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诗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是德明书系,对百年新诗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和诗人诗作加以分析与阐释,涉及初期白话诗的理论建构、郭沫若《女神》与浪漫主义中国化、闻一多“三美”主张的可行性、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语言策略与诗学理解、新世纪诗歌的题材和主题形态、网络诗歌的消费化特征、新诗文本细读方法论等诗学问题,为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新诗提供参考和启示。
|
目錄:
|
中国新诗鉴赏与诠释中的细读问题
论作为左翼诗歌抒情主体的“我们”
一项难以实现的诗学规划
近30年来新诗技艺探究的回眸与反思
试论90年代先锋诗歌的语言策略
新世纪诗歌中的田园乡愁
新世纪诗歌中的文化怀旧
新世纪诗歌中的后现代书写
新世纪诗歌中的底层写作及其诗学意义
审美日常化:新世纪网络诗歌侧论
论网络诗歌生产与消费的快餐化
网络诗歌与公民意识的培养
新诗阅读方案的初拟——胡适《谈新诗》重释
《女神》与浪漫主义中国化
论《女神》的文本细读问题
异域生存的深刻理解与审美表达——论李金发诗歌的现代性
沈从文诗歌论
拯救灵魂:穆旦诗歌的宗教内涵
藏汉文化交融的精神指证——阿来诗歌论
论吕进诗学话语的“诗话”特征
论吕进“诗家语”观的理论内涵及当代诗学意义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