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名家撰稿:我们请到了一线医学专家为我们编撰稿件,权威可信,对读者负责。
★集中论述女性调养气血的关键,针对女性的身体特点为女性朋友支招。
★养生方法多样:饮食、中药、按摩、针灸,这些中医提倡的养生手段全部都提供了方式方法,可供读者随意选用。
★简单实用:本书所提供的方法全部简单实用,无需复杂操作,有理论依据,让读者轻松学以致用。
★理论经典:理论思想来自于祖国经典的中医理论。
|
內容簡介: |
女人要漂亮不能只靠化妆品和整容,真正的美丽来自于气血养生。现代手段造出来得美人,当然不如生活中养出来得美人更有亲和力。气血好的女人不光气色好,身体也特别好,她们很少被妇科疾病困扰。这本书就是为那些追求健康和美丽并举的女人专门设计的。
中医所讲的气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对女人得容貌和健康有如此大的作用。本书将为广大女性解答这个问题,让女人了解自己的气血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情况,该如何通过调养气血改善气色和健康状况,饮食、中药、按摩、针灸等中医手段均有推荐。好身体总会反应到脸上,养好气血得女人才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魅力。
|
關於作者: |
翟凤霞,女,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大师李振华学术思想研究室成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
|
目錄:
|
第一章做个气血充盈的自然美人
人活一口气,女人养生先调气
人体气流有着大功能
“气”一旦失调对女人健康的影响
血是气之根,血足的女人才会跟着“旺旺”
以血为用,女人芳华流转莫贵于养血
养血补阴,女人有效的“抗衰老面霜”
百病生于气,女人养生需“心平气和”
体内寒湿重,阳气虚亏的女人老得快
养颜养气血,拥有“三宝”才会妩媚动人
胖补气,瘦补血,好身材不靠减肥靠调理
湿邪作祟,养好气血为面子“扶贫”
用眼过度,“电脑族”美女更要补血
以暖为贵,女性保暖工作需做到位
第二章察颜观色,自检气血指数
气血是否足,自览身材便知晓
脸色极好,气血很旺盛
双唇红润,你的气血很充盈
呵气如兰,气血充盈的“指示器”
草莓鼻,警惕脾湿太盛
双耳玲珑,肾气可能亏虚
双目呆滞,都是气血衰竭惹的祸
牙龈肿痛,当心气血不足
头发分叉如稻草,气虚血亏了
指甲无“月亮”,说明气血亏损
第三章科学饮食,补气养血
食物是补益气血的最佳来源
五味补五脏,根据五脏特点选择食物
五色食物,安抚五脏养气血
红枣——补益气血的圣品
枸杞——老祖宗推荐的益气养颜圣品
山药——养护气血好帮手
菠菜——补益气血抗衰老
蜂蜜——益气补血的黄金食物
红薯——益气养颜的佳品
胡萝卜——滋补气血的“小人参”
金橘——调理气血,舒肝抗郁
黑木耳——补血美容的“金矿”
第四章选对中药材,气血充盈变美女
补益气血,怎么能少了良药
人参——补气的极佳药物
黄芪——补气升阳效果好
党参——益气养血保健康
西洋参——补气养阴的圣药
茯苓——安神益气抗疾病
阿胶——滋阴养血不含糊
白芍——养肝补血又止泻
何首乌——养血益肝又补肾
莲子——益肾固精睡眠好
第五章让全身的气血动起来
动一动,益气养血更美丽
早晨拍拍手,气血更顺畅
光脚踩石头,健康跟你走
登山,补气的有氧运动
慢跑,益气补血养生法
跳绳,一边跳,一边补气血
游泳,给你好气血好身材
瑜伽,让你的气血充盈起来
随时可轻松做的简易运动
第六章经穴按摩,活血补气
掌握人体经穴与气血的关系
调经活络,七大原则要记住
百会四穴
涌泉穴
脾俞穴
肺俞穴
足三里穴
膻中穴
睛明六穴
髀关穴
隐白穴
血海穴
关元穴
内关穴
四白穴
大椎穴
心俞穴、神门穴
三阴交穴
第七章生活起居中调理气血的养生经
劳逸结合,做个气血充盈的美女
咽口水,最简单的调养气血动作
科学睡眠,气血充盈养容颜
性爱有度,有利于调理气血
不贪凉,做个气血充足的暖美人
正确排毒,消灭损伤气血的凶手
经常泡脚,顺畅经络行气血
长期抽烟,伤了气血伤了身
警惕酗酒导致气血亏损
滥用药,气血不足损容颜
第八章警惕透支气血让女人香消玉殒
坚守坏习惯,你的美丽很容易被毁
经血不调,气血失衡没商量
做妈妈,不能让女人花容受损
心中少一分压力,容颜添二分美丽
美丽女人都懂得从大自然中汲取中气
花胶,给女人的身体施魔法
借音乐调息,变人间尤物
|
內容試閱:
|
人活一口气,女人养生先调气
人体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因而无从改变。但是,后天之精气则是出生以后来源于饮食,由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剩余的部分。虽然说我们不能决定自己先天之气的优劣,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调理来进化人体的气机,使其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古代中医学对“气”早有详细论述,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明代张景岳在其所著的《类经》中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全赖一口气,气不足,则命不长。也正是因为气的不断运动,推动了物质和能量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生了维持脏腑功能的动力,从而维系了人体正常的生命进程。
中医学所讲的“气”,根据其性质不同,分为正气和邪气。所谓正气,是指真气、元气,是构成人体各种活性物质的统称,包括阴气和阳气两大类活性物质。其中,阴气分布于五脏,构成脏阴,运行于经络,包括精气(精)、血气(血)、津液之气(津液),具有濡养、凉润作用,主降、入、敛、合、纳、静、藏(潜)等作用,组成营气;阳气分布于脏腑,构成脏腑之阳气,运行于经络,包括动气(动力之气,具有推动作用,为人体的动力之源)、少火之气(少火,具有温煦作用,为人体的热能之源),具有推动、温煦作用,主升、出、散、开、宣、动、化等作用,组成卫气。也就是说,营气和卫气组成了保卫身体的“浩然正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身体里面饱含正气,邪气就进不了身体。
所谓邪气,是指人体内外一切不正之气,因来源不同又分为外邪和内邪:外邪,即外界不正之气,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之气;内邪是由正气失和而产生,如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滞气、逆气、瘀血、水饮、痰浊、七情太过、劳逸等。无论是外邪还是内邪,都会导致人体正气的阴阳之气的耗伤、失调、紊乱,发生各种疾病。
人体气流有着大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之气,有着大功能,是人体生长发育、五脏六腑进行运转、体内的物质进行运输或排泄的基本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形容一个人生命垂危的词语多用“奄奄一息”或“气若游丝”。这里所说的“息”与“气”就是中医学所说的“气”。
因此,可以这么说,人全靠着一口气活着,如果这口气不足了,那么就说明命也不会长久了。人体正是凭借这“气”,推动了身体内物质代谢,产生了人体所需的能量,维持着人体生命的正常进程。不仅如此,“气”还具有其他的作用,比如,防御作用、固摄作用等。具体而言,人体气流有着大作用,对我们的健康与容颜影响巨大。
第一,人体之气是人体生命的发动机。人体的生长、发育,包括脏腑、经络在内的组织器官所进行的各种生理活动,体内的血的生成与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与排泄等都需要气的激发与推动作用。如果气的推动功能减弱了,那么人体的生长、发育就会变得缓慢或出现早衰现象,脏腑与经络的功能也会随之降低,血与津液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血行不利、水液停滞,继而引发各类病理变化。
第二,气是人体空调机。我们都知道,人是恒温动物,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烈日炎炎也好,天寒地冻也罢,人的体温几乎都维持在365摄氏度左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人体之气的功劳。有人曾十分形象地说,“气”就好像人体的空调机,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使之保持恒定。然而,现在不少人却更愿意借助体外的空调机,天气热了,就调低温、开冷风,天气冷了,就调高温、开热风。殊不知,过度地使用体外的空调,体内的“空调”功能就会受到不良影响而降低。因此,有些人才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热,同时也越来越怕冷。
第三,气体还是人体的稳压机。人体内的脏腑器官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来自地球的引力,而气在人体内运动时会产生一定的力量,可以将这种地心引力抵消掉,使之保持平衡。此外,人体之气产生的力量可以对血液进行调节,防止血液从动静脉中溢出来;可以对人体的唾液、汗液、尿液的分布与排泄进行调节、控制,因此,一旦人体出现气虚症状,器官就很容易下垂。若是脾胃之气虚弱,则胃就可能出现下垂现象;若是肝气虚弱,则肝就可能出现下垂现象;若是肾气虚弱,则肾就可能出现下垂现象;若中气不足,脾虚肾亏,则子宫就可能出现下垂现象。
第四,气具有固摄作用。气对人体的固摄作用主要是针对液态物质与脏器而言的,气可以固摄液态物质,固护脏器,比如,气可以对唾液、汗液、胃液、肠液、尿液、月经、精液等进行固摄,调节并控制其分泌排泄量,防止其无缘无故地流失。如果气的固摄作用减弱了,那么就极有可能出现自汗、流涎、尿失禁、滑精、早泄、崩漏以及胃下垂、子宫下垂等症状。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对人体液态物质的运行、分泌与排泄起着调节与控制的作用。
第五,气还具有气化功能。所谓“气化”,指的就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一般是指气可以促进人体内的精、气、血及津液的新陈代谢与相互转化。比如,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成气、血以及津液等;通过代谢作用,津液转化成了汗液与尿液等,这些均为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如果气化作用出现异常,那么就会对人体内气、血及津液的代谢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各类代谢出现异常,从而诱发各种病变。
总而言之,对女性来说,倘若常常感到精神疲惫、四肢无力、出虚汗等症状,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气的运行出现了异常。这时候,你可要认真而谨慎地对待哦!
“气”一旦失调对女人健康的影响
气滞: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所致。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肋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于经络则该经循行路线的相关部位就会出现疼痛或运动障碍,或相应的症状。气滞过甚可致血瘀。气滞的部位不同,出现的胀痛部位也就不同。比如,月经引起的小腹胀痛,是典型的气滞引起的妇科病症。
气郁: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便形成“气郁”。中医认为,气郁多由忧郁烦闷、心情不舒畅所致。长期气郁会导致血循环不畅,严重影响健康。如果气郁结在内,不能正常运动,我们人体脏腑的运行、物质的运输和排泄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如女性冬天经常会感到手脚冰冷,其实就是气运行不畅所导致的。
气逆:气逆证为气机升降失调,是指气应该下降却反而上逆所产生的病变。临床以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为多见。对于气逆的认识有两方面:一是认为逆为不顺之义,不顺曰逆。气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入而能出,出而复入是为顺。反之,有降无升,或有升无降,或出入失调,皆为不顺,都属气逆。对此可以称为广义的气逆。二是指气的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升发太过的病理变化。如果上升作用过强就会导致头部过度充血,出现头昏脑涨、面红目赤、倒经(月经从鼻孔流出)、头痛易怒、月经过多、两肋胀痛,甚至昏迷、半身瘫痪、口眼歪斜等症;下降作用过弱则会因饮食传递失常而出现泛酸、恶心、呕吐等症。
气陷:气陷也是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只是它是在气虚特别是中气亏虚的基础上,出现的气的升举无力,不能上升的病变。和气逆正好相反,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表现为头晕目眩、倦怠乏力、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腹部坠胀、脏器下垂、脱肛等症。气陷不升,如果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认识,也可属广义气逆的范围。
血是气之根,血足的女人才会跟着“旺旺”
中医典籍《素问·调经论》中有句著名的论断:“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聚则人生,气血和则人存,气血盈则人强,气血亏则人衰,气血竭则人亡。血即血液,人体对血液的依赖是不可替代的,血液一旦出现病变,往往都是致命的。血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它在经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故有“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等说法。因此,中医特以气血及其运行系统为生理系统的核心基础,从而构建出具有独特理论形态的人体生理系统。
血的化生渠道主要来源于饮食,食物是人体获取能量,得以持续运转的基本要素。人在饮食之后,食物经过肠胃的消化吸收,其精华部分通过脾的运化上输于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化赤而变成血,三餐及时也是气血充足的保障;其次是肾脏的藏精作用,“血之源头在于肾”,因为肾藏精,主骨生髓,精髓为化血之源。如果血的生成不足或持久地耗损,或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退,就会产生头昏眼花、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病症。
气血在人体内是互相滋生、互为依存的,血无气的统领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不能传递到全身各个脏器。所以,中医才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的说法,此外,血液与神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流利。无论何种原因所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异常,如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表现。失血甚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的表现。
血对女人来说就更加重要了。女性以血为本,随着每月经血的流出,不可避免地丢失一部分能量、矿物质以及经气,很容易处于缺血的状态,这也是女性月经前后或多或少感觉到浑身没劲、体乏无力等的根本原因;女性十月怀胎时,不但自身需要充足的血液来滋养,胎儿更需要依靠母亲的血来供养,所以孕妇一般易出现贫血、厌食、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症状;女性生产时失血过多或引产、流产时导致流血过多,则更容易因贫血引发多种病症。严重贫血者,还会过早出现皱纹、白发、脱牙等;产后哺乳期,母亲更需要补血化生乳汁;女性到了更年期,又会因为肝肾不足、心肾不交导致血气运行不畅,出现潮热出汗、胸闷眩晕以及腰酸骨痛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女性从根本上调经理血,才是拥有一生幸福的养生之本。
以血为用,女人芳华流转莫贵于养血
“女为悦己者容”,爱美是人之常情。就因为这么一点小心思,很多女性朋友在这件事上投入相当大的精力,甚至因为美貌而牺牲健康。如果就皮肤粗糙、松弛老化、长斑、掉发这些普通的妆容问题一味地依赖化妆品去解决,实在不是明智之选。这些看似是表面的问题,其实都是体内脏腑气血失衡而引起的。中医学认为,气血功能正常发挥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充盈,不能虚;二是畅通,不能滞。血属阴,气属阳,阴阳调和方能气血通畅,血的宁静与气的运行之间形成一个阴阳的协调平衡,就保证了血气的正常运行。如果出现了气虚血瘀,血不能濡养肌肤,就会导致皮肤粗糙、松弛老化、面部长斑;发为血之余,没有了血的滋养,头发自然就会脱落。所以,女性一旦身体出现过早老化现象,补足气血是关键。
女性本身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过程,这也是一直困扰女性和谐生活的无法规避的问题,在兼顾生活和工作的同时又会在无形中增加许多压力,往往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受到风、寒、暑、湿、热等外邪的侵害,导致自身气机失调,造成耗血和失血,随之而来的便是面容憔悴、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因此,要想拥有美丽无瑕的容颜,只靠外在的化妆品保养是不够的,从根本上调经理血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
养血补阴,女人有效的“抗衰老面霜”
年龄一直是女性成年以后不喜欢提起的话题,无非就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年少的美好不再了,曾经姣好的面容也日益憔悴了。对年龄再大一点的中年妇女来说,她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才是最大的负担。比如,不少女性原本肤色红润、明眸皓齿,但还没过40岁的门槛,就像提前到了更年期一样,变得心烦易怒、头发干枯、头晕眼花,还伴有腰酸腿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再看看镜子里那暗淡的肤色,更是让其心痛不已,提不起一点自信来。
在中医学看来,上述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体阴阳不协调,肾阴亏虚引起的,中医最讲究的就是阴阳的调理,阴阳不调自然就会产生病变。由于女性半生都围绕着经、带、胎、产四个字,还有一个躲不开的更年期阶段,这些都会耗损体内的血液,必然会遭遇到阴虚的袭击。阴虚,其实是人体阴阳失调的一种典型症状。阳指身体的机能,阴则指体内的液体,包括血液、唾液、泪水、精液、内分泌及油脂分泌等。简而言之,阴虚是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能够影响到的脏腑有肺、胃、肝和肾。肺阴虚的主要表现是干咳、少痰、口干咽燥;胃阴虚的主要表现是咽干口渴、大便干燥;肝阴虚的症状包括眩晕、头疼、两眼干涩昏花;肾阴虚的主要表现则是腰膝酸痛、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头昏耳鸣以及潮热盗汗。此外,阴虚体质者还容易“上火”,表现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易波动,动不动就来“火气”。熬夜伤阴,晚上的睡眠很重要,就像蓄水池要蓄水,最好的时间就是雨天,而晚上是人体蓄积阴液最好的时间,所以晚上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一般的阴虚症状,不会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病症出现时,吃药或者稍微调整饮食,吃点补品就会缓解,所以很多女性懒得花心思从身体内部进行调补,久而久之,身体欠下的“健康债”越来越多,身体就会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身体就像一张绷着弦的满弓,终有一天,会导致身体“大厦”的坍塌。若能及时补阴,不仅可以预防阴虚症状的出现,还可以调节已经出现的不良症状。
百病生于气,女人养生需“心平气和”
儒家圣人教导弟子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最前边,可知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所谓大道至简,修身养性不仅指的是个体生命价值的体现,就我们的身体调理而言,同样要注重修身养性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以脏腑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情志的波动也能反作用于脏腑活动。《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共有因气而病者九条,称“九气为病”。因此,只有把身体里的气理顺了,心平气和地、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至于陷在情绪的泥沼里不能自拔。而当一个人情绪低落、兴趣索然时,往往就会引起脏腑内气的分布不平衡,也就是阳气盛、阴气衰,这时需要利用你平时练成的养气功夫来转换你的情绪和心情,以防情志过度,转化为邪气,使脏腑气机失调而产生疾病。
气之所以能够导致疾病的发生,就是因为气分为正、邪两派,而正气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巡行健康的“卫气”,它具有防御、保护、抗邪的功能。正气虚则邪气入,而正气固则邪气不入。人一旦出现负面的、消极的情绪,整个身体就会下意识地协同抗击怒气,会使营卫之气受到耗损,进而使疾病乘虚而入。西医认为,人在生气的时候,身体产生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这类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运作,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也就是营卫不力,大体上相当于西医上说的免疫系统受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有些人因为受到难以承受的刺激而晕厥的事情,而在当今社会压力急剧增长的生活环境中,因为不能调节好情绪而患有抑郁症的大有人在。
大多数女性一生都会经历从女孩到妻子、从妻子到母亲的角色转变,她们要比男性承受更多的来自生活的束缚,自然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遇到烦恼时学会自我宣泄,做到“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愤恨”,通过戒骄戒躁、调养情绪、避生“三气”(闲气、怨气、闷气),使心气通畅、心神安定,这既是家庭幸福的保障,又是永葆美丽容颜的关键。
体内寒湿重,阳气虚亏的女人老得快
现在的人,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人们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几乎都是肉食主义者,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女人阳气不足就会显得无精打采、没有生机、面有菜色、暗淡无光。“气”有正、邪之分,其中阳气属于正气,由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以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不足即平常意义上的阳虚,可导致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身体会感到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出现抗病能力下降等迟暮的现象,自然会给人一种人老珠黄的感觉。而女性极看重的容颜,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难免会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出现更多的不适。这种时候千万不能着急,女性阳气不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情绪太不稳定,容易生气、焦躁易怒,生气会使人体内的血压和血糖等忽上忽下非常不稳定,对身体也会产生一定的消耗。所以女性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对调节肾虚才会有帮助。阳气充足的人乐观、通达,阳气不足的人悲观失望、忧思绵绵,所以,把阳气提升起来,人的精神面貌就会有一个重大的改观。
《黄帝内经》说,动属阳,静属阴。现在人们生活紧张,工作忙碌,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女性,静多动少,缺乏足够的锻炼,为了不晒黑皮肤,还采取了种种隔离天然补充阳气的机会,两者相加会同时伤害人体的阳气,导致身体呈现病理性的阳虚状态。当然,阳气的耗损不光是因为少晒太阳、少运动那么简单。现在很多人每天习惯熬夜、晚睡,是典型的“夜猫子”,白天为了补充睡眠,一睡就是一天。这种生活习惯很容易损伤阳气,因为夜间是阳气潜藏的时候,本应该安静地睡觉,而你偏偏与之作对,唱反调,在夜间欢蹦乱跳,长此以往,各种大小病症必然会找上门来。
再来说说常见的感冒,中医学认为,感冒是在人体阳气不足的情况下,由风、寒、湿、燥、火(温、热)或疫毒之邪引起,其中主要是风邪,所以又称之为“伤风”。这也正好印证了那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邪气之所以侵入人体而致病,是因为人体的正气不足,不足以抗邪,故邪气就显得强盛。当然,阳虚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当“生命之火”不够旺盛时,人体阳气不足,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而导致更多的疾病产生,最常见的就是咳嗽、哮喘、泄泻、痛经等疾病。所以女人不能仅仅滋阴,在适当的时候养阳才是养生的根本。
养颜养气血,拥有“三宝”才会妩媚动人
人们常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黄帝内经》中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钟于性命者也。”也就是说,人的血气精神,是奉养形体、维持生命的根本。中医表示,生命有三个要素:精、气、神,而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也有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这三大要素无疑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注意保养。那么,精、气、神究竟是什么呢?
“精”是先天肾气与后天水谷之气结合所化生的物质,是人体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先天的肾气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另一个是食品化生的营养物质,属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需要营养物质增补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若阴精充盈,则生命活动旺盛,身健少病;若阴精衰虚,则生命活动减退,早衰多病。故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之真谛就在于保养精气。养精在节欲,因为太多泄精,会泄掉人的精气。《黄帝内经》中说“积精全神”,认为追求长寿一定要把肾精蓄积起来,作为生命的基石。这个精藏在肾里,肾有“生髓主骨”的作用,主管养育大脑、骨骼,肾精丧失了,骨头、大脑也就受到了损伤。在饮食中,要多吃养精的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