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NT$
440.0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NT$
340.0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NT$
240.0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NT$
240.0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NT$
640.0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NT$
495.0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NT$
1340.0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內容簡介: |
在消费增长方面,进人2015年后,中国消费增长速度明显趋缓。2014年该指标基本在11.5%到12.5 %之间,但是2015年第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下降到接近10%的水平,降幅明显。近期影响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而该因素又受到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由于近期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仍处弱势,居民对收入增长信心不足。股市大幅度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的预期产生了负面影响。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增速仍将处于低位,消费品零售增长率的风险值将继续上升。2015 年第三季度消费品零售增长率风险值为60,保持在“ 有风险”区间;预计2015年第四季度风险值为65, 2016年**季度风险值为69,保持在“有风险”区间。
进入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进出口增速依然较为乏力。近期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国际市场需求乏力。虽然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好,但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因素制约,对美国出口增长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另外,日本和欧盟经济仍未明显好转,中国对其出口降幅明显。第二,前期人民币汇率表现坚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增长。第三,基数效应。2014年7月出口增速是一个高点。未来影响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人民币汇率变化。
2015年8月11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三个交易日大幅下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可以预见,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将对外贸出口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第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将有望显*增长。在进口方面,由于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弱势,而中国自身需求也较弱,因而未来进口增长不会有显*好转。总体而言,中国外贸风险将持续有所增长。2015年第三季度进出口增长风险值为65,保持在“有风险”区间;预计2015年第四季度风险值为70,维持在“有风险”区间;2016年 **季度风险值为73,进入“较高风险”区间。
在消费不振、进口价格下降、投资增长趋弱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消费价格近期一直维持较弱的增长水平。近期中国消费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小,世界市场需求不振,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明显,国内投资增速趋缓,内需依然较弱,而且来自生产部门的价格上涨压力一直在下降。因而,未来中国通货膨胀压力较小。值得警惕的依然是通货紧缩的风险。2015 年第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风险值为17,保持在“ 无风险”区间。预计2015年第四季度风险值为19,保持在“无风险”区间,2016年**季度风险值为22,进入“风险关注”区间。…… 考虑到2015年前两个季度的GDP增速均在7%的水平上,并且,市场普遍预期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完全走强的可能性仍不大,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主体,在对经济运行新常态的认识趋于一致的情况下,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期仍将稳定在7%甚至低于7%的水平。考虑到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处在低位运行阶段,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压力较小;另外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走势看,银行间资金面总体上仍较宽裕,并不存在明显的流动性短缺;再考虑到2014年11月以来,中央银行已经前后多次下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已经低至3.05%,公积金贷款利率也创下近年来的新低;不仅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在2015年年内已经连续三次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向市场释放*多的流动性。
基于此,中国经济运行风险指数课题组所*的《中国经济运行风险指数2015年第3季度》认为,中国近期继续下调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经济下滑趋势在接下来的半年内仍没有好转的迹象,则可以预计,2016年上半年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会率的可能性将会逐渐变大。
|
目錄:
|
前言
内容提要
一、经济运行风险指数
(一)经济运行风险指数(RIEO)走势
(二)2015年第三、第四季度以及2016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风险评级
(三)经济运行分项风险指数走势
1.消费品零售增长率
2.进出口增长率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就业增长
5.外汇储备风险
6.财政赤字
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及贷款增长
8.证券市场
二、经济运行态势预测及宏观调控政策前瞻
(一)经济运行态势预测
(二)宏观调控政策前瞻
专题2015年6—8月股市暴跌的诱因与放大机制
一、上半年股市行情的背景
二、6—8月股市下跌诱因
三、暴跌的放大机制
四、结论与建议
特别声明
|
|