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林清玄**散文精选》
1首部精美图文集,全彩四色印刷*收录《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清净之莲》《生命的化妆》等经典篇目
2每个人心灵成长中都有一个林清玄,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表达,朴素的语言又充满智慧和哲理,独树一帜;书写微乎其微的事物去道出生命的意义,开启心智。直指心灵的文字,找到前进的动力。
3文学如月光,无用却让内心柔软。内心柔软才有心思和敏感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和感动,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化解浮躁和焦虑,抚平流年的伤痕,让内心不再孤单慌张。既不显露,也不隐藏。
《心有欢喜过生活:林清玄经典散文精选》
*全新选编,兼收经典与新篇
全面精选林清玄各个时期经典作品,包括《清欢》《欢喜心过生活》《常想一二》《鳝鱼骨的滋味》《夏花之绚烂》等53篇,《桃花心木》《与时间赛跑》《无风絮自飞》《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更获林清玄特别推荐,编排备受认可,读者翘首以待。
*林清玄认可备至,名家诚意推荐
心所要的,不是足够多,是足够欢喜。林清玄的人生禅悟——心有欢喜过生活,亲自作序推荐:“(当作家这种)深刻的幸福,使我能不懈地创作,希望不仅自己有正能量,也能为读者提
|
內容簡介: |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选》
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老师最新散文精选,书中收录《生命的化妆》《迷路的云》《温一壶月光下酒》《黄昏菩提》《正向时刻》《求好》《有情十二贴》《不是茶》《柔软心》等48篇不同时期经典作品。
柔软的心最有力量。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心有欢喜过生活:林清玄经典散文精选》
心所要的,不是足够多,是足够欢喜。
本书围绕“欢喜心”,集结林清玄备受好评的经典作品53篇。在清雅文字和禅意插图的引领中,重探生活原味,启发心灵的敏锐。
欢喜心是敢于超越自我,虽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忘想飞的心,不忘飞翔的姿势;是坦然承担此刻,生活不在别处,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自己亦是风景;是懂得转化苦乐,人生的境遇不可捉摸,心智却可以扭转,心有正念,一切欢喜;是积极融入外境,保持着对世界新鲜而有希望的心情,时时 发射和接受幸福的信号。归根结底,欢喜心是一种敏感,一种韧性,使我们能享受好的生活,也能承受坏的际遇。
本书还是畅销50万册的口碑佳作《你心柔软,却有力量》系列书,世事维艰,以柔软心除挂碍,以欢喜心过生活。
|
關於作者: |
林清玄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连续十年上榜“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选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国文选,更是大陆高考语文试卷的热门材料。
笔耕四十余年,摹写散落在生活各处的禅机,持续给国人带来清雅的享受和禅意的领悟。
|
目錄:
|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选
心有欢喜过生活:林清玄经典散文精选
|
內容試閱:
|
《心有欢喜过生活:林清玄经典散文精选》节选
常想一二
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好让他挂在新居的客厅补壁。 这使我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自知字写得不好看,何况已经有很多年没练书法了。朋友说:“怕什么?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荣!我都不怕了,你怕什么?”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意思是说,我字写得不好,你看到这幅字,请多多包涵,多想一二件我的好处,就原谅我了。”看到我玩笑的态度,朋友说:“讲正经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两成是如意的、快乐的、值得欣慰的事情。如果我们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两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朋友听了,非常欢喜,抱着“常想一二”回家了。几个月之后,他来探视我,又来向我求字,说是:“每天在办公室里劳累受气,回家之后看见那幅‘常想一二’就很开心,但是墙壁太宽,字显得太小,你再写几个字吧!”
对于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应,于是为“常想一二”写了下联“不思八九”,上面又写了“如意”的横批,中间随手画了一幅写意的瓶花。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我被许多离奇的传说与流言所困扰,朋友有一天打电话来,说他正坐在客厅我写的字前面,他说:“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你,念你自己写的字给你听: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朋友的电话使我很感动,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里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难得。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
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在生活中大概都锻炼出了宠辱不惊的本事,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历过生命的痛苦与挫折,也经历了许多情感的相逢与离散,慢慢地寻索出了生命中积极、快乐、正向的观想。这种观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观想。
“常想一二”的观想,乃是在重重的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的红尘里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浮出水面,有一次深长的呼吸。
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十年的不如意事综合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维艰。生活与感情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连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讨苦吃、苦上加苦了。
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航行, 我早已学会面对苦境的方法。我总是想: 从前万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作乐, 眼下的些许苦难自然能“逆来顺受”了。
我从小喜欢阅读大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慢慢归纳出一个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难的,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常八九”的真实证言,但他们在面对苦难时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后他们超越苦难,苦难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这是为他们开启莲花所准备的。
使我深受感动的不是他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到处都有,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与勇气。
原来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决定于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于思想的瞬间。原来,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原来,苦难对陷于其中的人是以数量计算,对超越的人却变成质量。数量会累积,质量会活化。
既然生命的苦乐都只是过程,我们何必放弃自我的思想去迎合每一个过程呢?
所以,静下心来想到从前的时候,要常常想那些美好的时光,追忆那些鎏金的岁月与花样的年华,以抚平我们内心的忧伤。
静下心来想到未来的时候,要常常思及未来的美丽梦想,在彼岸、在黄金铺地的国度,到处都有美丽的花朵与动人的乐章;在走向净土的路上,有诸菩萨与上善人相伴相扶持,以安慰我们在俗世的苦痛。
在不思及过去与未来的时候,就快乐地活在当下,让每一个当下有情有义、发光发热、如诗如歌!
我常常在想:达摩祖师渡江的“一苇”,不是芦苇,不是小舟,也不是什么神通,而是一个思想的象征。象征在人生的险海波涛中若能“用美思维”,“以好静心”,纵使只有一苇,也能无畏地航行了。
鳝鱼骨的滋味
在北京,刚刚飘起小雪的日子,听说更北的地方还有一波寒流将至。北京人对北方来的沙尘暴感到厌烦,对寒流则是早有准备。
围炉吃火锅,是对寒流最好的准备了。在水汽蒸腾的火锅店,人人面红耳赤,有的还冒着大汗,吐出的烟气则在玻璃落地窗上结成浓浓的雾,外面的景物一时隐去,只剩下明灭的车灯疾驰照射。
我喜欢雾气迷离的火锅店的感觉,尤其是没有太多现代装潢的火锅店,依稀使人回到朴素而单纯的年代,没有那么多的商业,没有那么多的庸俗,没有那么多的烦琐与刻板。
有的,只是一片活气。
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吃火锅,特地带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口热气腾腾的铜锅。锅子的烟囱高耸,烟囱的盖子大开,烧滚的锅子热气滚滚,弥漫在整个屋子。
朋友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一些牛肉卷饼,然后把菜单推到我面前,叫我点一些菜。
我点了几个菜,特别点了爆炒黄鳝和韭黄炒鳝。
跑堂的过来,看了看菜单,好意地探询:“先生,您点了两道鳝鱼呢!”“对了,我喜欢吃鳝鱼!”
北京厨子炒的鳝鱼果然美味,香、脆、鲜美,骨头也剔得干净,没有一点渣子。“老师怎么爱吃鳝鱼呢?”北京的朋友问。
我沉思了一下,就在水汽淋漓的火锅店里,简单地说起一段往事。
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那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我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为什么要低着头呢?
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高,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
这还不打紧,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
“为什么洗也不洗?”
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
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虽然吃不起鳝鱼与面包,但是鳝鱼与面包是有钱就吃得到,鳝鱼骨和面包皮却是只有深爱我们的妈妈才做得出来。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用的固然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术。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
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油锅时忽然就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到外地念书。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一边怀念那一段艰苦的岁月。”我对北京的朋友说。大家听得入神,纷纷夹起鳝鱼,细细咀嚼。当然,有故事加味,鳝鱼也变得别有滋味了。
吃完火锅,在飘着小雪的北京街头漫步,想到我们的生命正是这些看似微贱的东西,累积出一些无价的意义,使我们感到丰盈。谁能告诉我鳝鱼骨头一斤多少钱?面包皮一袋多少钱?市场里捡来的青菜一斤多少钱?
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我想到,也是飘着细雪的寒夜,我在日本旅行,搭巴士从大阪到东京,在中途的休息站,有小摊在卖“炸鳗鱼骨”。
原来,日本人爱吃鳗鱼饭,剔出来的鳗鱼骨弃之可惜,有人收集鳗鱼骨油炸出售,竟成许多人爱吃的美食,甚至在日本有很多连锁店。
我买了一包,坐上巴士,继续去往东京的旅途。车子高速前进,我品尝着这包五百元日币的鳗鱼骨,大为吃惊——与我的妈妈炸的鳝鱼骨,滋味一模一样,香、酥、脆。
巴士高速前进,公路边的灯火如流,思及岁月也是如流,生命里也有许多忧伤的寒夜。我强烈地想念妈妈,想念妈妈如何勤俭持家、照护我们长大,想念鳝鱼骨的滋味。
妈妈早已离世,在异国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炖的鳝鱼骨汤,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细细体会妈妈的深情。
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