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彪炳千古、脍炙人口的国学故事 救亡图存、纵横捭阖的先贤智慧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左传》中选出100个精彩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穿越历史、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传达出古代先人的智慧、勇气和精神,引领青少年读者感受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不仅能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能力,还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
目錄:
|
1.郑庄公的手段——陷其不义 1
2.掘地见母 3
3.“亲”,到底该不该“灭”? 5
4.不得人心者的下场 7
5.曹刿论战 9
6.周郑交质 11
7.彬彬有礼的战胜者 13
8.让天子威严扫地的一场战役 15
9.民为神主 17
10.齐桓公伐楚 19
11.宫之奇谏假道 21
12.一根筋的太子 23
13.为忘恩负义买单的晋惠公 25
14.不卑不亢的阴饴甥 27
15.宋襄公迂腐的交战规则 29
16.重耳之路 31
17.仇人你敢信任吗? 34
18.有功不受禄的介之推 36
19.展喜言谈却齐军 38
20.晋楚争霸之战 40
21.烛之武退秦师 42
22.一次精准而又悲伤的预测 44
23.荒唐的晋灵公 46
24.九鼎的轻重 48
25.一封来自郑国的信 50
26.外交的手段 52
27.谦谦君子的勇气与风度 54
28.忠臣典范 56
29.吕相绝秦 58
30.君子坦荡荡 60
31.知错能改的晋悼公 62
32.了不起的师旷 64
33.智斗范宣子 66
34.救人的智慧 68
35.范宣子减负 70
36.忠君不如忠于国家 72
37.智救朋友 74
38.拆毁宾馆围墙的使者 77
39.倾听民意好处多 79
40.深谋远虑 81
41.刀锋边缘的生存 83
42.身处末世的先贤 85
43.不爱新宅住旧宅 87
44.劝谏要找到切入点 89
45.伍员奔吴 91
46.和与同,大不同 93
47.宽猛相济的治国艺术 96
48.一次绝妙的刺杀 98
49.哭来的救兵 100
50.孔子的勇气 102
51.出于道义的遗命 104
52.不得自由的国君 106
53.名字预示的内乱 108
54.不攀高枝的郑太子忽 110
55.误国的少师 113
56.次数和次序引起的战争 115
57.从抬脚的高度看出胜负的神人 117
58.引祸杀身的齐襄公 119
59.因鹤丧国的国君 121
60.左右为难的太子 123
61.不厚道的申侯 126
62.君王利益的牺牲品 129
63.背信弃义的下场 131
64.退一步海阔天空 133
65.不信邪的叔兴 135
66.不拘一格用人才 137
67.重信的晋文公 139
68.晋文公教化百姓 141
69.商人的爱国之举 143
70.秦国的刻骨之痛——崤之战 145
71.万事德为先 147
72.如何才算死得其所? 149
73.阳处父因强丧身,宁嬴明哲保身 151
74.有勇无谋的赵穿 153
75.士会归晋 155
76.骄傲的代价 157
77.有去无回的狩猎 159
78.大度的华元 161
79.一只甲鱼引发的血案 163
80.狼子野心 165
81.听取意见的学问 168
82.一次惨烈的攻城战 170
83.一场祸乱的平息 172
84.夹缝中的生存 174
85.睦邻兴国 176
86.华丽的大屋和没有人的朝堂 178
87.品质如玉的子罕 180
88.有礼的贵族们 182
89.善于秋后算账的郑厉公 184
90.笑傲疆场 186
91.秉笔直书的太史们 188
92.以德报怨的郑国人 190
93.子产的智谋与口才 192
94.大公无私的子产 194
95.别让对方成为“困兽” 196
96.楚昭王和他的臣子 198
97.兴国在于爱民 200
98.宜将剩勇追穷寇 202
99.奢靡之风不可长 204
100.楚国白公之乱 206
|
內容試閱:
|
郑庄公的手段——陷其不义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的第一篇,记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司空见惯的兄弟阋墙互争王位的故事。故事虽老套,但却颇有发人深省的地方。
故事的始作俑者是个叫武姜的女人,她嫁给了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郑庄公,另一个是共叔段。因为生庄公时是难产,姜氏受了惊,就不喜欢庄公,而对共叔段喜爱有加,一心想立共叔段为太子。姜氏把这想法向武公说了几回,但是武公一直不肯答应。
后来庄公继位为郑国国君,姜氏就请求将制这个地方作为共叔段的封邑,庄公以制地形势险峻、驻守比较危险为由没有同意。姜氏又改求封京城给共叔段,庄公同意了,就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以京城的城墙建制超过先王的规定,劝说庄公对共叔段加以限制,庄公却说:“我的母亲姜氏要这样的,没办法改变。”
祭仲说:“姜氏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蔓延生长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的亲弟弟呢?”
庄公说:“做多了不合义理的事,必然自取灭亡。我们等着看吧!”
之后事情的发展,果然都应验了庄公的预料。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又听自己的命令。
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面听命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会去侍奉他;如果不想这样,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其他想法。”庄公还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总说太叔会自食其果的。
太叔又私自扩大了自己的封邑,一直到廪延的地方。公子吕再劝庄公动手,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召人民,势力大到一定程度,反而会溃败的。”
等到太叔修理城郭,储备粮草和武器装备,充实人马,准备袭击郑国都城的时候,又探听到姜氏准备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和太叔起兵的日期,庄公这才说:“到时候了。”就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城。京城的人其实并不支持太叔造反,没有太多反抗,城池就被攻破了,太叔就先后败逃到鄢地和共国。这次斗争,以庄公的完胜结束。
关键词
1.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2.多行不义,必自毙!
小启示
遵照当时的伦理制度和律法,没有充足明显的谋反证据,庄公不能对他的弟弟下手,所以他开始施展手段,蓄意纵容,任其“滋蔓”。共叔段就这样被庄公一步步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自己还一无所知。
虽然事件是姜氏和共叔段谋求王位引起的,但在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中,庄公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采取限制等手段,及早控制住共叔段的谋反之心,事情恐怕不一定会发展到这样兄弟兵戈相向、不可收拾的地步。
掘地见母
郑庄公自打收拾了谋反的弟弟后,他对母亲姜氏的怨恨就不加掩饰了,他把姜氏安置在城颍这个地方,发誓说:“我们不到黄泉,再不相见!”可是不久又后悔了。
当时大夫颍考叔在颍谷做边防官,听说了这件事,就借给庄公进献东西的机会来见庄公。庄公赏赐给他食物,用餐时,颍考叔有意把一些好吃的东西偷偷藏到自己的袖子里。
郑庄公感到很奇怪,就问:“你这是干什么呢?”
颍考叔说:“我的老母亲生活在乡下,我孝敬给她的食物她都已尝过了,就是没有尝过君王您赏赐的饭食,我是想带回去给老母亲尝尝,以表我一片孝心。”
郑庄公听后慨然长叹,颍考叔问庄公为什么叹气,庄公说:“唉!你有老母亲奉养,能尽人子之心,我虽贵为国君,却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颍考叔故意问是什么意思,庄公就对他讲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且表示自己现在很后悔。颍考叔就说:“这有什么难办的呢?我有一个办法:先向下挖地,一直挖到有了泉水,然后再开一条隧道,在里面建一间屋子,先把您的母亲迎到屋子里居住,然后您和您的母亲再在屋中相见,这样和您当初的誓言没有冲突,谁又会说不对呢?”
郑庄公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颍考叔离开后迅速行动,组织人力在京襄城很快挖成了一个地道,一直挖到泉水涌现,然后又在地道里建了一间舒适的地下室,先把武姜安顿在地下室里,接着又把郑庄公请到地道里和武姜见面。
庄公和母亲姜氏在隧道中相见,并且赋诗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氏走出隧道,也赋诗相和。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尽释前嫌,重归于好。
郑庄公和母亲和好后,对自己兄弟相残一事颇有悔意。多年之后,郑厉公即位,叔段之孙公父定叔仍流亡在卫国。郑厉公说,不可使得叔段在郑国无后,于是遣人将公父定叔接回了郑国。
关键词
其乐融融
小启示
人们评论颍考叔,说他是“真正的孝子,爱他的母亲,并影响到了庄公”。实际光有孝心还不够,颍考叔还具有聪明的头脑,他根据郑庄公的誓言,出了一个掘地见母的绝妙主意,不但满足了郑庄公作为儿子孝养母亲的愿望,让庄公的孝心得以落实,也解决了作为国君不能出尔反尔的难题,维护了国君的尊严,算是“智孝”双全了。而颍考叔日后得到庄公的重用,业绩也很突出,说明他的确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
“亲”,到底该不该“灭”?
卫庄公的妻子叫庄姜,是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庄姜长得很漂亮,但一直没有生孩子。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生子孝伯,可是孝伯又早死了。陈国女子的妹妹戴妫和卫庄公生了个儿子,就是卫桓公。庄姜把桓公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的儿子,受到庄公的宠爱,喜好兵器武事,庄公却不加禁止。庄姜则讨厌州吁。
大夫石碏劝庄公说:“人们常说疼爱孩子应当用合乎正义的道理去教导他,不要使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淫乱、放纵是导致邪恶的根本。这些恶习的产生,都是因为宠爱过度。您如果想立州吁为太子,就确定下来;如果定不下来,恐怕会酿成祸乱。受宠而不骄横,骄横而能安于下位,地位在下而不怨恨,心存怨恨而能自我克制的人,是很少的。如果背离天理人伦而去做违理的事,就会招致祸害。作为统治民众的国君,您应当尽力除掉祸害,而现在却加速祸害的到来,这怎么能行呢?”卫庄公没听石碏的劝告。
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密切,石碏禁止他这样做,但石厚不听。等到卫桓公当上国君时,石碏就告老退休了。
后来石碏的预言果然应验了。鲁隐公四年的春天,州吁杀了卫桓公,自己当上了国君。
由于州吁是弑君得到的君位,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作为州吁的左膀右臂,石厚向父亲石碏请教稳定君位的方法。
石碏说:“如果能去朝见周天子,被周天子认可,君位就能安稳了。”
石厚又问:“怎么才能让周天子同意朝见呢?”
石碏答道:“陈桓公现在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和睦,如果去拜见陈桓公,请求他向周天子请命,周天子就一定会答应接见的。”
石厚就跟随州吁一同到陈国请陈桓公帮忙。而石碏也提前派人秘密来到陈国见陈桓公,并携带密函,密函称:“卫国地方狭小,我年纪老迈,没有什么作为了。来的那两个人正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请趁机设法处置他们。”
不知就里的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就被抓住了,陈国请卫国人来处置他们。这年九月,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陈国,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也派自己的家臣獳羊肩去陈国,把儿子石厚给杀了。
关键词
大义灭亲
小启示
古今中外,人性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造成了许多人生的悲剧。所谓“大义灭亲”,正是这种冲突的一种体现,是选择让人性服从道德法则的结果。
故事中石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是心存“大义”的,然而,道德和法律是有阶级性的,今天的“大义”,以后很可能会变成“小义”或是“不义”。人性又必须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必须遵从社会的法则,否则人性中动物性的部分将会破坏人类社会的稳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