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郁达夫的作品常取材于身边的故事,他曾自言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郁达夫重视文学的真实感,追求精神体验的真切。阅读他的作品,可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心境情绪的变化,能探求到郁达夫的宏达的政治诉求,以及对现代性和文明社会的自我追求等思想历程。
2、郁达夫塑造了一系列挣扎于生之苦闷的零余者的形象,他们自叹生则于事无补,死亦于人无损,袋里无钱,身体有恙,报国无门,前途无望,真实地记录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旧嬗变的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剧变,也是对当时社会万象和市井生活的切实描绘。
3、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郁达夫的作品尤显特别,如毫不避讳地性描写,将性的苦闷、性的痛苦做了淋漓尽致的宣泄;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塑造出了许多丰富多彩、命运疏途的女性形象;其主人公密集地呈现出了身体疾患或者精神疾患,疾病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具有某种特殊的价值。
|
內容簡介: |
敏感,忧虑,细微。
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最著名的伤感主义作家。
性的苦闷,生的压抑;
恨无力回天,遂随波逐流。
异乡漂泊着的自叹与哀怜,
精神零余者的颓废与沉沦。
|
關於作者: |
郁达夫18961945,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原名郁文,字达夫,三岁丧父,家道中落。生活的艰辛和无常为他的性格和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忧郁、苦闷、伤感的基调。1913年,随长兄赴日留学,先习医,又改文,后又取得经济学学位。留日十年,深感弱国子民受到的歧视,在大量阅读各国文学作品的同时,广泛接触了日本和欧美近现代社会的思想和文学思潮。在创作中,常常把个人的经历作为素材,对男女性爱、性心理等内容也毫不避讳,真实地反映出个人的思虑与苦闷。
|
目錄:
|
小说辑
沉 沦
茑萝行
春风沉醉的晚上
微雪的早晨
迟桂花
银灰色的死
散文辑
还乡后记
小春天气
感伤的行旅
故都的秋
江南的冬景
北平的四季
苏州烟雨记
扬州旧梦寄语堂
饮食男女在福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