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

書城自編碼: 271832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民族文化
作者: 张超
國際書號(ISBN): 9787563945450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1/17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花外集斠箋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10
《 渐渐消失的匠人行当 》
+

NT$ 272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

NT$ 245
《 计算机导论 》
+

NT$ 324
《 云与大气现象 》
+

NT$ 169
《 谁的青春没囧事——解密青春期女生30个困惑 》
+

NT$ 205
《 谁的青春没囧事——解密青春期男生39个困惑 》
編輯推薦:
内涵深邃的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


重温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美德
內容簡介: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渊源广博并独具一格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越来越淡薄的传统节日味道,越来越疏远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罕见的传统衣着,越来越少用的典故词语,以及渐趋一致的饮食住行习惯,使得传统文化的要素不断走向失落。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让那些行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重新吐绿开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从节日、礼仪、艺术、服饰、字语、饮食以及民居等方面来介绍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以唤起国人的保护意识。
關於作者:
张超,研究生学历,文化与艺术研究者,爱好艺术、文学、电影品论及旅行。目前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文化入门》《中国雕刻文化入门》《中国建筑文化入门》《中国音乐文化入门》《中国戏剧文化入门》《中国收藏知识入门》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节日遗失
第一节 人日节3
第二节 天穿节8
第三节 花朝节12
第四节 上巳节18
第五节 寒食节24
第六节 中元节29
第七节 重阳节34
第八节 寒衣节40
第九节 腊八节45
第二章 礼仪渐远
第一节 政治礼59
第二节 结婚礼67
第三节 诞生礼75
第四节 成年礼83
第五节 宾礼91
第六节 五祀98
第七节 傩礼103
第三章 艺术流逝
第一节 戏曲111
第二节 舞蹈118
第三节 手工艺125
第四节 器物132
第五节 文学139
第六节 乐器145
第四章 服饰未见
第一节 皇家服饰155
第二节 汉族服饰161
第三节 少数民族服饰166
第五章 字语难寻
第一节 文字175
第二节 谜语(灯谜)182
第三节 酒令194
第六章 饮食流失
第一节 茶道201
第二节 饮酒207
第三节 宫廷盛宴212
第四节 民间小吃219
第七章 民居擦肩
第一节 四合院225
第二节 吊脚楼231
第三节 古典园林235
內容試閱
第一章 节日遗失
第一节 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也称“百花生日”、“花神节”、“花神生日”、“挑菜节”、“春会节”、“踏青节”。花朝节的日期各地均有不同。有的地方是二月初二,有的地方是二月十二,还有的地方定在了二月十五。
1.花朝节的起源
花朝节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花朝节,其实是为了纪念百花的诞生,同时也是生殖崇拜的节日,因为远古人们认为“花神是掌管人类生育的神明”。中国古代的农耕、渔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的愿望都是希望膝下多子多孙。元初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就载有:“二月十五为花朝,《风土记》云:言浙件风俗,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为游赏之时。花朝月夕,市之所常言,月夕乃八月十五日。”《风土记》出自宋人之手,由此可知,花朝是针对八月十五的月夕而言的。花朝、月夕,这是中国岁节中安排最妙的两个节日,由此不难看出人们在此之上花费的巧妙的心思。仲春正是百花齐放的大好时节,在此处安排了一个花朝节,而仲秋天高气爽,月明星稀之时安排了一个月夕节,这其中关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呼之欲出。
很少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定出花的节日的,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可见一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色彩斑斓的灯正好是人们展示自己手工技艺的最好平台。花朝节的活动大都是出游设宴,从唐代开始盛行这种风俗,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赏花的同时觥筹交错,喝酒吟诗,其乐无穷。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载“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顾禄在《清嘉录》中写到:“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这个活动和明代作品《太仓州志》中的花果树之俗一脉相传。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在其《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白楼咫尺不得上》一诗中亦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这样的诗句。
2.花朝节的文化活动
唐宋时期人们爱好集会,达官贵族喜欢郊游设宴,在花前设下桌椅,美女花中信步,看到名花就依草摆席,用红裙相互挂插作为宴幄,在兰亭边煮茶吟诗,抽花签、传花令、写诗、喝酒、觥筹交错、满地落花。在宋代之前,花朝节的优雅活动一般只在一些文人墨客和官员中流行。自北宋开始,花朝节风俗活动有了新的变化,种花、挑菜、祭祀也加入进来,而且花朝节开始进入寻常的百姓人家。并兴写关于花的诗词,不仅雅士文人,童叟百姓皆在那天为最爱的花抒写下动人的篇章并进行评赏。花朝节的信仰基础是所谓的百花生日、花王诞辰、花神诞辰。关于花王、花神,古往今来的说法不一。民间把女夷作为花神,《花木录》认为女夷是“魏夫人弟子,善养花,号花姑,故春圃则祀花姑”。《月令广义》中也说:“女夷,主春夏和养之神,即花神也。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民间又传说花神不只一位,有“十二花神“之称。《镜花缘》等书把花神和唐代女皇上武则天联系起来。传说,包括洛阳牡丹在内的十二花神在天上犯了错,被玉皇大帝一怒之下贬至凡间。也有说法说十二花神是十二月花神,分别掌管一年十二个月的花卉。民间为了祭祀花神建立了很多花神庙。
花朝节还会在花神庙里进行烧香祭祀活动,为花神设立神位。北京西南郊区的花乡,有北京著名的花神庙。这座庙是明代时修建的,庙门上悬挂有“古迹花神庙”的匾额,前殿供有各种花神的牌位。花农会在花神诞辰的二月十二到花神庙进香献花。而前清时还曾经在外面搭戏台唱野台子戏。
但是据清代吴友如记载:一月是梅花神柳梦梅,二月是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是桃花神杨延昭,四月是蔷薇花神张丽华,五月是石榴花神钟馗,六月是荷花神西施,七月是凤仙花神石崇,八月是橘花神绿珠,九月是菊花神陶渊明,十月是芙蓉花神谢素秋,十一月是山茶花神白乐天,十二月是腊梅花神老令婆。
赏红是花朝节别具特色的习俗,赏红大约是起源于唐代的护花幡。唐人的小说记载,当时有位叫做崔玄微的文人游园时碰到了几位美人,美人们向他求救,说是她们因为害怕凶猛的风而向十八姨请求庇护,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十八姨,因此请求崔氏每年的二月初一能够做一个朱幡挂在花枝上,上面画日月星辰等,如此可以免于灾难。崔氏按照她们的说法照办,果然到那天,暴风把地上的树全都连根拔起,但是院子中的繁花安然无恙。因此这也被视为赏红的起源。赏红的本意是赏玩花红,在《帝京岁时记胜》中有记载:“十二日传为花王诞日,曰花朝。幽人韵士,赋诗唱和。春早时赏牡丹,唯天坛南北廊、永安门内张园及房山僧舍者最胜。”更有用彩色布条挂在花枝上的。《中华风俗志》记载江苏吴中有这样的习俗:“二月二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绘,粘于花枝上,谓之赏红。”有记载江苏吴中也有类似的习俗,即在这天,闺中女孩裁纸做出漂亮的图案,将这些图案挂在花木之上,使得花木花枝招展,引得周围的人纷纷观看,红绿参差,刹时热闹非凡。花朝节除了赏花,修花,人们还会赏蝶,扑蝶。在宋俗经典《诚斋诗话》中记载道:“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为了配合花朝节百花争艳,女人们会把当时最流行的簪花戴在头上,花艳人更艳。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载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在女人们争艳的同时,也会互赠头花。明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在这一天,女孩穿耳孔,孩童开始留发。民间嫁娶、问名,都把这天当作吉日来看待。花朝节不仅仅是赏花游玩,它的风俗美食也是一绝。其中花糕尤其美味。传说武则天时期,她十分爱花,每到花朝节,她就会安排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熟做成花糕,并且用来赏赐大臣。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也纷纷效仿,这就是花朝节吃花糕习俗的起源。不同的地区庆祝花朝节的形式都有差异。浙江《乌程县志》云:“二月二日花朝,士女皆摘蓬叶插于头,谚云‘蓬开先日草,戴了春不老’。”湖北《崇阳县志》记:“二月十五日花朝,又曰扑蝶会。相传此日是百花生日。是日,女孩穿耳孔,孩童始留发。民间嫁娶、纳彩、问名,均以此日为吉。”宋朝时,南北都流行“扑蝶会”,汪灏在《广群芳谱》中写:“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中华全国风俗志》也谈到了这个习俗:“是日宋时有扑蝶之戏。”《大理县志稿》载:“十四五等日为花会,又名太平会……乡人争胜陈列古玩,并以花木佳美者,垒集花山为点景之助。”还有些地方在花朝节期搬演花朝戏,以戏剧的形式庆贺百花生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