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既是干劲十足的行动者拿起纸笔,书写自己对实践进行反思和领悟的结晶,也是发展领域践行者以自身工作和成长经历作为剖析样本,惠及更多业内同行的真诚奉献。本书一些文章的作者经由这个过程不仅自己破茧成蝶,正成长为一棵茂盛大树,而且撑起自己团队的发展空间,开始为更多小树小苗提供养分。总体而言,本书体现了实践者在行动中不放弃思考,坚韧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指向更扎实的实践,并以陪伴成长的柔和方式助力到更多行动者。
|
關於作者: |
杨静,女。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博士,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近邻社会服务中心机构理事长。2007年起师从台湾夏林清教授学习行动研究,并致力于在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界推动行动研究的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妇女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性别视角的妇女问题等。
吉家钦,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曾在贵州十几个村庄开展过农村社区发展工作,探索符合在地实际的农村扶贫与发展模式;同时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发起与建立多个社会社区组织,以探索贵州草根公益的发展路径。曾担任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会秘书长、贵州乌当区和仁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返回家乡海南,成立海口和仁社区发展研究中心,尝试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农村社区工作,并支持本土社会组织的发展。
夏林清,女,教授,获哈佛大学咨商与咨询心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师从哈佛大学著名教授Donald A.Schon唐纳德·A.舍恩。台湾行动研究学会创会理事长。系统地翻译和介绍了国外以Donald A.Schon为代表的行动研究者的著作并在台湾实践和推动行动研究三十余年,丰富和发展了行动研究。
|
目錄:
|
**篇 《受压迫者教育学》札记
关于“变”的理论【杨 静】/5
解放教育——人性的复归【王醒之】/29
对受压迫者“双重人格性”的辨认【兰树记】/42
第二篇 《行动科学》札记
接通源头活水 推开改变之门【吉家钦】/59
理解、共鸣、行动【陈江华】/90
行动科学即政治实践的知识【王醒之】/98
第三篇 《反映的实践者》札记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吉家钦】/113
社工的破茧行动:朝向反映的实践者【龚尤倩】/133
实践知识:在实践中反映,在行动中对话【王芳萍】/148
第四篇 《行动研究导论:教师动手做研究》札记
在泥泞低地中探路前行【王军华】/167
坚持本土化 拒绝工具化
——基于《行动研究方法导论》中“后台靠山”的行动反思【罗洪印】/189
在复杂实践场域做自己行动的研究者
——我与《行动研究方法导论》之导读的纠缠【李 俊】/207
第五篇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札记
与变相伴,实践者“变”的方法研究【兰树记】/225
实践之道 改变为本【吉家钦】/237
第六篇 《斗室星空:家的社会田野》札记
让生命照见生命,用生命滋养生命【李 敏】/253
峰回路转:家的社会性与我的实践【林玲玲】/265
家的足迹【高思发】/2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