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含金量很高的书籍,作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资料,抽丝剥茧般的梳理了科学传播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构成这些历史的是一个有一个关键的史实,史料珍贵准确,很多资料是**次挖掘并在国内呈现。
更多好书详见奇趣科学馆
《有趣的科学》(平装全9册,DK*经典*热销的少儿科普丛书,荣获中国童书金奖,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DK科普典藏·礼品套装》星空+海洋+人体+恐龙全4册
《有趣的透视立体书 机械篇(全8册)》直观的机械透视感,通透的整体构造展现,每个分页即剖析一个独立的部件,更添加AR互动技术,手机平板等安卓系统就能展现3D立体的虚拟现实效果
《中国古老文化寻踪全七册》 用影像探寻文化形态,以文字揭示内在价值,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的基因”
《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签名本)(全三册)(附精美书签+植物旅行示意图)一套属于你的**。
《征程 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中英对照)英国自然杂志倾力推荐图书,带你探索中国的“侏罗纪公园”!
《硅谷启示录》惊世狂潮+怦然心动(全2册)
《爆笑科学漫画》
|
內容簡介: |
人类的科学技术传播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本书从历史角度探索了从希腊化时代至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试图将科学家的活动与公众对科学可靠性的认识融合在一起。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审视了科学传播的发展,将中国科学传播的历史和现状融入世界发展大趋势中,使读者在全球大形势下观察中国科学传播的发展与进步。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
關於作者: |
李大光,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国际科学素养促进研究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青少年科学素养纵向研究筹备小组成员。从事科学传播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30年。早期引进“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美国2061计划”和“英国1988教育改革法”以及“国际科学素养理论与调查方法”。担任1996年、2001年和2003年“全国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负责人。设计并建成“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监测网”。在美国《科学》杂志和美国《科学与工程学指标》上发表中国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数十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