》,八岁红、冯志奎、郭小福《铜网阵》。
…… P14-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