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NT$
347.0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857.0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NT$
296.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NT$
439.0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NT$
1326.0
|
編輯推薦: |
★
孔子思想已过时?NO!是你太Out!
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对当代人的生活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翻开此书,走近孔子!
跟随孔子这位伟大的人类思想导师,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国学经典《论语》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此书作为一本阐扬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思想的国学著作,得到了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高度认可。饶宗颐先生挥毫泼墨,题写了“走近孔子”四个大字作为此书书名。
★全书列举大量实例,旁征博引、反复论证,充分说理。行文回环曲折,张弛有致。文风朴实生动、简捷透辟,有如格言、隽语,令人读起来却倍感纵横如意,格调轻松。
★本书将带你走近孔子,归入至圣先师孔子的门下,学习儒学经典《论语》中的诸多人生智慧,提升人生价值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读完此书,你会对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产生更加深刻的体味和领悟;本书在你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将具有更实用的指导作用。
|
內容簡介: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造成了偏离,也变得僵化。当我们今人剥开它在外面固化的硬壳后,却可以发现其核心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其实是富有多么鲜活的务实精神与人性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孔子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以及孔子对“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勇武血性的颂扬,等等。
本书就是一部力图将历史与当代接轨,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和中西文化参照对比来解读和还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随笔著作,作者以清新隽永而又饱含理性情感与思辨精神的文字,对承载孔子的儒学思想的《论语》等著作进行探赜发微,对其所蕴含着的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社会伦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从一般道理进入智慧层面,赋予孔子思想崭新的价值观照,是一部能够直抵孔子内心的作品。翻开书的当下,你会被作者创造性的解读所吸引,在书中遇见孔子,走近孔子。
|
關於作者: |
王恩来,1956年2月26日出生,辽宁省大石桥市人,祖籍山东黄县(今龙口市)。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孔子学会名誉会长。热衷于孔子和传统文化研究,兼及杂文、随笔写作。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内哲学动态》、《文史知识》、《孔子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有些文章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被一些报刊转载或收入文集。1992年在亚洲出版社出版杂文集《期待》;2005年在中华书局出版学术专著《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于2007年再版。
|
目錄:
|
君子成人之美
鸟兽不可与同群
逝者如斯
仁者人也
智者利仁
克己复礼
过犹不及
无可无不可
敬鬼神而远之
知天命
天何言哉
见利思义
君子食无求饱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乐以忘忧
君子之道
有教无类
述而不作
古之学者为己
讷于言而敏于行
辞达而已
三月不知肉味
君子和而不同
勿欺也而犯之
政者正也
执干戈以卫社稷
弋不射宿
雍也可使南面
近者悦远者来
色难
祭思敬
子温而厉
后记
|
內容試閱:
|
1.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前者是善举,后者是义行。积德行善累义,在孔子和儒家那里是仁人君子的风范,是人性的卓然展现。后世的一些宗教家,也多秉持类似的主张,如佛家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比孔子小 500 多岁的耶稣亦曾说过:“我来,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成全。”两相比较,可谓圣人所见略同。
2.在天地所生万物中,人是最为尊贵的,就应该得到重视和关爱。在西方宗教里,这种爱来自神或上帝。孔子不相信外缘拯救,故寄望于人类自身,将其界定为属人的范畴,即“仁者,人也。”将“仁”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就将这一道德概念哲学化了,并成为孔子道德体系建设和人生哲学的基石。
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是以仁爱为精神动力的尊重他人权利和感受的优雅表现,或曰风度。一个民族——哪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如果没有教养,不讲礼仪规则,无视国际惯例和公序良俗,即使经济强大了,也难以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3.孔子以“过犹不及”释“中庸” ,从而使“中庸”成为体现对客观事物质的规定性和度量分界的认识,是对矛盾构成及转化规律的揭示,从而成为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行为的重要方法,是孔子理性智慧和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在孔子辞世约150年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收获了与孔子相近的认识成果。
4.死亡既然是真实的,就必须勇于面对。与其沉湎于莫须有的虚悬期待,莫如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自己的精彩。所有相信科学并勇于直面人生者都会看到,人的幸福既不在宗教的彼岸,也不在死后的未来,而在有限的生存阶段,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艰难困苦所获得的每一个具体收获之中,在仁的道德境界的追求和实现:爱与被爱。
5.有教养的人也就同时拥有敬畏之心,没有教养的人,则会做事不讲规矩,没有底线。所以,孔子以自然法则和人文精神置换了传统天命观的神秘内涵,以“知天命”和“畏天命”去成就君子人格,意义十分重大。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替代了宗教圣徒的形象又具有相同的力量和作用”。这是孔子和儒家文化的特质。
6.孔子指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但孔子主张“以其道得之”,倡导“见利思义”,追求的是财富获得的正当性。孔子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并非清高的固执。浮云是浅淡而易逝的,一个靠不正当手段谋得富贵的人,会充满不安全感,也就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